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最真诚的关爱,是恰到好处的沉默
海明威说:“我花了两年的时间学会了说话,却要花六十年的时间学会闭嘴。”
人为什么要学会沉默?在弱者面前,适时的沉默是善良;在强者面前,沉默是尊重;在陌生的领域,沉默是敬畏;在熟悉的领域,沉默是谦虚。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劝解与宽慰,不过是用自己的思维去丈量他人的生活,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或许,也只能称之为自私吧!
在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别人的世界,你永远走不进去;而当你陷入低谷,真正能帮你走出至暗时刻的也只有你自己。
人生看似简单,却承载着太多的情非得已;生活看似容易,却让人身不由己,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故事,只是学会了控制,不去提及,是我们能给予的最大安慰。
俗话说得好:“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正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处的位置也就不一样。
我们都有过迷茫,都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如果换作是你,或许你不及我的十分之一,所以,千万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别人,故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而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是命运。
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走他走的路,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可真的当你走过他走过的路,吃过他吃过的苦,你才体会到:你连路过都觉得难过。
你在局外,他却深陷其中,我们可以不理解,但不要责怪,更无需多言,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别人的苦,更不了解别人背后生活的真相。此时此刻,保持沉默,或许会在无形中带给他巨大的力量,这是我们该有的善良。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多么深刻的领悟。然而,并不是任何时候,看似关爱的话语都会让对方感到温暖,或许,真正的关心,从不需开口言语。
善良的人明白:口是杀人刀,言是戳心剑。他们知道:出言有尺,不多说;戏谑有度,不乱说;他们会顾及别人的尊严和脸面,让别人感受温暖,从而去化解难堪。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面对一个正在经历苦难的人时,总是习惯性地走上去问一句:“最近怎么样?当初你就应该……”看似一句充满怜爱的关怀,却让他由一次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而你能否确定,此刻,你真的关心他的生活状态还是在满足你无休止的好奇心?又或者是在寻找内心的那一丝平衡?其实,你自己都在怀疑你自己的举动。
生活不易,每个人或早或晚都要去经历人生的挫败,失落与无奈本就是生活的常态。
或许,有些人在自己脆弱无助的时候,习惯有人陪在自己身边开导他、劝解他,无论是人生的哲理还是心灵的鸡汤,都能一瞬间让他们激情四射,信心百倍。
然而,我相信更多的人会更青睐于自己静静地躲在黑暗的角落里舔舐伤口,任凭山呼海啸泪流成河,也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脆弱狼狈的模样,更不想将自己还未结痂的伤口再一次赤裸裸地曝晒在烈日下。
所以,我们生而为人,更应该学会切身处地,如若此时此刻,你不愿意别人去打扰自己,那我们也应该学会沉默。
你以为的问候与关怀,可能是将他的伤疤再次揭开,那种疼更加痛彻心扉。
你以为的滔滔不绝和头头是道,可能就是他彻底崩溃的最后一道防线。
生活本就是一场极具挑战的艰难旅程,何不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一抹善良去温暖别人?我们要做的其实并不难,只需保持沉默,给他静静面对伤痛的空间!
《悟人生》中说:“看清一个人又何必去揭穿;讨厌一个人又何必去翻脸,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同别人看不惯我们一样,人的成熟不是年龄,而是懂得了放弃,学会了通融,知道了不争。”
有些苦衷,不言痛,不是没感觉,而是知道说与不说都一样;那些暗伤,不是不在乎,而是懂得了在沉默中慢慢修复。
走过人生的许多路口才发现:有时,沉默的力量远远胜过歇斯底里的呐喊。
有些事,看破真的不能说破,说破伤感情;有些话能不说,尽量不说,说了伤和气;有些人看透,真的不能说透,说了伤面子。
说话要留分寸,就是与人为善;不便开口,就保持沉默,这是至极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