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每一种疾病都是一种表达,当我们压抑一些东西,不允许它在心理和灵性层面表达时,它会通过身体而表达,这就是身体的疾病。”
不同情绪会攻击不同的器官,中医的古老智慧就曾提出:肾主恐惧、肝储愤怒、肺藏哀伤……
你在家庭里、工作中承受的煎熬、抑郁、伤痛,都会沉淀在身体里。你的大脑暂时忘记了,可是你的身体会一直记得。
性格和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人的心理特质,人的性格可以划分为A、B、C、D、E五个类型。
A型性格是美国心脏病学家弗雷曼和罗森曼总结出的一种行为模式,他们有强烈的竞争心理、好胜心强,脾气急躁。
临床发现,A型性格的人容易患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B型性格的人工作有条理,心态放松、乐观积极,很少患上心理疾病。

C型性格也被称为“癌症性格”,他们压抑、克己,表面沉默不语,逆来顺受,有怒气只会自己消化。
而我们的身体中,同时存在抑癌基因和致癌基因,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抑癌基因就会慢慢失去活力。
D型性格外向积极、行动力强,但同时有较强的控制欲,喜欢做主导者。比利时心理学家德诺列对319例心脏病患者进行五年的跟踪观察发现,D型性格的人反复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几率为52%,而同年龄组非D型人的发生率仅为12%。
E型性格最为常见,他们感情丰富、喜欢思考,很少找别人的麻烦,有一点丧。这种性格易发神经官能症,比较容易焦虑,一焦虑就会有心悸、头痛、失眠等症状。
不同的性格之所以会容易诱发不同的疾病,是因为不同性格的人面对一件事情时,会有不同的情绪,而情绪会攻击身体的免疫系统。
有研究表明,导致免疫系统出现问题的情绪排名,前七名的依次是:生气、悲伤、恐惧、忧郁、敌意、猜疑,以及季节性失控,比如夏季容易发生争执,冬天抑郁患者会比平时多。
“梅瑞的婚姻,我看是不妙了。每次接老公电话,眉心几道皱纹,以前一见到,这块皮肤立刻滴滴滑,看见女人的心思,原来是这块地方。”
可见,情绪是藏不住的,嘴上不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生活平稳、心绪安宁的人,哪怕年岁渐长,有了不可避免的皱纹,眉宇间也透露着温柔从容;而思虑过度,哪怕年纪轻轻,脸上也写完了焦虑和急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罗大伦,曾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主编,他提出,女性养生可以分为三步:一是疏肝气,二是养阴血,三是修心性。
女性绝大多数疾病都和肝气郁结相关,原因是压力大,爱生气,总憋屈。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会导致各种身体不适,比如头晕目眩、胸闷憋气、容易疲惫、失眠等等,又会伤害女性整个的身体系统,从而由内而外、全面地损害身体健康。
最后,原本神采奕奕的人,变得面容憔悴、情绪怪异。而肝气郁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心性不够宽广,遇事想不开,爱钻牛角尖。
一个成年人,每天都有无数次生气的可能,也许是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
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方案,被客户说“不用心”;
刚收拾好的房间,转眼杂物就扔了一地;
自己微信发了很长一句话,对方回复了一个字“好”;
让“猪队友”做点事,半天都赖在沙发上一动不动……
要做的事情已经让人分身乏术,一点点的意外,就会打乱阵脚,让人生气;一丝丝的否定和不认可,就能掀起内心的一阵波澜,气不打一处来。
虽然说,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但是事情来的一刹那,总是很难心平气和。
疾病也是一样,如果你心性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开,活得透,肝气调和畅达,正气内存,疾病就没那么容易找上你。
《黄帝内经》中对好心性的定义是:“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就是活得淡泊质朴,内心没有那么多的纠结、压抑、憋屈、担忧和焦虑。
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说将精气神集中在内部,不去追逐外物,不去比较,这样一来,身体就不会生病。
在很多长寿的老人身上,我们都能看到“恬惔虚无”、“精神内守”的境界,他们心性豁达开朗,活得率真、质朴、乐观。
保持心性的美好,有四个定律,分别是: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开、活得透。
遇到同样的事,有人会生气、窝火、大发脾气,而有的人则一笑而过,不往心里去。
当你局限在这件事情中,往往越想越生气,而淡然处之的人则是超然事外,跳出问题看问题。
站得高,才不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轻易生气,心性才会保持稳定。
《美国公共卫生杂志》曾发表一项研究:有信仰的女性,寿命明显被延长了,而且她们不是从一开始就比其他人健康,只是后来身体越来越好。
另一项由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发现,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平均寿命多7年。
很多人抱定信仰之后,能放下很多过去放不下的东西,把目光看向远方。
看得远之后,就不会在乎眼前的得失,心胸宽广,心态平和,心性豁达。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说:“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事情的反应决定。”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压力,但是决定你的健康的不是这些压力,而是你对待压力的态度。
心胸开阔的人,不是没有压力,而是哪怕有压力,也不消沉。
世界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大部分时候,你越想占有,越容易失去。
很多人追求成功,但是把成功当做一个特定的结果,比如有多大的房子、多好的车、多少存款,每天都很紧张,不但很难成功,还会过度焦虑。
活得透,就是指人要像风箱一样,里面是“空”的,没有形形色色的占有欲,不去追求结果,不问西东,只享受生命的过程。
只有放下对身外之物的“占有欲”,才能精神内守,回归真实的自己,活得明白,活得透彻。
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虽然浅显,却蕴含着善待自己、越活越年轻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