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不把自己当回事

美国小说家亚当·迈兹纳说过一句话: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没有你,事情一样可以做得好。”
 
这句话提醒我们:做人,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地球没了谁都会照常转,日月星辰不会以一个人是否存在而转移,世间万物不会因一个人的意志而停止生长。
 
人活着,最大的愚蠢的就是太拿自己当回事 ,沉迷于自己编织的梦境,目空一切,自命不凡。
 
你根本没那么重要
 
西班牙有句谚语:“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思想浅薄的人对自我的认知也很浅薄,一旦外界对自己有一点正面的评价,便会高估自己的重要性。
 
但实际上,别人捧你,你就是只精美的杯子,人家放手,你就是玻璃渣子,千万别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地位。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邀请做一个直播演讲,半路上他乘坐的专车出了状况。
 
此时恰巧有一辆出租车经过,他赶紧拦下,让司机送他去BBC公司。
 
司机却说:“我送你过去要绕道,会耽误我听偶像丘吉尔的演讲。”
 
丘吉尔一听,心想自己在别人心里原来这么重要,于是掏出五英镑递给司机,让司机载他过去。
 
五英镑相当于出租车司机好几天的收入。司机立即收下钱并说:

 

“去他的丘吉尔吧,您上车,我这就载您过去。”

 

这件事让丘吉尔感触颇深: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可能连五英镑都不值。
 
德国有句谚语:“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烦恼,各人有各人的生活,千万别以为所有人都会把精力放在你身上。
 
做人,无论拥有多少东西,处于何种地位,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重要性。
 
 
没有谁是不可替代
 
古希腊哲学家特莱斯有句名言:“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一个人可以自信,但不要自大;可以狂放,但决不能狂妄。
 
做人最可怕的就是看不清自己,过高的估计自己对周遭的影响,一叶障目,看不见山外之山,人外之人。
 
美国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二十几岁就当上了乐队指挥。
 
年少轻狂的他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没有谁能取代他指挥官的位置。
 
有一回乐队排练,他发现自己把指挥棒落家里了,于是吩咐人去取。
 
秘书听到说:

 

“没关系,向乐队其他人借一根就行了。”

 

沃尔特·达姆罗施听了感觉很迷惑,心想,除了我还有谁会带指挥棒。
 
于是他回头问其他人:“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
 
这时,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钢琴手分别掏出一根指挥棒递到他面前。
 
他一下子清醒过来,认识到自己在乐队的位置并不是不可替代。
 
在他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时,身边的人都在默默努力打算取代他的位置。
 
往后每当他有了成就,就会看见三根指挥棒在他眼前晃动,提醒他不要松懈。
 
英国著名女作家莱辛说过:

 

“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

 

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那些自视过高的人,以为没了自己团队就运作不了的人,往往会发现,团队没了他一样可以运转得很好。
 
为人处世,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境界。
 
切忌自满,保持谦卑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邓拓说过一句话:“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越是成熟的麦穗,头垂得越低;越是脑袋空空的人,头昂得越高。
 
做人,一定要时时刻刻保持谦卑,虚心学习,才能有所精进,成就更好的自己。
 
中国戏曲宗师梅兰芳有一回登台演出时,底下一片叫好声。
 
一位老者却大声批评道:
“这是什么名角,连舞剑都走了样,还敢登台!”

 

众人见状,纷纷劝梅兰芳道:“一个老头胡言乱语,不要放在心上。”
 
梅兰芳却将这件事记在了心上,并托人打听老者的住处。
 
找到老者后,他恭恭敬敬地前去拜访并向其讨教:

 

“老人家,您那天批评得好,我确实学艺不精,所以向您来讨教。”

 

老者却说:“您可是名角,我哪敢指教。”
 
梅兰芳又鞠了一躬,说:

 

“晚辈才疏学浅,一心想弘扬国粹,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

 

老者多次拒绝,却经不住梅兰芳的多次请求,最后答应指点一二。
 
于是梅兰芳跟着老者潜心学习,技艺比之前有了突破。
 
《弟子箴言·崇礼让》中有云:

 

“有一分谦退,便有一分受益处;有一分矜张,便有一分挫折来。”

 

真正有实力的人,往往低调谦和,深藏不露,不管取得多大成就,从不自视甚高,骄傲自满。
 
做人,拥有谦虚的心态,保持谦卑的姿态,是一种豁达从容、大智若愚的智慧。
 
莎士比亚曾说:“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为人处世,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保持一种谦卑的状态。

 

别太看得起自己,太拿自己当回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懂得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更有底气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