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一想就通了;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疯了。”
为人处世,责备别人,轻而易举;反省自己,却难上加难。
把一束光投射在房间的墙壁上,然后把手放在光源的前方,此时墙壁上就会出现你手掌的影子。
如果你想让影子的形状大小产生变换,能直接在墙壁上操作吗?
贸易公司的Jack一直得不到老板重用,薪资很低,于是他跟朋友吐槽说:“总有一天,我非拍桌子走人不可!”
朋友听完这话,反问道:“那你对这家贸易公司的业务都弄清楚了吗?对于做国际贸易的窍门,你都搞明白了吗?”
于是,朋友就劝他先冷静下来,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把公司的所有业务了如指掌后再一走了之,这样自己收获更大。
Jack听了朋友的建议,一改往日的懒散拖沓,开始拼尽全力地工作。
一年后,朋友又见到他,便问:“你应该什么都学会了吧,现在可以去找老板拍桌子辞职不干了。”
Jack笑着说:“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了,不但委以重任,还给我升职加薪,更奇怪的是,公司里的人也都开始敬重我了。”
其实,Jack变得优秀不是因为周遭变了,而是因为他自己变好了,一切才随着渐入佳境。
意思是,遇到不顺的事情时,懂得反躬,从自身出发找问题,往往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小船,给另一个村子的村民运送自家的农产品。
他心急火燎地划着小船,只希望尽快送到,以便在天黑之前能回家。
突然,农夫发现,前面有一只小船顺流而下,箭一般向自己快速驶来。
眼看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却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
“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白痴!”农夫大声地向对面吼叫道:“再不让开,你就要撞上我了!”
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用,虽然他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对方,但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
农夫被激怒了,他厉声斥责对方道:“你的眼瞎了么,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还能撞到我的船!”
可是对面竟毫无回应,他定睛一看,小船上竟然空无一人。
让他怒气冲天、厉声斥骂的只是一只挣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在多数情况下,当你责难、怨怼的时候,你的听众或许就像故事中的这只空船。
那个一再让你遇挫、受伤的人,决不会因为你的斥责而有所改变。
他们永远看不到自身的不足,却永远能挑出别人的无数毛病。
“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人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在思考他人的过程中产生了智慧。”
有人说:“聪明人和愚蠢人的区别就是,聪明人同样的错误只犯一次,而愚蠢的人同样的错误犯多次,甚至是屡教不改。”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背着两个包袱,一个装着自己的过失,另一个装着别人的过失。
很多人常常会把别人的过错放在胸前,一低头就能看到,却把自己的不对背在身后,轻易忽略。
有一位香皂推销员,在他刚开始为一家公司推销香皂时,订单少得可怜。
经过一番分析,他再三确定产品或价格都没问题,所以总结到——问题一定是出在自己身上。
于是,后来每次他推销失败时,他就会想一想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是表达不够有说服力,还是热忧不足?
有时他甚至还会去问商家:
“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意见与指正。请您告诉我,我刚才什么地方做错了?您的经验比我丰富,事业又成功。请给我一点指正,直言不妨,请不必保留。”
慢慢的,他的不足之处越来越少,业绩也随着蒸蒸日上。
后来他被提任为高露洁公司总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立特先生。
正是因为他及时反躬自省,才得以摆脱困境,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一个肯于虚心吸收观察一切、经常反省、审察自己缺点和优点的人,在求智慧上,就比那些不懂得自省和观察的人来得快速得多了。”
“永不犯错是神的准则,尽量少犯错是人的目标,及时改正则是真正的智者。”
人与人的最大差距不在于是否犯错,而在于犯错后的不同态度。
“人生一世,需有三个自觉,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
唯有时时观心自照,我们方能心明眼亮,从而成就心想事成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