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醉了才知你最爱谁,病了才知谁最爱你
晚安曲: 独角戏 — 许茹芸
晚安曲: 独角戏 — 许茹芸
晚安曲: 这一路走来 — 杨宗纬
晚安曲: 别送我 — 陈鸿宇
不是空空荡荡却嗡嗡作响,也不是心里缺了很大一块,而是我继续地进行着我的生活,吃饭看书打游戏。
从前总是早早就换了签名,改了头像,不停纠结要不要删微信,现在,懒得改,懒得换,懒得删。
你依旧在我心里,再想起你时,却没什么波澜。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找你了,不是不喜欢了,而是想通了。
以前,总以为真心付出就会得到珍惜,总以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现在明白,好的感情,向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应该是你来我往的势均力敌。
张小娴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野蛮、任性,而是偏执地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成年人最好的自律应该是及时止损。
从今往后,愿你不辜负别人的真心,也不再践踏自己的感情,用尽全部力气,好好爱自己。
晚安曲:如果会是你 – 潘紫妍
晚安曲: 如果会是你 — 潘紫妍
晚安曲:雪落下的声音 — 陆虎
几年前,我因为骑车不慎摔伤了,在医院里住了好几个月。 同一病房里有四张病床,我和一个小男孩占据了靠窗的那两张,另外两张床,有一张属于一位小姑娘。 小姑娘脸色苍白,很少说话,长时间半睡半醒地眨闭着眼睛。 她的身体越来越差,刚来的时候还能扶着墙壁走几步,后来只能躺在床上。 我知道,那小姑娘是外县人,父母离异了,她随母亲来到这个县城打工,想不到一场突然的车祸变故,令母亲永远离开了她。 她在这个县城里不再有一个亲人,也没有一个朋友。 她正用母亲留下来的不多的积蓄,延续着年轻却垂危的生命。 是的,她只是无奈地延续生命。 一次,我去医护办公室,听到护士们谈论她的病情。 护士长说,小姑娘肯定治不好了。 小男孩也生着病,但非常活泼好动,常常缠着我,要我给他讲故事,声音喊得很大。 每当这时,我总是偷偷瞅那小姑娘一眼,也总是发现她眉头紧锁。 显然,她不喜欢病房里闹出任何声音。
小男孩的父母天天来,给儿子带好吃的,带图书和变形金刚。 小男孩大大方方地把这些东西分给我们,当然也包括给小姑娘一份。如果小姑娘闭着眼睛假装睡着,他就把东西堆放在她的床头,然后冲我们做鬼脸。 一次,我去医院外面买报纸,看见小男孩的父亲抱着头蹲在路边哭。 我一连问了他好几遍,他才说儿子患上绝症,大夫说他儿子活不过这个冬天。 一个病房里摆着四张病床,躺着四个病人,却有两个病人即将死去,并且都是花一样的少年。 我心情十分压抑。 一切都是从那个下午开始改变的。 小男孩又一次抱着一堆东西送到小姑娘的床头。 姑娘心情好一些了,正在听收音机里的音乐节目。 她对小男孩说声谢谢,还对小男孩笑了笑。 小男孩得意忘形,赖在小姑娘的床前不肯走。 小男孩说,姐姐,你笑起来很好看。 小姑娘没有说话,再次冲小男孩笑了笑。 小男孩说,姐姐,等我长大了,你给我当媳妇吧! 病房里的人都笑了,包括那小姑娘。看得出来,那是很开心的笑。 姑娘说,好啊!她还伸出手摸了摸小男孩的头。 小男孩问,你的脸为什么那么苍白? 姑娘说,因为没有阳光。 小男孩想了想,很认真地说,我们把病床调换一下吧,这样你就能晒到太阳了。 姑娘说,这可不行,你也得晒太阳。 小男孩仔细地想了想,拍拍脑袋认真地说,有了!我让阳光拐个弯吧! 所有的人都认为小男孩在开他那个年龄所特有的玩笑,包括我。 我想,也应该包括那小姑娘。 可是,小男孩真的让阳光拐了个弯。 小男孩找来一面镜子,放到窗台上,不断地调整角度,试图让阳光反射到小姑娘的病床上,不过没有成功。 我以为他要放弃的时候,他再找出一面镜子接着试。 午后的阳光经过两面镜子的反射,终于照在小姑娘脸上。 我看到,小姑娘的脸庞在那一刻如夏花般绽放。 整整一个下午,小姑娘静静地享受那缕阳光,虽然还是闭着眼睛,却不断有泪水从眼角淌出,她试图擦去,却总也擦不干。 从那以后,小男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仔细细地擦拭那两面镜子,然后调整角度,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小姑娘的病床上; 而此时,小姑娘早就在等待阳光了,她浅笑着,有时将阳光捧在手上,有时把阳光涂在额头。 她给小男孩讲玫瑰和蜗牛的故事,给他折小青蛙和千纸鹤。 慢慢地,小姑娘的脸不再苍白,有了阳光的颜色。 有时,小男孩会跟小姑娘调皮,故意把阳光反射到墙上,照在小姑娘抓不到的高度。 小姑娘会撑起身体,努力把手向上伸,靠近那阳光。 小男孩总是在小姑娘想放弃的时候把阳光移下来,移到她手上或身上。 那段时间,病房里总响起他们的笑声。
还记得医生惊愕的表情。 每天医生为他们检查完身体都会惊喜地说:又好些了! 是的,小男孩与小姑娘身体都在康复。这简直是奇迹。 我出院的时候,小姑娘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她和小男孩手牵手一起送我。两人的脸庞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那是两张快乐并健康的脸。 几年后,我见过那小姑娘,当然她没有给那个男孩当媳妇。她说,她每天都在感谢那个善意的玩笑。 说这些的时候,她刚出嫁,浑身散发着新娘独有的幸福芳香。 她说,是那个小男孩和那缕阳光救活了她,那段日子每天睡觉前,她都要想,明天要早早醒来,迎接小男孩送给她的清晨第一缕阳光。 她说,她不想让天真善良的小男孩在某一天突然见不到她。 她说,那段日子一直有一缕阳光照在她的心里,给她温暖和希望。 她还说,她不敢死去。 我后来也见过那小男孩。他长大了,嘴边长出了褐色的细小绒毛,有了男子汉的模样。 那天,我坐在他家客厅的沙发上问他,那时你知道自己已经被判了死刑吗? 他说知道,只是还小,对死的概念有些模糊,却仍然害怕,害怕得很。 他说,好在有那个姐姐,那段日子,每天睡觉前,他都要想,明天一定要早早起床,让清晨阳光拐个弯,照在姐姐的脸上,因为她还要当我媳妇呢! 说到这里,男孩笑了,露出纯洁羞涩的表情。 不过是一束阳光,却让奇迹发生了。 我想,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束温暖的阳光: 你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晚安曲: 还是会想你 — Fine乐团
晚安曲:在这个世界相遇 — 陈奕迅
晚安曲:默认–王铮亮
晚安曲:若是你能遇见他 — 曹寅
晚安曲:愿得一人心 – 李行亮
晚安曲:only you—撒娇
晚安曲:太傻 — 巫启贤
晚安曲: 嘿 亲爱的 — 陈势安
两人携手进退,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霜雨雪,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
“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喜怒哀乐都会和对方绑定在一起。”
“一段感情,在最初的时候,总是美好的。”
晚安曲: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 曾沛慈
“什么叫伴侣?就是你我既然相爱,从此再无疆界,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权利,也请你为我放弃一切权利。”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借口。不管一个人嘴上说多爱你,如果他没有用行动表现出来,那再多的爱也是谎言。”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难守护的是感情,难左右的是人心。”
晚安曲:黄昏 – 周传雄
做人,真的很累,工作的负担,家庭的责任,都要放在身上。
“你不用太拼命,一切都有我;你不用太累,想哭就哭。”
“我的生活不曾取悦我,所以我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与其在意别人的背弃和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尊严和美好。”
晚安曲:忘记拥抱 — A-Lin
听过这么一句话:“人到中年两不堪,生不容易死不甘。”
深以为然。
人到中年的我们,每个人都活成了两副模样:
一种是将责任扛在肩上,强大到无所畏惧;
一种是将疲惫埋在心底,脆弱到不堪一击。
人到中年的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藏着太多的故事,也背负着太多的无奈。对于生活,强忍泪水,砥砺前行,对于人生,沉默不语,独自修行。
只是,人生如白驹过隙,渡人要先渡己;人生实苦,唯有扎筏,才能自己做自己的摆渡人。
别忍
中年,就像是人生的分水岭。
翻越过去,便会一马平川;过不去,只剩困惑与无奈。
可前有道路崎岖,后有追兵无数,想要过去,又谈何容易。
到最后,身体的痛,自己承担;心中的怨,独自忍受。
然而,藏住一时的怨,却跨不过心里的坎,余生,也始终无法与自己真正和解。
人这一生,宽人容易,宽己难。
那些过去的怨,终要学着放下,那些忍不住的事,终要试着说出来。
气消了,一切才会过去;怨散了,生活才能舒畅。
有句话说的好:“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
所以,别因为过去委屈自己,也别为了他人将就明天。
那些不甘与心酸,就随着泪水发泄出来,然后擦干眼泪,继续向前。
别恨
知乎有人问:“什么时候,你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个中年人了?”
有一个回答这么说:“可以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放下面子,去做那些年轻时觉得很丢脸的事。”
是啊,人生过半,早已明白了什么是勇气,也学会了不再一味的一腔孤勇,而是为了照顾孩子家人,选择“认怂”。
哪怕受尽磨难,也会一笑而过;哪怕举步维艰,也会拼命坚持。
马未都说:“受得了委屈,是成熟的一大标志。”
内心强大的人,不会只守着面子,而是会为了生活,抛开自己的自尊心。
生活,有甜也有苦。
许多事情都需要自己成全,那些委屈、纠结、不甘,终将在一次次风雨中,化作责任与担当,成为我们冬日里的温暖。
记得,人到中年,有难别恨,每一次退让,每一次服软,都是为了岁月安稳,人生静好。
别省
人们常说:“钱只有花出去才叫钱,握在手里,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小时候不明这句话的意思,人过中年,才明白钱唯有花出去,才有价值。
然而,大多数人的一生却是:前半生攒钱养娃,后半生存钱买命。
自己辛苦一辈子,不是为子女作嫁衣裳,便是为家人修房搭瓦。
轮到自己时,能减就减,能省则省,舍不得花钱,不愿意消费。
然而,一个人若对自己过于节俭,反而容易失去生活的乐趣。
人至中年,不但要会挣钱,还要懂得花钱,不该省的时候,就别委屈自己。只有懂得爱自己的人,才会去努力爱家人。
听过这么一句话:“每一次你花的钱,都是在为你想要的生活投资,你愿意为那些美好和浪漫付费,你便值得那些美好和浪漫。”
人生越难,越要懂得生活,有钱别省,善待自己,生活才能多姿多彩,乐趣无穷。
别等
人至中年,经历万千,能遇到一个爱你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可我们总是习惯了被爱,忘记了去爱,完全沉浸在幸福的感觉中,却忽略了身边的人,也在等待一份爱的回应。
就如我的一位朋友,每天享受着他妻子的照顾,却从没用心了解过妻子的需求与渴望。
其实,他妻子一直在等待着他的关心,可最后耐心耗尽,也没有等到我朋友的与支持。
一份感情,等待多了,爱就淡了;期盼久了,心就凉了。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好好的去爱一个人,才会收获幸福。
所以啊,爱一个人,就不要吝啬你的情感,去体谅对方,尊重对方,让对方明白你的心意。
别等爱远去,才设法补救;别等人不在,才后悔莫及。
感情经不起等待,趁爱还在,请用力去爱。
生活是烟火,人生是风雨,跌跌撞撞中总会藏着各种委屈,但也总会透着无数希望,所以:
有怨别忍,学着发泄,试着改变;有难别恨,心宽一点,豁达一些;有钱别省,珍惜现在,别留遗憾;幸福别等,用力去追,用心去爱。
记得,中年人的委屈都是无用的,唯有自己撑伞,独自坚强,生活才会苦尽甘来。
愿每一个中年人,历经世事沧桑,不再迷茫,不再回首,心安气静,从容余生。
晚安曲:戒烟 – 丁芙妮
“对于重要的事物,人们是不会随意对待的。在绝大数时候,你感受到的冷淡、忽视、不在意,都并非错觉。”
“对大部分人而言,你只是生命中的过客,但在爱你的人眼中,你就是他的全世界。”
“世上最奢侈的,是肯花时间陪你的人。谁的时间都有价值,把时间分给你,就等于把自己的世界分给了你。”
“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开口,我就能了解你。”
常言道:
“画皮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心难懂,真心难求。
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太多人戴着虚伪的面具,我们越来越难看清一个人的真情与假意。
要想知道眼前人值不值得托付终身,不妨看看遇到这三件事时,他的表现。
吵架后的态度
人们常说:
“男人爱不爱你,吵一架就知道了。”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每天都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琐事,想不吵架都难。
但吵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吵架之后的态度。
有的人,平日里文质彬彬,对你温柔体贴,但只要一不顺他的意,就会暴露出粗鄙的本性。
不是对你冷嘲热讽,就是故意冷落,有时甚至还会大打出手。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每一次争吵都是一次噩梦。
而那个真正爱你的人,绝不会因为一场争吵,就对你恶语相加。
他不在乎谁对谁错,只在乎你会不会难过。
当他看见你伤心落泪,委屈到想要离开家门之时,他就会心软。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尤其是男人,把面子看得比天大。
但因为爱你,所以哪怕有时错的是你,他也愿意主动认错,哄着你,安慰你,让你开怀。
再会伪装的人,在愤怒争吵之后,都会不自觉地露出本性。
余生那么长,一定要选那个,会让着你的男人。
回信息的速度
有人说:
“一个人回复你消息的速度,取决于在乎你的程度。”
深以为然。
我遇到过一个很傻的姑娘,她会每天给男友发消息,有时是简单的早安,有时是遇见的趣事,有时是喜欢的文章……
而她男友,往往是隔了好几个小时才回一个简单的“哦”,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回。
姑娘给男友找了无数的借口,他或许在忙、可能是忘记回了、也许是手机没电了……
但在这个吃饭睡觉,甚至连上厕所都不忘带手机的年代,没人会忙到连回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那个总是不回你消息的人,只是没有那么在乎你罢了。
如果一个人真的爱你,不管有多忙,只要是你的消息,他就会认真地回复。
哪怕是在洗澡,听到消息的叮咚声,也会慌张地擦干手秒回。
他不舍得让你等待太久,更不舍得你拿着手机胡思乱想。
别再苦苦守着手机,一次又一次地联系那个对你的消息视而不见的人。
人海茫茫,你真正应该选择的,是那个昼夜朝夕都在线,随时随地都会认真回应你的人。
包容你的程度
微博上看过一段话:
“很多人喜欢你,因为你漂亮好看,会说机灵话,有趣好玩,多功能,这些喜欢都暗含着很多期望。
而有的人喜欢你,是看见你哭和狼狈,知道你辛苦和平凡,允许你不美又不乖,还想把肩膀和糖果都塞给你。”
有些人喜欢你,总是有前提和条件。
唯独那个爱你的人,无论是好是坏,只要跟你有关,落在他眼里,就全都发了光。
你的任性是可爱,你的倔强是调皮,就连你的胆小都成了温柔。
他总是在心里时时记挂你,在平时处处纵容你。
在他面前,你不必故作坚强,也不必藏着掖着,你可以大大方方地做最真实的自己。
唯独那个不爱你的人,会处处指责你,把你拿去跟别人对比,要求你改这改那。
但是哪怕你按照他的模板去改变,到最后他还是会鸡蛋里挑骨头。
因为不爱,所以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永远别因为爱情,而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这样不值得。
世界这么大,总有一个愿意爱你原本模样的人,他会跨过山川湖海,带着爱与温柔,稳稳当当地降临在你身边。
婚姻不是儿戏,一点也马虎不得。
如果你觉得人心难测,不妨按照上面三点去对比一下。
那个真正爱你的人,从不舍得让你伤心太久,也不会迟迟不回你的消息,更不会处处要求你改变。
从今往后,愿你擦亮眼睛,细心甄别身边人,别将自己的一生错付。
晚安曲:勺子 – 梁苏理
好想站在他的面前,看看那张朝思暮想的脸;
好想把自己埋进他的怀里,紧紧地拥抱他;
好想听听他最近的消息,问问他最近过得怎样;
好想知道他离开后,有没有想起过你,有没有遇见过新的人。
可惜的是,自从那次你们说过再见,就再也没见过。
只是,经常会在某一个瞬间,路过一家熟悉的店,听到一首怀旧的歌,记忆一下就被拉回了从前,仿佛时间从未向前走过,他也没有离开过。
只是,很多次,从朋友那里听到你的消息,都忍不住想要问问你的近况。
只是,无数次幻想,如果能够重来,要怎样弥补从前的遗憾……
但如果只能是如果,遗憾也只能是遗憾。
我们总想改变些什么,可惜已经回不去了。
今晚为大家分享一首陈奕迅的《不如不见》。
余生,过好自己的生活,已经过去的,就别再频频回首了。
晚安曲:六月的雨 – 胡歌
晚安曲:这场名叫人生的旅途 – 夏小虎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晚安曲: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 程璧
人和人从相知到相守,皆是一个“缘”字。
无论你是什么样子,总有人会莫名喜欢你,也总会有人不喜欢你,这都是缘分。
一个人活在这世上,要为懂你爱你的人活着,不要在不懂你的人那里丢掉了快乐。
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一切随缘,自在心安。
懂你的,不必解释;不懂你的,何必解释
与你无缘的人,注定不是一路人。爱无用,求无用,恨无用。
若是无缘,你与他说再多话也是废话;若是有缘,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
缘分不能强求,人生不能将就。
懂你的,不用解释;不懂你的,不需要解释。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条泥鳅,它从淤泥里探出头来,想去清水中畅游。
鲤鱼们在清水中嬉戏,看到了这只小泥鳅,其中一只鲤鱼说:
“你这个丑陋的家伙,整天把自己憋在淤泥里,浑身脏臭,简直丢了我们鱼类的脸。”
小泥鳅正想回答,又有一条鲤鱼说:
“它哪算是什么鱼类,整天活在黑暗的淤泥里,吃的是淤泥,喝的是淤泥,更像是一条臭虫吧!”
小泥鳅沮丧地回到家,把白天小鲤鱼的话告诉妈妈。妈妈慈爱地说:
“别人的几句话,怎么把你气成这样呢?
那些嘲笑你的鱼,只能在水里生活,无法在淤泥里呼吸,而你却可以在水里和淤泥里自由生活。它们不懂你的生活,何必要生气呢?”
村上春树说:“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人生一场,生命一次。能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何苦太在意他人的评论,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
做好自已,一切随缘,任何一种关系,懂你信你的人都无需多言,反之解释再多也无用。
人生短暂,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
人生路上,你遇见了谁,又和谁再见,早已是注定好的。
不是你执迷就可以改变,不是你纠缠就会有结果。
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珍惜,去的,放下。
余生不长,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还记得在《故乡》中,鲁迅和闰土少年时期珍贵的友情,让许多人动容。
他们一起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本以为这样的友情能一辈子。
二十年后,鲁迅重回故土,期待着和闰土重温小时候的美好。
但是闰土见鲁迅第一面,喊了一声“老爷”,这句话让鲁迅深深明白,他和闰土已经再也回不到从前的美好了。
他们两个人成长的轨迹,随着时间的变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相已经融不进对方的生活,分道扬镳,再也不会回到当初。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只有和懂你的人在一起,感情才能走得更远。
不光是友情,爱情也是一样。
杨绛和钱钟书就是这样一对爱侣,他们一见钟情,互相懂得,相互欣赏,风风雨雨数十载。
杨绛曾给钱钟书写了一封信,只有一个字“怂”。
别人都以为,钱钟书会琢磨好久,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但钱钟书立马回信一封“您”,这封信让杨绛感动落泪。
原来,“怂”的意思是,问钱钟书心上有几个人?
钱钟书回复的“您”,意思就是心上只有杨绛一人。
一来一回虽然只有一个字,但却是最动人的情书。
杨绛是最懂钱钟书的人,钱钟书也是最懂杨绛的人。
他们的懂得,是一粥一饭的温暖,是相对无言的默契。
懂你的人,了解你成功背后的艰辛,清楚你坚强背后的不屈。
懂你的人,也许不在身边,但一定在心里、在生命里。
爱你的人未必懂你,但懂你的人一定会心疼你。
人生如此短暂,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
懂你的人,才配得上你的余生
张爱玲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遇到一个懂你的人,一生难求,是自己修来的缘分与福气。
一对夫妻结婚20年,却从来没有闹过矛盾,有人问,他们到底如何让爱情保鲜。
妻子回答,丈夫每晚都会接她下班。
等到了家楼下,妻子就先上楼去做饭。
丈夫在车里听会儿音乐,或是休息一会儿当她饭做好了,丈夫回来正好吃饭。
晚餐过后,丈夫就主动去厨房洗碗。
两个人忙完后,会手挽手去楼下散会儿步。
妻子总会给丈夫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放松、休息,或是平复情绪。
这大概就是世间最好的默契,你懂我的辛苦,我也谅解你的不易。
作家三毛曾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写道:荷西曾问过她,想嫁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毛说:“只要看得顺眼的,不管是千万富翁还是亿万富翁都可以!”
荷西回答:“那不就是想嫁个有钱人?”
三毛摇摇头:“也有特例,如果是你的话,只要够吃饭的钱就行了。”
两人说完哈哈大笑,几句调侃的话,对方心领神会,这就是彼此的默契。
人心如锁,总会有一把与之匹配的钥匙。
一句“我懂你”,胜过千言万语。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叶懂树的辛苦,所以愿意飘落;云懂天的包容,所以四处游走,因为彼此懂得,所以不言不语,也觉得美好。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能遇到一个懂你的人。
一生很短,如白驹过隙,找一个懂你的人度过余生,有他,便是此生圆满。
晚安曲: 爱你不是两三天 — 梁静茹
晚安曲:突然分开–雁卿
晚安曲:今晚的月亮 — 赵照
晚安曲:我也不想这样 – 王菲
晚安曲:爱在身边–周兴哲
晚安曲:过火–张信哲
晚安曲:盼空 — 刘键
“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心动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愿意始终把你放在心里的人。”
“对于过了耳听爱情的年纪的女孩子来说, 终究要的是有温度和有行动力的关怀,而不是每次准时准点来自手机的关心。”
晚安曲:左手爱了右手痛 — 许佳慧
年少时,我们总在向外求索,勇气有余却思虑不足。
等到渐渐步入中年,经历过人情冷暖以后,我们对人生的领悟变得更加透彻,内心也变得更加成熟。
这时,我们会渐渐明白:
人这一生,贵在醒悟。
唯有在不断的自省中看清轻与重,看淡得与失,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人到中年才明白:
和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
人在年轻时,总喜欢给朋友圈做加法,热衷于认识更多的人。
中年以后再回头看看,能留在生命中的,也就那么几个。
这时才领悟,其实没必要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那些不同频的人,终究会走散在人群中,走失在岁月里。
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相处不累,久处不厌,相伴余生。
很认同三毛的一段话:
“知音,能有一两个已经很好了,实在不必太多。朋友之乐,贵在那份踏实的信赖。”
步入中年,身边依旧有许多人环绕固然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但更重要的,是有一两个与你同频的朋友。
他们懂你的欲言又止,知道你的弦外之音。
和这种好友在一起,你的灵魂会得到放松。
人到中年才明白:
身体健康,是最大的本钱
在知乎看到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人到中年,为了还房贷,每天熬夜加班。
有一天我站在镜子前面,看见自己脖子僵硬、弯腰驼背的样子。
我开始怀疑,我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得到的一切是否值得?
一个最高赞的回答是:
凡是以牺牲健康来换取的金钱,从长远来看,都不值得。
因为健康,才是最大的本钱。
人生在世几十年,腰缠万贯也好,穷困潦倒也罢,都是过眼云烟。
当你发现身体亮红灯时,轻者,姑且可以进行补救和医治。
重者,就完全没有了挽回的机会。
那时候,即便你请得起最专业的医生,住得起最好的医院,给得起最贵的医药费,也是枉然。
正如有句话说得那样:
你没有时间休息,就一定有时间生病。
你向健康所透支的,最后也一定会反噬到你身上。
人生下半场,规律作息,劳逸结合,不熬夜,少生气,多运动。
让自己健康,才是对生命最好的交代。
人到中年才明白:
家庭和睦,是最大的福气
王小波曾在《爱你就像爱生命》中写道: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
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家”的概念越来越清晰。
一个人就算钱再多、地位再高,可家里要是争吵不断,也并不值得羡慕。
家人之间相处总会有分歧,如果一定要争个对错,到头来,赢得了道理,却输了感情,自己也落个不愉快。
小事不吵,生活才有温度;大事齐心,日子才有奔头。
流淌在家里的温馨与笑语,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财富。
人到中年才明白:
断舍离,是后半生最好的活法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跋涉。
背负得太多,就会不堪重负。
所谓,大道至简,以简驭繁。人只有丢掉一些东西,才能轻盈起舞。
柳宗元曾写过一篇文章叫《蝜蝂传》。
“蝜蝂”是一种很善于背东西的小虫,它们在爬行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东西,都会抓取过来,背在背上。
渐渐地,它们身上背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重。
直到累死,也不肯把背上的东西卸下一些。
许多人过得不幸福,便是如同蝜蝂一样,不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什么都想要。
《菜根谭》中有句话说得好:
“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若果一念清明,则淡然无欲。”
人到中年,一定要学会给生命做减法。
当你开始简化你的生活,清空内心的负累,才能洞见幸福的真谛。
人到中年才明白:
读书,是最好的消遣
其实,中年人,最适合读书。
年轻的时候,经常被灌输“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好未来,好工作。”
读的是自己不喜欢,却必须读的书。
到了中年,读书没有太多的功利,反而更为纯粹。
这时候,简单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也很有生活情调。
在朝九晚五、养家糊口的生活之外,读书还能让你经历感受不同的人生。
正如《冰与火之歌》中有句话说得那样:“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中年人读书,是为其生活中的困恼指点迷津,是为其心灵“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中年人读书,读的是一种情趣,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情怀。
不为名利,只为自己。
对中年人来说,读书,才是最好的消遣。
人到中年才明白:
取悦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年轻时,我们为了所谓的合群,常常背离自己的初衷,去迎合他人的喜好。
可任何的感情都不是靠讨好来维系的,你越迁就,越容易没了自我;你越讨好,关系就会越脆弱。
曾有人问陈果,你说别人喜欢你和你自己喜欢自己,哪个更重要?
她回答说:“都很重要。”
想了想她又补充了一句:“但是,当两者不能兼顾的时候,你喜欢你自己更重要。”
半生已过,人至中年,终于发现,人最容易忽略的,是自己,最需要取悦的,也是自己。
悦人者众,悦己者王。
一个人最大的魅力,不是靠取悦别人求来的,而是活出自己后赢来的。
人生下半场,愿我们学着为自己而活,把自己活成喜欢的样子,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
与朋友们共勉。
晚安曲:败将–陈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