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相处最好的方式:话不随口,事不随心,人不随意
- 首页 洞见
- 相处最好的方式:话不随口,事不随心,人不随意
相处最好的方式:话不随口,事不随心,人不随意
其未注入水时略向前倾,慢慢加水后则逐渐竖立,一旦灌满水就会倾覆倒尽,只有在那个恰如其分的平衡点,才能竖起来。
科威特的一对新人在当地法庭办完结婚手续,准备离开时,新娘突然一个趔趄不小心仰面摔倒在地。
新郎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及时上前搀起妻子,而是脱口而出“你真蠢啊!”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有时候你一句随口而出的话,对别人而言,或许就是一把扎心的刀,甚至是一辈子难以愈合的伤。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句冰冷的话,可以让人如坠冰窖,一句体己的话,亦可以让人温暖一生。
一个美国黑人司机搭载了一对白人母女,女儿问妈妈:“为什么司机叔叔的皮肤和我们的不一样?”
妈妈沉思良久,说:“这是因为上帝想让我们的世界缤纷多彩,所以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啊。”
他说:“谢谢你们,是你的话,让我感觉不再低人一等,让我找到了自信,这就是最好的车费。”
这个世界上,心中有温度的人活得最漂亮,他们会散发出一种温馨而善良的力量,那种柔软让生命充满了阳光。
有调查表明:一个人一生所做的错误的、愚蠢的、让自己后悔的决定,90%产生于情绪失控时刻。
世人皆知曾国藩办事沉稳谨慎,但他的弟弟曾国荃做事却是毛手毛脚。
同治五年,刚被任命为湖北巡抚的曾国荃,常常看谁不顺眼就弹劾谁。
一次冲动,不顾曾国藩劝诫,一意孤行向皇帝参劾了位高权重的总督官文。
结果对方没被拉下马,自己却被革职,灰头土脸地回家了,还间接导致了曾国藩政治生涯的提前结束。
情绪大于理智,意气用事,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伤了自己。
著名演说家安东尼·罗宾曾说:“杰出人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如何控制情绪这股力量,而不是被这股力量反制。”
有一个剑手,他与自己的老对手斗了30年仍不分胜负。
后来一次决斗中,对方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剑手迅速持剑指向对方。
恼羞成怒的对手,往剑手脸上狠狠呸了一口,等待死亡。
对手顿时糊涂了,剑手说,三十年来我一直在修炼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这也是我常胜不败的原因,但刚才你吐我的瞬间让我动了怒气,冲动的时候最容易决策失误,所以明天再打。
因为那个对手变成了剑手的学生,他被剑手沉静的气度所折服。
生活中,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说话做事随心所欲,完全以自己为中心,从来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把别人的随和当随便,把别人的善良当懦弱,甚至仗着关系好而肆意僭越。
正如毕淑敏老师说:亲近的保持距离,才是最恰当的交往方式。
一次表演中,蔡明不小心把带针头的针管扎在多年的好搭档郭达身上,疼得他直喊。
尽管事后郭达表示真的没关系,可蔡明心里还是过意不去。
她特地跑去古董市场,费尽心思买了几枚郭达最喜欢的西藏钱币送给他,以表歉意。
有人不解,问蔡明:你们都是老朋友了,还至于这样吗?
蔡明郑重地说:“正因为是老朋友,我们更要将哪怕一点点的嫌隙都消灭在萌芽中,而不能任其慢慢累积成大矛盾。”
《你和谁在一起很重要》中说,再伟大的交情,也要拿捏好尺度。
家人之间言谈有分寸,是一种理解;朋友之间处事不随意,是一种尊重;陌生人之间举止有界限,是一种礼貌。
说话有温度、做事有气度、做人有尺度,为人处世守好边界感,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