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故事善良的人

今天的故事来自听友翠翠。

 

有人说,她是个苦命的姑娘,也有人说,她是一个幸福的姑娘。

 

翠翠很小的时候,就被亲生父母送人了。

 

养父既做爸,又做妈把她拉扯大。

 

养父带着翠翠生活在湖南邵阳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子里。一间土房,一张床,几件老旧的家具,这就是翠翠小时候的家。她和父亲,相依为命。

 

养父家经济不宽裕,但他总是竭尽所能,细心呵护着翠翠。 

 

在翠翠的记忆中,小时候吃得最多的就是瘦肉蒸蛋。父亲为了给她补充营养,清早就会去集市,买回瘦肉,切成肉泥,再打两个家里的土鸡蛋。而父亲舍不得吃点好的,只有在逢年过节,他才尝尝肉的味道。

 

村子里,翠翠是那个白白胖胖的小姑娘,而父亲是那个黑黑瘦瘦的中年人。

 

翠翠上小学后,他记忆中的父亲是最忙碌的,一年365天,除了春节那几天,父亲就没有休息过。父亲除了忙农活、照顾她之外,常年四季找活干。村里面谁家建房,都会有父亲的身影。

 

90年代初,在工地上干活,工资不高,有时辛苦一天,就几块钱的工资。父亲就这样,把钱一分一分地攒着。他有个愿望,就是要给女儿在村里起一栋小洋楼。

 

翠翠成年后,就去了沿海打工。每个月的工资,除了留点生活费,她都全部打给了父亲。父女俩攒足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十万块,开始了建房子。

 

为了省钱,60多岁的父亲,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挖基脚、搅拌混泥土、挑砖头的活;为了省钱,父亲很少吃点好的,辛苦劳作后,每餐吃的都是自己地里的萝卜、白菜;为了省钱,父亲闹了严重的肺病都不去医院。

 

一栋两层的小洋楼建好了,父亲却累倒了。

 

接到父亲累倒的消息,翠翠辞了职,回到了父亲身边。她在镇上的超市找了一份收银的工作,尽管工资不到2000块,但她觉得能陪着父亲,少赚点,都值得。

 

每天下班,翠翠也会带回一点瘦肉,第二天切碎,给父亲做瘦肉蒸蛋。在翠翠的细心照料下,父亲的身体好了一些,但再也干不了重活,有时去到1公里路远的镇上,如果走得急了,都上气不接下气。

 

翠翠把每个月赚的钱,几乎都花在了父亲身上。这这样,她陪在父亲身边5个年头。这5年,她也找了对象,生了孩子。

 

父亲对翠翠说:“姑娘,爸爸拖累了你呀,要不是这个肺病,我还得去工地干活。现在干一天活,能赚好几百块,真羡慕呀。我想多赚点,留给你!”

 

今年9月,父亲的肺病闹得厉害,翠翠将他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说,老人家的肺完全失去呼吸功能了,很难再抢救了。

 

翠翠哭着求医生:”我爸马上就要过70岁生日了,我不想放弃,我还想给他过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日。”

 

她把自己的全部积蓄花光后,又找亲戚借了四万块,她只有一个目的,救救父亲。

 

可父亲还是没能挺过去。父亲走的那一天,翠翠把他抱在怀里。翠翠哼着父亲喜欢唱的山歌,父亲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村里人都说,翠翠太苦了。

 

可翠翠却说:“父亲把一生全部的爱都给了我,我很幸福!”

 

翠翠说,今天是父亲的生日,她想借助夜听,对天堂里的父亲说一句:

 

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