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修道之人,心思都用在了自己的身上,而无暇理会世间的是是非非。
当然,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免不了是非,修道于普通人而言,有些遥不可及,但如何才能活得更有姿态,却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毕竟,管自己,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而管他人,会把自己逼成魔鬼。
国学大师季羡林对人生的感悟,有个十“忌”的说法,其中有一忌就是“少管闲事”。
在季老看来,人最好的活法是少管闲事,多管自己,向内求,向内看,给自己注入能量。
青年作家李尚龙曾写过一本书叫《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这本书出版后激励了无数迷茫的青年人,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坏声音传来。
有的人在微博骂他毒鸡汤,毒害广大青年,还有人专门写文章抨击他的作品。
刚开始,面对众多的谩骂和诋毁,李尚龙委屈又气愤,想写一篇文章怼回去。
但是写完之后,他觉得没必要,与其花时间去管这些事,还不如放在自己身上,多琢磨内功,用更好的结果来证明自己。
他曾说:“我们做不到让每一个人都喜欢自己,管自己比管别人容易”。
不在意外界的流言蜚语后,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创作上,几年后,他成了百万畅销书作家。
大千世界,难以做到整齐划一,人间种种,各有各的姿态。
面对外界的纷扰、议论,最有效的不是急着反驳,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有力量的回应。
冯唐在《奇葩大会》上说过这么一段话:世间万物,很大一部分事,归根结底是两件事,一件是“关我屁事”,一件是“关你屁事”。
当年,冯唐跨界做主持人,节目播出后,网上骂声一片。
骂他油腻,说他名过其实,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可冯唐从未在意。
在意外界的声音,就好像对着空气打拳,伤不到别人分毫,自己却累个半死。
正如村上春树所言:“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事林广记•警世格言》说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可偏偏有的人,就爱来管你的“瓦上霜”,管多了,自然就遭人嫌。
很多人说:“过年回家最可怕的不是抢不到秒光的车票,而是几年见不到一面的亲戚各种刨根问底的打听,和自以为是的关心。”
小城生活安逸,没有多余娱乐,她空闲时间都花在关心各家长短上。
“上海有什么好的,也赚不了什么大钱,早点回家落定生根了”。
再往前,无论是期末考试没考好,还是高中填报志愿,大学毕业工作,她都极其热心地跑来我家为我指点一番。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姑妈又开始习惯性对我指指点点,把我从年龄到家庭背景再到工作批了个遍,见我不作声回应她。
“要是闲得没事做你可以让你儿子多生几个娃给你带,管好自己,别老是想当然给别人出谋划策。”
后来,我拉黑了姑妈所有的联系方式,世界一片清净了。
这种亲戚什么事都要管,小到饭要吃多少才合适,大到婚姻大事也要插手。
他们平日最热衷的事情就是花时间,花精力到别人的生活插一脚,仿佛有了她这一“脚”,别人的人生就开挂了。
但实际上,这一“脚”,不仅惹人嫌,还踢开了彼此的距离。
生而为人,最要紧的是管好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手,在别人的生活里伸得太长。
傅首尔给出的答案是:“不该”, 然而现实生活中做出这个决定却花了她很多年。
她和老刘“女强男弱”的婚姻模式,一直让她耿耿于怀,结婚多少年,她就花多少时间去改造安于现状的老刘。
当然,老刘也尝试努力过,他卖过榴莲,干过保险,也被人骗过钱。
可不管如何努力,老刘仍旧打不出鸡血,最终都落败收场。
这种长时间的强力改造,让他们疲倦不堪,甚至出现了婚姻危机。
有一次傅首尔半夜醒来,发现老刘在阳台上抽烟,心事重重。
她忽然明白,一向温和的老刘,在自己魔爪逼迫下,变得越来越没了精气神。
那一刻,她放下了改造对方的执念,不再逼着他去做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
虽然老刘没有事业心,但生活中却给足了傅首尔安全感和快乐,在家里的一切他都可以包办,而且乐在其中。
“婚姻的第一课,是学会尊重对方独有的生活之道。当然,不干涉对方并不等于放弃自我。”
强迫别人改变的人像魔鬼,而主动改变自己则能立地成佛。
多少痴男怨女从两情相悦走向两看生厌,也正是因为想改造对方达到自己的预期。
曾经我热衷于教育别人,现在我觉得管好自己比教育别人靠谱得多。
成长就是你发现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当你能够豁达地面对他们,拥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强行改变谁,那将会是自己的新生。

你不要有试图改变别人的念头;你能做的就是像太阳一样,只管发出你的光和你的热。
每个人接受太阳的反应不一样。有的人会觉得很温暖,有的人会觉得刺眼,甚至有的人会选择躲避。
人生在世,讲究自我成全,自己修炼,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一首歌,一句话,一段情
感受人生百态,聆听不一样的心情夜听
分享到朋友圈,与好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