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人到中年,沉默寡言(深度好文)
俗话说:“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语言固然是一种表达,沉默同样也是无声的态度。
懂得沉默寡言的人,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最高级的处事法则。
朱自清在《沉默》中这样说道:
“沉默是一种处事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
人到中年,会说话是本事,懂得沉默,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修行。
《鲁肃传》中曾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孙权在是否与刘备联合,对抗曹操时,曾与自己的大臣们商量对策。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所见,既有反对,也有赞成,吵得孙权实在头疼。
就在各位大臣表达自己看法的间隙,孙权看着台阶下始终一言不发的鲁肃,心想:
“平日里话最多,最足智多谋的人,今天怎么一句话都不说?”
心里越想,便愈发对鲁肃心生不满。
孙权心烦气躁,便走出大殿透透气,鲁肃却在这时跟了出来,讲出自己赞成联合刘备,共同对抗曹操的想法来。
孙权有些奇怪:“在大殿里,你怎么不说?”
鲁肃回答:
“在那种场合说出自己的观点,不仅会被淹没在大家的争吵中,说不定还能引发更大的争论。”
孙权心中细想,还真是如此,心里顿时释然。
而鲁肃却另有想法,他怕自己的想法当众说出后,会得罪朝中一些人。
为了不给自己惹麻烦,才没有说出自己的意见。
有人说:“世上最有效的武器,是微笑和沉默。微笑解决问题,而沉默避免问题。”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在展示自己同时,也做好自我保护。
说话进退有度,懂得沉默不语,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
言语是银,沉默是金。
说恰当的话,做恰当的表达,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沉默寡言,是看破不说破的智慧
曾国藩的众多幕僚中,有一位喜爱自夸的先生。
他写了一篇自白《不动心说》,翻译过来就是:
“美女面前,绝不动心;高官面前,绝不动心;
暴利面前,绝不动心;人间一切诱惑摆在面前,都绝不动心。”
自白书原本呈给了曾国藩,却意外被另一名叫李眉生的幕僚所看见。
李眉生觉得先生虚伪,便在页眉上写下一首打油诗,表达自己的感受:“曼妙娥眉侧,红蓝大顶旁,万般皆不动,只要见中堂。”
曾国藩看到诗句上的字迹,把李眉生找来:
“这先生嘴上说的与心里想的,表里不一,你以为我不知道吗?
知道归知道,但这种事不要说出来,说出来以后还怎么做朋友?
成为敌人都是有可能的,以后,你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再做这种事了。”
是啊,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说的明白透彻;不是所有话语,都要讲得清楚明晰。
保持沉默,便是最好的回答。
《荀子》说: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一个人成熟的人,知道不该说的不说,看穿不拆穿,看破不说破。
他们只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走好自己的道路。
大巧若拙,大辩若纳。
懂得做一个能言善辩,却好似不会讲话的“呆子”;懂得用脑说话,而非用嘴说话;懂得做一个聪明的“沉默者”。
就像《老子》的那句: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说得正是如此。
沉默寡言,是一种养生
偶尔少说话,适时保持沉默,既体现了自己的修养,也是独特的养生之道。
曾看过歌德的一则小故事:
诗人歌德创作了许多令人赞叹传颂的诗歌,也因此招来很多人的嫉妒。
一天,他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容纳一个人同行的小路上,迎面遇到一位对他作品怀有成见的批评家。
两人面对面对视,那位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
面对赤裸裸的挑衅与讽刺,歌德没有心生怨恨,而是用豁达的心态,回答这位批评家:“我则恰恰相反。”
说完,便笑着退到一边。
这个世界,有太多让人生气烦恼的事情,与其生气,折磨自己,不如像歌德一样,面带微笑,不予计较。
和田秀树说:
“人有情绪再正常不过,但是如果不会控制,就只能沦为情绪动物。”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情绪,只懂释放,不懂收敛,那么人生就只能永远沉浸在负面情绪当中。
你要知道,生活中所有的不快,到最后,只能影响到自己,损害的也只是自己的身体。
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开心,面对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不逞一时之快,当你懂得沉默的好处,也就学会了更轻松的面对生活。
沉默寡言,是一种从容
知乎上有个提问:“为什么人越长大,越沉默?”
其中一个回答,让人深感认同:“因为有些人无话可说,有些话无人可说。”
越长大越明白,沉默不是彼此的尴尬,而是对彼此、对生活最好的解答。
齐白石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这是他的有感而发,也是自身的真实写照。
有一段时间,齐白石曾备受争议,他的作品也如本人一般,两级分化。
有人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认为他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画家。
有人却抱有偏见,议论他的画作,辱骂他的为人。
这些言论,齐白石或多或少都听到过,每次听过后,也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当真。
从容淡定、不生气、不得意,他做着自己的事,过着自己的生活,对于外面的流言蜚语,不听也不看。
很多时候,当人渐渐成熟,便会明白,这个世界,有些路一定要自己走,有些苦一定要自己承受。
当你能从容的面对生活的“考验”,将这些“苦难”变为生活的一部分,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从容,而对于这些磨难也将更加坦然。
就像周国平说的那样: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而沉默寡言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我回到了我自己,我感到充实,更感到强大的精神世界。”
学会不动声色的生活,在沉默中成长,在沉默中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作家海明威说: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沉默寡言,不是对这世界的妥协,而是看透了身边的所有,用沉默代替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时候,沉默寡言比侃侃而谈,更有分量。
不解释、不争辩、不辩解、不反击,在沉默中面对生活的风雨,在沉默中提升自己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