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最能看清一个人

 

人生在世,最无法避免的就是与人相交。

那如何才能看清一个人?

培根曾说过: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身份,更不可视其学问高下,而是要看其真实的品德。

想要看清一个人真实的品德,就要看他愤怒时候的样子。

在这个时候,最能暴露出一个人的真实教养和人品。

生气,最能看清一个人的教养

歌德曾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

你做什么样的事,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平日里看起来温文尔雅,但只要遇上稍微不顺心的事情,

瞬间就换了一副面孔,蛮不讲理,大发雷霆,将自己自私的本性展露无遗。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教授,却在街头暴打环卫工。

 

起因是垃圾车停在垃圾站点作业时,阻挡了他行车的道路。

 

按捺不住火气的教授下车后连踹带踢,将环卫工打倒在地,并大声叫嚣:

 

“你挣多少钱,我挣多少钱,你敢挡着我的路!”

 

古语说得好:发脾气是本能,但克制脾气是教养。

没有教养的人,往往都无法控制脾气。

正如胡适所说:“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

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反而越是有教养的人,越懂得换位思考,宽厚待人。

他们都有一颗怜悯之心,懂得在日常生活及与他人的相处中,克制好自己的脾气。

既让自己舒服,也让他人感到舒服。

生气,最能体现人品

《吕氏春秋》中有一套“八观六验”的识人方法,其中“一验”便是:怒以验其节。

意思是说:故意将对方激怒,然后观察其反应,是冲动易怒,还是沉着冷静;

是耿耿于怀,还是既往不咎;是迁怒于人,还是自查内省……

以此,来判断对方的人品如何。

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有一位姑娘去同事家做客。

 

家里除了她们俩,还有同事雇的一位保姆。

 

这期间,同事一边对着她笑意盈盈地聊天,一边指挥着保姆干这干那。

 

等到临别时,一个小插曲发生了。 

 

同事坐在餐台前大声斥责着保姆,原因只是玻璃餐台被水果弄湿后,保姆没有按她说的用牙膏去擦。

 

同事生气地对保姆说:“用牙膏擦三遍!擦到能照出你的影子为止!”

 

看到同事面目可憎的样子,姑娘心里不禁一阵发凉。

鬼谷子有言:遇横逆之来而不怒。

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如何,不是看他平时好的时候有多好,而是看他遇到坏事时能有多坏。

一个人发脾气的样子,正是他品行最低处的体现,

如果在生气的时候还能做到以礼待人,那他的人品一定不会太差。

情绪稳定,才是一个人的高配

人生在世,谁都会有情绪,谁都会有忍无可忍的时候。

还记得电影《你好,之华》里,胡歌主演的张超,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男人。

他经常对妻子发脾气,甚至还会动手。

 

他一会说:“她一点女人味都没有,整天畏畏缩缩,我看着就想打。”

 

他一会又说:“我不是好丈夫,不是好父亲。

 

不好好工作,我把什么事情都怪在别人头上,我怎么就把自己弄成这样了!”

 

而他的人生也如一摊烂泥,毫无起色。

情绪化的人就是这样,内心处处是风浪。

再小的事在他们眼里,也会被无限放大。

久而久之,学不会控制,任其肆意泛滥,便会伤人又伤己。

奥格·曼狄诺说过:“学会掌握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才是人生前行的关键。”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控制,何谈掌握自己的人生?

不能做情绪的主人,就只能做情绪的奴隶。

老子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唯有情绪稳定,才是一个成年人的高配。

生气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怎么管理生气时的情绪,是一个是否成熟的标尺。

正所谓弱者易怒如虎,强者平静如水。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可成为情绪的主人,持身如泰山九鼎,应事若流水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