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意别人,你就赢了

作家秦桑说:“真正的内心强大,是练就了一身盔甲之后,便不再轻易被他人刺伤。
以前的时候,我们常常为了一句话而百感交集,为了一件事而辗转反侧,为了一个人而迷失自我。
后来才发现,屏蔽别人的干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最明智的活法。
当你试着不在意别人,你就赢了。
不在意别人的情绪
李开复早年在苹果公司担任部门总监。
一次会上,某位员工因为自己的妻子和朋友被裁员,对公司要求非常不满,就拿李开复撒气。
他故意当着李开复的面,说了很多粗俗难听的话。
李开复听后,感到一丝不悦,转念一想:
虽然对方表现异常粗鲁,但也说出了其他员工的心声。
自己作为部门总监代表的是公司利益,不能因为一时愤怒而影响正常工作进展。
于是,李开复冷静地告诉对方,于你于我,于公司而言,如今都是非常困难的时期。
我理解你的心情,待你冷静后,如果有什么建议,请你告诉我,你认为最合适的做法是什么。
后来,那个员工私下向李开复道歉,并感谢李开复没有在整个团队面前让他难堪。
听过一句话:
“人之所以被影响到,不是因为别人有情绪,而是自己没界限。”
世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可调节情绪的能力却各有差异。
一旦过度共情,就会陷入他人的情绪牢笼,消耗自己的心力。
学会给自己建立一个屏障,不让负能量过度发酵。
人生苦短,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及时躲避负面磁场,才是明智的选择。
不在意别人的评价
《文化苦旅》中有句话:
“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
生活是养自己的心,不是养别人的眼。
1985年,郑渊洁辞去文学期刊的编辑职位,独自创办刊物《童话大王》。
该杂志所有作品都由他一人撰写,一人连载。
当时有位大学教授,看不起小学文化的郑渊洁,撂下这样一句狠话:“如果这样的月刊能坚持两年,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但郑渊洁从不屑于别人的讽刺和贬低,他的人生就是用来打破世俗的刻板印象。
接下来的日子,他日日写、夜夜写,每日保持6000字以上的输出,一写就是30多年。
或许是因为儿时经历丰富,或许是他永远保留着童心,他写的故事,异常受欢迎。
1988年的《童话大王》月刊印数终于突破了100万册,成了最受欢迎的童话作家,被孩子们奉为“童话大王”。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别人的否定,动摇不了你人生的根基;别人的肯定,也未必为你的人生增光添彩。
有些人,越是在意,就越是焦躁不安;有些事,越是纠结,就越是深陷其中。
三毛曾说过:“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与他人毫无关系。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是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把更多精力专注于自身。
不在意别人的步调
TED演讲《在你感到压力之前》有句话:
“人生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我们有自己的时钟,你身边有些朋友也许遥遥领先于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
与其盲目追赶他人的脚步,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四季。
《我们内心的“坏东西”》的作者史密斯分享了一位律师的故事。

长期以来,这位律师深深执着于攀比,身边的人和事,都成了他评判自己的唯一标准。

别人孩子的成绩比自己孩子的好,别人的物质条件比自己的优越,都会触动他敏感的神经。

有一次,他跟一位老同学聚会,发现对方现在不仅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发量还比他多。

老同学谈笑风生,而他却在一旁,陷入深深的失落和挫败感中:
“小时候明明我比他成绩好,为什么转眼间他就超越我,混得比我成功?”
甚至开始怨天尤人:“凭什么别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而我却过成这样?”
那天过后,他总是郁郁寡欢,整个人状态很差,工作也受到影响,连续3个月业绩下滑。
每天在自责与愤愤不平中,消耗着自己的人生。
中村恒子说:“别人有别人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轨迹。”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背景不同,付出也不同。
总有领先于你的人,亦有落后于你的人。
若是一味别人的节奏,就容易患得患失,迷失自己的方向。
外界的一切仅可以作为参考,而非标准。
成长的道路上,即使步伐缓慢,只要内心坚定,总能到达你想要的远方。
不在意别人的态度
杨绛先生说:“当你身处高位时,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会看到世态真相。”
在峰顶时,我们的身边不乏锦上添花的人;而身处低谷,愿意雪中送炭的人却屈指可数。
电视剧《幸福二重奏》的女主廖莎被免去营销部销售经理一职,任命为社区关系部主管。
廖莎回到公司收拾东西,却不料她曾经的下属翻脸不认人,对她的态度异常冷漠。
一边准备好迎接新的经理,一边早早就把她的东西丢在一边。
她虽然觉得委屈,但只是苦笑了一下,便转身离开。
有一次,廖莎以公司的名义在那些老旧社区里做公益活动。
她给老人们发放五折券购买生态鸡蛋,还教社区的老人使用手机支付。
这时,曾经的下属魏琳琳恰巧路过,看见廖莎,便一阵冷嘲热讽:
“怎么还卖起鸡蛋来了?你曾经是我的偶像,你可是金牌销售,圈子里的大神。你怎么能自甘堕落成这个样子。”
说完,魏琳琳扭头就走了。
旁边的同事珊珊看不下去了,一边为她打抱不平,一边还笑着安慰道:“你掉粉了。”
廖莎却不以为意,目光望向社区的老爷老太们,笑着说:“掉就掉呗,那边还有一群粉丝呢。”
蒲松龄写过一句话:“宴笑友朋多,患难知交寡。”
人走茶凉是常态,捧高踩低是人性。
总有一些人,有利可图的时候唯你是尊,无利可图的时候避之不及。
那些带着目的而来的人,最终也会因利尽而散,无须在意。
面对世间的人情冷暖,淡然一笑,泰然处之,是一种境界。
李筱懿老师说:“内心强大,能有所建树的人,屏蔽力都很强,早早掌握了生活主动权。”
人生海海,难免会遇到不喜欢你的人,经历不如意的事。
不在意别人的情绪,戒掉敏感,困难自会迎刃而解;
不在意别人的评价,遵循本心,谣言也会不攻自破;
不在意别人的步调,脚踏实地,独辟属于你的蹊径;
不在意别人的态度,亲疏随缘,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余生,愿你内心强大,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尽天上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