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关系再好,也不要这样聊天。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织毛衣。

 

针线织得太宽松,毛衣就难成型。

 

针线织得过于繁密,毛衣太扎实就难透气。

 

人和人的感情也是,不来往,不经营,会变淡。

 

但是来往过于频繁,把握不好分寸,也会变成灾难。

 

特别是日常聊天的时候,即便关系再好,也尽量不要这样说话。

 过于冷漠,敷衍 

  

听过这样一句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将我的热情和在意给了你,而你却在屏幕那头嘲笑我自作多情。”

 

人心经不起试探,感情经不起冷漠和敷衍。

 

在冷落和敷衍中尝尽委屈与失望的人,一旦离开,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那些反复斟酌,再三编辑才发出去的话,如果收到的回复总是“哦”、“嗯”、“啊”,那么说话的欲望,分享的热情,就会瞬间冷却。

 

分享欲的丧失,就意味着一段感情即将开始散场。

 

像何老师说过的:

 

“在一段关系里面,最重要的不是外貌,也不是面包,甚至不是忠诚与否,而是分享。

一段感情的结束,往往是从两个人无话可说开始的。

当一方失去了分享欲,话自然就变少了。也不再有沟通,也就变成了陌生人。”

所以,即使是再亲密无间的关系,也不要在聊天的时候过于冷漠和敷衍对方。

 

更不要用“忙”当借口,故意忽视对方。

 

爱得不够的人,永远都有理由。

 

如果真的心里有ta,百忙之中你也能抽出空来。

 

要知道,感情如果不认真维持,走着走着,人就散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走得太近,没有分寸感 

 

周国平老师曾说: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人际交往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因为太过用力的关系,会给人造成压力。

 

特别是朋友之间,即便关系再好,也要注意分寸。

 

有些话不该问,就最好不要问。

 

有些话不该说,就最好别开口。

 

有些事情不该管,就最好别插手。

 

如果失了分寸,越了界,这段关系就变了味。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和唐晶就是这样。

 

她们原本是无话不说的好闺蜜,在罗子君离婚的那段日子,唐晶像亲姐妹一样对罗子君随叫随到。

 

她事无巨细地和罗子君分享自己的生活和爱情,罗子君也毫无避讳地插手过问她的隐私。

 

就连唐晶最在意的爱人贺涵,罗子君都时不时和他见面,联系。

 

结果到最后,因为罗子君,贺涵放弃了唐晶。

 

人和人之间走得太近,有时会导致关系变成灾难。

 

只有懂得拿捏分寸,看清界限,才能相处不累,让情谊长久稳定地持续下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言语暧昧,聊天太频繁 

 

有句话讲:

 

“和异性保持界限感,是感情的防护墙。”

深以为然。

 

尤其是异性朋友聊天的时候,更切忌言行过于暧昧。

 

像那个被网友称为刻进DNA里的,图书馆停电30秒的故事。

 

故事里,男生就是背着女朋友和同门师妹频繁联系。

 

有时聊天的内容也很模棱两可,暧昧不清。

 

师妹经常和他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他也会时不时给师妹分享自己的歌单。

 

如果都是他们单身,这样的行为无可厚非。

 

然而男生是有女朋友的人,这样做就有违爱情里讲究忠诚和专一的基本原则。

 

异性朋友的聊天往来,界限一定是泾渭分明的。

 

倘若含糊不清,影响的不只是彼此,更会对各自的伴侣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

 

爱情是排他性的东西,它的领域很狭窄,窄到只能容纳相爱的两个人,不能再有第三者。

 

所以,异性朋友之间,即使关系再亲密,聊天时也要注意分寸,保持距离,切不可犯规越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和爱人聊天,最好别互相敷衍,冷落彼此。

 

和朋友聊天,最好别事事过问,走得太近。

 

和异性聊天,最好别言行暧昧,拉扯不清。

 

即使关系再好,也要学会经营,分清泾渭,懂得分寸。

 

希望我们都能克己复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无论在什么关系中,都能做到自如自洽。

 

既不冒犯到对方,也不伤害对方,更不丧失自我。

 

人际交往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愿我们都能最终修行成功,渡己渡人。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