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一生,何求?(深刻)
以前,总以为只要拥有的东西越多,就会越快乐,所以什么都奋力去追求。
殊不知,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并不是你努力了,就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
相反的,很多时候,我们越是执着,追求的越多,失去的越多,活得越累。
走过半生,才开始读懂那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不求,高朋满座;但求,知己二三
作家亦舒说过这样一句话:“城市中人,看似光鲜,其实个个暗藏漏洞。
高朋满座,客似云来,然而真正能倾心交谈的,却未必有三两个。”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人活一世,身边的人来来往往,但是大多人都是泛泛之交,真正能走进我们心里的人,屈指可数。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人海茫茫中,若得知己二三,就足矣。
北宋诗人范仲淹,原本仕途之路一帆风顺,春风得意时,许多人上门来巴结他。
可是后来,范仲淹遭人陷害,被贬到荒夷之地。
在范仲淹离开京城的时候,那些平常与他相交甚好的很多朋友,害怕受其牵连,不敢前来送行。
唯独好友王质,卧病在床,仍然不顾病情,前来为范仲淹送行。
事后很多人问王质:
“如今已没有人敢与范仲淹联系,他们生怕被误以为是同党,难道你不怕吗?”
王质听后坦然说道:“我若是能与德才兼备的范先生成为同党,岂不是很荣幸?”
经历过太多世态炎凉,方才领悟,与人相交,贵在真心,而不在多。
正所谓:“相识满天下,知己有几人。”
人这一生,结交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懂你知你的人,可遇不可求。
真正的知己从来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结交二三知心好友,远胜过万千点头之交。
不求,事事完美;但求,问心无愧
老话常说,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
人生,从来都不是完美的,遗憾也是生活的常态。
很多时候,不完美或许也是另一种圆满。
无论什么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了,就问心无愧,不需要太拘泥于结果。
曾经,有一位青年,去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比赛。
当时,他攀登到海拔6800米的时候,体力明显不支,难以继续坚持下去。
于是他决定放弃,停下了攀登的步伐。
眼见顶峰就在不远处了,许多人不禁为青年感到可惜。
青年下来后,有人过去问他:“马上就要登顶了,为什么不咬咬牙再坚持一会儿呢?”
青年回答说:“我自己的状态,我非常清楚,海拔6800米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我一点都不觉得可惜,因为我已经尽力了。”
要知道,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不过是盲目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到头来,结果不能如愿的时候,往往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懊恼中。
其实,人生就像是登山,攀爬过了一个山头,后面还有无数个山头在等着你。
总有你无法攀登的山峰,也总有许多你难以解决的麻烦。
很多东西,不是想要,就能得到的;
很多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
很多时候,即使你怎么努力也难免会留下遗憾。
但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有句话说得好:“生命怎么活都会有遗憾,关键在于你怎么去领悟。”
活着,从来没有完美的人生,很多事情,不必强求,尽力而为,无怨无悔便好。
与其患得患失,耿耿于怀,不如笑着接受,乐观面对人生。
不求,大富大贵;但求,简单快乐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我们都在各自人生的跑道上,拼命追赶。
有多少人,为了追求太多的物质条件,而把自己困在欲望的牢笼中。
殊不知,家财万贯,也不过一日食三餐;广厦万间,也不过睡卧榻三尺。
陶渊明曾说:“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人生在世,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一切都是浮云。
不必因为贫穷而感到忧愁,也不必为了富贵而盲目追赶。
人活着,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明朝时期,有个叫胡九韶的教书先生。
他的家境清贫,仅够勉强维持生计,但他每天都会到家门前烧香拜佛,感谢上天赐给他清福。
有一天,他的妻子笑话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吃些粗茶淡饭,这怎么能算得上是福呢?”
胡九韶不紧不慢地说道:“首先,我们生在太平年代,应庆幸没有遭受战乱之苦;
其次,我们一家,有饭吃,有衣穿,庆幸没有挨饿受冻;
再来,我们一家身体健康,没有人做错事,走错路被关到监狱,这样还不是福吗?”
贪婪,心会累;淡泊,才是福。
要知道,这世间纷纷扰扰,物质追求的越多,心中的烦恼就越多。
却不曾想,我们活着,为的是快乐,并不是为了烦恼。
世事无常,一辈子不过百年,功名利禄,不过都是身外之物。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
快乐,从来不是因为拥有多少的财富。
抛开欲望,心无挂碍,方能心安。
诗人白居易说过:“回看世间苦,苦在求不得。”
想要的太多,求而不得的时候,就会感到痛苦。
人啊,求什么呢?
你我不过都是世间的匆匆过客,何须刻意追求太多。
一辈子不过短短几十年,珍惜生命,活好当下,无愧人生,如此,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