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一个人,吃顿饭就行了

中国有这样一句老话: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走有走相。”

很多时候,一个人吃饭时的吃相,往往决定着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人在饭桌上点菜、吃饭、买单的小动作,透露着吃饭之人的性情和教养。

要想看清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和对方吃一顿饭。

点菜的样子

 

《青春寄语》写道:

“教养不是轻易地从别处买来,贴在身上的调性。

而是你本人的生命里侧,皮肤底层,渗透出来的光彩夺目的情操。”

一个人性情好坏,往往从其点菜的过程能看得出来。

 

比如,是否能考虑到别人的口味,是否能考虑到他人的经济能力,懂不懂得荤素搭配等等。

 

每一个细节都考验着点菜之人的情商。

虽然点菜只是区区几分钟的事情,但其中对人社交能力、做事是否靠谱都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你点下的每一道菜,别人都能从中看出你为人处世的层次高低。

简单来说,点菜就是一场“食商”与情商的双重考验。

低情商的人,点菜时候只顾着自己的喜好,不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

而高情商的人,点菜时候才会处处为别人着想。

菜品之间搭配到位,让每个人都吃得开心,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吃饭的样子

《抱朴子》里有句话:“食不过绝,欲不过多。”

其意思是,吃饭不要太饱,欲望不要太多。

在《北京女子图鉴》里,陈可和男朋友约好一起吃自助餐。

男朋友为了把自助餐的钱吃回来,特意提前做了攻略。

 

他给陈可头头是道地讲述,先吃什么,再吃什么,什么多吃,什么少吃。

 

本想趁着生日享受一顿美食的陈可,看着为了吃回本而狂吃海喝,吃到撑得走不动路的男友提出了分手。

 

有人说陈可是小题大做,可我觉得不是。

 

一顿自助餐,便把陈可男友爱占小便宜的品性暴露无遗。

 

曾听人说,吃相太差的人,大多比较自私,也不会在生活上有多少担当,更不懂得顾虑别人的感受。

深以为然,在吃饭时,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人:

埋头苦吃,旁若无人的;在盘中挑挑拣拣,不管不顾的吃饭时对服务员呼来喝去,百般责难的

吃饭时有这些坏习惯的人,教养也未必会好到哪里去。

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远离。

买单的样子

之前遇到过一位同事,聊天的时候感觉特别投机。

而且说话风格和方式也是我喜欢的类型,因此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趁着周末的时候我们约着出去吃了一次饭。

 

可到了买单的时候,对方却借口去洗手间,暗示服务员找我结账。

 

我刚开始以为是偶然,可后来几次吃饭的时候,对方还是一到买单就借口先离开饭桌。

 

后来他再约我的时候,我都礼貌回绝了。

 

一个人爱占便宜,次数少了也许无伤大雅,但时间久了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培根曾说:“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身份,更不可视其学问高下,而是要看其真实的品德。”

深表同感,蹭吃蹭喝的人,只看得到蝇头小利。

归根结底,是自私自利的性格作祟。

一个连买单都不愿意的人,骨子里肯定视感情如无物,这样的人,必不可与之深交。

人与人之间交往,免不了在饭桌上觥筹交错。

俗话说:“吃相,即品相。”

一个在饭桌上讲求道德的人,骨子里必然是高尚的灵魂。

有的人吃饭吃出了真情实感,有的人吃饭越吃间隙越远。

说到底,只是在饭桌上看清了对方的品性,才做出了与之相交或相离的选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