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夜听|成年人最舒服的相处方式
将几只小刺猬放在寒冷的室外,为了取暖,它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可抱得太紧,它们身上的刺就会扎伤彼此,但离得太远,又无法互相取暖。
于是,小刺猬们不断尝试靠拢、受伤、散开、再靠拢……
几经折腾,它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不伤害到对方,还能温暖彼此。
日本学者提出过这样一个家庭亲和理论:“一碗汤的距离。”
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送过去,汤的温度刚刚好。
近了太烫,远了太凉,保持不温不火的状态,才是亲子之间最好的诠释。
所谓的距离,其实不是指路程的远近,而是指该有的分寸感。
楼上住着一对新婚夫妇,两人每天一同上班,一起买菜回家做饭,虽然日子平淡,但却很幸福。
可自从婆婆搬进来后,就经常能听到楼上传来争吵声、哭泣声。
一次,在菜市场买菜,偶遇楼上的女主人,我便同她闲聊起来。
说起各自的烦恼时,她无奈一笑,当初婆婆打电话说搬到一起住,是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的生活。
但搬过来后,就开始催着他们生孩子,还干涉他们的生活习惯,替他们管钱。
有时,儿媳买了一个榴莲,婆婆就跟儿子抱怨,说媳妇不会过日子。
后来,夫妻俩因为一件小事拌嘴,婆婆听到后,不分青红皂白,就站在儿子身边,“小矛盾”最终变成了“大灾难。”
子女成家后,都有自己的小日子。生活中,避免不了磕磕碰碰,知趣的父母懂得保持距离与分寸感,不去掺和。
“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
每个成熟的人,都是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即使是至亲之人,也要把握好分寸感。
其实,真正聪明的父母,与其总是掺合儿女的生活,倒不如专注自己的余生,保持健康的身体与良好的心态。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家人之间久处不厌,分寸不乱,既不过分靠近,也不过分疏远。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为什么有的伴侣走着走着就散了?因为性格?还是三观?
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咎于“分寸感”。
的确,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分寸感都把握不好,那么他的情感界限就会模糊,最终也难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在爱情里,一个拥有分寸感的人,往往懂得给对方留有一丝余地。
日本有一对很知名的老夫妻,90岁的修一爷爷和87岁的英子奶奶。
他们居住在市郊,那里有一座幽静的木屋和一片菜园,两人在此度过了几十年的时光。
修一不喜欢吃蔬菜,英子也从不强迫他吃,只是每天早上准备一杯果蔬汁。
英子喜欢收藏餐具,她买什么东西修一都会欣然同意,只要妻子开心就好。
修一热爱建筑,做起事来耐心细致,可英子却不拘小节,粗枝大叶。
尽管两人生活在一居室内,但他们给彼此留足私人空间,若遇到情绪不佳时,就会在留言板上沟通。
虽然两人性格不同,习惯各异,可他们却从不干涉对方,把琐碎的日子过成了童话。
“我理想中的爱情是两个人共处一室,我抱着我的电脑做事情,她捧着她喜欢的小说,互不评价,即使一上午不开口,仍然能从空气中感觉到爱;
然后,他跟他的哥们去聚会,我跟我的闺蜜去喝下午茶,互不干扰,但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块。”
其实,爱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保有一定的分寸感,感情上相互依赖,精神上却又各自独立。
正如董卿所说:“分寸感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只有把握好的分寸感,与人交往才更和谐。”
爱情的世界里,少不了分寸感的加持,一个人唯有用分寸感来经营感情,才能让两个人相处更加融洽。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任何关系,都有其界限,朋友之间,更应该懂得拿捏好分寸,否则,逾越了一寸,关系就变了。
国画大师黄永玉和钱钟书曾是邻居,两家相距只有几百米,然而几十年来,两人从不过度打扰对方。
有时送家乡特产,他也是先打个电话,把东西送到门口就走了。
钱钟书想去拜访黄永玉时,也会事先询问对方是否有空,然后再登门拜访。
梁实秋在《谈友谊》中写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淡所以才能不腻,才能持久。”
虽然,他们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但却彼此尊重对方的边界,始终保持和睦。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深刻的观点:“我从来不跟没有分寸感的人做朋友。”
诚然,和有分寸感的人相处,你会感觉如沐春风;而与无分寸感的人共处,你会感觉如坐针毡。
阿美高中时由于家里的一些变故,精神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精神病院呆过一段时间。
她把这段过往,放在了内心深处,除了最好的朋友,没有告诉任何人。
“我这姐妹,经历可丰富了,以前她还住过精神病院呢?”
那一刻,阿美恨不得马上逃离这个地方。饭局结束后,她便与这个朋友断了联系。
别人在意的东西,你不要轻易触碰;别人心里的秘密,你不要随意去说。
正如一句话所说:“朋友之间,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易生隔离。”
朋友,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但无论关系如何亲密,都要保有一定的距离。
与父母再亲近,但界限不能乱,丢了分寸,反而产生隔阂;
与伴侣再亲密,空间不能少,过度干涉,反而引发嫌隙;
与朋友再熟悉,规矩不能差,失了尊重,反而疏远了关系。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与爱的人相处舒服,收获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