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大抵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事事有回应让人放心的稳妥,细心周到给人安全感的踏实。
电视剧《我是余欢水》的开头,有一幕剧情曾引发全网热议。
多年前,余欢水借给好哥们吕夫蒙13万,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吕夫蒙却没有半点还钱的意思。
而这些年,因为钱的问题,余欢水和妻子屡次争吵,家庭矛盾不断。
为了讨妻子欢心,余欢水决定给妻子买辆车,但买车时才发现手头的钱不够,于是他就去联系吕夫蒙,想要回当年借出去的13万。
一开始吕夫蒙还满口答应还钱,可之后再打电话时,不是“无法接通”,就是关机,偶尔打通电话,也是推脱自己在国外。
微信不回,电话不接,任凭余欢水多么着急,他也不在乎。
最终,谎言还是被揭穿了,当余欢水找上门想要个解释时,吕夫蒙恼羞成怒道:“我就是要骗你,就是要撒谎,就是让你不好过!”
其实从他们两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到,余欢水一直掏心掏肺对待吕夫蒙,但吕夫蒙似乎从来都是敷衍和躲着不见。
余欢水因为缺钱日子过得水深火热时,吕夫蒙混迹于各大高级场所纸醉金迷。
有事相求是朋友一场,无事相约是形同陌路,人品好坏不言而喻。
正如俞敏洪所说:“一个人如果人品很正,做事直率,没有遮遮掩掩的行为,我们可以说他在人品上基本是靠谱的。”
人品好的人,让人心安,让人踏实,有始有终,有去有回。
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阐述过一个很深刻的观点,大意是说:
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于,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游,却又视之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
当他出现时,无人示意;当他讲话时,无人回应,也无人在意他的任何举止。
如果周围每个人见到他时都视若无睹,根本忽略他的存在,要不了多久,他的心里就会充满愤怒,就会感觉强烈而又莫名的绝望。
如果一个人总是不尊重别人,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收获同等的绝望。
一条消息发出去,等的是有效的反馈,而不是无声无尽的沉默。
一份感情付出后,等的是对等的真心,而不是假模假样的躲避。
这世间,最残忍的从来不是拒绝,而是给人期待,却让人没完没了的等待。

看到别人发过来的信息时,多想想如果发信息的人是你,换个位置,自然多一份理解;
看到朋友打的未接电话时,多想想如果等回电的人是你,换个角度,就会多一份尊重。
丹尼尔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能达到的高度。”
愿我们都能学会尊重,将心比心,善待生命中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