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

最近,有一个不错的感受:每天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认真作答。
这问题最好不要太过“琐碎”或“事务”。比如“文章的数据怎么变好?”,“视频怎样拍摄?”,“怎样规划一次行程,过一个什么节日?”等,这样的问题就是具体的事务。在这些事务上,我尽量不问也不费心去思考,能满足日常就行,顺其自然就好。我希望能常向自己提出一些看起来不太有用的问题,这样于我而言会更有意思。今天看到一句话:“你的什么缺点,已经不再是你的困扰了?”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首先得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认识自己”这件事情,向来是很难的。承认自己的缺点,并且接纳它不受其困扰,这个要更难一些了。“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第一步往往较难迈出。写一百篇文章更难?还是写一篇文章更难?以我的理解,写一篇更难。面对错误也如此,认识错误比改正错误更难。

 

在做事情方面,我身上有一个缺点:“不善与人合作。”这也并不是我自己识别出来的,是一位长兄给我直接指出来的,他说得很准确。有不少事情证明,我不是一个好的搭档或合作伙伴。我很少主动与人熟络,以至于给人“高傲”、“冷漠”之感。事业如此,感情也如此。我对人浓烈的爱,表达出来却是清淡的。虽然也会有极致想念时刻的激情表露,但绝大多数时,我就像是一个爱的“旁观者”。
但也有一些事情证明,恰是因为我不善与人合作,这些事情倒做下去了;就像是刚好有人喜欢我这种对待感情的状态,也更加喜欢我这个人。人还是要尽量去认识自己,自己的性格与能力、擅长与不擅长,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去做选择。如果有改变的意愿和决心,就去改变,让自己进入新的领域新的状态。如果没有,就顺着自己的样子去做事和生活。我发现,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改变的机会已越来越少。我就像是一块顽石,打磨起来,很费劲。索性,就做块石头吧。
有些“缺点”,或许是你对自己的误解,它也有可能是你的优点。你的观点与事实之间有时存在着差异,且你的想法很多来自于众人的声音,“人数众”就一定说明“有道理”吗?群体愚昧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你最好对自己的分辨再做一次分辨,你更要与人群的赞美或贬损隔上一些距离,这会让你更看清它的真实与虚幻。
“你看不见自己,你所见到的只是自己的影子。”——泰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