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的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吗?不知引发了多少人的共鸣,但大多数人只有在内心默默地感慨,却没有足够的勇气迈出那一步。
诚然,人生不可能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心怀远方的人,一定要时刻做着说走就走的准备!当你做出决定并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
毕竟除了这一生,我们又没有别的时间!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你见过的就是世界,世界是那么大,你要多去看看!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打开自己,拥抱未知。
有时,对未知的恐惧,对舒适的留恋将阻止我们成为一个旅行者。可是,当你作出这样的选择,走上的冒险旅程,你就永远不会后悔。
作家毕淑敏在《蓝色天堂》中写道:“为了踏遍世界每个角落。有时候是不为了什么,就是想去走一走。旅行是一种学习。旅游是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的了地方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去。”
我们常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还记得小时候,每学期最期待的就是春游或秋游了。虽然只是公园游玩,但是在学业之余感受天地,消弭人和自然的距离感,还是那么令人期待和向往。
旅途中要学会随遇而安,淡然一点,走走停停,不要害怕错过什么,因为在路上你就已经收获了自由自在的好心情。
其实旅行最大的好处,不是能见到多少人,见过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
谈到旅行,总会让人想起陈绮贞的歌曲《旅行的意义》,在质朴的吉他声和简约动人的旋律中,体会如诗一般的歌词,也体会旅行中的离开与遗忘的点点滴滴。
电影短片《遇到另一种生活》告诉我们: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我和爱人有一对好朋友夫妻,那是一次蜜月旅行,在办理签证的时候,我们就被彼此互相吸引。旅途中,我们两对新婚夫妇形影不离,哪里有蜜月旅行的样子,俨然是老朋友之间的温情旅行。在瑞士,我们夜游异国街道,感受静谧;在圣托里尼岛,我们在日月星辰下,把酒言欢;在地中海的游艇上,我们迎风出海,潜水寻觅……种种回忆,历历在目。回国后,我们经常联系,友情更加深厚。
陈宇欣在《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中写道:“旅行就是,离开自以为是的生活,串联起以前的回忆,并以开放的态度结识,日常生活之外的有趣之人,至于风景,那只是附赠品。”
在旅途中谈到遇见,就会想到一部经典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这是一个极其简单却又如此动人的爱情故事:一对男女在火车上相遇,互有好感,一起在维也纳共度一夜。没有什么起伏曲折和刻骨铭心的事件将两人简单的感情升华,有的仅仅是正常的约会、吃饭、喝酒、聊天。所有的电影细节道出了遇见爱情的难得。
作家三毛说过: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遇见不同的人,遭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种种的困难,听听不同的语言,在我都是很大的快乐。虽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更何况世界不止是一沙一花,世界是多少多少奇妙的现象累积起来的。我看,我听,我的阅历就更丰富了。
旅途中,是一个拥抱陌生,相聚又分离的过程,总有意想不到的不期而遇在等着你。
人们都说看一个人适不适合结婚,就去旅行一次。在旅途中,经历了纷繁琐事,体味了柴米油盐,再去选择是否与这个人共度余生。因为后半生的样子你已经看见了。
爱情如此,友情亦是如此。钱钟书在《围城》中写道:“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必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
一直以来,我和好朋友们都会定期组织去旅行,无论短途自驾还是长途旅行,所有人分工明确,乐在其中。旅途中的趣事窘态、突发情况和美好瞬间,都化成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记忆。
我是一个喜欢计划的人,爱人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从与爱人相遇开始,每次出去游玩都是我提前很久预订机票酒店、制定旅游计划。深刻体会着“由你全程准备了旅行,然后带上我,说走就走,我只要享受着你的享受”这句话的含义。就这样,她享受着我的享受,我感受着她的感受,这不就是我们小夫妻旅行的意义嘛。
去哪里,干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你在一起,哪怕是一起老在路上。
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忙忙碌碌的我们,每天都在与网络和文件打交道,这一次,与从西伯利亚赶来的海鸥做一回朋友吧。
有那么一天,我会毅然丢下所有的疲倦和理想,远离繁华,走向空旷。出去旅行,不是去看风景,而是去寻回最本真的自己。然后继续投入到生活中去,期待下一次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