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做爱最舒服的3种方式

在没有遇到喜欢的人之前,我们往往有着羡煞旁人的高贵优雅。
 
落落大方而又所向披靡。
 
然而,在遇见那个TA后,我们似乎又有着旁人不解的极度真挚。
 
时常泪腺发达,宛若孩童。
 
成年人世界里,优质的爱情大多基于互为镜子的默契。
 
我爱你,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个我自己。
 
我只想和你
分享每日碎片
 
森下典子在《日日是好日》里说过: 
 
“花开了,就庆祝;
谈恋爱时,就好好爱个够;
有高兴的事与人分享,就好好与人分享。”
喜欢一个人,是热忱的向往,是肆意宣泄情感。
爱恒久多于爱冒险。
 
我想和你分享下班时的落日,分享我失眠时爱听的音乐,
 
我想告诉你墙角的小猫咪慵懒地躺在阳光下,
 
分享的一切,在得到同样的回应后,我总会觉得安全感爆棚。
 
这些生活的琐碎,因为拥有你有了色彩。
 
手机消息的滴滴哒哒,屏幕的光暗转换。
 
都是我们往爱情里灌入时间、雨树、万物生机勃勃的一切。
 
我不用再去担心冷场的尴尬和疏远的感情。
 
分享欲开始增长的时候,我们的爱情就是简单的凡尘世俗。
爱情是
小心翼翼地占有
 
泰戈尔的《飞鸟集》里有这样一句话:
 
“若爱她,让你的爱情像阳光一样包围她,并且给她自由。”
 
爱情从来不是超市里那些捆绑式消费的买一送一。
 
更不是长辈说教式让人不适的命令。
 
大学舍友小敏常常和我们抱怨,男朋友阿杰是个占有欲很强的人。
 
刚在一起时,阿杰每晚视频电话轰炸不断,小敏三分钟没回复手机铃声就会响起,
 
起初,我们都以为这是处于热恋期的正常操作,还时不时觉得甜蜜。
 
后来,阿杰的占有欲渐渐演变成对小敏的控制欲。
 
从人际交往到生活日常,大到工作选择,小到穿衣打扮。
 
阿杰好像一个24小时智能监控,想把小敏人生的蛛丝马迹全部掌握在手中。
 
情况愈演愈烈,小敏苦不堪言,全然没有恋爱时的甜蜜。
 
爱情杠杆失衡之后,失去独立空间的自己,仿佛断线的木偶。
 
他们不知道,成年人拥有自由、独立的爱情从来都是:
 
我爱你,但我深知爱和欲望的不同。
 
前者是希望你盛开,后者只是满足自己懦弱的安全感。
找到爱情之前
都是在寻找自己
 
朱茵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如果你看到镜子里面的自己越来越好,恭喜你,你找到对的人了。”
爱情最合适的状态,不会违背常理,不会是妨碍前程,
 
更不会注定要尝尽一切的沮丧和失望,断送幸福。
 
爱情心理学的振奋效应表明:
正确的爱人会让你变得更优秀。
 
越是对自己爱的人刻骨铭心,你越会想为了追赶他而倍加努力,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
人生于虚无,死于孤寂。
 
拥有你,还好是上苍赐福,赐予我人生一个爱情的意义。
 
让我不觉得虚度了这一生。
 
爱不是颓废糜烂而不思进取,沉溺在童话故事般的理想乌托邦里。
 
也不是因为对方的光芒万丈而变得自卑自怨自艾。
 
我们总是在互相找寻,然后在迷失了自己之后,我们找到了彼此。
 
真正的爱慕是闪亮的,耀眼的,没有界限的。
 
也往往是从对方身上感触到自己人生理想准则开始的。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找到合适的人舒服地共度一生更像是上帝给予的礼物,
 
我们在分享、诠释、领悟爱时,同时也在创造爱。
 
人生已经够累了,找到谈恋爱最舒服的状态。
 
是爱情的心甘情愿,重蹈覆辙,是变成信仰。
 
为你,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