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半生已过,学会放过

俗话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人生过半,世间的坎坷起伏,都已见过经历过。世间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学会放过,是后半生最重要的修行。
01
放过对手,格局更大
一个心理学家做过一场演讲,他问现场嘉宾:“你们愿不愿意放过你们的对手?”在座的人只有一半的人举手表示愿意,心理学家就开始了他的演讲。一席话后又问大家同样的问题,有80%的人举手表示愿意。心理学家继续补充他的理论,最后一次提问,只有一位老妇人没有举手。
心理学家走下台去问老妇人:“您为什么不愿意放过您的对手?”
老妇人说“因为我的心里没有对手。”
心理学家被这回答震惊了,又问:“您高寿了?”老妇人说:“93岁。”
显然,这位高寿的老人已经将“放过”变成习惯。
一念释然,一念放下。
心中没有对手,自然就没有“气”可生,生气是百病的源头,仔细观察长寿的人格局都很大。
02
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民政局登记大厅,一对五十多岁的老夫妻终于签了字,拿到了离婚证。
最初是男人在孩子出生后常常在外喝酒,不按时回家,他认为做好家务、管好孩子是女人的事,男人就应该在外面社交。
女人一个人带娃,又上班,得不到男人一点肯定。
久了两人心生怨气,见面就争吵。家不再是温暖的家,变成没有硝烟的战场。
男人在女人这里找不到避风港的感觉,有了外遇,只是一个又一个,也没有长久的情人,甚至懒的提离婚。
女人发现了,歇斯底里的痛骂男人。哭闹后真要离婚,又没有勇气,闹了几次都无果。男人分了这个情人,不知什么时候又有下一个,女人只能忍气吞声的过日子。
直到孩子成年,年过半百的两个人,终于下决定办手续离婚。
离婚后,两人因为孩子的事偶尔联系,念着过去对方的好,逢年过节会相互问候,不再开口就伤害对方,相处的更像家人。
纠缠一辈子的两个人,放过了对方时,也成全了自己。
怨恨没有了,幸福感自然就来了。
人生都在自己的执念中束缚自己,不要等到半生已过,才懂得自己的需求。
03
放下过往,才能更好的拿起
有个故事讲一位智者在打坐的,忽然身后的花瓶被风刮到,落地成碎片,他头也没回继续安坐。
智者的学生问:“先生,您为什么不回头看看?”
他说:“回头也无计于补,不如做好眼前事。”
放过过往,才能拿起当下。
世上没有一样东西真正属于我们的,你的爱人、你的孩子、你拥有的财富,甚至你的身体终会灰飞烟灭,都不是永久属于我们的,只有当时的拥有是属于我们的。沉迷于过往的得失,就会忽略当下的拥有。
修行的目的不是得到,而是放下。人过半生,见过太多为了得到而你争我夺的故事,余生的修行要懂得放下,一把沙子攥得越紧流失的越快,放下就是一片沙滩,能捧起的会更多。
愿你的人生,无需半生,就已看清,学会放过,给自己一条更宽广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