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有些人,不删除,但也不再联系

 
有人说,人生有两种不联系:一种是忘记了,一种是放在回忆里。
你的微信好友列表里,有没有一个没删除,但也不会联系的人呢?
你们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陌生。
故事的开头,适逢其会。
故事的结局,天各一方。
 
不联系,不代表忘记
网上有人问,删了微信就真的能放下吗?
有个点赞很高的回答是这么说的:
“其实,就算删了又能怎么样呢。他始终留在你心里,你始终忘不掉。
有时候反而删了会更加的想念,发了疯一样的,用别的方法迫切地想知道他的一切。
真正的放下大概是即使不删掉好友,也能一笑而过的那种淡然吧。
夜听有位听友留言说,她曾等过一个人6年,从24岁到30岁,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给了那个人。
六年的爱情长跑在众多牵绊下分道扬镳。
 
她和初恋在一起熬过了最苦的日子,最后却因为不同的人生规划而分手。 
一个听从家里人的建议,回老家成都发展,过离家近、安稳一点的日子;另一个一心想在北京扎根,留在一线城市闯荡。 
女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从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里慢慢走出来,她仍然留着初恋送的旧物,也会偶尔回想起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
她保存着初恋的微信,舍不得删除,但也不会再去打扰。
 
有人问:分开后不联系的人,是不再想念,彻底放下对方了吗?
不是的。
经历过刻骨铭心的感情,你会知道,认真爱过的人,是很难忘记的。
尽管不拉黑,不删除,不再说话,成为了两个互不相干的人。
但不联系,并不代表忘记。
只是你知道,有些人,再不舍,再想念,也只能到此为止。
有些感情,该停留在过去的,只能让它停留在过去。
你们终将会有新的生活,会遇见新的人生。
 
知交零落,是人生常态
贾平凹在《暂坐》中说:
“有些人来了去了。有些人近了远了。你看匆匆一年又是秋,岁月不堪数,故人不如初。
不过是在这人间暂坐,却要历经万千沧桑。”
你的生命中大概也遇见过这样一个人吧,那时候你以为,你们之间的感情可以维系一辈子。
可渐渐的,你们只是静静地躺在彼此的微信通讯录里。
没有争吵,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说好要永远相伴的人,却在半路上失去了痕迹。
网友杏子在知乎上分享了一段感触很深的经历。
刚刚毕业那会,因为经济拮据,杏子不得不找人合租分担房租。
所幸她的室友是个很温柔、善良的姑娘,只要她做饭,都会做双份,为杏子准备一份。
室友加班到很晚的时候,杏子会去楼下的巷子里接她。
杏子失业的时候,室友更是一个人主动承担了好几个月的房租。
后来室友离开了上海,回到了老家重庆。
第一年,杏子特意去看过她一次,那时候两个人约定好,以后每年都要聚两次。
第三年,室友在爸妈的安排下相亲,结了婚。杏子也在换了两份工作之后,变得更忙。
两个人有了截然不同的生活,一年见两次的频率变成了两年都没有见一次。
难过吗?遗憾吗?
一定会的。
可就像有人在那条帖子下面评论的:
朋友,不联系,不拉黑,不删除,不是我忘记了,而是我放在了回忆里。
知交零落,是人生常态。
一辈子很长,变化很多,我们终将要学会接受无常,接受不知所以,也会学着慢慢释怀:
在你生命的某个时间段,有个人曾和你一见如故过,志趣相投过,甚至心心相惜过。
你们相遇相知,给过彼此温暖和善意,陪伴彼此走过一程难忘的路,即使没有走到最后,也不必遗憾。
因为你们的遇见,本身就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爱的人,要常联系
也许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过遗憾,关于爱情,关于友情,关于亲情。
撒贝宁就曾在一档节目里分享过自己的遗憾。
孩子出生的时候,他第一时间给母亲发了条微信:
“你的两个小孙子出生了。”
但微信那头,却没有人回复他。
撒贝宁的妈妈,已经过世很久了,可她的微信,一直被儿子保留着。
撒贝宁在节目里感慨,现在的年轻人,要好好珍惜有父母在身边的幸福。
听起来很平常吧?
可是有多少人能保持频率,偶给给爸妈打个电话,发条微信呢?
年龄渐长之后,工作和社交,几乎占满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变得越来越忙,忙于生活,忙于孩子,忙于工作,却唯独遗忘了父母。
很少主动联系,关心他们的近况,和父母聊天对我们来说甚至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可是你却不知道,手机那头的人,有多渴望能和你联系,哪怕只是几句简单的问候也好。
长大之后,父母渐渐变成了那个渴望我们陪伴和关心的孩子。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大,他们的世界却变得越来越小,小到只装满了孩子。
你的每一条朋友圈他们会仔细的翻来覆去,你的每一条信息他们都不敢错过。
跟你聊天不会敷衍,会把手机那头的你的牵挂当成幸福。
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句台词说:
若爱一个人,现在就说吧。在忙碌的这个瞬间,在变成遗憾说出口之前。
在这个匆忙的时代,请你也偶尔停下来,别忘了抽抽空,留点时间给家人。
面对他们的信息,记得回复,别敷衍;
时不时也挪点时间出来聊聊天,谈谈心,唠嗑唠嗑家常。
能和爱的人聊聊天,这也是一种珍贵的幸福。
 
人这一生,会和许多人相遇,会和一部分人相知,也会和某个人相爱。
但最后,大部分人都会和你告别,消失在你前行的生活里。
那些爱过却不能拥有的人,余生就不必他多指教了,有些人只适合安静地住在心里。
那些慢慢消散在人海的朋友,愿你慢慢学着释怀,或许把他们留在回忆里会更温暖。
而那些仍然陪在身边的人,你得加倍去珍惜,把他们放在最珍贵的地方。
因为,抓不住的是曾经,握在手里的是现在。
不管什么时候,珍惜拥有的,放下失去的,万事随缘,才是最好的活法。

夜听|想念的人,要常联系

人与人之间,缘有深浅,情有厚薄,关系也有远近。
 
在时间洪流的冲刷中,大多数人的淡漠疏离,都是因为长时间没有联系。
 
或许,日常我们会偶尔想念,但因为长久的不联系,生怕贸然的关心会让彼此尴尬;
也或许,平时我们心里是在意的,但因为好久没有了联系,生怕突然间的问候成了生分后的打扰。
 
其实,对于最亲的家人、至亲的爱人、挚亲的朋友来说,他们怕的不是你经常打扰,而是你不再打扰。
 
要知道好的感情,要常联系,才能亲密如初,才能稳固长久。
 
常联系生我养我的父母
 
成年之后,我们忙于求学或是工作,只顾着埋头向前走,却忽视了身后的父母在翘首以盼,他们在奔忙的岁月中悄然老去。
 
现在的我们,离家的日子很长,联系的频率很少,总是忽略了父母一直在家静静守候,深深牵挂。
 
我的朋友曾和我说起过一件至今都无法原谅自己的事。
一次他回家,他远远地看到妈妈在剥花生,就想和妈妈开个玩笑,于是在微信上问妈妈在干嘛?
看着妈妈拿出老花镜,远隔着屏幕,一笔一划地手写输入文字,一句话发了两分多钟。
 
当时他就红了眼眶,因为他想起了曾经对妈妈说过的一句话:自己工作不方便,让妈妈多发文字少发语音。
 
我能体会我朋友内心的自责。
我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人生,忙着自己的生活,可我们却因此忽略了给我们生命,陪我们走人生的父母也需要我们的温暖和陪伴。
 
有时想想父母为了了解我们的近况,笨拙地学着使用电子产品,努力地想要跟上潮流,就想以我们喜欢的方式保持联系。
 
因为体谅我们的忙,纵使心中被思念填满,也不敢过多打扰,好不容易盼到我们的电话,他们总是闲话家常,报喜不报忧。
 
所以啊,我们若不能时时陪在父母身边,就给他们多点时间和耐心。
 
想家人了,就多一些联系,语言能够传递思念的温度,联系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
 
我们的父母都已经老了,能听到、知道我们的平安健康已是他们余生最大的念想和欣慰。
 
有空就多联系吧,不要让遗憾成为我们后知后觉的痛。
 
 
长惦念相濡以沫的爱人
 
看过这样一句话: 
“再合适的两个人,不去关心慢慢就陌生了,再深的感情,不去呵护慢慢就淡了,彼此不说话,慢慢就没话可说了。”
是啊,最初因为爱,我们在谈恋爱时总是消息不断、热情不减,有说完晚安还要再聊好多句的甜腻。
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疯长的思念,还有时时刻刻都想知道对方在干嘛的期盼。
 
后来,因为忙碌、因为远距离、因为坏情绪,对爱人有了敷衍,有了淡漠。
 
你懒得多加关心,懒得及时回复,于是感情放着放着,就自动冷却、无疾而终了。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一段感情,往往因常惦记而互相吸引靠近,也会因为久不联系而渐行渐远。
 
彼此之间,没了交流,便没了关心,便没了交集。
所以经营一段感情的最佳方式,就是彼此勿忘承诺,常思量,多挂念。
 
离家久了,想念了,就主动联系,别让对方等,别让对方猜疑,感情从来都是在你来我往间愈行愈久,在从不间断的联系中日渐升温。
 
余生不长,趁爱还未远,多多联系;趁情还未冷,好好珍惜。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有一个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爱人在身边相守余生。
人生最大的成功是,有爱、有家、有温馨、有快乐。
 
常联系情同手足的朋友
人这一生,知交零落,实是人生常态。
 
校园里曾经形影不离的同窗闺蜜,结伴一程志同道合的挚友,不联系就成了泛泛之交,甚至形同陌路。
 
纵然偶有联系,也因工作、生活失去了交集,缺少共同话题而稍显尴尬,渐渐生疏,回头怀想,只增遗憾。
 
记得一位作家这样写过: 
“我们匆忙赶路,却逃不掉孤独疲惫;我们豪情万丈,却藏不住遍体鳞伤;我们回首想念,朋友已各自走远。”
深以为然。
 
真心的朋友,不是需要时才去找,真挚的感情,别等失去后才懂对方的好。
 
人生中的二三知己,多来往,多交流,别让情同手足的人,不再熟悉;
 
生命中的三五好友,常相聚,常联系,别让值得相交的人,风流云散。
 
朋友之间,常联系的感情,背后代表着的意义,无非就是在乎两个字。
 
往后的日子里,且行且惜,不要总想着等下一次有空,再好好联系对方。
要记住这世间没有什么来日方长,只有离别时的猝不及防,我们能做的就是多联系,珍视每一次相聚的机会和时光。
 
 
 
时间如流沙,苍老了风华。
如我们留不住岁月,那就让我们珍惜当下。
 
有空了,多问候;想念了,多联系。
即使相距遥远,也别让爱和关心在我们的生活中缺席。

夜听|放下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放下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有人回答说:
“以前我真的是一个很幼稚的人,总是用删除或拉黑的方式去结束一段感情。
但真正下手的那一刻,心里像蚂蚁啃食一样难受。之后又忍不住通过各种途径去查看对方的动态,每隔一段时间就想添加他好友。
就这样反反复复,结果发现怎么也忘不了。”
有时候感情就是这么折磨人。
你越是努力想忘记一个人,他就在你记忆里扎根扎得越深。
你以为删掉他为好友,拉黑他的联系方式,就能逼迫自己放下和遗忘。
殊不知,多少个夜不成寐的辗转时刻,你偷偷在搜索框里输入他的微信号,翻看和他之前的聊天记录,甚至四处打探他的消息。
你越是刻意想放下,就越无法真正释然。
因为真正的放下,是悄无声息,不需要太用力的。
是分开后,你没有删除拉黑他,却也不再主动联系他。
是当某天他身边有了新人,你可以大方送上祝福,而不再为此感到心酸难过。
是多年以后,回想起这段经历,你能笑着感激他曾经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不再愤愤不平当初的结局。
人海茫茫,每一场相遇,我们都该珍惜。
人潮汹涌,所有的失去,我们也理应接受并释怀。
人生一世,本就少有圆满,遗憾后悔都在所难免。
但时过境迁之后,你会发现,那些曾经你以为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忘不了的人和事,其实都只是人生的跳板。
跳不过去,你就只能在原地徘徊挣扎。
跳过去了,前方会有更美的风景等着你。
真正想放下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一味地怀念,而是带着遗憾继续去过自己的生活。
当你走得更远,邂逅的人和事越多,就会明白,天边的晚霞,傍晚的微风,春天的百花,夏季的清凉,世间的万物都能治愈你,激励你,给你温暖,伴你前行。
人生永远有告别,有离开,但我们永远可以保持期待,保持热爱。

夜听|情出自愿,爱过无悔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特别的缘分。它让原本陌生的两个人,变得熟悉,也让原本冷酷的两个人,变得柔情。

如果说第一次遇见是偶然,第二次遇见是必然,那么第三次遇见便是命中注定。生命中,该你遇见的人,早晚都会遇见,该你经历的事,始终都会经历。

 

听过一段话说:“人这一生,本来就会遇见三种人,第一种人拿来成长,第二种人拿来生活,第三种人拿来一辈子怀念。

 

花开花落自有期,聚散离合终有时。若有一天有幸相逢,只想轻轻地问候一句:“最近是否一切都好?

 

有些事,就让它定格过去;有些人,就让它停留心中。

 

情出自愿,事过无悔,不谈亏欠,不负遇见。

夜听|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前段时间,话题#我不麻烦你,你也别来麻烦我#上了热搜。
“不打扰”,成为当下最新的社交诉求。
有人会说,凭我们的关系,帮点儿小忙很难吗?
但你们的关系,或许并不如你想得那么深,帮点儿小忙也真的很难。
你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人都该围绕在自己身边,但遇事儿的时候,才发现关心自己的就那么几个;
你以为朋友就该陪你走到人生尽头,但走着走着,才发现曾经的莫逆之交竟然也会天各一方……
人啊,永远不能高估和任何人的关系,否则,最伤害的,还是自己。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电影《山河故人》里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想来,导演贾樟柯也是有感而发。
他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小时候,他和表弟一起长大,感情深厚,他一度认为,血脉相连的俩人,一辈子都会那么好。
但18岁那年,他去了北影学导演,表弟留在当地的一家煤矿务工。
多年之后,两人再见,似乎再也找不到共同话题,也再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勾肩搭背、称兄道弟。
只能看着彼此,笑着点点头。
听着凄凉,但却无奈。
木心也感慨:“童年的朋友,如同童年的衣裳,长大后,不是不愿意穿,是无可奈何了。”
不知道多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
曾经最好的闺蜜,却是从别人口中听见她结婚的消息;曾经最好的哥们,却是在同学会上才能匆匆见上一面。
人生路上,你会收获很多,但也会失去很多。
有些人因为步调不一致,只能渐行渐远;有些人因为时空的谎言,只能成为生命的过客。
著名的“邓巴数字”,就说了这样一个道理:
你的人际圈子是有限的,你所能一下子反应过来的人名最多有148个,而能进入核心交往层的,却只有20个。
即使你们曾经不分彼此,即使你们曾经情深义重。
但随着新人的涌入,旧人也只能离开。
即使你再不舍,也只能说声再见,即使你再遗憾,也只能挥手告别。
 
过高的期望,是失望的开始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人处着处着就淡了。
有些感情,在你眼里是可以“两肋插刀”的深厚;有些感情,在他眼里或许只是“可有可无”的淡漠。
有时候,对一段关系抱有过高的期望,往往就是你对这段关系产生失望的开始。
朋友小松刚工作时,认识了同事小昕。
小昕为人热情,走到哪儿,都带着初来乍到的小松,还总是会各种“提点”小松,让她避免了一些常规性的错误。
小松也喜欢这个为人开朗的姑娘,两人慢慢从同事处成了朋友,甚至一起租了房子。
有一次,小昕发高烧,小松赶紧请假,带着小昕看医生,尽心尽力照顾了她好几天。
小松认为,好朋友就是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陪着、宠着、安慰着。
但是,小松有一次重感冒,难受得下不了床,小昕只是说了一句“多喝热水”就匆匆出门了。
这让小松心里存了芥蒂,认为自己的付出没得到回报,自己的好意全都付之东流。
几天后,感冒是好了,但小松却渐渐疏远了和小昕的关系。
后来,她和前辈无意聊起了这段错付的友谊。
前辈安慰她:“小昕其实不是坏人,要不一开始也不可能尽心尽力帮你,只是你对她的期望值太高了,一旦她没按你想象的去做,你就会对她特别失望。”
心理学上有一个“投射效应”,是指我们在和他人相处时,总是希望自己的热情能有回应,自己的付出能有回报,自己对别人好,他也能对自己好。
但是,人心却不是商品,并没有所谓的等价交换。
与其高估一段关系,等着受伤,还不如放平心态,保持距离,给彼此一个喘息的机会。
懂得体谅彼此的不易,一段关系才能走得更远。
 
最好的感情是:亲疏随缘,爱恨随意
周国平曾说:“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
诚然,舒服的关系,可遇不可求,长久的关系,可盼不可期。
不知道你是否有那样的朋友,即使好久不见,但回首时,却发现他仍然在那里?
即使相聚千里,但需要时,却发现他始终不曾离开。
博主Alice就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
她爸爸和宋叔年轻时,因为关系好,就想着要把家安在一起。
但天不遂人愿,成家后,两人竟然相隔了将近4000公里。
距离却没阻隔两人的亲近,每年年前,宋叔都会带着家人来鱼爸家住一段时间,送块腊肉,走的时候再背上一袋大米。
两个老友见了,总是回忆当年在一起时经历的事儿,再聊聊最近发生的开心与不开心。
有回,Alice问爸爸,宋叔为什么每年都来啊?
鱼爸说,大概是想念的厉害吧,年轻的时候说要把家安在一起,后来没成功,自己的腰不能长时间坐车,只能让你宋叔一趟趟跑了。
这大概就是朋友之间舒服的状态:
“付出时不强求回报,得到时不过度贪婪,既能够相互依赖,也能彼此独立。”
的确,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一段好的关系,既需要深情相拥,也需要适时放手。
两个人的关系再好,也不能只有彼此;两个人的情谊再深,也不可能永不分开。
最好的感情,其实是亲疏随缘,爱恨随意,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毕竟,心若在,相距千里又何妨?
心若不在,寸步不离又怎样?
 
人生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有的人一见如故,却因为时间、空间的拉锯而渐行渐远;有的人满怀期待,却因为一次次失望而最终散场。
不要把太多人请进你的生命,也不要高估了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最好的关系,就是一半依赖,一半放手,亲疏随缘,爱恨随意。
文末点亮在看,愿你的真心不会被辜负,也愿你的善意能够被守护。

夜听|余生,学会哄自己开心

 
知乎上有人问:你上一次开怀大笑是在什么时候?
 
有位网友的回答很扎心:“笑只是一个表情,长大后每天都带着面具,已经忘记了该如何让自己开心。”
 
是啊,走过半生,才发现最遗憾的是忘了取悦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连开心都成为一种奢侈,你要学会用欢喜冲淡生活的苦涩。
 
再美的花朵,也会凋零;再铁的朋友,也会走散。
 
人到中年,学会自己哄自己开心,也是一种幸福。
 
生活虽难,不忘苦中作乐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菩提树下,小和尚问师父:
 
“师父,人生中难免有苦的时候,我们要如何去面对呢?”
 
师父回答:
 
“苦如浓茶,怎么品茶便怎么吃苦。”
 
诚然,浓茶虽苦,但只要细品,苦味散去,留下的便是清香。
 
前两天,一直很低调的大学同学晓凤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婚姻邀请函的照片,配图文案是:幸好有你,未来可期。
 
评论中除了大家的祝福,还有一些同学表达出了自己的疑惑:这么突然的吗?
 
印象中,晓凤的经历似乎有些坎坷:刚毕业的那一年,她被男友分手,工作上被经理翘单,从小带她长大的外婆,也离她而去……
 
转眼间,她就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引来不少同学羡慕。 
 
聊天中,得知晓凤的生活,大家才发现她的转变实属不易。
 
和前男友分手后,她每天强忍悲伤对着镜子微笑,学习做菜,用美食治愈自己,在加入的美食群中遇到现在的老公;
 
辞掉第一份工作后,她并没有颓丧,而是把自己工作的经历,拍成视频,用“自嘲”的“梗”发到网上,在博得网友大笑的同时,自己也乐在其中,成为一名自媒体博主;
 
每次深夜想起外婆时,她会用文字写下对外婆的思念,让自己释怀。
 
晓凤说,只有学会在困境中苦中作乐,才能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事实证明,她的乐观治愈了自己。
 
《阿甘正传》中有句经典的台词说: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苦,是生活的原味;甜,是人生的属性。
 
吃得了苦,才能品得到甜。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哄自己开心,是对生活最好的致敬。
 
人到中年,把开心当作一种习惯,方能离苦得甜。
 
 
贪念越少 ,幸福感越高
面对生活的琐碎,我们的情绪起起落落,有时不是因为世界太复杂,而是我们想要的太多。
 
有些欲望,就像看不到底的深渊,吞噬了我们的幸福。
 
听友萌萌分享过一件她家的事情。
 
结婚后,她和婆婆住在一起,老人家因为“爱贪小便宜”,常常自寻烦恼。
 
一次,一群推销净水器的小伙子在小区“忽悠”老人,说是每天听“宣讲”的人,都能拿到小礼品。
 
说是礼品,不过就是一盒盒鸡蛋、一袋袋洗衣粉。
 
婆婆领完这些小恩小惠后,被销售员“征服”,拿出自己的一个月的退休工资买了一个净水器。
 
萌萌仔细看了看净水器,发现是个三无产品,连生产厂家的具体地址都没有。
 
萌萌说,公公上过更大的当,有一家金融公司,打着存款获得高利息的幌子。
 
公公将五万块钱的养老金存进去,半年后,这家公司的老板跑路了,利息没拿到多少,五万元的本金打了水漂。
 
人的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减少贪念,才是最通透的活法。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欲望太多。
 
贪念少一点,幸福就会多一点。
 
宽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在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面对伤害,微微一笑是豁达;面对辱骂,不去理会是一种超凡。”
 
人到中年,脚下是未来,肩上是责任,包容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罗伊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富翁为挑选继承人,让三个儿子用一年时间游历世界,看谁做的事情最高尚。
 
一年过去,三个儿子回到家中,开始向富翁汇报经历。
 
游历途中,大儿子受人之托保管金币,对方意外去世,大儿子如数把金币交给对方家人。 
 
二儿子则是见义勇为,途中遇到一个落水的小乞丐,把对方救起,并留下一笔钱给他。
 
只有一旁的三儿子,很没有底气地说完一路的遭遇。
 
他遇到一个想抢他钱袋子的路人,自己差点死在对方手中。
 
被抢后,他继续赶路。
 
冤家路窄,他看到抢劫他的人睡在悬崖边的树下,当时他只要抬脚就能把这人踢下悬崖,但思考后他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出于好心,他还叫醒了对方,而后才继续赶路。
 
三儿子说:“这实在不算什么有意义的经历,我也没有两个哥哥高尚。”
 
富翁听完三儿子的话后,摆摆手说:“不,诚实与勇敢,是常人该有的品质,这不算高尚。你有报仇的机会,但你选择宽容,这才最难得。”
 
包容他人的过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
 
听过这样一句话:
 
“对人宽容,对己宽容,洞不在深,有容乃大。”
 
过往的人与事,的确会引人心酸,但放不下只能是自伤。
 
成年人的世界,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
 
有人选择告别过去,整装前行;也有人选择作茧自缚,抱憾而终。
 
前者是希望,后者是失望。
 
人这一生,宽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人到中年,学会哄自己开心
 
网易云热评上有这样一句话:
 
“不要因为5分钟的不开心,就耽误你23小时55分钟的开心。”
 
我们虽平凡,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成为自己,气也是过,乐也是过,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酸与苦涩,谁还不是一边消化,一边努力让自己看起来相安无事呢?
 
生活,比你想象的要残酷,世界,比你想象的要温柔。
 
想要学会哄自己开心,这三个方法可以帮助到你,愿你摆脱不开心的现状。
 
1、投资自己
 
懂得哄自己开心的人,都懂得投资自己。
 
那些郁郁寡欢的人,不过是一边喊着口号要变优秀,一边却又无动于衷。
 
你可以不用成为他人,但你必须成为自己。
 
你经常看书,你得到的是知识;
 
你经常运动,你得到的是健康;
 
你经常旅游,你得到的是眼界。
 
投资自己,是获得开心最快的捷径。
 
2、减少欲望
 
欲壑难平的人,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
 
正如一句话所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
 
竞技场上都讲究轻装上阵,人生路上同样如此。
 
欲望少了,你的笑容自然就多了。
 
3、包容他人
 
有一句古话言:“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活在当下,不要试图让别人理解你,做好自己就行。
 
别为一点小事,就扰乱了自己的心绪;
 
别为无关之人,就破坏了自己的心情。
 
包容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选择。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我们的心都是脆弱的,我们得学会哄哄它,安慰它,告诉它一切都会好起来。”
 
中年人的生活,不是车贷房贷,就是学费医疗费,处处要花钱,事事要操心。
 
生命最难熬的时光,不是没人懂,而是没人哄。
 
偶尔的失态,是人之常情。
 
学会哄自己开心,便能看见人间美好;
 
学会让自己快乐,才不会辜负这岁月。
 
情绪之于我们,不仅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选择。
 
如果生活布满阴霾,也别忘了驱散心中的忧郁。
 
文末点亮在看,夜听愿你在糟心的日子里,收拾好心情,做一个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人。

夜听|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爱自己了?

    亲爱的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好好的爱自己,在以后的路上,一定会好好的保护自己,爱惜自己的。   人活一世,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我们要做到更好,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万一哪一天遇见想爱的人了,也有底气去爱,不要让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人慢慢的从你的生活中消失,因为无论爱情还是友情都需要用心经营,总有一个人会出现在你生命里,用心的爱着你,好好的爱自己,再去爱出现在你生命中深爱着你的那个人。

夜听|婚姻里,活的最累的女人,都有这三个特点

      累于不累取决于你自己想怎么过活!   累于不累取决于你自己想怎么过活!人活着本来就很累,所以我们要学会适当的给自己找个动力和开心的理由!总有些事我们应该为了自己而活!不考虑任何人的眼光,不去争论对于错!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对于错!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自然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我不去想对于错!只想跟着自己的心走,想到什么就去做,就想为你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是很小很小!或许在你那里微不足道,但是我确实是用了心的!有时候也会觉得委屈,但是想想又觉得这些都不是事了,因为爱你所以我愿意!你好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