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听|人生最难的修行:遇事不怒,遇变不惊,遇谤不辩







母亲的嘴,是一个家庭的风水
人一生品性,大抵胚胎于原生家庭。
商场里人潮涌动。
一名看起来5、6岁的小女孩在商场的洗手间玩水,把衣服袖子打湿了许多。
“你要死啦?衣服不要钱的是吧? 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东西……”
小女孩仿佛受到了惊吓,眼里暗淡无光,如提线木偶般,任由母亲东拉西扯。
到底和孩子多大仇,才会在中秋佳节诅咒孩子去死呢?
为什么这些伤人的话,母亲总是容易脱口而出,特别是对着自己怀胎十月的孩子?
言语往往是最犀利的武器,这些话就像刺刀一样,在不经意间,深深伤害了孩子的内心。
妈妈,你的刻薄里,藏着的是你的卑微,你的失意。
妈妈,你满嘴是爱,却面目狰狞。
-
母亲嘴里,藏着孩子的人生温度。
阿璇小时候总是被比较,从来没被她妈妈表扬过。
每次当着亲戚的面,妈妈总会直接说她哪哪不好。
她听了内心特委屈,眼泪没完没了地掉,努力表现却始终得不到认可,抓到犯错就一个劲说。
阿璇主动帮忙做家务,妈妈嫌她弄得慢、不干净。
不做家务,又说她懒,不懂得为家里付出、体恤父母。
阿璇的妈妈从不放弃任何旧事重提的机会,就像是坏掉的唱片机一样,反反复复、喋喋不休地数落着孩子的劣行,以及孩子是如何让她颜面尽失的。
妈妈那些刺耳又偏执的话语,在12岁的阿璇心中埋下了自卑的种子。
细细算来有很多事情的起因,都源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孩子就像一个罐子,大人把对生活的不满抱怨和尖酸沉重的话统统丢进这个罐子里,终有一天,这个罐子会爆炸。
当恶毒、刻薄的话语脱口而出时,母亲任何的好都烟消云散了。
没有一个孩子能在黑暗里发光发热。
一句“我是你妈,你敢和我顶嘴?”,感恩的心也变成了抱怨的心。
-
母亲的嘴,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胡适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情感的话。”
可现实中,有多少妈妈,生怕多夸几句孩子就会上天,生怕少打一次就出败家仔。
“他们从未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却处处要求我们做一个合格的孩子。”
25岁的甜甜在朋友圈里宣泄着自己的不满。
“养你不如养条狗,狗还知道摇尾巴。”这是甜甜母亲常对她说的一句话。
甜甜始终都没有办法让她改妈妈变说话的方式,这是她最困惑的问题。
甜甜试过温柔以待,试过讨好,试过撒娇,试过凶狠,试过买东西给她妈妈。
但是要母亲做到对她好好说话,貌似只有母亲想要这么做的时候才行。
甜甜很不喜欢妈妈的说话方式,但是甜甜觉得她变的越来越像她的妈妈。
妈妈偶尔的脏话,偶尔的怒吼,甜甜都在不知不觉中吸收学习并内化了。
这些东西都在甜甜的言语行为当中呈现出来,所以当甜甜在和妈妈沟通时,她们往往不能很好的心平气和地交流。
她们经常吵架,只为那鸡毛蒜皮的小事。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仿佛就是一句诅咒。
甜甜其实不喜欢的也是她自己,最难过就是孩子永远说服不了父母。
就算父母已经习惯用面目狰狞的面孔面对孩子,孩子也永远无法说不。
夸赞孩子对他们来说是太过宠爱孩子的表现;
理直气壮地指责批评,甚至打骂才是正确的育儿方向。
长大以后的孩子已经能够分辨是非,离开父母也能独立生活,可是那些深入骨髓的自卑胆怯和自我否定的习惯却将伴随孩子一生。
为了不让同样的情况再发生在孩子的下一代,孩子们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安抚自我的内心,给自己勇气,给自己自信。
-
母亲的嘴,是一个家庭的风水。
爱默生有句名言:
“家庭是父亲的土地,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每个小孩的内心都是柔软和稚嫩的,母亲轻飘飘的一句话,有时比一巴掌扇过去都痛。
环环32岁了,印象中,她没有和妈妈甜蜜地逛过街。
即使她婚后努力想改变她和母亲僵硬的关系,后来发现,缓和了关系改变不了母亲的脾气。
结婚之前,她妈妈几乎每天都骂环环,妈妈希望她争气,也自认为她懂环环。
妈妈一直都是端着她是父母的身份,认为打骂孩子是正常的,环环作为子女就是都得忍着。
环环一直被她妈妈骂是神经病,骂多了,听久了,有时还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神经病。
缺失的关爱是一个缺口,阴暗的家庭环境是一把利刃。
当看着至亲至爱之人在面前口不择言、肆意辱骂的时候;
当敬重而又深爱的人在面前撕下伪善面具,露出狰狞面孔的时候;
当明知道一切大彻大悟后,却无能为力的时候,才是孩子最疼的时候。
说话是最不需要成本的,好好说话,考验着作为母亲的智慧和格局。
聪明的妈妈,在生活中,从不口无遮拦让人难堪,而是亲切待人,如沐春风。
一个会说话的好女人,是男人的贵人,是孩子的领路人,是一个家的灵魂。
一个家庭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会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
母亲的嘴,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
好好说话,是母亲的毕生修行。
被母亲恶语相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那种感觉恐怕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害怕,紧张,愤怒交织在一起。
“这种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你这样的人,以后肯定没人要你,嫁不出去。”
“二十几岁的人了像个三岁小孩一样!”
这样的话,不知道伴随了多少孩子的童年。
或许妈妈们骂完就忘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过这些话,单纯的把孩子当情绪的“垃圾桶”。
孩子生气,妈妈都会觉得是在无理取闹。
面对妈妈的语言暴力,部分孩子将产生的痛苦情感视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将它们合理化:
“这也不能怪她,毕竟是我做错事在先。
她曾经对我寄予了那么高的道德期望,而我却犯下罪过让她如此伤心。”
有时候,妈妈们换种说话方式,是不是会能教育好孩子呢?
家里大扫除,打扫一整天的妈妈非常疲惫,然后很没好气的对孩子说:
“你怎么这么懒啊,动也不动……”
这个时候不妨这样说:
“一家人一起大扫除,才能扫尽倒霉事,孩子,你来擦桌子吧。”
孩子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指出来,上纲上线侮辱孩子真的不可取。
人世间走一遭,当了亲人是种缘分。
伤人的话别说,暖心的话多说。
考虑孩子的感受,好好说话,是当妈的一种善良,也是毕生的修行。
蔡元培曾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道: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
对于父母来说,育儿也就是在育己。
有谁能播下一颗仙人掌的种子,而最后得到一束兰花?
“曾经有那么一双小手,努力的想去抓住两个大手,因为抓紧了,就是幸福,可是,他怎么抓,也抓不到了。”
父母也是从孩子过来的,给每个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给予拥抱和温暖。
幸福的家庭,没有犀利的指责和充满怒气的打骂。

什么是沟通(深度好文)
学会沟通,是成年人的必备素养。
海明威曾说:
“每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的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可能十分孤独。”
深以为然。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必备技能,及时的沟通,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阂;
有效的沟通,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很多事情事半功倍。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桥梁,更是打开彼此心扉的一把钥匙。
沟通,是换位思考
作家山本昭生在《换位沟通》有这样一句话:
会换位思考的人,更能赢得对方的好感,沟通时会更顺畅。
如果只强调自己的感受,有百害而无一利。
的确如此。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精神病人,认为自己是一只蘑菇,每天不吃不喝的撑着一把花伞蹲在角落里。
为此医生们用了很多办法都束手无策,于是,大家都认为这个人无药可救了。
一天,医院请来了一位心理医生,医生看到这个病人后,也拿了一把伞蹲在他身边。
过了几天,这个病人终于开口问道:“你是谁啊”,医生说:我是一只蘑菇。
病人点点头继续蹲在原地,过了一会医生站起来走了,病人不解的问:你不是蘑菇啊,你怎么还能动?
医生回答说:蘑菇也可以动啊,然后这个病人也跟着动了起来。
看到医生去吃饭,病人就跟在后面问:你怎么还会吃饭呀?
医生说:蘑菇不吃饭怎么长大呢。
他觉得说的很对,于是,病人也跟着吃饭。
一周后,这个病人也开始像正常人一样活动自如,生活可以自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学会换位思考,往往比急着表达自己更重要。
人与人相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不是能言善辩,而是换位思考。
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往往更容易获得别人的真心,让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
如果你不懂得换位思考,那么你永远理解不了别人的言不由衷,就像你不转身,永远看不到身后的风景。
学会沟通,不仅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和嫌隙,还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善于沟通的人,是人际交往的强者,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02
沟通,是善于倾听
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
人之所以有两个耳朵两只眼睛,一张嘴巴,就是为了让人多听多看少说话。
生活中,我们总会认为那些能说会道的人才是社交达人,不管遇到什么人,都能找到共同话题,以此融入不同的社交圈子。
殊不知,有时候真正有效的沟通方式,不一定是滔滔不绝,而是学会倾听。
我有一个朋友,家里有两个宝宝,老大是儿子今年10岁,老二是女儿现在4岁,原来是幸福的一家四口,却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她发现自从有了二宝之后,之前懂事贴心的大儿子完全像变了一个孩子,变得容易暴躁、乱发脾气,上学也经常和同学打架。
朋友经常对儿子说:你现在长大了,应该变得越来越懂事,我每天照顾妹妹这么辛苦,你还老是让我不省心。
慢慢地发现儿子和她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疏远,她决定和儿子谈谈心。
通过和儿子的沟通她醒悟:原来是自己忽略了儿子的感受,缺少陪伴和沟通,才会出现叛逆和争吵,目的也只是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而已。
后来,朋友也经常陪儿子去打球、逛街,周末去爬山、游泳…..之后,儿子的性格也变得开朗,家庭的关系和氛围也变得更和谐。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的隔阂和怨怼,只是因为没有了解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只要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心声,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倾听,就像一把箭,它可以穿过层层防备,触摸到对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做好一个倾听者,是放下自己的身段,耐心地做个听众,不低估别人,不高看自己。
正如歌德所说:“对别人诉说自己,是一种天性,而认真地对待别人向你诉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
最高级的沟通方式,并不一定是侃侃而谈据理力争,而是懂得倾听,不随意否定,不轻易评价,给他人尊重,也是给自己尊严。
03
沟通,是解决问题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句话: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世间万物都有因果。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没有经历过就无法真正做到感同身受,人都是会这样,事情不到自己身上谁都可以置身事外。
这世上,有多少亲情因为误会而疏远,又有多少感情因为不够了解彼此而分道扬镳。
及时沟通,是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避免纷争的重要方式。
很久以前,狮子和老虎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它们都想成为这里的一山之王。
然而,各自都因忌惮对方而迟迟不动。
一天,老虎和狮子在各自地方寻找猎物,老虎看到了半山腰处的一只梅花鹿,就朝着半山腰狂奔而来。
狮子没有看到眼前的梅花鹿,反而却看到老虎像离箭的弦一下冲了过来,
为此,狮子和老虎大打出手,远处的梅花鹿见状趁机逃脱。
最终,它们两败俱伤,老虎抓破了狮子的皮,狮子咬掉了老虎的耳朵,彼此都没有得到想要的。
狮子快要断气时,对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
老虎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是在追山腰处的那只梅花鹿。
人和人相处,最致命误会,不懂得彼此沟通,却随意猜测对方所想,最终,让两个人误解越来越深,最后形同陌路。
卡耐基曾经这样说:
“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
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人和人之间,最难的就是理解。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技能,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只有把话说清楚,才更能更好理解对方,解决问题。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
“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和汤、咖啡一样的商品,我愿意付出比任何东西都高昂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
爱人之间缺少沟通,会心生隔阂。
家人之间缺少沟通,会心生怨怼。
朋友之间缺少沟通,会渐行渐远。
学会沟通,是成年人的必备素养。
余生愿你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倾听,和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风雨不弃,相伴相依。

夜听|人生聚散,一切随缘!
人只能活一次,可怜无端世上走一遭,千万别活得太累,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不如一切随心,一切随缘, 生活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我们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紧握的璀璨年华,中间是飞速流淌的欢愉和感伤。我们倾尽一生的精力来演绎这场聚散人生大戏。学会修剪那些纷乱的思绪,整理出一个最真的自己,象六月的莲,自顾自的美丽,奔向幸福的天梯, 好好对自己,一辈子没多长;好好对别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上,珍惜自己活好当下。

夜听|心乱的时候,就听听
心若安,可步步生莲,心若乱,则烦躁不安。成年人的生活,真的不容易,每个人都有心乱的时候,但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心情。
14111看完记得的



夜听|不能相拥的人,就好好告别吧



夜听|谢谢你的绝情,让我学会了放弃
你只有学会释怀,才会慢慢明白,放弃一个错的人,才会遇见一个对的人,成长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很多事情别人帮不了你,能帮你的只有自己,你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无法走进去,也许你会恨我的绝情,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很多事情你要学会一个人思考,一个人面对所有,不要对别人有太多的依赖,一个人只有经历过很事情,才会慢慢变的成熟,这就是成长代价。



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这5个小习惯
好的习惯,能让你事半功倍。
▽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哪些值得收藏的职场忠告?”

有一种顶级的情商,叫“给人台阶下”
作家冯骥才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回,一位朋友带着儿子去他所住的宾馆看望他。
两人谈话间,那个调皮的孩子爬上了冯骥才的床,站在上面又蹦又跳。
如果直接呵斥“熊孩子”下来,会让朋友脸上挂不住。
于是,冯骥才开玩笑说:“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
朋友立刻会意:“好,我和他商量商量。”
真正的聪明人,不是无视人过。
而是会在指出他人问题的同时,不动声色地保全对方的体面。
生活中,能给他人搭一个顺势而下的台阶,是一种高级的情商。
善于给人台阶下的人,会收获更多的尊重与好感。
大意是,鱼儿是凡物,不敢面见天子,只有龙才能与一朝天子相遇。
这首诗给了朱元璋足够的面子,也维护了他的自尊心,朱元璋转怒为喜,消除了心中不快。
有时候,给别人一个台阶下,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每个人都会有难堪的时候,你要把握分寸,顾着别人的体面。
该给台阶时给台阶,该搭桥时就搭桥,不要让人颜面尽失,也就不会让自己无路可退。
▽
作家苏芩在书里写道:

真正厉害的人,都把自己调成了“节能模式”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01
- 把情绪设置成节能模式,不内耗。
02
- 把身体设置成节能模式,不透支。
03
- 把社交设置成节能模式,不盲从。
作家雪小禅说: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两知己、一杯浅茶,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04













夜听|别让脾气,阻挡了福气
晚安曲:下一个天亮 — 郭静


夜听|放过自己,成全你
到最后我们都会明白,不能好好享受那份在一起的结局,那么就学会在爱里面成全自己,也成全对方,把爱化成一种前进的力量,至少我们能够成全一份美好的回忆,也成全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想要的 只是你帮我分享到朋友圈 谢谢,晚安

夜听| 偶尔想起你
我在夜听里见过太多情真意切的话语,我今天想读一段文字,一个女孩写给夜听的,也是她写给某一个人的话,我不知道这个女孩喜欢的是谁,但是我知道,也许她经历的就是每一个人对爱的理解和感受。
我们一起来听:今天天气很好,风口吹过头顶,看到各种颜色的小花开在路边,黄的红的,突然觉得生活很美好,你那里呢?天气还好吗?春天来了吧!走过漫长的冬天,我知道很多事情也该放下了,那些寒冷的夜晚,那些想你的日子,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会在某一个瞬间想起我… 沉浸在回忆里的时候,很多言语都那么空洞,那些爱与恨,那些悲喜的瞬间都不重要了,回忆里你的气息席卷而来,那种爱过的感觉,仿佛两个生命交织在一起,这就是一个人放不下另一个人的最大理由吧… 那天听到一首我们一起听过的歌,突然之间就明白了,这首歌所有的含义,曾经以为爱上一个人就会天长地久,爱,会永不停歇,后来啊,才知道这世界上,多得是深情,多得是没有在一起的无可奈何… 我想要的 只是你帮我分享到朋友圈 谢谢,晚安





夜听|男人允许你碰这三个东西时,就是真心喜欢你了
晚安曲: 有可能的夜晚 — 颜人中






无法重来的一生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我们无能为力的事情,回不去的过去,无法预料的将来,以及那些那些再也不可能见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