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余生很长,愿你不慌不忙

还有四十多天,2021就要过完了。今年的目标实现了吗?有遇见让你心动的人吗?去年陪你过冬的人还在吗?

  

有位叫亦晨的听友在后台给我们留言说,2021的冬天她和相恋一年的男友分手了。那个当初和她爱得轰轰烈烈的男人说不爱就不爱了,翻脸不认人。她说其实没有人真正爱你,都只是喜欢你一阵子,发现了你的缺点就离开了。这个冬天好冷啊,以后不想再找了。

 

好心疼这个姑娘啊!现在的人好像只会浅浅的喜欢,浅到一生气就退缩了,浅到看到你的缺点就转身了,浅到上一秒还在说爱你,下一秒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你。

 

张爱玲说:时间,可以了解爱情,可以证明爱情,也可以推翻爱情。人们常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能治好所有遗憾。”但真正经历过遗憾的人才知道:真正治愈你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明白。

 

随便敷衍的喜欢和暧昧,满大街都是。真正爱你的,是愿意耐心和你磨合的人。TA欣赏你的光芒,也心疼你的难过。狼狈时会为你伸手,落难时会挺身而出。我听过最温柔的一句话:我不会因为你不好的一面,就离开你。其实我看着你遮遮掩掩,感到不安又委屈的时候,我会更想抱紧你。

 

人的自卑有时候源于没有被爱的人肯定。越想成为那个坚定的选择和莫名的偏爱,越事与愿违地被半路丢下。

 

很快速度接近你的人,也会以很快的速度离开。事与愿违也要接受,成长的代价就是失去原来的样子。静静崩溃,默默自愈。大家都会爱错人,会伤心,会崩溃,但这并不妨碍你去看看晚霞,去吹吹晚风,一切都会过去的。慢也好,步子小也好,只要往前走了就好。

 

真爱是人生的顶配,没有那么容易就能遇见。幸福来得晚一点没关系,只要最后是那个对的人。

 

以后的日子慢慢来吧,慢慢地遇见,慢慢地了解,慢慢地喜欢,慢慢地成长。在真正的幸福到来之前,你要耐住这难熬的寂寞,就算一个人也要在这沉闷的时光里活得漂亮。只有足够的努力,生活才会把你想要的一切一点一点地交到你的手上。

 

无论何时都不要否定未来,永远要心存期待,相信美好。未来会很晴朗,好运都在路上。日子在慢慢向前,事情会慢慢变好。世界和我都爱你,余生很长,愿你不慌不忙。

夜听|删了吧

你是否喜欢翻看以前的聊天记录,仿佛这样就能重返那些时光。

 

曾经的美好可以短暂的温暖心灵,而同时转瞬即逝。

 

他会轻易扰乱你的情丝,也会让你感觉到痛彻心扉。

 

过去的画面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忘不掉,逃不出。

 

漫长的黑夜,该如何释放这浓烈的情愫呢?

 

深夜的聚会,午夜的狂欢,依然无法安放你的心。

 

曾看过一句话:“其实最催泪的情书是聊天记录,完美的诠释两个人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曾经那么美好,突然就陌生了。”

 

两个人,两颗心,渐行渐远。

 

都变成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人说:“人生所有的缘分,都是前世欠下的债,那些遇见的人,后来又离开,是因为欠你的不多,还清了也就走了。”

 

有些人终究是时光留不住的,散于人海才是最好的归宿。

 

爱一个人就要给他自由,懂得在合适的时机放手。

 

相逢无憾,过往不念。

 

体面的离开,是对他最大的祝福。

 

“爱不是占有,也不被占有,爱只在爱中满足。”

 

我们总要学会说再见,我们总要学着迎接更好的自己。

 

来者惜,去者安。

 

感恩遇见,也感恩,再也不见。

夜听|心性不对,养生白费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每一种疾病都是一种表达,当我们压抑一些东西,不允许它在心理和灵性层面表达时,它会通过身体而表达,这就是身体的疾病。”
很多时候,身体出问题的人,其实都是情绪出了问题。
不同情绪会攻击不同的器官,中医的古老智慧就曾提出:肾主恐惧、肝储愤怒、肺藏哀伤……
你在家庭里、工作中承受的煎熬、抑郁、伤痛,都会沉淀在身体里。你的大脑暂时忘记了,可是你的身体会一直记得。
比起早睡早起、三餐规律,情绪,才是最好的养生。

性格和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人的心理特质,人的性格可以划分为A、B、C、D、E五个类型。
A型性格美国心脏病学家弗雷曼和罗森曼总结出的一种行为模式,他们有强烈的竞争心理、好胜心强,脾气急躁。
临床发现,A型性格的人容易患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B型性格的人工作有条理,心态放松、乐观积极,很少患上心理疾病。

C型性格也被称为“癌症性格”,他们压抑、克己,表面沉默不语,逆来顺受,有怒气只会自己消化。
而我们的身体中,同时存在抑癌基因和致癌基因,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抑癌基因就会慢慢失去活力。
D型性格外向积极、行动力强,但同时有较强的控制欲,喜欢做主导者。比利时心理学家德诺列对319例心脏病患者进行五年的跟踪观察发现,D型性格的人反复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几率为52%,而同年龄组非D型人的发生率仅为12%。
E型性格最为常见,他们感情丰富、喜欢思考,很少找别人的麻烦,有一点丧。这种性格易发神经官能症,比较容易焦虑,一焦虑就会有心悸、头痛、失眠等症状。
不同的性格之所以会容易诱发不同的疾病,是因为不同性格的人面对一件事情时,会有不同的情绪,而情绪会攻击身体的免疫系统。
有研究表明,导致免疫系统出现问题的情绪排名,前七名的依次是:生气、悲伤、恐惧、忧郁、敌意、猜疑,以及季节性失控,比如夏季容易发生争执,冬天抑郁患者会比平时多。
作家金宇澄的小说《繁花》里,有一个细节,他描述:
“梅瑞的婚姻,我看是不妙了。每次接老公电话,眉心几道皱纹,以前一见到,这块皮肤立刻滴滴滑,看见女人的心思,原来是这块地方。”
可见,情绪是藏不住的,嘴上不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生活平稳、心绪安宁的人,哪怕年岁渐长,有了不可避免的皱纹,眉宇间也透露着温柔从容;而思虑过度,哪怕年纪轻轻,脸上也写完了焦虑和急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罗大伦,曾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主编,他提出,女性养生可以分为三步:一是疏肝气,二是养阴血,三是修心性。
女性绝大多数疾病都和肝气郁结相关,原因是压力大,爱生气,总憋屈。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会导致各种身体不适,比如头晕目眩、胸闷憋气、容易疲惫、失眠等等,又会伤害女性整个的身体系统,从而由内而外、全面地损害身体健康。
最后,原本神采奕奕的人,变得面容憔悴、情绪怪异。而肝气郁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心性不够宽广,遇事想不开,爱钻牛角尖。
一个成年人,每天都有无数次生气的可能,也许是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

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方案,被客户说“不用心”;

刚收拾好的房间,转眼杂物就扔了一地;

自己微信发了很长一句话,对方回复了一个字“好”;

让“猪队友”做点事,半天都赖在沙发上一动不动……

家庭、工作、生活、人际交往……
要做的事情已经让人分身乏术,一点点的意外,就会打乱阵脚,让人生气;一丝丝的否定和不认可,就能掀起内心的一阵波澜,气不打一处来。
虽然说,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但是事情来的一刹那,总是很难心平气和。
古人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疾病也是一样,如果你心性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开,活得透,肝气调和畅达,正气内存,疾病就没那么容易找上你。

《黄帝内经》中对好心性的定义是:“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就是活得淡泊质朴,内心没有那么多的纠结、压抑、憋屈、担忧和焦虑。
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说将精气神集中在内部,不去追逐外物,不去比较,这样一来,身体就不会生病。
在很多长寿的老人身上,我们都能看到“恬惔虚无”、“精神内守”的境界,他们心性豁达开朗,活得率真、质朴、乐观。
保持心性的美好,有四个定律,分别是: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开、活得透。
遇到同样的事,有人会生气、窝火、大发脾气,而有的人则一笑而过,不往心里去。
区别就在于他们的认知高度不同。
当你局限在这件事情中,往往越想越生气,而淡然处之的人则是超然事外,跳出问题看问题。
站得高,才不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轻易生气,心性才会保持稳定。
《美国公共卫生杂志》曾发表一项研究:有信仰的女性,寿命明显被延长了,而且她们不是从一开始就比其他人健康,只是后来身体越来越好。
另一项由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发现,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平均寿命多7年。
很多人抱定信仰之后,能放下很多过去放不下的东西,把目光看向远方。
看得远之后,就不会在乎眼前的得失,心胸宽广,心态平和,心性豁达。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说:“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事情的反应决定。”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压力,但是决定你的健康的不是这些压力,而是你对待压力的态度。
心胸开阔的人,不是没有压力,而是哪怕有压力,也不消沉。
想开了,心也就敞开了。
世界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大部分时候,你越想占有,越容易失去。
很多人追求成功,但是把成功当做一个特定的结果,比如有多大的房子、多好的车、多少存款,每天都很紧张,不但很难成功,还会过度焦虑。
活得透,就是指人要像风箱一样,里面是“空”的,没有形形色色的占有欲,不去追求结果,不问西东,只享受生命的过程。
只有放下对身外之物的“占有欲”,才能精神内守,回归真实的自己,活得明白,活得透彻。
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虽然浅显,却蕴含着善待自己、越活越年轻的密码。
愿你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开,活得透。

夜听|不开心的真正原因,看完醒悟了

人生不过三万天,开心也是过,不开心也是过。
与其整天愁眉苦脸,倒不如调整好心情,微笑面对每一天。
正如古人云:“若无闲事挂心间,便是人间好时节。”
余生不长,要学会讨自己开心。
想太多,是一场灾难
看过一则故事。
一个农夫在田边徘徊,有人问他:“你种麦子了吗?”
农夫有点哀怨地说:“还没有,我怕明天会下雨。”
那人接着问:“那你种棉花了么?”
农夫继续摇头回答道:“还没有,我怕棉花后期会长虫。”
那人再问:“那你有种什么?”
农夫一脸踌躇地说:“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之前,我什么也没种。”
未雨绸缪,能以备不时之需;但想太多,却会自我束缚。
有个知乎网友,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偶然间,她加到了一位她非常尊敬的前辈的微信。
一开始的时候,两个人聊得很愉快,但是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前辈没有回她微信。
她开始回忆自己是否说错话,导致前辈生气。
就这样,担心了很久,她忍不住拿起手机反复查看,却还是等不来前辈的回复。
她又想,是不是前辈把自己拉黑了。
虽然盯着手机,她不敢发消息去验证。
一个小时后,她终于收到前辈的微信回复,原来只是前辈手机没电了。
这个故事里大部分的焦虑,完全是她自己的脑补,短短一个小时,将简简单单的小事,生生琢磨成大事。
世间本无大事,大事是经由小事演变的,事事都经不起多想。
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多思者心必累,多想者心必苦。
别让自己因为想太多,而愁眉不展。
爱比较,只会徒增烦恼
在法国小说《项链》中,玛蒂尔德想参加一场晚会,但没有华丽的衣服,也没有昂贵的首饰。
她将丈夫攒了很久的400卢布,拿出来买了一套漂亮的衣服。
但有了漂亮衣服,玛蒂尔德还是不满足。于是,她又去跟朋友借了一串金项链。
戴着金项链的她,果然在当天晚会收获了很多的赞美,玛蒂尔德得意极了。
回到家以后,她透过镜子端详美丽的自己时,却惊呼出声,不知什么时候,从朋友那借来的项链不见了。
朋友的金项链格外的昂贵,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玛蒂尔德一时之间慌了,只能通过跟亲戚朋友借钱来偿还。
在这之后,玛蒂尔德为了还清借款,辞去了轻松的保姆工作,开始了为期十年的重体力活。
她精致的玫瑰色手指甲,因为长期的劳作被磨坏了。
她姣好的容颜,也因为长期的操劳,显得苍老了许多。
十年后,当玛蒂尔德和当初借给她项链的朋友相见时,朋友还是那样的漂亮,而她已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妇人了。
最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最后朋友竟然告诉她,项链是假的。
因为一时的攀比,玛蒂尔德换来了十多年的恼悔。
人生的很多不如意,都来自于攀比。
就如《一禅小和尚》中所说,“不必总去攀比角逐,你不争自会有属于你的世界。”
余生,不和别人比,好好活自己。
不知足,就难得幸福
曾经有个学者,遍寻各地,想要找到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一天,他走到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门口,心想:“这个豪华的宫殿,里面的人生活无忧,一定很快乐。”
想到这里,他走进了宫殿。出乎意料的是,有个年轻人愁容满面地坐在殿堂之上。
看着年轻人的样子,学者不禁问道:“你住在这么豪华的宫殿里,还有什么事情会不快乐呢?”
年轻人抬头看了一眼学者,说道:“我想有更多的钱建更大的宫殿,这宫殿太小,我怎么能快乐!”
学者很失望地走出了宫殿。
在继续寻找的路上,学者突然听见了很愉悦的小曲,循声望去他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路人。
路人正在烤火取暖,时不时地哼出悠扬的小曲。
学者非常不解,在他眼里,路人风餐露宿怎么会快乐。
学者不禁问道:“你觉得你现在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么?”
路人回答道:“当然是,我刚刚饱餐一顿,现在又能烤火取暖,还有什么不快乐的。”
有人坐拥豪华宫殿,衣食无忧,却不知足,难以快乐;
有人风餐露宿,却因一顿饱餐,有火可供取暖而满足愉悦。
人生没有不快乐,只有不知足。不知足者,难以快乐,知足者,常乐。
美食家蔡澜曾经说过,“要过愉快的生活,不是很难,把条件降低一点,知足,常乐。”
没有不幸福的人,只有不知足的心。
知足常乐,才能笑口常开。
心简单了,人就快乐了。
别去多想,烦恼自散;
别多比较,忧愁便无;
别太贪心,知足常乐。
做一个简单的人,保持平常心,不多想、不攀比、懂知足,快乐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