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说句话做件事,总在意别人的想法,害怕心生误解,想方设法解释一番。
后来才明白,有的人不听你解释,有的人不需要你解释。
人这辈子是有限的,你只管走好脚下的路,莫管闲言碎语,问心无愧就够了。
有个高赞回答一针见血:真正的朋友,不需要你开口,就能读懂你的意思。
漫漫人生路,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很多,相处共事的人也不少。
然而,能够懂你悲欢、知你冷暖的人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相遇后就非常投缘,互相拜为知己。
管仲家里贫困,而鲍叔牙家境殷实。两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出的钱没有鲍叔牙多,但生意赚了,管仲却会拿到更多的分红。
而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
管仲和鲍叔牙带兵打仗,管仲只躲在最后,不敢向前,处于劣势就马上退缩逃跑。
旁人都笑他贪生怕死,可鲍叔牙却替管仲辩护:“他家里有老母亲,又是家中独子,上有母亲需要奉养,不是真的贪生怕死。”
人人都说管仲无能,只有鲍叔牙知道,他没有遇到赏识的人,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
后来,管仲在鲍叔牙的推荐下,做了齐国的丞相,两人一展抱负,干出了番大事业。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是一段孤独旅程,但我遇见了你。你不是我,却又像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在这样的人面前,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会感到轻松自在,不觉得心累。
“我们都认识这么久了,就这点小事还那么计较啊,真小气。”
以前总想着去解释,后来才发现,面对不懂你的人,再多的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
当地人对国画的了解还不多,为了更好地展示效果,他就临时发挥现场作了一幅牡丹图。
收笔时,他口含清水,均匀地喷在画纸上,让原本画中略显呆板的牡丹变得灵动起来。
“这也算绘画艺术吗?原来中国画家是靠茶水来喷画的,真是可笑!”
所有人转头望向张大千,但他却笑而不语,没有理会没有解释,只是从容地收拾着桌子。
“谁都知道这是中国水墨画中的冲墨法,您只需要几句话就能让他哑口无言,为何不解释呢?”
张大千微笑着回道:“我为什么要和他要争辩,若他有兴趣,不用解释自然会懂;若他不感兴趣,我没必要解释,与他争辩反丢了体面。”
所以,别太在乎别人的想法,懂你的自然会懂,而不懂你的,就算你解释再多,也没用。
生活本就够累了,别再被无谓的人和事左右,耗费时间和精力。
放下对外界的执念,慢慢你就会明白,有些话,要留给懂的人听才有意义。
既然三观不同,又没办法相互理解,倒不如不解释不辩驳,一笑置之,努力经营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
如果我们总是追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终将生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看过电影《被讨厌的勇气》,里面有一幕场景让我记忆深刻。
突然,有个女孩冲到队伍的前面,和妈妈嚷着想吃草莓蛋糕。
排在前面的人,为了让女孩吃到草莓蛋糕,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其他口味的蛋糕。
在旁人诧异的眼光下,她没有丝毫胆怯,也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独自享受着蛋糕带来的快乐。
成年人的世界里,不解释不是默认,而是问心无悔;沉默也不是认怂,而是充耳不闻。
有些人之所以活得煎熬,就是因为一直在用别人的期待来标榜自己。
殊不知,每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喜欢你,就一定会有人讨厌你。
别人的评价,再刻薄都是别人的,自己的幸福,再简单也是自己的。
人生在世,你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我们能做的就是走好自己的路。
所以放松点,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掏心掏肺,也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解释清楚的。
既然无法避免,倒不如洒脱点,随它去,你只管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余生漫漫,来日并不方长。如若你的前半生,沉溺在小事上纠缠,对眼前的纷扰耿耿于怀,过得疲惫不堪。
那么后半生,不妨多花点时间取悦自己,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不被别人的眼光框定,活出最肆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