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篇》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杨伯峻《论语译注》

在《论语》中提到最多的词语应该是“君子”一词了。而怎样做一名君子,“言与行”是非常重要的衡量尺度。如“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等等,书中有多处提醒着人们要重视言与行。

行,要敏且在先;言,欲讷且居后。

孔子弟子子路在这一点上对自己要求更严格。《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听到一个道理,如果还没有能够去施行的话,子路害怕又有所闻。

如果自己做不到,知道又如何?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样的人,有的是。也有人,为了那点虚荣或利益,把自己做不到的脱口而出。我也是这样的人。当我意识到这样的自己有多么愚蠢之后,我逐渐远离了那样的我。我不敢说,已经褪掉了那层皮获得了新生,但至少我知道那层皮暗藏污垢,要对自己狠一点坚决予以清洗剥除。

孔子厌恶那些把“二者”反过来做的人,如这两句: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篇》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篇》

“善于花言巧语,善于用言语伪装自己,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夸夸其谈说大话,这是不少人的习惯,也往往被旁人看作为其优点和能力。这类人能得到眼前一时之利。但日久见人心,人们终会看明白他的言行不一,也终会厌恶这类人。有的人大话谎话说多了,他都忘记自己曾经怎么说的了,于是用另外一套前后不一的话来糊弄别人,其实也是糊弄自己。

“同大家整天在一块,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难以教导的。”现在“群居终日”真的是归到各种“群”了。孔子一定没有想到,两千年后的人们并不需要见面,也可以“群聊”了,微信也真会起名,“微信群”多么顺应着人性呀。家人、朋友、同学,适当的聊天当然是可以的,既方便沟通又加深感情。但若整日在群体中闲聊,言不及义,客套八卦。这种群,要么“消息免打扰”,要么“退群”。我想,一个成熟的珍爱时间的人,决不在此事上浪费宝贵生命。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到,再说。这是很简洁有力的一句人生忠告。若能事事、时时以此来要求自己,那么终将令自己心安且踏实,也终会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支持,过好幸福稳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