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强大的女人,允许一切发生

最近央视热播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主角黄亦玫的情感走向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思考。    
 
剧中主角黄亦玫,小名玫瑰,前二十年里就拿着一副好牌。    
 
出生书香门第的她,享受着父母和哥哥的全部关怀。    
 
聪慧的头脑让她初入职场,便能在领导面前崭露头角。    
 
不俗的容貌,更是让她备受异性的追捧,吃尽外貌的红利。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也照样会在生活中吃尽苦头,把好牌打烂。 
 
在爱情、婚姻里遇到种种不顺,在职场上也屡屡失去高升的机会。    
 
她的人生经历,与许多普通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也不会因为前面所提及的种种优势,便少吃生活的苦。    
 
不同的是,黄玫瑰始终拿得起放得下。    
 
在众人以为她将因为婚姻一蹶不振的时候,黄玫瑰选择重新洗牌自己的人生。    
 
把失去的好牌一张一张地找回来。    
 
不怕行差踏错,不怕重头再来。    
 
站在人生的每一个分岔路口,黄玫瑰都用她的选择告诉你我一个道理:    即使走错了路,把日子过成一地鸡毛。    
 
只要好好向下扎根,你我都能活出玫瑰人生,热烈绽放。
像玫瑰一样汲取养分迎来新的转机
 
事实上,玫瑰的人生初始配置虽然好,但也伴随着很多磨难。    
 
因为颜值出众,上学的时候,会有男孩往玫瑰家里打电话,在门口徘徊等待着送出礼物。    
 
实习的时候,也有即将结婚的男同事对她一见钟情,抛弃多年女友,让她被父母不信任,被同事质疑。    
 
经历的两段恋情,对方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伴侣的看法。    
 
玫瑰看重自己的事业,他们则否定事业带给玫瑰的价值。    
 
初恋庄国栋想让她一起出国定居,便说她做的是助理的工作,并不重要。
 
婚后的丈夫方协文不想她继续工作,就认为她赚的不过是几千块钱,不如辞职回家。 
 
在出众的外在条件面前,黄亦玫遇到的是数不尽的荆棘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盘算,不在意是否会刺伤她。    
 
彼时尚且青涩的她,也正缺少应对现实的准备。    
 
前二十年里,父母将其视为温室里的花朵,严格把关,阻断异性对女儿的骚扰。    
 
活在宠爱里的玫瑰学会了爱人的能力,却没有辨人的智慧。  
 
分不清双方性格的合适与否,最后只能踏入一段又一段错误的选择里,进入一段并不幸福的婚姻。    
 
自卑的丈夫方协文不信任她,会在手机上安装监控软件,安排妈妈跟妻子同住一个屋檐下。    
 
婆媳两人语言不通,平添了许多矛盾。 
 
方协文也不希望妻子工作,私自做决定替妻子申请了离职。    
 
甚至为了拦着想出门求职的玫瑰,要求她赶紧再生一个男孩。    
 
一而再再而三的限制,让这段婚姻失去了沟通磨合的可能,逐渐走向破裂的边缘。    
 
玫瑰的人生,也就此跌落谷底,从家中的娇娇女,变成孤立无援的主妇。 
 
出门想买东西,浑身上下凑不出50块钱。   
 
回家又要陷入跟婆婆无休止的争吵,以及来自丈夫的否定质疑。    
 
不过,即便处于这样的环境,玫瑰依旧迎来了自己的转机。    
 
在当产后照顾女儿的三年里,她一直在为自己回归职场做准备。    
 
考取了相关的资格证书,弥补因为照顾孩子而产生的空窗期。  
 
顺境时的积累,逆境时的沉淀,都成为她在求职过程中的优势。    
 
这些筹码让她重新掌握了独自谋生的能力。    
 
也让她有机会以平等的姿态和丈夫谈判未来的可能,顺利离婚拿到孩子的抚养权。    
 
从泥潭中爬起,在枯萎中重新绽放。  
女人的一生有三朵玫瑰
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黄亦玫在爱情与事业之中,完善爱人爱自己的课题。    
 
剧外,另一个真实女性的人生也显露于众人面前。    
 
在电视剧播出之际,“《玫瑰的故事》原型”被刷上热搜。  
 
许多人发现,相比较电视剧大刀阔斧的改编,章小蕙更像原著中所描述的“黄玫瑰”。    
 
尽管章小蕙亲自否认了这个说法,但她的前半生的确与小说有太多相似之处。    
 
同样的富有,同样的向往爱情。
 
25岁时,章小蕙与歌手钟镇涛结婚。    
 
9年后的一场金融危机让夫妻俩破了产,也让章小蕙被媒体冠上“败家”的名号。    
 
外界对此评价是章小蕙太过奢靡,买衣服买到丈夫破产。    
 
等到第二段婚姻也遭遇相似的境况后,章小蕙在众人眼里便成为了“败家女”的代表。    
 
总有人会审视她的一举一动,看她是否变得落魄不堪,偶尔奚落她的穷困。  
 
而此时的章小蕙也正陷入了经济窘境,时常有债主找上门。    
 
但想成为玫瑰,就不能留恋单独的某个花季。    
 
章小蕙没有沉湎于过去的失败,而是在众人面前,打了一个翻身仗。 
 
她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报纸上开专栏,分享自己的时尚品味。    
 
最多的时候,她一天给20个杂志供稿,从早写到晚。    
 
在这个过程中,曾有人想替她还债,让她可以继续回归家庭做富太太。
 
但章小蕙拒绝了,她想起了亦舒的一本书《这双手虽然小》:    
 
“这双手虽然小,但是我的手。    
 
赚到的财富虽然少,但是靠我自己赚的。” 
 
如果等着别人出钱救济,那么她一辈子都只能掌心向上,不敢面对生活的苦。    
 
而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就能让她改变现在的困境。    
 
掌握独立生存的能力,才可以想开花就开花,长盛不衰。    
 
接下去的几十年里,她带着两个孩子,通过自食其力,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步入六十岁,章小蕙依旧在开展自己的事业第二春。    
 
也始终以玫瑰自喻:    
 
“一个女人一生有三朵玫瑰,第一朵玫瑰是认识自己,第二朵玫瑰是了解自己,第三朵玫瑰是成为自己,走到第三朵才是真正绽放的时候。    
 
要珍惜你的每一朵玫瑰,没有一段经历是白过的,对自己真诚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找到自我的那一刻,终究会发现一个人最好的底牌,正是自己。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玫瑰的故事》虽然说的是黄亦玫的二十几年人生,但播出后,也有不少人在主角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看到一位网友感慨自己的生活已经回不到从前。    
 
曾经的她有着不错的学历,落户到大城市。    
 
如今为了照顾孩子,早早回归家庭。    
 
生完孩子之后的她,长了许多白头发,人也胖了,头发也不像以前那样会精心打理。    
 
生活上,只剩下了给自己喷香水的坚持。    
 
她希望孩子能够早点独立,让她有机会重拾自己的理想,找回自己。 
 
每一个人都曾经是玫瑰,是女性拥有过的一种生活状态。 
 
在年轻时候无拘无束,享受着青春和父母的宠爱。    
 
步入中年,有了孩子之后,停止了绽放。    
 
用自己的养分滋养着家人,为家庭工作忙碌操劳。    
 
到了最后,不少人忘记了怎么开花。    
 
在锅碗瓢盆,生活的一地鸡毛里,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方向。    
 
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的玫瑰人生,只剩下了枯萎的结局。    
 
剧中的黄玫瑰在带孩子的三年时间内,在每一个日夜里不曾放弃过提升自己的坚持。    
 
剧外的章小蕙也没有失去过重新再来的勇气。    
 
当你想要翻篇过去重新开始,就是玫瑰盛开的最好花期。  
 
首先,请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无论是结婚生子,还是在家庭与事业之中做抉择。    
 
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它的精彩之处。    
 
我们不需要在追逐未来的过程中,否定自己过去的价值。    
 
其次,也要等待时机汲取养分,成长自我。    
 
去读书、去赚钱、去培养一个爱好,去发展一项技能。    
 
认真投入到自己的生活里,年龄便不会成为我们的限制。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经说过:    
 
“真正的人生从四十岁才开始。在那之前,你只是在做调研而已。” 
 
前半生绊倒我们的小石头,都是通向幸福的铺路石。
 
最后,记得勇敢迎接每一个花季。    
 
在20多岁时,拥抱事业与婚姻,一往无前。    
 
在30多岁的时候,为家庭全心全意付出,享受平凡的小确幸。    
 
到了40岁,依然可以主持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义自己的生活方向。    
 
或许旅途上会因为一些坎坷跌倒,但我们也能用自己的力量爬起来往前走。    
 
因为,玫瑰并不是枯萎了不会再开。    
 
相反,它会不断向下扎根,等来属于自己的花期。    
 
正如剧中玫瑰所说的那句话:    
 
“人要有做决定的勇气,也要有接受失败的勇气。    
 
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    
 
当你选择为自己而生长,每一朵玫瑰终将会盛开。    
 
点个【在看】,愿过去的经历,都是幸福的养料。    
 
你们有在追剧《玫瑰的故事》吗?对于剧中人物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如何面对这样的低谷期?最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翻盘?    
 

夜听|稳稳的安全感,靠自己

梁文道先生曾说:“一个女人一定要有自己过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别人没法拿走的东西,这很重要。”

演员宋丹丹有过三段婚姻,她经历过感情的背叛,事业的低谷,身体的疾病,但这一切都没能打败这个坚韧的女人,反而让她更加强大。

她说:“女人这一生,其实只有三个字,就是——靠自己。你靠谁都没有用,只有靠自己。”

深以为然。

一个人的安全感,如果寄托在别人身上,总免不了会失望。唯有自己创造,才能把控人生。

靠自己的人生,最踏实。

去年,东京奥运会上,32岁的河北籍运动员巩立娇,拿到了田径女子铅球项目的金牌。

这位奥运冠军不只是一位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之余,她一直努力打拼,她开过洗衣店、奶茶店、海鲜店。

她说:“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哪天实现了呢?成功和失败,我都经历过,我什么都不怕!”

当你的收入能显著地改善你的生活,当你的能力能撑起你的野心,当你有足够的底气独当一面,你会发现世界开始变得更美好。

没有人会成为你永远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

你如果用追一匹马的时间种下一片草场,那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会有很多的骏马,任你挑选。

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它的另一个名字一定是努力。

加油,去努力,去拼搏,去活成自己的一道光!

夜听|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古人说:人闲事非多,一忙解千愁。

生活中,太忙的时候,我们都渴望清闲,想着什么时候能歇一歇该多好。

但真的闲下来了,又扛不了多久。

一久,就感觉百无聊赖,哪儿哪儿都不对。

所以,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七分忙,三分闲。

闲是迷药,忙是解药。

闲是迷药
 

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死后,在去见阎王的路上,看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宫殿主人请求他留下来居住。

这个人问:“你这里会让人工作吗?我在人世间忙忙碌碌一辈子,死后再也不想这么劳苦了。”

宫殿主人说:“我这里只有山珍海味,你想吃的,应有尽有;还有舒服的床铺,你随时想睡就睡,没有任何人吵你。”

这人一听,这正是他生前梦寐以求的生活。

于是,就住了下来。

开始的几天,他吃了睡,睡了吃,日子过得非常舒心。

可是渐渐地,他感觉有些无聊,就去找宫殿主人。

他问:“每天吃吃睡睡,一点意思都没有,你这里有没有什么活儿干?”

宫殿主人笑了笑,说:“对不起,我们这里从来不需要干任何活。”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这个人实在受不了了。

他又去找宫殿主人,厉声呵斥:“这种鬼日子我过够了!如果你不给我找事情做,我宁可下地狱,也不要住在你这里了!”

宫殿主人无奈地摇摇头:“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呀。”

闲是什么呢?

很多人认为,闲是福气,闲是情调,闲是境界。

但其实,闲是一味迷药。它像罂粟一样,有着撩人也杀人的芬芳。

疫情期间,我们小区被封控了一个月。

一男子在家太闲,每天跑邻居家打麻将。

妻子有些恼火,说话就不太好听,夫妻俩吵得不可开交,差点闹离婚。

这要在平时,都忙着上班,哪有时间打牌,哪有时间吵架!

白岩松说过一句话:“清闲,是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

你所渴望的闲里,藏着无聊、枯燥、懒惰、寂寞、颓丧,和各种乱七八糟的琐思杂念。

小闲怡情,中闲伤身,太闲则一切尽毁。

讲一则杨绛先生的故事。

86岁的杨绛先生,在痛失爱女和丈夫之后,有一度伤心欲绝,迟迟走不出心底的悲痛。

周围的人觉得她年事已高,这一生太苦太累了,劝她该好好歇歇了。

杨绛先生没有理会这些劝慰。

她不觉得自己老,不觉得老了就什么也干不了,更不觉得“歇下来”,一切就会好。

为了转移心里的悲痛,杨绛先生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井井有条。

她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读书、看报、画画。

一有时间,就开始整理钱钟书留下的手稿和中外文笔记,并坚持翻译完了柏拉图的《裴多篇》。

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杨绛先生按照女儿生前拟好的提纲和目录,写出了著名的《我们仨》一书。

时隔不久,她又推出了自己的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

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最终用忙碌治愈了自己的伤痛,获得了内心的平和。

有位哲学家曾说:“痛苦烦恼从来不会在你展开行动时偷袭你,它只会在你头脑空闲时进攻你。”

不管在逆境,还是在顺境,人终究是需要忙起来的。

忙是良药,能治愈你的焦虑,抚平你的伤痛,让你来不及孤独寂寞冷。

忙的时候,你或许很累。

但不忙的时候,你可能更累。

生活的最好状态是七分忙,三分闲
 

有人说:人生如果拿比例来量的话,三七分刚刚好。

三分靠朋友,七分靠自己。

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

那么,对忙与闲来说,这个比例也很适用。

人这一生,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一直忙,也不可能一直闲。

太忙,身体吃不消,灵魂跟不上。

太闲,身体更吃不消,灵魂会废掉。

有一则寓言。

河底的石头问小鱼:“你为什么每天都要游来游去?不累吗?”

小鱼说:“我只有不停地游来游去,才能找到吃的,才能长大,才能看到河里更多的风景,才能游到我向往的远方。”

石头问:“那你就没有歇下来的时候吗?”

小鱼说:“有啊,当太阳很好,岸上没人的时候,我也会在水里静止一会儿的。”

好生活,好前途,都是靠大量的忙,一点一点累积出来的。

没有一种闲,能带你抵达你想要的诗和远方。

但生活不能总是忙,偶尔也需要一些闲来缓冲,稀释。

当我们忙到七分时,不妨停下来,留三分给闲。

周作人说:“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意思是,半日的悠闲,可以涤清十年劳碌生涯的辛苦。

忙闲适中,张弛有度,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幽梦影》一书中说:“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忙和闲,都是人生必备的能力。

我们不能只使用一种能力,而荒废了另一种能力。

闲是迷药,闲太久,人会沉迷,庸堕,丧失斗志和方向。

忙是解药,忙太久,人会服药过量,反噬身心。

有一句诗:“让人远离悠闲,那无异是将他们的灵性葬送。”

但后半句又说:“让人逃避忙碌,那无异是让他们的梦想尽毁。”

所以,人生在世,经常忙一忙,偶尔闲一下。

夜听|不爱你的人,舍不得给你这四样东西

爱与不爱,嘴巴可以说谎,但行为骗不了人。 

真正在乎一个人,会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而假装爱你的人,只会靠甜言蜜语讨你欢心。

那些口口声声说爱你,却舍不得给你这四样东西的人,一定不是真心待你,劝你趁早离开。

时间
 

爱你的人,舍不得给你时间。

张爱玲说:“一个人如果没空,那是因为他不想有空。一个人如果走不开,那是因为不想走开。一个人对你借口太多,那是因为不想在乎。”

的确,时间是宝贵的,也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希望把时间用在更值得的人和事上。 

若一个人总是以“没空”为借口来敷衍你,Ta 并非真的在忙,只是对 Ta 来说,其他的人和事,比你来得更加重要而已。

虽说生活不易,每个人都有各自要忙碌的事情,但真正爱你的人,即便再忙,也会抽空和你联系,让你感受到 Ta 对你的关心和在意。

而不是在你面前,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又不知道 Ta 究竟在忙什么。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连陪伴的时间都不愿付出,更谈不上什么长情了。

当你心情不好需要安慰的时候,他对你爱搭不理;

当你遇到困难搞不定的时候,他让你自己解决;

当你想跟他分享生活的时候,他不耐烦地搪塞敷衍。

表面看似和你待在一起,实际上心不在焉,无视你的存在,这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陪伴。

真正高质量的陪伴,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相依,更需要心与心之间的交流。

两个人愿意花费时间相互了解,相互倾听,才能在感情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

名分
 

不爱你的人,舍不得给你名分。

前段时间,后台有位听友留言:

她和男友在一起一年多,感情一直比较稳定,但男友始终不愿公开他们的关系。

她想换情侣头像,男友说太幼稚;

她想在朋友圈晒合照,男友说没必要;

她想去参加男友的聚会,男友断然拒绝。

相处这么久,她连男友的一个朋友都没见过,更别提亲戚父母了。

两个人所有的恩爱甜蜜,都隐藏在暗无天日的地下。

她不停地自我安慰,觉得男友是因为习惯低调,不想在别人的下谈恋爱。

事实上,名分对一个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更是一颗定心丸,能给人带来安全感。认真对待感情的人,总想在确认关系的第一时间,就向身边所有人公开自己的身份。 

而玩弄感情的人,才会遮遮掩掩,含糊不清,不愿光明正大地公开。

不公开,是因为觉得你不够好,Ta 在等待更好的机会;

不离开,是因为享受你的付出,暂时不愿舍弃这段感情。 

一段没有名分的感情,是不负责任的开始,最终也会不明不白地结束。

尊重
 

不爱你的人,舍不得给你尊重。

尊重,是维系亲密关系的前提,也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

好的感情里,两个人在关系上一定是对等的,懂得相互尊重、换位思考,顾虑彼此的感受。在一段感情中,若对方总是贬低你的地位、轻视你的付出,就是看不起你的表现。 

而得不到对方尊重的人,会越来越没有存在感,更会陷入严重的自我怀疑。

想起前福原爱和江宏杰被曝离婚的事件。 

造成他们感情破裂的元凶之一,就是来自江宏杰的“语言暴力”。

福原爱的朋友曾向媒体透露,在福原爱怀孕期间孕吐严重,而江宏杰却骂她这样做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 

福原爱去看完牙医回家路上,江宏杰怒骂:“像是要挑逗一样把嘴巴张开,你这个妓女!”

有的时候,一句话的杀伤力,比拳头来得更加可怕。诚然,婚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争吵时表达不满、宣泄情绪,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但是上升到语言攻击和人格侮辱,就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了。 

失去尊重的感情,就像天平失去了平衡,再怎么努力挽回,也只能迎来散场的局面。

相互尊重理解,彼此认可欣赏,才是一段感情最好的模样。

金钱

不爱你的人,舍不得给你钱。

有人说,愿意为你花钱的人不一定爱你,但不愿为你花钱的人一定不爱你。

金钱买不来爱情,却能看出一个人对你的态度是否真心。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国外有个女生,和男友交往了四年,在他们准备去领证时,男友却突然提出要拟定一份关于财产方面的婚前协议。 

女生这才知道,一直靠她打两份工来养活的男友,其实是个富二代。男友担心女生觊觎他的财产,所以一直在隐瞒她。

更让她伤心的是,他们一起养的小狗,曾生过一场重病,急需一大笔钱治疗,她实在凑不齐那笔钱,无奈卖掉了已故母亲的小提琴。 

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男友也没有掏出过一分钱。

小提琴对女生来说,是唯一值钱且珍贵的东西;

而这笔钱对男友的财富来说,却根本不值一提。 

虽说感情中两个人需要势均力敌,不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过于依附对方,但爱情的本质离不开相互扶持、互帮互助。

况且一个人真正在意的,并不是对方为自己花了多少钱,而是花钱的这份态度和心意。

在金钱上锱铢必较,分清你我的人,实际上就是想和对方划清界限,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很难相信 Ta 会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和你同甘苦、共患难。

一个人付出金钱尚且犹犹豫豫,期盼 Ta 付出真心更是难上加难。

判断一个人在不在乎你,不要看 Ta 说了什么,而要看 Ta 做了什么。 

再多的口头承诺,都敌不过一次实际行动来得更加真诚。

给你时间和陪伴、公开你们的关系、尊重你的感受、不吝啬为你花钱,能做到这些的人,请你务必好好珍惜。

时间有限,别为不值得的人浪费;真心可贵,别为不值得的人付出。

夜听| 合适的两个人

  • 在感情当中,两个人是否合适?你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合适的两个人不是年龄、身高,相貌上的匹配,而是心与心的匹配,那个人他可以成为你的信仰,而你,也可以成为他的唯一。

  • 也许这位听友的留言能够告诉我们一些答案,他认为爱情不是浪漫的情人节,不是某个纪念日,也不是珠宝别墅,而是共同的成长,彼此的分担,我知道你的缺点,你知道我的弱项,在共同携手的日子,你很优秀,我也不差,我们势均力敌,相互搀扶,彼此托起。

     

  • 爱情需要偶尔的浪漫来调剂,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系,但他们一定不是爱的条件,这些可以对爱进行升华,但始终影响不了爱的本质,爱情是两个合适的人在一起,是两颗合适的心在一起,他懂得心疼你,而你也知道珍惜她。

  • 两个合适的人在一起,不会让彼此太累,而是彼此懂得付出,接纳和包容,懂得如何经营生活,经营幸福,你不会因为他而丢掉整个世界,而会和他一起,看到更好的世界。。。

我想要的

只是你帮我分享到朋友圈

谢谢,晚安

夜听| 所有的孤独,都是为了相遇

也许此时此刻的你,一个人看着月亮,孤独落在你的肩头,像一片雪花那么沉重,但下一秒,会有人为你吹散孤独,会有人为你摘掉雪花。这个世界,总是存在着不确定的相遇,和突如其来的心动,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呢?

总之,一个人的时候,不辜负床,两个人的时候,不辜负爱。

该遇见的,总会遇见的。

别着急,时间的相遇早有安排。

夜听|别和自己过不去(深度好文)

《了凡四训》中说道: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过去的事,到了今天就当没有发生过;往后的事,都可以像今天一样重来过。

俗话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人生下半场,我们最好的活法就是——

别和自己过不去。

接受不完美,你就释怀了

读过一封听友来信。

听友池池说,失恋后才知道想一个人有多痛,忘记一个人有多难,放弃一个人有多煎熬。

她有过一段6年的感情,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两个人没有走到最后。

分手的时候,双方都不体面,彼此都说了最难听的话。

“真后悔跟你在一起。”

“我忍你够久了。”

“早就不想跟你过了。”

池池说,我们连分手都没有好好地告个别。

几多悔恨,几多悲凉。情深缘浅,造化弄人。

世间情感,无法善终,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有太多的意难平,也只能去接受这无疾而终的结局。

看过一段戳心的话:

“你终会相信,生命中会出现这样一个人。就算不顾一切,就算倾尽所有,就算万死不辞,你也无法和他走到最后。”

求而不得是人生的常态,很多东西都无法十全十美。

看过一个故事。

一位大师临终前想从两位徒弟里选一个继承人,于是就给两个人派了一个任务:去森林里找回一片最完美的树叶。

大徒弟带回来了一片叶子,说:“我没有在森林里找到最完美的叶子,但我带回来的这片叶子还算完整。”

小徒弟一心想要找到最完美的叶子,累得筋疲力尽,最后空手回去了,对师父说:“我找了很久,就是找不到最完美的叶子。”

最后,大师选了大徒弟。

这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的叶子,与其凡事都求完美,不如图个问心无愧。人生中的许多痛苦,其实都是你在和自己较劲。

网上有一个话题:

“你觉得真正完美的爱情,应该是怎样的?”

高赞的回答是:

“可以有不完美。”

蒋勋说:“生命怎么活都会有遗憾,关键在于你怎么去领悟,给这个遗憾的部分更崇高的向往,然后尊重、包容它,反而会把这个遗憾的部分变成一种生命力的圆满。”

所以,面对无法改变的结局,你要坦然接受缺憾,与自己和解,只需记住这十二个字: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抛弃芝麻小事,你就快乐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白天会被一堆事情困扰,心烦意乱。

晚上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无法入睡。

你或许会想:

ta为什么不理我了,不喜欢我了?

领导说话是不是在针对我?

为什么朋友圈没人给我点赞?

我的为人是不是有问题?

ta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

有的人,总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劳力伤神,越想就越焦虑,越想越心烦。

在你遇到烦心的事情时,你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心烦的事情,值得让你如此痛苦吗?

你忧愁的事情,要怎么做才能变好呢?

你痛苦的事情,能够影响你多久的生活?

看过一张图:

正如图所示:

一个有高度的人,目之所及都是风景。一个只看到眼前事物的人,眼里只装得下一地鸡毛。

“六尺巷”的故事你或许听过。

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在桐城的家人,因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

 

张英的家人给他写信,试图倚仗他的权势压倒对方。

 

不料张英却从朝廷寄回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读罢,深感惭愧,立马让出三尺地界。

 

邻居被张家的举动感动,也让出了三尺。

 

就这样,“六尺巷”成为千古佳话。

世间万物,终究抵不过时间,与其把精力浪费在锱铢必较,不如学会释怀。

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正如《菜根谭》里说的那般:

“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把目光放长远点,不囿于当下,用更大的格局去衡量对待一件事情,那些所谓的烦心事会变得不足挂齿。

诗人歌德说过:“重要之事,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所累。”

余生,别为芝麻小事耗力气,别去钻入牛角尖。

生活中多数的烦恼,都源于内心的计较。

抛弃烦心的事情,你会快乐许多。

看淡得失,你就轻松了

微博有这样一个话题:

“你做过最幼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高赞的回答是这样写的:

“执念太深,紧抓着失去的东西不放,明知道无法再得到了,却还是不肯放手,不断地消耗自己,让自己变得筋疲力尽。”

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痛苦,一是得不到,二是已失去。”

人生之苦,苦在执着;人生之难,难在放下。

分享一个故事。

有一个财迷,背着一袋金子去乘船。

 

没想到船行驶到河中央的时候,突然刮起了大风,眼看船只就要被风浪打翻,船夫拼命喊道:“快把你怀里的金子扔掉。”

 

如果扔掉金子,船的重量会变轻,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但是无论船夫怎么喊,那个人都舍不得放下怀里的金子。

 

最后,船沉了,财迷因为一袋金子,失去了自己的性命。

其实,想一想我们有时候也活成了财迷的样子。

我们追求名利,牺牲身体,成为物质的奴隶。

我们追求感情,委曲求全,最后被爱情所伤。

有句话说:“幸福永远不取决于你拥有多少,而取决于你看淡多少。”

还看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背着一个大包袱,准备出去游玩。

他一路跋山涉水,却丝毫没有体会到旅途的快乐。

背着沉重的包袱累得直不起腰,他遇见了一个农夫。

他向农夫抱怨说:“我一路游山玩水,为什么还是找不到快乐?”

农夫笑而不语,只是弯腰放下了肩膀上的稻草,说:

“快乐还需要刻意去找吗?放下就是快乐啊!”

人生之苦,苦在权衡取舍,就像那句话说的:“人生海海,正是有权衡过后的舍弃,有反思过后的放下,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畅快。”

生命是需要及时减负的,背负越多失去越多。

《道德经》里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看淡得失,一切随缘。

很喜欢一句话:

“假如你是一棵树,别人对你的态度就是一阵又一阵的风,如果你总是很在意,随便一阵风都会把你剧烈摇动,甚至将你吹倒。”

所以,有时候不是忧愁选择了人,而是人主动选择了忧愁。

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们可以通过心态来改变生活,这可以说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伟大的发现。”

你什么心态,就什么命。一个心态好的人,人生肯定不会太差。

从今天开始,不如放下对完美爱情的执念,把心中的烦心事及时清理一遍,把得失看淡一点,生活才会轻松自在。

以一个美好的心态去面对世事,恰到好处地活着,你的幸福感会提升许多。

白岩松说:“学会归零,让坏的不影响未来,让好的不迷惑现在。”

万物都在更新,我们的思想也该如此,需要打破一些惯性思维,迎接一个全新的自己。

愿你我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