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如果可以,别太懂事

 

长大以后,我们总是被告知,要懂事,要忍耐。

因为懂事,你不敢流露出心里的狼狈。面对家人、爱人和朋友,你总是微笑着,说自己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要。越是亲密的人,你越是不想让他们担心。

有一句话说,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而你太过懂事,把自己的糖都分给了别人,甜了他们,苦了自己。

我见过有些人,在人多的时候大笑,在独处的时候落泪。你问他为什么不敢表达情绪,他说,不是每一种情绪,都会被身边的人接纳。要明白,快乐才是共享,而苦难只能自扛。

如果懂事,是你把自己的想法都藏在了心里;如果懂事,是牺牲自己的快乐去成全别人。那我宁愿你任性一点、真实一点。

不喜欢的人,就直接远离,不想做的事,就直接拒绝。

在你的世界里,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一个梦,那梦里,有你想要的未来,有你念念不忘的人,有你喜欢的一切。

如果可以,你不需要成为任何人期待中的模样,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不用太懂事,但一定要快乐。

人生到最后,拼的是情绪管理

心理学家南迪·内森说:

“一般人的一生,平均十分之三的时间都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

因此,人们常常需要与那些消极的情绪作斗争。”

能掌控坏情绪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人生到最后,拼的是情绪管理。

把情绪给自己,招病

耶鲁大学医院部在一篇报告中得出结论:

“到医院就诊的病人中,有76%的人得过情绪诱发病。”

所谓“情绪诱发病”,就是因为情绪而诱发的身体疾病。

持续地沉溺于坏情绪之中,买单的终将是我们自己的身体。

朋友申萍,因为投资理财,在网上被骗了三万块钱。

 

这些钱一部分是丈夫给她带娃的生活费,还有一部分钱是她从信用卡里取的。

 

钱被骗后,她很郁闷,但表面上还要装得云淡风轻,不敢告诉丈夫。

 

由于每天忧心忡忡,她焦虑失眠,身体出于亚健康状态。

 

看过一组数据,人的疾病75%由情绪引起,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增寿5至7年。

俗话说:“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

好的情绪,是健康的良药。

学着管控情绪,别让情绪内耗,偷走了你的健康。

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把情绪给别人,招祸

气从暴躁生,祸自冲动起。

听过一句话:

“如果满世界都是陷阱的话,愤怒则会带你走进最坏的结果。”

看过一则新闻,江西有一位叫张一航的学霸,为给姐姐出头,失手打死了姐夫。

一天,张一航在姐姐家做客。

 

姐夫看到碟子有个小缺口,开始辱骂姐姐,气得姐姐转身出门。

 

姐夫非但不去安慰,还说着风凉话,张一航心疼姐姐,追了出去。

 

姐姐向弟弟哭诉,姐夫的控制欲特别强,一旦做出让他不满意的事情,就会对自己大声辱骂,甚至是拳打脚踢,可自己从来不敢反抗,只能忍气吞声。

 

张一航怒意难平,决定要教训一下姐夫。

 

他拎起路边的啤酒瓶向姐姐家里跑去。

 

进门后,看到姐夫,他顺势抄起啤酒瓶就砸了下去。

 

姐夫因为不能管控好情绪,给自己埋下了祸端,张一航也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8岁的张一航成绩优异,他的理想是长大后当警察,现在却成了杀人犯,大好人生就此断送,终是年华错付。

 

一时冲动,两个家庭的命运就此被推入痛苦的深渊。

情绪是人的心魔,你不控制它,它就会吞噬你。

智者懂忍耐,愚者常易怒。

智者,总在想法摆脱情绪的桎梏;

愚者,容易为情绪所驱使,掉进情绪的陷阱。

管控不住情绪的人,就如同行走的火药桶,既炸伤别人,又连累自己。

管控情绪,才是人生最好的解药,也是为人处世的良方。

人生到最后,拼的是情绪管理

演说家安东尼·罗宾说:

杰出人生的秘诀,在于懂得如何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反制。

修一个好脾气,是一个人的好福气。

修炼情绪,修的是眼界,炼的是认知,提升的是格局,成就的是人生。

成年人有一堂必修课:叫情绪管理。管理情绪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努力:

1、难过时不抱怨

抱怨,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是错过昨天,透支今天的自我消耗。

人生沉浮是常态,得意有时,失意亦有时,一时成败,不必难过,无需抱怨。

阿拜·库南巴耶夫曾说:

“一个人愤怒得大喊大叫,是可笑的;在愤怒中沉默,则是可敬的。”

只有懂得沉默,不被怨气裹挟的人,才能咽得下委屈,喂大格局,重塑人生。

2、焦虑时多运动

作家贺濒说:

“对于焦虑等负面情绪,找个能发泄情绪的活动调理心性,比如运动。”

运动,自带修复内心的力量。

运动时产生的多巴胺和内啡肽,可以提振精神,调节情绪。

烦躁无法表达时,那就去运动吧,一场大汗淋漓后,内心也会变得宁静。

运动是舒缓情绪的特效药。

3、冲动时深呼吸

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说过:

暴风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钟,爆发时摧毁一切,但过后却风平浪静,控制好这12秒,就能排解负面情绪。

情绪上头时,深呼吸三次。

一呼一吸间,感性一受阻,理性就有机会回归。

《积极清醒的力量》这本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我们并不是因为生活圆满、身体健康才感受到积极情绪的,而是由衷的积极情绪创造了圆满与健康的生活。

一生福祸,都与情绪有关。

努力创造正向情绪的人,不仅能让自己走出低谷,也能引领他人渡过难关。

管理情绪是一种能力,保持情绪稳定,胜过百种智慧。

愿你能管理好情绪,优雅从容过今生。

夜听|余生,该忘的忘,该放的放

人活着,要善于忘记烦恼。

听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

“每个你无法释怀的今天,都将成为你耿耿于怀的昨天。”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过得不开心,就是因为记性太好。

工作上的一次小失利,每当想起来总是心有不甘;

被熟悉的朋友欺骗,过了好久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跟家人吵一次架,连续好几天看什么都不顺眼……

明明事情已经过去了,却仍然耿耿于怀。

可心不过拳头大小,烂事装久了,人会累,心受伤。

善忘,才是治愈内心的最好解药。

就像作家亦舒在书里提到的:

有次她去倪匡家作客,看到他家的绿植郁郁葱葱,特别喜欢。

于是,她就问道:“你家的盆栽养的那么好,有什么秘诀吗?”

倪匡笑着回答:“很简单,秘诀就是死的丢掉,再买新的。”

养盆栽如此,过日子其实也是这样。

想不开的事何苦一直想,让你伤心的事不如就痛快丢掉。

有句话讲得好:“烦恼本无根,不捡自然无,困惑本无源,不纠自轻松。”

人活着,忘烦是福,看开是路。

该放的放,人才舒坦;该忘的忘,心才解脱。

斩断过去的烦恼,才能腾出手来拥抱今天的幸福。

人,为什么会变?(看完沉默)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世间,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茶会凉,叶会落,缘会散,人也会变。

因为,经历的事多了,看透的人多了。

渐渐明白人心复杂,慢慢懂得情有真假。

若是不变,就会受伤;若是不变,就会受骗。

看淡了人情冷暖,变得沉默

《菜根谭》中说:“人情反复,世事崎岖。”

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而在人情冷暖间。

或许,每个成年人,都曾有这样的体会:

当你身处低谷时,身边总充满着冷漠和无情。

即使你被逼到无路可走,也没人愿意舍三分情义。

可当你身在高处,周围全环绕着善心和好意。

哪怕毫无交集的陌路人,都可能来找你攀亲逢缘。 

年少时,我们看不透人情如纸薄和世事如棋新的真相。

经历过,受伤过,才明白:

这是人性,不必较劲,更不必在意。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沉默以对,不怒不诉,不恨不恼。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成长就是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

这不是妥协认命,不是消极避世,也不是你老了,而是你升华了。

把所有遇见,都当成人生修行。

默然前行,也不失为一种人生至境。

看惯了人心莫测,变得谨慎

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真假难分清。”

人心复杂,人心莫测,是最难以琢磨的东西。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表面和气,对你嘘寒问暖。

但背地里却经常说你坏话,给你使绊子、捅刀子。

稍有不慎,就会看错了人,给错了心,最后痛苦万分。

你自以为感情深厚,亲密无间,却发现不过是被人愚弄。

你自以为付出真心,换来真心,却发现不过是笑话一场。

所以,在人际往来中,慢慢学会留三分心,擦亮眼睛,谨慎选择。

那些在背后说是非、探隐私的人,别深交;

那些只空谈却从来没有行动的人,勿共事;

那些做事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人,需小心。

常言道:“事不出,不知谁近谁远;人不品,不知谁浓谁淡。”

不经一事,不懂一人,经历坎坷,方见真心和假意。 

人生苦短,要和温暖舒服的人在一起;

真心可贵,要留给值得的人。

看懂了人走茶凉,变得独立

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老。” 

因为太多关系,经不住世俗的重重考验;

也有太多感情,抵不过岁月的无情变迁。

人走茶凉是常态,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成年人的世界里,人和人之间的联结都是非常脆弱的。

更何况,再亲的人,也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责任要扛。

别人能帮你一时,帮不了你一世,不会事事都拉你一把。

难关面前,我们能依靠的,永远只有独立强大的自己。

头顶没有伞的人,要学会为自己撑伞,努力向前。

生活虽坎坷,用笑脸相迎;

道路虽曲折,与温暖相拥。

汪国真说:“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

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别人的光。

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靠自己的双手,赢得想要的人生。

余生,无需仰望他人的幸福,自己便是最亮丽的风景。

天上白云,聚了又散,人生离合,也是如此。 

我们的生命中人来人往,聚散也总是匆匆忙忙。 

但是,这一路上遇见的每个人,都自有其意义。

爱你的人,会给你温暖和力量;

你爱的人,会让你去爱和珍惜;

不喜欢你的人,会使你自省和成长;

你不喜欢的人,会教你理解和宽容。

人生如一场逆旅,知交零落是常态。

倘若有人能与你同行一程,已是莫大的缘分。

所以,当陪你的人要离开时,再不舍也别苦苦挽留。

你要学会心存感激,慢慢看淡看轻,然后挥手道别。

正如杨绛先生说的:“人世间的离散,是一种必然。”

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 

红尘陌上,我们终要一个人走,随缘随心,才能轻松自在。

女人一生会遇到三个男人,但忘不掉的,往往只有一个

女人的一生当中,大多数会经历三个男人。

有的只是短暂地出现,有的最终守在身边;

有的相忘于江湖,有的默默藏在心间。

最挥之不去的那一个,最难以释怀。

青春里的白月光,心动过的人

第一个男人,是青春年少时,心动过的人。

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初恋时,女人爱的是人,而这以后,她们爱的只是情。”

最初爱恋的男人,在女人心中占据着一定独特的地位。

在这之后,或许会爱上很多人,但始终会记得,青春白月光给你带来的悸动。

第一个男人,再回想起来依然会觉得与众不同,但他却不是忘不掉的那个人。

认真来讲,难忘的,不是白月光这个人,而是第一次喜欢上一个人的感受,以及那段青春美好岁月。

那个时候的自己,最单纯。

女人最怀念,是不必考虑现实因素,在单纯的年纪懵懂又轰烈的爱恋。

怀念的从来不是某个人,而是某段时光。

柏拉图式的伴侣,懂她的人

第二个男人,是柏拉图式的恋人,也是最懂她的人。

和这个男人在一起,像伙伴,更像亲人。

这段关系,是极其难得的,格外纯粹。

两个人之间,会有亲昵的举动,但却不会有越界。

女人在他身边很放松、很安全,男人愿意听女人说话,常常待在一起促膝长谈,会因为共同的事物交流思想,而且一致共鸣。

有些话彼此不用说,对方都懂。

没有束缚、没有占有的关系,不渴望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但却很一致的愿意为对方付出。

心疼彼此,关心彼此,成就彼此。

每当疲倦的时候,睡在对方身边才感觉最安心。以至于分开多年后,一想起他还是会莫名温暖。

就像刘若英在歌里唱:

“你来过一下子,我想念一辈子。”

最终的相伴,合适比爱更关键

亦舒说:

“爱情和结婚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结婚很简单,只是一个仪式感,而经营爱情却很难。”

有多少女人,最终嫁的那一个,并不是曾经最爱的那个人。

爱是一件奢侈品,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能守着这个奢侈品过一生。

婚姻是现实,它常常没办法和奢侈品一样,让你光彩夺目,但却能带给你安稳。

当然,要真正选择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男人,那才是关键。

不然的话,既没有得到爱,也没有得到生活的安宁。

尘埃落定的第三个男人,不管怎样,都要好好相处经营。

女人记得最深的,往往是第二个男人,那个最懂她的人。

因为他赠予了女人一份生活的温暖,一次真挚的在乎,一场难忘的懂得。

只是遗憾是人生常态,难忘也只能放在心里。

夜听|遇见就好了,余生就算了

 

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开花结果。

在感情的因果里,出场顺序很重要,最先出现的人,不一定能陪你走到最后。

很多感情,都败给了年轻;很多遗憾,只恨相遇太晚。

太早的遇见,常常热情大于爱情,却又想用尽一切证明真心。

因为拥抱得太过用力,不小心弄疼对方,因为燃烧得太过炽烈,而灼伤彼此。

当炫目的粉霞,成为伤口的疤,当承受之苦大于失去之痛时,只能选择放手,还彼此自由。

年轻时,最容易发生的情节是,轻易许下未来,转头又轻易辜负承诺。

直到后来,回到各自世界里辗转许久的你们,恍然间听到一首熟悉的老歌,在街头看到一个相似的背影,所有前尘往事像电影画面一般瞬间浮现。

才知道,有些人即便分开再久,还是无法彻底忘记。

即便相隔千里,他都一直住在你心底的某个角落,从未真正离开。

所以,人们才会在一瞬间破防,不知不觉间泪流满面。

遗憾,是无论你多么不舍,多么怀念,多么追悔,结局都无法更改。

很多爱而不得,成了天边的白月光;很多得而复失,成了心口的朱砂痣。

两个人相遇最好的时间是,不早不晚,恰逢其时。

最好的爱情,是在刚刚好的年纪,遇见刚刚好的你。

无论如何,生活都要向前看,收拾好行囊,就把昨天当作纪念,带着微笑,奔赴下一场山海。

不要透支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里有个经典的说法:情感账户。

它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如银行账户的存款、取款一样,每一次互动都会带来账户变化。

如果你在关系中倾注了陪伴、理解、信任,账户余额就会增加,彼此就变得亲近。

但你若消耗信任、过度索取,账户余额就会逐步减少,甚至透支,直至关系破裂。

生命里的人来来往往,不透支关系,是我们珍惜一段感情最好的方式。

感情变淡,从过度“麻烦”开始

影片《致命人脉》中有句话说得好:

“人情是开路的剑,也是自缚的茧。”

人活于世,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处处离不开人情世故。

很多人仗着“我们关系好”,不断消耗人情。

殊不知,已经于无形中摧毁了这段关系。

曾经在知乎上看见一个故事。

女孩为了上班方便,节省通勤时间,买了辆代步车。

 

一天下班时,同事问她能不能搭车,因为平时关系还不错,女孩爽快答应了。

 

两家距离3公里,开车几分钟的事情,出于礼貌,女孩把同事送回了家。

 

没想到,自己的好心换来了对方的得寸进尺。

 

这位同事每天都以各种理由搭车,甚至早上也去女孩的小区找她一起走。

 

本是为了自己上班方便,却变成每天还要迁就同事的时间,甚至还要搭上时间和油费送对方回家。

 

而这位同事,除了口头的感谢外,没有任何表示。

 

几个月后,女孩忍无可忍,鼓起勇气拒绝了同事的搭车要求,这段关系也毫无悬念地走向了终点。

 

听过这样一句话:“把人情看得廉价的人,自己的价值也会变得廉价。”

免费,才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

那些凡事都想着靠人情解决的人不明白,其实人情债,是最难还的债。

人情透支一次,你在别人心里的份量便轻了一分。

久而久之,你便失去了价值。

“以保长存的方法,就是凡事懂得适可而止。”

对于人际交往来说,更是如此。

凡事要有节制,过度麻烦别人,只会让关系越走越远。

好的关系,自带边界感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边界感淡薄,是很多情感成为伤人利器的原因。”

所谓熟不逾矩,无论感情有多好,都要让彼此之间留有界线。

一旦越过此线,介入对方的生活过多,便是感情崩塌的开始。

真正高质量的关系,一定自带边界感和分寸感。

亲情尚且如此,其他感情更是必然。

电视剧《人世间》中,郝东梅的母亲就是个边界感极强的人。

 

郝冬梅弟媳的外甥女冯玥因为在城里没住住的地方。

 

郝冬梅找到母亲,想让冯玥住进自己家里,却被母亲一口回绝了。

 

母亲指出了3个理由:

 

第一,冯玥会住进来多久,没有确定的时间;

 

第二,住进来就需要交往,如果合不来,大家都会别扭;

 

第三,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冯玥不愿意搬走了,那该怎么办?

 

刚看时觉得金主任不近人情,如今仔细想想,这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同住屋檐下,即便是亲人都会生出嫌隙,又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彼此之间一旦发生摩擦,以后几个家庭的关系也会变得尴尬。

与其等到出了问题再后悔,不如直接将问题的火苗熄灭。

作家三毛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易生隔离。”

和界限感不强的人相处,是一场灾难。

他们喜欢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过多插手对方的生活。

同样,他们也总是不把自己当作外人,向别人倾诉过多,分享过多。

可这样的行为,只会给别人带来困扰和负累,让人想要逃离。

自带边界感的关系,必须要分清你、我。

尊重他人的生活,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才是一段健康关系该有的样子。

永远不要透支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提出人际关系跷跷板定律。

人际关系就像两个人玩跷跷板,一方付出的多,跷跷板便会倾斜。

只有双方都使劲,彼此付出相当的力量,才能维持关系平衡。

正如作家郁达夫所说:

“不要将别人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不要以为别人对你的帮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人情会淡,人心会凉。

没有谁会无条件的对你好,懂得珍惜,彼此付出,感情才能长久。

喜剧演员岳云鹏曾在一档节目中讲述自己经历过的一段糟糕友情。

上学时,岳云鹏曾有一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

 

岳云鹏有了名气发达后,这位朋友来找他借钱,他二话不说,打过去1万块钱。

 

过几天,朋友还过来5000,可接着又张口借3万。

 

之后,就开始接连不断地先还几千,再借几万。

 

还每次都有新理由:孩子上学、家人生病、做生意……

 

岳云鹏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朋友压根没有正经工作,整日钓鱼打牌。

 

他意识到对方这是把自己当提款机了,心一下子就凉了。

 

没多久,朋友又来借钱,岳云鹏拒绝后,对方软磨硬泡,使尽各种招数。

 

岳云鹏对他说:“我给你一万块钱,就当我俩的分手费。

不多,咱俩这辈子的交情,算是到头了。”

从此以后,两个人便绝交了。

再好的关系,也经不起随意的透支。

我把你当朋友,你却只想从我这占便宜。

一次两次可以忍,毫无节制的索取,只会让好友变路人。

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礼尚往来。

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关系,注定不会长久。

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

“在你的人生中永远不要打破四样东西:信任、关系、诺言和心。

因为当它们破了,是不会发出任何声响的,但却异常痛苦。”

透支一段关系的同时,其实也在透支自己。

当一个人失去了信任、尊重,被身边的人抛弃,留给自己的注定只有残缺不堪的人生。

请牢记,永远不要透支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聪明人,一辈子,六不问(深刻)

常言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生中很多烦恼,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

既来之,则安之。

活着不必纠结,但求轻松自在。

聪明人,一辈子,六不问。

缘分,不问结局

“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

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就有了岁月;

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每一次遇见和别离,都是因果缘分的恰逢其会。

缘分来了,谁也拦不住;缘分走了,谁也留不住。

无常和因果,来来去去,聚聚散散,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遗憾也好,悔恨也罢,皆是天意弄人。

往后,不求结果,不问结局。

缘来惜缘,缘去随缘,就是最好的活法。

努力,不问回报

三毛说:“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

这世上,没有谁的人生一帆风顺、圆满无憾。

有的事,不是努力就会得到回报;有的人,不是付出就能换来真心。

执着一件事太久,身累;执着一段情太久,心累。

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再强求也得不到。

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关于努力,关于付出,不求尽如人意,只愿无愧于心。

就像人们常说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慢慢你会发现:世上的事,少的是万事顺意的幸运,多的是水到渠成的惊喜。

离别,不问归期

李叔同说:“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

越长大越明白:相聚是意外,离别才是常态。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没有不苦的别离。

再亲密的关系也只能陪你一阵子,少有人能陪你一辈子。

即便是相约到白头的爱人,也总会有一个人先行离开。

正所谓: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离开时,不如互道珍重;告别时,不如微笑祝福。

不问归期,不论朝夕,来去随缘,远近随意,亲疏随心。

你若来我便欢喜,你若走我便珍重,就是最舒服的关系。

《文中子·礼乐》中说: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

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

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交朋友,讲究的不是出身背景,而是以心换心。

大家因缘而聚,敬于才华,忠于人品,久于真心。

我青云直上,你不攀附;你顺风顺水,我不嫉妒。

我一穷二白,你不离开;你陷入低谷,我不嘲笑。

彼此之间,没有虚伪,只有真诚,没有鄙视,只有尊重。

俗话说:“时间识人,落难知心。”

好朋友之间,不问出身,只问真不真。

毕竟,虚情假意的交情处处有,真心实意的朋友却难求。

真心好友二三,便已胜过万千点头之交,且行且珍惜。

常言道: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每个人的出身阅历不同,三观认知也不一样。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分歧。

如果凡事都要争个对错,只会是赢了结果,输了感情。

要知道,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港湾。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会把家庭当做“辩论场”。

比对错更重要的,是你理解我,我包容你,相处融洽。

与其争论不休,不如学会谅解,懂得感恩。

小事让一步,大事退一步,不争执,不计较,才能温暖和谐。

余光中说过一句话:“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人这一生,只有一辈子可活,无法重来。

满打满算,不过匆匆百年,三万多天,时间真的不长。

很多事,很多人,哪怕我们再遗憾,也不能倒回。

挂在嘴边的来日方长,最终抵不过世事无常。

此生欠下的债,来世未必有机会还。

所以,趁青春还在,别蹉跎;趁时光未老,多珍惜。

珍惜感情,别辜负;珍惜时间,别挥霍;

珍惜健康,别透支;珍惜生命,别虚度。

过好今生,不问来世,就是最高级的活法。

夜听|珍惜才配拥有,在乎才会长久

 

你幸福吗?如果不幸福,应该怎么办?

一位哲人说:“幸福就是要多看自己拥有的,而不是总看自己没有的。”

当爱人不能给你锦衣玉食时,你要看到他对你关心备至,呵护有加。

当爱人无法经常陪伴你时,你要看到他正在为了你为了家,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当爱人没有汽车只能骑着电动车来接你时,你要看到还有人只能自己淋着雨回家。

当你抱怨自己工资太低时,你要看到还有多少人找不到工作。

当你不满孩子学习成绩时,想想孩子身心健康,平安顺遂,心里就是快乐的。

多看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你就会知足常乐。

人生在世,你不可能把所有好东西都占全。

能拥有其中的一两样,就已经是命运的垂青。

总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人,很难幸福,因为他们内心总有一种匮乏感,无法填满。
看过一个视频。

一个小女孩高高兴兴地吃着棉花糖,突然看到对面的小男孩在啃鸡翅。

小女孩立刻觉得自己手中的棉花糖不甜了,而小男孩也觉得自己手里的鸡翅不香了。

他们互相对视,你看着我的鸡翅,我看着你的棉花糖。

人啊,总是容易对拥有的东西不屑一顾,而对没有的东西心驰神往。

俗话说,珍惜才配拥有,在乎才能长久。

幸福不会留给百般挑剔的人,也不会光临攀高比低的人。

幸福,属于懂得珍惜的人。

人生得一物,有得一物的欢喜;失一物,有失一物的自在。

东野圭吾说:“你的任务就是,珍惜你自己已有的人生,而且还要比之前更加珍惜。”

珍惜,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

愿你我在这条路上,知足常乐!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和我相处,请带着真心

人最怕,信任后的利用。

有人把秘密告诉朋友,他却转身就告诉别人。

有人把心事说给朋友,他却在背后说坏话,落井下石。

有人把积蓄借给朋友,他却不催不还,催他还,还要怪你小心眼。

有人把真心交给朋友,最后却被背叛。

后来的我们,最后都想通了:

在寻找知己的路上,总会遇到两三个白眼狼,四五个不值得,七八个不把你当回事的人。

他们教会了我们,朋友不在多,一两个真心就好。

只有发自内心的感情,才是最经得住考验的感情。

这话一点都不错,如果和我相处不走心,那便等于走了个过场。

聚会终会散场,人走茶凉,那要这等朋友,只不过是浪费时间和感情,不要也罢。

你若不真心,我也无所谓,你若真心待我,我便双倍报答。

和我相处,请带着热心

人最怕,交心后的疏离。

感情,不联系就淡了。

人心,不温暖就凉了。

曾经有过炙热的友情,爱情,彼此也没做错过什么。

但久而久之,就慢慢淡了。

感情逐渐变了,我对你的热情还在,你对我却不复从前。

其实我都懂,有些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你总是不联系我,不关心我,靠着我单方面的主动,我会累,会疲倦,会被消耗殆尽。

你若总是对我漠视,对我疏离,我的心凉了,就再也暖不回了。

有些人,遇见就够了,余生就算了。

其实,很多人走了,当时很难过,渐渐就习惯了。

生活就是这样,该走的留不住,不爱你的怎么都不爱你。

能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凉你心的朋友便不算朋友。

这辈子要的不多,我一定对你热心,请你不要对我冷情,因为感情都是相互的。

和我相处,请带着感恩

人最怕,付出没有回报。

心地善良的人,往往乐于付出。

常言道:感情真不真,你落个难就知道了。

我曾经和你相交甚欢,我全心全意为你,你却在我需要帮助时,跑得比谁都快。

我从不奢求你倾囊相助,但求你尊重我曾经为你付出的真情。

很喜欢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里》写过的一段话:

“这个世界虽然大,但并没必要每天交往那么多朋友。

并不是朋友越多你就学习得越多,还有一个危险,那就是应付变得越来越多,解释变得越来越多,时间浪费得越来越多。

当我们觉得汤的味道太浓了,就会兑更多水。

如果生命是汤,朋友就是水,水越来越多,个人也会越来越寡味。”

如果朋友不懂得感恩,不在乎你的付出,不懂你的真心,请离开他。

别傻傻付出,最后换来的不过是一场空。

常怀感恩,是对朋友最起码的尊重。

我的善良不是笨,忍让不是傻。

俗话说,人怕走错路,心怕给错人。

活了这些年,生命里的人来来去去,也让我逐渐看透了人心。

也没有永恒的爱和保护,珍惜当下,也放下过往。

你离开了谁都能好好地生活,你也不是谁不可或缺的人。

想通了这个,你便不会太过在意得失,也不会为了某些人的不在乎,而黯然伤神。

深交,要带着平常心。

你能安然自若,便没有谁能真正伤到你。

你若处之泰然,便没有谁能左右你的心。

人生在世,问心无愧就好。

不负彼此,对得起别人的付出,也对得住自己的付出,那就足够了。

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懂得:

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心越来越真。

深交,贵在随遇而安,一念平常。

夜听|换位思考,换位做事,换位做人

   做人,要懂得换位思考,善待别人。 能感受别人难处,是关怀;能体谅别人不易,是宽厚;能饶恕别人错误,是大度。 生命,是一种回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别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别人,要多在别人的位置上看自己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做人,要懂得换位思考,善待别人。

干净,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

作家亦舒写道:

“活着应该有活着的样子,衣服头面得四四整整。

家居洁净,工作做好,不是为闲人,而是为自己。”

漫漫山河,沧海悠悠。

即使深陷鸡毛蒜皮,也要活出自己的境界。

干净、静气、涵养,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房屋干净,生活丰富

“心安静则无躁,心干净则无忧。”

把房屋打扫干净,内心自然也轻松。

干净,是最好的气质。

郭婉莹是民国时期的富家千金。

1957年,她的丈夫被关进监狱,而她也被下放到农村。

 

她挖鱼塘、挑河泥、锤石块,满手起了老茧。

 

1966年,丈夫去世,她背负14万外债,带着孩子住在不到7平米的亭子间。

 

即使如此困难,她依然活得干净且自在。

 

郭婉莹喜欢吃面包,就用煤球炉做烤箱,用铁丝做成网子,在煤火上烤面包。

 

没有茶具,她就用搪瓷缸子煮点大碗茶。

 

她每天擦窗户、刷地板,摘几朵路边的小野花摆在桌上,小房间被她整理得干干净净。

 

邻居嘲笑她:“你都这么落魄了,怎么还那么讲究?”

 

郭婉莹回答:“因为,这才是人活着该有的样子。”

作家白落梅写道:

“一屋清净,一庭月色,一杯淡茶。人生艰难,也要给自己增添一缕缕花香。”

有人问:人为什么要保持干净?

高赞回答是:因为干净是一种韧劲,把你从深渊中拉出来,让你活得坦坦荡荡。

干净的人,内心没有邪念,眼神清澈,做事专注。

不拖沓、不含糊、不懒散,一步一步朝着目标前进,把苦日子熬出甜头来。

生活本来单纯,你若干净,清风自来。

内心安静,格局放宽

听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悲时不言,喜时不诺,怒时不争。”

安静,是真正的智慧。

退出浮华,独守内心一寸天地,韬光养晦。

古语有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一个人越是在低谷,越要安静内敛,拔除锐气。

演员胡歌曾经遭遇车祸,几乎毁容。

 

在治病那几年,胡歌深居简出。

 

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读书、练书法、看剧本。

 

他不再凑热闹,而是专注于提升修养,磨练演技,走入角色内心。

 

重新复出后,他靠着《琅琊榜》拿下无数大奖,摆脱了“小鲜肉”的标签,转型为“实力派”。

苏轼曾经写道:

“古之圣人,必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成大事者,更明白以静制动的谋略,遇事不慌,冷静决策,比平常人多了一份静气。

苏东坡一生波折,遭遇降职,幼子早夭。

但他却依然能够在草屋荒地中,安然于柴米油盐,不被喧嚣浮华所诱惑。

那些轰轰烈烈的、锣鼓喧天的,最终都安静下来。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安,是“大道至简,大味必素”的眼界。

静,是“不畏将来,不念过去“的格局。

入得清凉境,既生欢喜心。

不染是非,修炼涵养

“真正有涵养的人,不说闲话、不议是非、不谈长短。管住嘴,守住心。”

涵养,就是人的第二张脸。

五官是天生的,但是涵养却是后天修得的。

一个没有涵养的人,走到哪里都讨人嫌。

《道德经》中写道: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真正懂得大道理的人,反而不会夸夸其谈,而那些花言巧语的人,最是浅薄无知。

空谷幽兰,崖间清香。

竹本空心,节节攀高。

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羡荣华,也不自卑委屈,淡定盛开,已是无上境界。

魏晋时期,奢侈之风盛行。

 

竹林七贤隐居山林,与青山绿水为伴,不愿进入官场。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不闻外事,不问朝纲。

 

他们在山阴的竹林里喝酒弹唱,作诗下棋,颇有风骨,超脱世俗。

 

《荀子》有言:

“玉在山中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山上有玉,那么山中草木都受到滋润,水里有珍珠,连河岸都不那么干枯。

世间万物,皆有定律。

最顶级的修炼,是圆润不尖锐、柔软不懦弱、厚道而不退缩。

一个涵养的人,光芒总是遮掩不住的。

《菜根谭》里记载: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人生境界不同,境遇也就相差十万八千里。

不怨天,不尤人,凡事从自身做起。

房屋干净,内心安静,不染是非,方能无往而不利。

与你共勉。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和我相处,请带着真心

 

人最怕,信任后的利用。

有人把秘密告诉朋友,他却转身就告诉别人。

有人把心事说给朋友,他却在背后说坏话,落井下石。

有人把积蓄借给朋友,他却不催不还,催他还,还要怪你小心眼。

有人把真心交给朋友,最后却被背叛。

后来的我们,最后都想通了:

在寻找知己的路上,总会遇到两三个白眼狼,四五个不值得,七八个不把你当回事的人。

他们教会了我们,朋友不在多,一两个真心就好。

只有发自内心的感情,才是最经得住考验的感情。

这话一点都不错,如果和我相处不走心,那便等于走了个过场。

聚会终会散场,人走茶凉,那要这等朋友,只不过是浪费时间和感情,不要也罢。

你若不真心,我也无所谓,你若真心待我,我便双倍报答。

和我相处,请带着热心

人最怕,交心后的疏离。

感情,不联系就淡了。

人心,不温暖就凉了。

曾经有过炙热的友情,爱情,彼此也没做错过什么。

但久而久之,就慢慢淡了。

感情逐渐变了,我对你的热情还在,你对我却不复从前。

其实我都懂,有些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你总是不联系我,不关心我,靠着我单方面的主动,我会累,会疲倦,会被消耗殆尽。

你若总是对我漠视,对我疏离,我的心凉了,就再也暖不回了。

有些人,遇见就够了,余生就算了。

其实,很多人走了,当时很难过,渐渐就习惯了。

生活就是这样,该走的留不住,不爱你的怎么都不爱你。

能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凉你心的朋友便不算朋友。

这辈子要的不多,我一定对你热心,请你不要对我冷情,因为感情都是相互的。

和我相处,请带着感恩

人最怕,付出没有回报。

心地善良的人,往往乐于付出。

常言道:感情真不真,你落个难就知道了。

我曾经和你相交甚欢,我全心全意为你,你却在我需要帮助时,跑得比谁都快。

我从不奢求你倾囊相助,但求你尊重我曾经为你付出的真情。

很喜欢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里》写过的一段话:

“这个世界虽然大,但并没必要每天交往那么多朋友。

并不是朋友越多你就学习得越多,还有一个危险,那就是应付变得越来越多,解释变得越来越多,时间浪费得越来越多。

当我们觉得汤的味道太浓了,就会兑更多水。

如果生命是汤,朋友就是水,水越来越多,个人也会越来越寡味。”

如果朋友不懂得感恩,不在乎你的付出,不懂你的真心,请离开他。

别傻傻付出,最后换来的不过是一场空。

常怀感恩,是对朋友最起码的尊重。

我的善良不是笨,忍让不是傻。

深交,要带着平常心

俗话说,人怕走错路,心怕给错人。

活了这些年,生命里的人来来去去,也让我逐渐看透了人心。

也没有永恒的爱和保护,珍惜当下,也放下过往。

你离开了谁都能好好地生活,你也不是谁不可或缺的人。

想通了这个,你便不会太过在意得失,也不会为了某些人的不在乎,而黯然伤神。

深交,要带着平常心。

你能安然自若,便没有谁能真正伤到你。

你若处之泰然,便没有谁能左右你的心。

人生在世,问心无愧就好。

不负彼此,对得起别人的付出,也对得住自己的付出,那就足够了。

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懂得:

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心越来越真。

深交,贵在随遇而安,一念平常。

深爱过的人不联系你,也不拉黑你,一定是因为……

看到这样一条朋友圈:

偶然听到你喜欢的那首歌,迫不及待想要告诉你,可忽然想到,我们已经好久没有联系,于是默默删除对话框里的文字。

在你的通讯录里,是不是也有这么一个人?

曾经相见恨晚,无话不说;如今冷漠疏远,无话可说。

为什么原本深爱你的男人,在不联系也不拉黑的沉默中,与你变得陌生?

一定是有以下几种因。

朝三暮四的人,最是无情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男人,刚认识的时候对你百般讨好,然而一旦新鲜感过了,就会莫名冷淡。

不主动联系,连解释都欠缺,用冷暴力逼你主动放手。

对他来说,爱是游戏,你是备胎。

谁都深知,在感情里最避讳的就是,你把他当成生活中的唯一,他却从来不是非你不可。

试问,男人若真的爱你,又怎么舍得把你当成大多数中的一员。

所有模棱两可、暧昧不明的背后,想来必定是不爱。

女人在感情里真正渴求的东西,就是爱人全身心的专一,本质就是独一无二的偏爱。

所以,她会情不自禁想要让对方区别对待,想独享他的好,舍不得瓜分一星半点给别人。

反之,若自己不是男人心里的首选和例外,那么这段感情也自然不必再继续下去。

正如三毛所说:

“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

好的感情,是只对一个人的偏爱,而不是廉价滥情的博爱。

肆意泛滥的爱情,必然无法走到终点。

爱而不得的人,注定无缘

你的微信里,有没有这么一个人,不删微信,但也不再联系。没有拉黑,但也没了关系。

然而,你心里清楚明白,不是不关心,而是不知道以何种身份去关心。

不是不在意,而是不知道以什么理由去叨扰。

或许是因为没在对的时间、彼此错过,或许是因为少了可以相爱的身份、进退两难。

爱而不得的人,注定得不到缘分的眷顾,哪怕心里还有留恋,不联系、不删除,就是最体面的关系。

人世间,太多的心动,是一场缘分的演绎,太多的心酸,是一场缘分的收场。

一场爱恋的开始,谁都想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然而,到最后,我们都不得不承认遗憾的存在。

佛说:与你无缘的人,不用心存幻念。

那些爱而不得的人,注定是今生的过客,有缘相识,却无缘相守,陪伴彼此走过一段时光,然后擦肩而过。

既然如此,何必痴缠,何必留恋,就让彼此,保留那一点最真挚的美好,相忘于江湖。

对无缘的人来说,不拉黑、不删除,就是最好的放下。

用力爱过的人,不必计较

对于感情里的伤害和遗憾,我们就是怨恨不起来,这是什么原因?

我想,正是爱情里有这么多的含恨与不如意,才更让人难以割舍,难以忘怀。

有的人来到你的生命,只是给你上了一课,让你更加明白感情的真谛,而有的人,因有缘无分错过,不能朝暮相依。

正是这种来来往往,分分合合,才给了人生一种残缺不全的美。

茫茫人海,相遇不易,相爱难得。

不是所有的相遇都有结局,但是每一场相遇都有它的意义。

不论怎样,在一起的时光里有过惊艳和美好,这就已经足够。

与其心有不甘、痴缠怨恨,不如就让过去的感情随风而去。

不再计较,和那些意难平的遗憾和解,余生,放过自己也放过对方。

高晓松和前妻离婚时说:

“感谢时光流逝中的恩宠,感谢成长与回望,感谢缘分,感谢信仰。聚散自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山水共作证。”

深爱却不能在一起的人,就用最好的心态去看待情深缘浅的爱恋;用最好的心态去祝福那个爱而不得的人。

不否认曾经的相爱,也不遗憾现在的离开。

山高水长,各自安好,不拖不欠,不怨不怪。

往后,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那个来过你的生命里,陪你走过人生重要一程的人。

不必再联系,也不必去删除。

谢谢他,给过你温暖和感动,让你知道了自己是一个值得被人爱的人。

虽然遗憾没能走到最后,但也从未后悔掏心掏肺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