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到的,已经很多了

想要把一件事情持续做好,得花费大量时间,甚至用掉全部时间都未必能做好。所以,在开始一件事情的时候,还是要想清楚一个问题:如果把生命里那么宝贵的时间用在这件事情上。是否愿意,是否值得?
我也时常会面对一些新的诱惑和机会。这两天在北京与朋友们的交流有一些启发,他们也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和思考角度。
给我建议的朋友们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我还是很真诚地告诉他们:这些,我应该都不会去做。有这么几点原因摆在我面前:这些事情都需要跟人大量地打交道和交往。这是我当下最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对自己内向、孤僻的性格还是比较清楚的。面对人群就做作的样子,还是少一点为好。我这样的人,适合写作或艺术创作,这些事情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我这样的人,有可能声名远播得名得利,但更有可能一事无成一生平淡。若生命的过程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度过的,这已经是很好的回报了。我不应去奢求再得到了什么样的附带赠品。
为什么我只要求命运给我这个那个,而不能要求自己不去要求这些东西呢?——塞涅卡
每当想要去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塞涅卡的这句话还是能够给我一些劝慰。
我得到的,真的已经很多了。
我在那些无度的索取中,能否有一些宝贵的满足呢?
“我愿意把时间分配给其他事情吗?”分配给其他人,我都不愿意,何况其他事呢?在这些问题上,我很自私。我宁愿别人责怪我、咒骂我,我也不愿把时间出租出去,就是蒙田的忠告“不要出租你的自己。”
我的心若是一栋建筑,我顶多拿出一个小房间出借给租客。在那个地方,任由租客折腾,随其装饰或改造,我也不费心去干涉。我一定做一个安静的房东,但决不会整栋出租。若我的时间完全或大部分都得去做一件非心之所向的事情,就是出租了自己,那我将非我。
这几天迷恋广西的一种田园犬“土松狗”,总想着在江苏老家养一只这样的狗。昨晚,躺在床上看土松狗的视频看到凌晨两点多。放下手机后,脑海中各种可爱小狗向我奔来。早上起来又忍不住看了一会。你看,别说一个长期的事业了,就是一只狗都能把我折腾得够呛。
从长期消耗你的东西中走出来吧,去靠近滋养你的事和人。

今日夏至:三忌、三宜、三避,过好盛夏15天

夏至已至,由此正式进入了盛夏时节。
夏至养生应遵循“三避”“三忌”“三宜”,使身体保持在健康稳定的状态。

01

三宜

 1、宜晚睡早起
 《黄帝内经》有言:“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夏至时节,昼最长而夜最短,阳气极盛而阴气极衰。
起居调养,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
宜晚入睡,以弥补阴气的不足;
宜早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
中午不妨休息半个小时,整个夏天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宜多食酸咸
《黄帝内经》有言:“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夏至为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制肺金。
人体出汗多,腠理发泄,饮食宜多食酸味。
如小豆、桃李,又如绿豆汤、酸梅汤均可消暑解渴之品。
酸味起到收敛作用,防出汗过多,以固肌表。
同时夏季饮食多食些咸味,补充出汗多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
 3、宜情志疏泄
夏至是个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的节气。
人们要顺应这一时令特点,精神上力避懈怠厌倦之心;
心静则身安,就可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了。

一定要把自己的郁滞散发出去,让情志得到疏泄。

只有这样,到秋天收敛的时候,才能收进东西。
如果在夏天疏泄得不够,到了秋冬季节想进补,也无计可施。

02
三忌
 1、食忌大热,诱发心病
《黄帝内经》里说:凡是心脏有病,愈于长夏。
如果不注意饮食养生,就很容易诱发心病旧疾。
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人来说,夏季“防火”尤为重要。
古人云:“火曰炎上”。
凡是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食物,五行都属火。
夏至时节,尤其要注意家中。
应禁忌热性的食物,日常穿着也不要太厚。
 2、动忌大汗,徒耗阴气
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
出汗,需要阳气和阴精的共同参与。
夏季运动过量、出汗过多,就会损伤人体。
过度出汗还会造成脱水、中暑等症状。
严重者,病邪透过出汗扩张的毛孔趁虚而入,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3、卧忌贪凉,百病损伤
 人体在睡眠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最易受寒气侵袭。
《琐碎录》说:“卧不可当风。
背受风则嗽,肩受风则臂疼。
善调摄者,虽盛夏不当风及坐卧露下。”
炎热的季节,最忌讳睡觉时贪凉。
睡梦中受寒,结果就是腹痛便稀,或者是浑身骨节、肌肉酸楚。
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故要避风而睡。 

03

三避

1、避暑 

《黄帝内经》有言:“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

夏至时节,天地之气化而为,对人体损伤极大。

应当采取一定的避暑措施:

首先,不能长期在露天地曝晒;

不能过度地劳动,应适当地纳凉。

纳凉之所应保持空气流通,纳凉时间不宜过长。

其次,因火暑之性开泄,人体出汗较多,体液损失严重。

故应多饮水,以防体液脱失。

经常服用防暑之品,如西瓜、绿豆汤、绿茶等等。

应注意,冷饮不宜过度,否则宜患肠胃病变。 

 2、避湿 
《黄帝内经》有言:“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夏至时节,也是湿土当令之时。
天气多阴雨绵绵,应保持室内干燥,降低室内的湿度;
饮食上可多食一些辛辣之品,如大葱、辣椒、绿豆、黄黍、鸡肉、桃等
等。
此外,湿气通于脾,此时易出现脾虚。
可用白术、山药、薏苡仁熬粥,或用薏苡仁、白扁豆、山药炖肉服食,有健脾开胃的功效。
3、避寒 
《黄帝内经》有言:“寒气流行,邪害心火。”
夏季为了散热,人的皮肤毛孔开泄。
反而更容易受寒气侵袭,损伤心脏。
饮食方面不可贪凉,睡觉时空调别开太低。

天气炎热时,不要人为打破自然的规律,才是养生之道。

愿你在夏至这个既含希望,又富生机的时节,心欢乐、身安康,畅享一夏、幸福一夏!
 
夏至已至,美好恰逢其时,

愿君清凉,半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