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拿下一个男人的秘诀:弃猫效应

01



在情感关系中,有一种心理效应,被称为“弃猫效应”。



这个词,原本的意思是说:



被丢弃过一次的猫咪,当它再一次被捡回家的时候,会表现得超乎平常的乖巧。



因为在它们的内心深处,深深地担忧着,再一次被抛弃的发生。



而在爱情当中,“弃猫效应”也同样存在。



有些无法适应分别的人,倘若有机会复合的话,便会尽力的将自己变成对方喜欢的样子,唯恐两人再次分开。



单从表面来看,真正的爱情,应该尽量避免“弃猫效应”的出现。



毕竟无论多么爱一个人,也应该保持自身的独特性,避免失去自我。



但任何事物,都需要注意他的适度性。



在爱情中,如果可以恰到好处的运用起“弃猫效应”,其实会对两个人的感情粘稠度起到十分喜人的效果。



而这,也是让拿下一个男人的秘诀。



02



运用“弃猫效应”,并不是要将之做到极致;



不断的通过离别虐心的方式,来考验彼此的感情,而是精准的把握好爱情中的尺度感。



这样的尺度感,是用心经营的一种分寸。



其实,生活中的每一对情侣不见得都知道“弃猫效应”这个词语。



但或多或少的不经意间,大家都会用到这个词。



可每个人在实践这个词的时候,所收获的结果却各不相同。



有的情侣自此甜蜜幸福、你侬我侬,有的情侣却在“弃猫”的阴影之下分道扬镳、见面不识。



而之所以会产生差异如此之大的两种结果,根源就在于所掌握的分寸。



这样的分寸尺度,晓彬就掌握的炉火纯青。



晓彬,与自己的男朋友浩林,截止今年已经交往了快十个年头了。



可两个人的感情,依旧如胶似漆、羡煞旁人。



在他们两个人的相处过程中,有一个小细节,是在别的情侣相处中不会出现的。



晓彬把它称为“思考期”。



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两个人会默契的进行各自的“思想放风”。



回来之后,要么开诚布公的谈一谈,要么什么都不说,出门去吃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之间也没有“思考期”这样的时间。



这个小习惯的来源,是在交往两年的时候,晓彬发现他们之间有些生疏了。



于是,进行了这短暂放风的“思考期”。



晓彬的“思考期”,其实就是短时间的冷落彼此,给两个人之间拉开一定的距离,让空气流通。



这样不至于两个人粘的太紧,反而失去了距离,不复从前的恩爱。



在爱情中,如果将“弃猫效应”用的太彻底,会伤害彼此的感情。



而运用“弃猫效应”的正确方式,是彼此留出一定的距离,让空气流通,给对方留下自己的空间。



03



在运用“弃猫效应”的过程中,有些人会陷入“弃猫”的误区当中。



自此开始了自己的“作”之路,反而将自己的爱人越推越远。



在爱情里,男女双方都在不停的进行着对彼此的拉锯,在拉锯中不断的加深两个人之间的羁绊。



而“弃猫效应”,在爱情中出现,其实,更代表着一种用心。



凡是都没有绝对的平均,也不会有完全的对等,尤其是对于在爱情中的付出收获而言。



人们总会有一些时候,身心会感到疲惫,这样的疲惫感在爱情中也同样会出现。



总是听到有人说:爱情这个东西,相爱容易,相守却很难。



在听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一对相爱的情侣,可以持久的在一起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感到有点心焦;



想要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心爱的人离不开自己。



可以长久相处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字:“用心”。



而“弃猫效应”,其实就是一种用心的套路。



用心的体现,就在于恋人的爱上。



如果将对方推得太远,对方便很有可能会误会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否已经变淡。



而如果完全不推开的话,两个人都会很容易产生疲惫感。



弃猫效应,出现在爱情中的意义,其实就在于“清醒”这两个字。



让男女双方,都可以清醒的对待彼此之间的这份感情,更好的决定好将来的路。



而这,是对彼此都好的事情。



就像是晓彬与浩林习惯性的“思考期”。



就是不断地在给爱情增加“活水”,提升爱情的鲜活度,也让彼此都更加明确对对方的爱意。



至尊宝说,自己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但镜碎难重圆,时光不复回,如果锦上添花,又何必追悔往昔。



巧妙的运用起“弃猫效应”吧。



让自己心爱的男人,化为一切都来得及的至尊宝,让他离不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