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打伞(深度好文)
主持人倪萍曾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来靠去你就发现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
年轻时,总以为自己五湖四海皆良缘,一旦有困难就会有各路朋友纷纷挺身而出。
而今人过中年才懂得,所谓的八拜之交终会败给各自的门前雪。
说到底,风雨路上,别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伞。
我们唯有学会为自己打伞,才能无惧风雨,勇往直前。
愚者求人,智者求己
乾隆年间,文华殿大学士蔡新的家训中有句话:“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若上九重天。”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位信徒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撑着雨伞走过。
他急忙叫住禅师:“带我一程,普度一下众生吧!”
禅师却只是摇摇头,说道:“你站在屋檐下,我站在雨下。檐下无雨,怎么会需要我渡你呢?”
信徒马上跑到外面,对禅师说:“现在我也站在雨下了。”
禅师又摇摇头,说道:“你被雨淋,是因为你没有伞。不是我渡你,而是伞渡你。你去找伞吧!”
这个信徒在雨中愤怒大喊:“我看你就是不愿意渡我,何必弯弯绕绕!”
禅师说道:“想要不淋雨,就要自己去寻找雨伞。
一心只想着会有人帮你这是不对的。自己不努力的人,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一个人想要获得幸福快乐,就要靠自己去努力争取。
而不是座山吃空,坐等别人的热心帮忙。
凡事总想着依靠他人,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相当于授人以柄,使自己处于被动之中。
愚者求人,智者求己。
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贵人,恰恰就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在质问为什么时运不济、命运不公的时候,有的人早已越挫越勇,弯道超车。
与其祈求贵人相助,不如集中精力改变自己、充实自己。
只有自己战胜困难与挫折,百炼成钢,我们才能总结出经验与方法,去应对下一次挑战。
最好的安全感,都是自己给的
《论语》中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靠别人得到的,终究不是自己的。
唯有自己积极争取,才能让自己更安心。
电影《风雨哈佛路》的女主人公丽兹,出生于美国的贫民窟中。
她的父亲吸毒进了收容所,母亲吸毒酗酒,还患有精神分裂症。
而在她15岁时,母亲因为艾滋病去世,丽兹只能流落街头,乞讨为生。
如此悲惨的命运,没有击垮丽兹对新生活的渴望和热情,反而使她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只有读书,才可以改变命运。
于是,她努力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
白天,她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将学习资料贴在墙上学习;
晚上,她无家可归露宿街头,又借用路边的灯光学习。
2年的时间,她不仅学完了高中所有的课程,成为最优秀的学生,还被哈佛大学录取。
或许会有人说,这是因为她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才这么拼命。
但是正如女主人公丽兹所说:“我觉得我自己很幸运。因为对我来说从来没有任何安全感,于是我只能被迫向前走,我必须这样做。世上没有回头路。”
安全感,从来就不是从天而降的。
丽兹想要挣脱泥沼,所以打工挣钱读书,使自己变得优秀,最终获得了安稳的生活。
最好的安全感,其实只有你自己能给。
想要成绩优异,上司认可,就应该努力学习,提升技能,而不是担心被别人超过。
想要身体健康,就要规范饮食作息,加强锻炼,而不是求神拜佛,终日惶恐。
想要万人敬仰,就要心胸宽广,为民谋利,而不是懒惰贪财。
自己有意识地去努力,达到理想的高度,才是最好的安全感。
指望别人,不如投资自己
人生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如果本事没有学到家,那么机遇只会与你擦身而过。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张刚毕业的时候,在一个组装厂工作,由于是新手,所以工厂专门找了老师傅来指导他。
老师傅教了他一周之后,以为教得差不多了。
可小张在组装零部件时,仍旧像刚刚进厂时一样手忙脚乱,频频出错,被老板训斥了好几次。
直到师傅决定不教他了,让他独立组装,小张的表现才慢慢变好。
因为之前有师傅带他的时候,每次每次犯了错他就下意识求助老师傅,因而知错却难改。
一个人组装之后,他的危机感和压力更大了,小张没事就查阅资料,和同事交换经验。
渐渐地,小张自己也摸索出了一套省时省力的组装方法,让同事们大为称赞。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学不会。
而是我们一直在为自己铺后路,做不好就后退一步,因此很难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
正如那句话所说的:人生从来都是靠自己成全。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可能拉开,能否成为一个出色的演绎者,关键在于你是选择坦然面对,还是躲于人后。
与其去奢望天上掉馅饼,地上捡现金,不如将希望投注在自己身上,为自己进行一次投资。
通过学习和积累来丰富自己,利用起空闲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泰尔多尔说:“成功并非最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努力。”
想要获得成功,自己必须有所付出。
人生没有捷径,所有的风雨都要自己挡。
要知道,道路泥泞,风雨扑面,最后都是苦尽甘来。
余生,愿你我都不惧风雨,学会自己撑伞。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