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生活总会有些苦,日子也终会有点甜

生活总会有些苦,日子也终会有点甜。

 

可是,还是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在黑夜里难过。因为,我们害怕找不到前方的路。

 

前几天,一个小故事,看哭了很多人。

 

浙江,一名48岁的中年男人,离婚、负债,只有孩子与他相依为命。这些年,他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最近,因为一些事情,他不得不将用来赚钱的汽车拿去抵押还钱。

 

失去了赚钱糊口的车,生活陷入了困境。

 

一天晚上,他骑着自行车,一个个亲戚家,一个个朋友处跑,希望能借些钱尽快把车子赎回来。可是,奔波到凌晨,他还没有任何收获。

 

深夜的街道,黑漆漆的,只有他孤独的一个人骑着车。骑不动的时候,他看到派出所深夜还亮着灯,他推着车走过去,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无助地哭了起来。

 

民警走出来,给他递上热水和面包,鼓励他:生活再怎么不如意,你还有个儿子;我们不要放弃,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

 

虽然车子没有了,但我们还有力气在、还有双手和肩膀在,还有健康的身体在,只要不丧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就一定有办法,找到其他的出路。

 

想起一个寓言故事:

 

老和尚问小和尚:“假如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是亡,你该怎么办?”

 

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

 

是的,天无绝人之路,我们的双手,可以拨掉路上的荆棘,我们的肩膀,可以扛起生活的重担,我们的汗水,可以换来明天的希望。

 

如果委屈了,你可以大声地哭,但哭了后,还是要向前看。

 

当走过困境,有一天,我们再次去到凌晨的街头,就会发现,路的旁边还会有路。

 

加油,都会过去的,都会好起来的!

夜听|爱过的人,还能做朋友吗

曾经,你有没有遇上过一个很爱很爱,但又没有牵手走到时间尽头的人?这个人曾让你痴迷过、疯狂过、执着过。可后来,这个人又让你遗憾过、绝望过、痛哭过。

 

有人问我,深爱过的人,分手后还能做朋友吗?

 

很多人说,真心爱过的人是做不了朋友的。

 

有些人,是因为还爱着,不舍得。不舍得忘记曾经那些海誓山盟的约定,不舍得放下曾经那份你侬我侬的甜蜜,不舍得放开曾经那双十指紧扣的手。

 

分手以后,我们总是会很努力地去忘掉一个人,不提起她的名字,不打听她的近况,不她的朋友圈,小心翼翼地把她藏在角落。

 

不想做朋友,是因为你知道,她的出现会将你之前所有的努力轻易摧毁。你害怕,害怕她一出现,你就会心软,就会沦陷、就会有期待,期待再次牵手、再次拥抱、再次拥有。

 

也有些人,爱过之后剩下的全是恨。恨对方说走就走的薄情寡义,恨对方移情别恋的欺瞒背叛,恨对方毫不心疼地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

 

我们会不甘心。不甘心错付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错付了最赤诚的一颗真心,错付了最真挚的满腔柔情。

 

不愿意做朋友,是因为你知道她一出现,那些还未愈合的伤口就会再次溃烂,那些埋藏在心里的疼痛就会隐隐发作。

 

其实,回过头想想,恋人的缘份虽然尽了,可毕竟是你曾经掏过真心爱过的人。所以,真的没有必要忧愁,没必要怀恨,更没必要总是揪着过去那些回忆来为难自己、折磨自己。

 

也许,我们可以勇敢一点、坦然一点,试着接受生命中的某些失去、某些不完美,也接受某些人身份的转变。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加透彻明亮,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跟随自己的心走吧!别为难了自己!

 

我想说:

如果心里还放不下,那就做陌生人吧,各安天涯,各自安好。

如果心里已经放下,那就做个朋友吧,偶尔想念,偶尔问候。

夜听|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爱情有成千上万种样子,陪伴一定是最长情的告白。

 

今天的故事,我要跟大家讲述一对恋人,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故事。

 

这对恋人是夜听作者亦非的外公和外婆。

 

外公外婆是经人介绍认识,走到了一起。婚后,他们像普通夫妻一样,生儿育女,辛苦劳作。

 

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

 

外公有个习惯:每天清晨,天刚微亮,就把煤炉子的火升起来,烧上一壶开水,砌上一壶热茶,等着外婆起床。

 

外公说:

 

“老伴怕冷,我早早起来,把屋子烘热,等她起来穿衣服的时候,就不冷了。”

 

外公是厨师,做得一手好菜,乡里办红白喜事,总有外公的身影。

 

但是在家里,外婆从不允许外公下厨。她说:“外公在外面已经够辛苦了,在家我得珍惜他。”

 

她心疼外公。

 

外婆五十岁那年,突然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最好的状态,也需要被人搀扶着,才能勉强走几步。

 

从此,外公开始照顾外婆的一日三餐,生活起居。

 

这一照顾就是二十多年。外公把一个瘫痪的妻子,从五十岁照顾到七十多岁。

 

外公偶尔也会发牢骚,说外婆胡搅蛮缠,不好伺候。

 

外婆也向孩子们告状,说外公脾气倔,嫌弃他这个老太婆。

 

但外公上地干活,就会用架子车推上外婆在田间晒太阳。

 

这二十多年,外公从不出远门。外婆离不开外公,外公放心不下外婆。

 

外婆曾经给我说,她觉得自己是个废人,拖累着外公,有几次也动了不想活的念头。

 

可一想到留下外公一个人,她就舍不得。

 

因为外公曾经告诉她:“我这辈子,剩下唯一的事就是把你照顾好,等到我老得照顾不了你了,咱们就一起离开。”

 

外婆总说自己拖累和亏欠老头子太多。等死的时候,即便喝了孟婆汤,也不能忘了那糟老头,她说下辈子换她来照顾老头子……

 

外婆去世那天,她娘家的侄子跪拜外公说:“姑父,谢谢你,把我姑照顾的这么好。”在场亲戚,无不动容。

 

大家都很清楚,依照外婆的身体状况,农村的生活环境,如果不是外公这么多年精心的照料,哪能再活这二十多年。

 

外婆去世后,每次去看望外公,他都会把我们带去的水果先放到外婆遗像前。

 

这么多年,他早已习惯,饭先给老伴备好,看着老伴先吃。即便阴阳两隔,也不例外。

 

外婆不在了,外公身体急剧下滑,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彻底病倒了。

 

后来才知道,照顾外婆最后那两年,外公脑梗出过血,只是他看起来没事,大家都没在意。

 

因为要照顾外婆,八十岁的他不能生病,也不允许自己垮掉。

 

你尚在人间,我怎敢离去。

 

外婆去世第三年,外公离开人世。他们合葬在一起。

 

外婆这一生,是不幸的,病魔占据了她生命的三分之一。

 

外婆又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个老头,把他当成生命的全部,一直陪着她,走到生命的最后。

 

西式婚礼上,新人会起誓:从今日起,不论祸福,贵贱,疾病还是健康,都爱你,珍视你,直至死亡。

 

外公没有读过《圣经》,也未曾宣过誓,他只是用一生的爱,践行着爱的约定,诠释了什么叫“爱你如初,不离不弃。”

 

有人说,最好的爱情便是:

 

当激情退去、容颜衰老,牵你的手,无怨无悔;

 

当财富散尽、一无所有,陪你的心,至死不渝;

 

当灾难降临、众生远离,暖你的情,从不冷却。

 

愿有一个人,余生与你倾心相遇,执子之手,温暖相陪。

 

愿有一个人,爱你从青丝到白头,繁华落尽,不离不弃。

夜听|别害怕孤独

为什么我们常常惧怕孤独,想要逃离?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学着怎样和别人相处,却没想过该如何和自己相处。

 

人应该学会和自己相处。

 

平庸的人,选择用热闹来填补生命;优秀的人,用独处来成就自己。

 

晚年的张爱玲,简单独处,悄悄绽放。

 

她的房间布置很简单,只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视,一些书。她穿简单的服饰,吃简便的食品。为了躲避记者,她搬了很多次家。

 

她在写给林式同的信中说:“身外之物还是丢得不够彻底。”

 

她很享受这种简单的生活,她花十年时间阅读各种版本的《红楼梦》,把自己隐进半部“红楼”,写了一本学术论著《红楼梦魇》。

 

蒋勋老师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有人在独处时感受到的是寂寞、空虚,有人感受到的是充实、平静。

 

所以,人要学会和自己相处,在孤独的时间里让自己成长。

 

看书、跑步、旅行,在和自己相处的时光里,沉下心来,安静思考,倾听来自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诚实地面对自己。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并且去坚持。

 

有人说:“一个人在孤独时间所做的事,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

 

直面孤独,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丰富。

 

你会发觉,其实孤独没有什么,而你也不再害怕。

 

愿我们都能学会独处,拥有独处的能力,享受独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