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看完顿悟)
有位哲人曾说,“人生就是一场苏醒的过程。”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历练,在岁月中成长,在经历中懂得,在疼痛中清醒。
经历过人情冷暖,看遍了人生百态,这几个时刻往往可以看清真相,顿悟人性。
人在落难的时候最明白
杨绛说:“唯有身处卑微,才能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当你身陷困境,失去名利时,你就能深刻感受到身边人对你最真实的态度。
明代画家唐伯虎自幼聪明过人,年纪轻轻就考中了乡试第一名。
一时间,地方官员、富豪乡绅纷纷前来与他结交,可谓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在第二年的会试中,一些人心生嫉妒,向朝廷举报唐伯虎和另一名考生徐经提前买通考官,泄露了考题。
唐伯虎因此受到牵连,遭受牢狱之灾,名誉扫地,彻底断送了仕途。
面对遭逢大难的唐伯虎,妻子不堪忍受,弃他而去;
弟弟见他仕途无望,也决心与他分家;
当地的富豪乡绅们也不再吹捧他,只是把他当作一个谈资,时常取笑为乐。
虽然后来查实,是徐经一人所为,可对唐伯虎来说,已经为时已晚。
落难的他穷困潦倒,晚景凄凉,一生只能靠卖字画为生。
人性就是这样,当你风光时,掌声和鲜花朝你涌来,处处都是对你夸赞的声音。
等你落难后,他们就立刻与你划清界限。
平日里大家推杯换盏,关系好如同一家人,你无法分辨谁是真心待你,谁是虚情假意。
落难之后,当你再向身边的人求助时,亲疏远近一目了然。
当你落魄时,你才能看清谁真正对你好,谁是你真正的朋友。
电影《飞驰人生》里有一句台词说:“成年人的崩溃,是从缺钱开始的。”
一句话道出了无数人的心酸。
知乎上曾有一个热门问题:
你在什么时候发现其实父母也很脆弱?
一个高赞的回答写道:
晚上起来去厕所,发现西装革履的爸爸趴在马桶边上抠着嗓子呕吐的时候。
答主的爸爸是公司里的销售员,受疫情影响,公司这几年的效益不好,客户纷纷流失。
为了给她凑学费,妈妈在家里四处求亲戚借钱,爸爸在外面玩命地陪客户喝酒,只为了多挣一份提成。
见到她的时候,爸爸满脸憔悴,但还是安慰她说:
“别担心,过几天就能给你交上学费了。”
她飞快跑回了房间,闷在被子里嚎啕大哭。
原来,在没钱的时候,自己的学费,竟然需要父母放下脸面,豁出性命去承担。
张爱玲曾说:“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没有钱的时候,你才会看清世界的恶意,只要缺一次钱,你就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绝望。
正如王尔德所说:
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发现确实如此。
多攒钱吧,你攒下的不仅是钱,也是你未来的底气和尊严。
看过一张漫画:
上面是这么说的,你的健康是“1”,财富、地位、名声等等这些都是“0”,只有存在前面这个“1”,后面所有的“0”才有意义。
生过一场病之后你就会意识到,健康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件事:
刘娜的兄长是单位的劳模,工作能力很强,不仅能完成自己任务指标,还能带领团队完成公司的大小项目,在升职加薪的道路上一路高歌。
这样连轴转的工作节奏,让他在40来岁时就患上了高血压,忙起来的时候连降压药都会忘了吃。
母亲担心他的身体,经常提醒他去检查治疗,他总是口头答应,行动敷衍。
后来有一天,他忙到凌晨才回家,在上厕所时突发脑溢血,等送到医院抢救时,命已经没了。
每每读到这,总是让人忍不住惋惜:不管你多么卖命工作,前途多么光明,只要失去了健康,一切全都失去了意义。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年轻,可以随意放纵,可以肆无忌惮的熬夜通宵换取业绩。
可我们的身体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一旦病魔来袭,每个人都无法幸免。
叔本华说过:“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年轻时我们不要命的工作,消耗自己去争取升职加薪,一旦生病了,再多的财富和名利也换不回你的健康。
有人说健康就像是空气,平常日子里,我们习惯了它的存在,不以为意;
失去之后才发现,曾经豁出命争来的东西,跟它一比,最后都不值一提。
千万不要等到大病后,才明白健康的重要性。
人在失去的时候最明白
作家白先勇曾说:“人生所有的成熟,都是从失去开始的。”
《城南旧事》里的英子原本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孩子,但她却在童年时期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不幸。
小时候,英子有个很好的朋友叫妞儿,可惜没多久,妞儿却因为交通事故去世了,小小年纪的英子第一次尝到了和好朋友分别的滋味;
不久后,因为家庭变故,从小陪伴英子的宋妈也不得不离开她,英子再一次体会到了身边人离开的痛苦;
后来,英子小学毕业那天,爸爸在医院因病去世,世上最爱她的那个人也不在了。
在接二连三的失去之后,英子没有退缩,她渐渐变得成熟起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英子的经历,何尝不是我们人生的缩影呢?
一次次失去,一次次痛苦,换来一次次成熟。
作家曹又方说:
所谓成长,就是接受任何在生命中发生的状况,即使是不幸的,不好的,也要去面对它,解决它,使伤害减至最低。
成熟就像是一场交易,那些迎面而来的痛苦,都会变成磨砺你的锯齿,不断打磨你内心的软弱,直至让你变得如钻石一般坚不可摧。
很喜欢村上春树说的那句话:“无论何时,人们总要在乌云周围寻索着浪漫的微光活下去。”
既然不幸无可避免,既然失去无法挽留,那就学会坦然接受,走好脚下路,珍惜眼前人。
罗曼·罗兰说过:
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人这一生,总会经历几次变故,总会在几个时刻看清生活的本质。
我们会对人性失望,却依旧会热爱身边的人;
我们会尝到没钱的痛苦,也会享受到有钱后的洒脱;
我们会不断失去,也会在失去之后不断变得坚强与成熟。
作家田维说:
遗憾是常常的,孤独是常常的,生来是品尝苦味,生来便是看尽无常的变幻。
当你看清楚了人性反复,就能学会好聚好散;当你想明白了生活曲折,也就能学会无畏得失。
正如杨慎在诗中所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人这一生,成败得失也好,坎坷曲折也罢,终会在看透之后,柳暗花明、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