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愿你一生, 都被温柔以待

 

最近,两位车主上了热搜。

一位是浙江宁波的。

环卫大爷打扫街道时,大风一吹把一些垃圾吹到车上。

车上的男女气势汹汹要求大爷下跪道歉,大爷一听,慌忙下跪,足足跪了一个小时。

另一位是广西恭城的。

一位老人推着载有钢筋的自行车,一不留神蹭到了一辆保时捷,刮痕从车头一直到车尾,老人六神无主蹲在地上。

出乎意料的是,车主挥了挥手,让老人走了。

很喜欢一句话说:

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它不过是多了一份换位思考的体谅,一份推己及人的善意。

真正灵魂高贵的人,往往最能体察到别人的不容易,并给予温柔与善意,让这世间充满人情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在《情商》中说:

“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地方,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格。

说一个投资人的故事。

这位投资人,上班时,总会穿一身高档的西装,领带和袖口都是精心配套的。

 

而每次参加同学聚会,他都会换上不起眼的T恤。

 

然后打车去参加,将豪车放在车库里。

 

有人问他,你已经功成名就了,为什么参加同学会还要简单朴素呢?

 

他说,他知道大部分老同学物质条件没有自己好。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而是自己出生在上海,

 

父母是上海第一批成功的商人,所以自己的起点比许多同学高一些而已。

 

而自己选择换下昂贵的西装,打车去参加学聚会,只是为了照顾同学们的感受。

禀性善良的人,都懂得保持内心的弹性。

有同理心的人,都有一份善解人意的体贴。

逆境不弃,顺境不傲,那源自骨子的体贴,是根植内心的善良。

温柔,是虚怀若谷的教养

生活中有些人,见到比自己身份高贵的人,常常露出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而遇到比自己身份低微的人,却又显摆出一张狰狞的嘴脸。

事实上,真正的高贵是以平等之心,行平常之事。

真正的强者从不会靠压低别人来垫高自己,而是发自内心对他人的眷顾和呵护。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应邀到一个国家访问。

 

有一天饭后散步,他遇到一个有趣的小女孩,并和她一起玩了很长时间。

 

离开时,他笑着对小女孩说:

 

“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你在街上和世界名人萧伯纳玩过游戏。”

 

小女孩抬头看了他一眼,也学着他的口吻说:

 

“你回去也告诉你妈妈,今天你和世界上最可爱的小女孩安娜玩过游戏。”

 

这让萧伯纳大吃一惊。

 

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傲慢和无礼,赶紧向小女孩道歉。

 

从那以后,他更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谦卑待人,最终成为了德艺双馨的文豪。

 

听过一句话:“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纷繁复杂的人间,有人是等待黎明的夜,有人不动声色地成了照耀他人的光。

人世间最好的修行,莫过于见识了生活的风浪,还能察觉到别人的疼痛,不忘释放善意,向他人施以援手。

在上不傲人,在下不卑人,把他人的感受放心上,不显摆优越感,是尊重他人最好的方式。

温柔,是替人着想的情商

在《觉醒年代》里,辜鸿铭教授有一段演讲,让很多人破防:

“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

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

前段时间,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年前,他和老总出去谈业务,本来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吃不消,应酬不来。

 

却没想到,大家落座后,老总指着酒水说:

“请大家随意,我们不劝酒。”

 

业务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敲定下来了。

 

用完餐后,老总还吩咐身边的人将剩下的饭菜打包带走。

 

一路上,老总将车子开得很慢。

 

在一个天桥底下,他把车停下,拿起打包的食物,双手递给了一位流浪老人。

 

这就是人品的内涵,毫无痕迹地传递温暖,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体谅别人的教养,时时刻刻不忘为人着想。

这世上,从不缺心思玲珑,办事周到之人,但所有的替他人着想的高情商,本质上都是高级的善良。

他们总能够发自内心生出一种温柔,顾及他人感受,给予别人春风化雨的力量。

灵魂越高贵的人,越是宽厚仁慈,既懂得体谅别人的难处,又处处维护别人的尊严。

温暖,让你感觉人间值得。

善意是会“传染”的,好的人生,无非就是你帮我一次,我拉你一把。

《底层逻辑》这本书中就讲述了一个“4欧元”的故事。

一次,古典老师去欧洲旅行。

 

在一家商店里挑选好商品,结账时发现还差4欧元。

 

店里又只支持现金结账,正当他准备放回商品时,后面的一位顾客帮他支付了这4欧元。

 

他想要个联系方式以便还钱,那位顾客只淡淡地说了一句“Pay it forward(投资未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古典老师将这份善意传递给需要的人。

 

生命中总有一些“光”,会抚平你生活的皱褶,善意的传递是一场不平凡的双向奔赴。

体恤式的温柔,是接收了别人的善意,并不自觉开始把这样的温暖不断地传递下去。

1997年,演员张卫健投资失败,昔日的圈内好友都避而远之。

 

束手无策之际,他求助刘德华。

 

刘德华二话不说借给了他4000万,并送给他14个字:

 

“学到的就要教人,赚到的就要给人。”

 

这句话深深影响了张卫健,在他日后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后,仍保持着谦和待人的态度,传递这份善意。

爱默生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渡人是一种价值选择,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给了我们心灵深处的慰藉,也培养了我们更豁达的心态。

心中有光,照亮别人,也温暖了自己。

一个温柔对待世界的人,终将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杨绛先生曾感慨道:

“人生实苦,终其一生,我们都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

夜听愿你也能做个温柔的人:

互相体谅,心怀推己及人的善良;

换个角度,修炼虚怀若谷的教养;

心怀悲悯,具有替人着想的情商;

传递善意,守护生命本真的柔软。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余生,愿我们能保有一份对他人的善意与体贴。

给他人一份真挚的关怀和温暖,修一份体恤式的温柔,成为那一束照亮别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