跳至正文
夜听|不开心的真正原因,看完醒悟了
与其整天愁眉苦脸,倒不如调整好心情,微笑面对每一天。
农夫继续摇头回答道:“还没有,我怕棉花后期会长虫。”
农夫一脸踌躇地说:“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之前,我什么也没种。”
未雨绸缪,能以备不时之需;但想太多,却会自我束缚。
一开始的时候,两个人聊得很愉快,但是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前辈没有回她微信。
就这样,担心了很久,她忍不住拿起手机反复查看,却还是等不来前辈的回复。
一个小时后,她终于收到前辈的微信回复,原来只是前辈手机没电了。
这个故事里大部分的焦虑,完全是她自己的脑补,短短一个小时,将简简单单的小事,生生琢磨成大事。
世间本无大事,大事是经由小事演变的,事事都经不起多想。
在法国小说《项链》中,玛蒂尔德想参加一场晚会,但没有华丽的衣服,也没有昂贵的首饰。
她将丈夫攒了很久的400卢布,拿出来买了一套漂亮的衣服。
但有了漂亮衣服,玛蒂尔德还是不满足。于是,她又去跟朋友借了一串金项链。
戴着金项链的她,果然在当天晚会收获了很多的赞美,玛蒂尔德得意极了。
回到家以后,她透过镜子端详美丽的自己时,却惊呼出声,不知什么时候,从朋友那借来的项链不见了。
朋友的金项链格外的昂贵,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玛蒂尔德一时之间慌了,只能通过跟亲戚朋友借钱来偿还。
在这之后,玛蒂尔德为了还清借款,辞去了轻松的保姆工作,开始了为期十年的重体力活。
十年后,当玛蒂尔德和当初借给她项链的朋友相见时,朋友还是那样的漂亮,而她已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妇人了。
最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最后朋友竟然告诉她,项链是假的。
就如《一禅小和尚》中所说,“不必总去攀比角逐,你不争自会有属于你的世界。”
曾经有个学者,遍寻各地,想要找到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一天,他走到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门口,心想:“这个豪华的宫殿,里面的人生活无忧,一定很快乐。”
想到这里,他走进了宫殿。出乎意料的是,有个年轻人愁容满面地坐在殿堂之上。
看着年轻人的样子,学者不禁问道:“你住在这么豪华的宫殿里,还有什么事情会不快乐呢?”
年轻人抬头看了一眼学者,说道:“我想有更多的钱建更大的宫殿,这宫殿太小,我怎么能快乐!”
在继续寻找的路上,学者突然听见了很愉悦的小曲,循声望去他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路人。
学者不禁问道:“你觉得你现在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么?”
路人回答道:“当然是,我刚刚饱餐一顿,现在又能烤火取暖,还有什么不快乐的。”
有人风餐露宿,却因一顿饱餐,有火可供取暖而满足愉悦。
人生没有不快乐,只有不知足。不知足者,难以快乐,知足者,常乐。
美食家蔡澜曾经说过,“要过愉快的生活,不是很难,把条件降低一点,知足,常乐。”
做一个简单的人,保持平常心,不多想、不攀比、懂知足,快乐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