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才会互删微信,成年人只是不再讲话。
你的微信上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吗?
你和他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但你一直没有删他好友。
他隔三差五发的朋友圈,你还是会看,却不再点赞评论。
偶尔在好友列表里划到他的头像,你会点开对话界面,却不再发出一句话,哪怕只是简单的问候。
以前总觉得,告别是一件特别隆重且需要仪式感的事情。
如今才发现,真正的告别甚至不需要说再见。
小孩子在分别时才会又哭又闹,伤心落泪,要互删微信,要拉黑好友。
成年人的分离和结束,只是不再同对方讲话。
是在一个寻常的日子里,我发的最后一条微信你没回,而我从此也就默契地不再打扰。
我们就这样,渐行渐远,消散在人海,直至再也不见。
01
绿子说,她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对待感情越来越从容了。
不管是谁,不管是远道而来还是中途散场,她都能微笑面对。拥有时不过分开心,失去时也不过分伤怀。
尤其是爱情,她随时做好迎接对的人到来的准备,也随时都有相爱的人也会走散这样的承受能力。
聚散离合,珍惜就好,尽力就好。
“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需要经历和成长。”
绿子说,她第一次谈恋爱遭遇分手的时候,特别狼狈和不堪。
为了挽留对方,小作文她大段大段地写,消息她大段大段地发,试图以此唤醒他最后一点怜悯和温柔。
挽留无果,她一气之下就删光他所有的联系方式。
单单是微信,她都拉黑了,还要从黑名单里解除再删掉,几次反复操作。
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舒缓一下自己被辜负的愤怒和难过。
可是后来,她不这样了。
最近一次分手,她既没有挽留,也没有删除好友。
他偶尔发的朋友圈,她看到觉得有趣还会点赞。
回忆起曾经相爱的时光,她也没有冷嘲热讽或否定质疑,反而心怀感激,庆幸对方曾给过她温暖。
只是,她不再找他说话,不再关心他的日常,也不想知道他身边是否有了新人。
纵然再不舍,也不会想挽回了。
有人说:
“成年人结束一段感情,并不是大声地吵闹,歇斯底里地崩溃,而是默不作声地疏离。 哪怕心中早已千军万马,表面还是不动声色。”
那是因为我们知道,已经分开才后悔的感情和下完雨才送到的伞一样,苍白而无力,于事无补。
成年人的世界里,分手也讲究体面。
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告别,却需要不再叨扰的尊重和安好。
02
对于分手后要不要互删好友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争议。
有人说要删,必须要删,因为只有删了,眼不见心才不烦。
删好友变相来说,也是为了逼自己放下。
真正的放下和释怀,是不需要太用力的。
是即便不删他好友,你心里对他也不会再有幻想和期望。
偶尔不经意间想起他,你心里也不会再泛起涟漪和波澜。
“对于不在意的人,是没有那么多情绪和时间可以消耗的。”
真正的不在意,其实也不在于这些形式,而在于内心。
蓝盈莹和男朋友分手时,发微博说:
“花店不开了,花继续开。”
范冰冰和李晨分手时,她说:
“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
马伊琍和文章离婚时,她说:
“你我深爱过,努力过,彼此成就过。 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
赵丽颖和冯绍峰离婚时,她说:
“日子很长,过去很好,愿未来更好。”
成年人给彼此最后的体面,大概就是好聚好散吧。
像于文文在歌里唱的那样:
“来不及再轰轰烈烈,就保留告别的尊严。
我爱你不后悔, 也尊重故事结尾。”
03
曾有人问我,如果结束一段感情时,会不会删去对方的联系方式。
我说不会。
但我会清理掉和他有关的一切物品,也会退出他的世界。
他的照片,我不会再保存;他的微博,我不会再视奸;他的近况,我不会再打听。
因为我要腾出自己心里的位置,为了下一场相遇做准备。
看到一段话,想分享给正在经历着,或有过这种经历的你听:
“别怀念过去的人了,他没等你,你也要向前走啊。 小孩子才会站在原地哭,也许在彼此都成熟的未来,会有一场更值得的相遇。”
你不删他,也别留恋和怀念他。
你要在没有他的日子里,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