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时间识人,落难知心

一路走来,人都会变。

曾经的你,天真无邪,对待每一个人,都要真心真意;

曾经的你,以为付出就能换来感动,深情就能留住永恒。

后来才明白,世事难料,人心易变。

有人在你风光之时,慕名而来,却在你低谷之时,冷漠离开。

经历过人情冷暖,才知道朋友易交,真心难寻。

能陪你享福的人,不一定能陪你吃苦,但陪你吃过苦的人,一定能陪你走到享福的那一天。

无尽的岁月里,遇见的人那么多,你不必把每个人都放在心上。逢场做戏的人,你当像看戏剧一样,不必当真;虚情假意的人,你当像听段子一样,一笑而过。

时间,最能验证人心。你在这趟叫做人生的列车上,看过风风雨雨,感受过起起落落。别为了那些选择离开你的人而充满忧伤,要为了那些选择陪伴你的人而继续努力。

为了爱情痛过,为了友情哭过,有时候,失去不是结束,而是老天心疼你的经历,它想给你一个全新的梦。在那梦里,你长大了,比从前坚定,也比从前快乐。

慢慢地,你会明白,人到了某个年纪,就不想再去取悦谁了。

在你明亮的眼睛里,不再装着泪水,而是装着一面镜子,对你好的人,你还之以温柔,看不上你的人,同样也入不了你的眼。

看过一段话说:人和人之间,讲究的就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我愿晴空万里时与你同行,风雨飘摇时为你撑伞,你若拿我当挚友,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心意。

感情,要相互奔赴才有意义,真心,要相互珍惜才能长久。

夜听|人生无常,要把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

有人说,情绪不是你生活的全部,但情绪却能左右你全部的生活。

 

这一生,我们常把笑脸送给外人,却唯独把最差的情绪和最糟糕的一面,留给了最亲近和最爱的人。

 

有些人,因为控制不住情绪,毁掉了苦心经营的家。

 

余生很贵,要把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

 

别把最坏的情绪留给父母

 

在后台看过一条印象很深刻的留言,一个叫琳琳的女孩说,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在妈妈走之前,还在跟妈妈吵架。

 

当时她正在上大学,有一次假期结束,准备返校时,妈妈一边替她收拾行李,一边叮嘱她要照顾好自己。

 

因为她平日里生活习惯不好,爱吃油腻辛辣,作息也不规律。琳琳就很不耐烦,对着妈妈发脾气说:“你能不能,别总是这么烦啊!”  

 

说完,她拖着行李箱,把门狠狠地一关,就去学校了。 

 

回校以后,琳琳心中带着气,也没有主动给妈妈打电话。半个月后,琳琳接到家里的电话,说妈妈突发心脏病,进了ICU。

 

琳琳在赶回家的途中,妈妈就离开了人世。琳琳说:“我没想到这辈子跟妈说的最后一句话居然是,你能不能,别总是这么烦啊……” 

 

记得一位作者说过这么一句话:

 

“往昔所有的轻慢和忽略,所有自以为来日还能弥补的遗憾,终究随着逝者的离去,成为永远的来不及。”

 

父母生你、养你、不欠你,还请不要对父母乱发脾气。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也许就是你以后最想留住的时光。

 

那些对着亲爱的人说出口的伤人的话,就像钉子钉入木桩,也许事后你道歉了,把钉子取下来了,可那疤痕已经产生,永远都无法复原了。 

 

有些遗憾,终其一生都是无法弥补的。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

 

他们说不定哪天就离开了,所以,趁着父母还在,好好珍惜与他们的爱和相逢吧。

 

别把最坏的情绪留给爱人

 

中国很多夫妻,明明生活里是彼此依赖,血浓于水的深情,但表达关心和爱的方式,要么就是沉默,要么就是打压,甚至是对抗。

 

有一位男性听友,是一点就燃的暴脾气。他和妻子结婚20多年,就吵了20多年。

在他刚过50岁生日的时候,居然吵到要和妻子去离婚的地步。

 

但是不巧,第二天早上妻子去锻炼的时候,不小心摔成了重伤。

 

这位脾气极其倔强的丈夫,心急如焚,认真地照顾着妻子,要去离婚的事自然也就忘了。

 

但就在妻子快康复的时候,夫妻俩又拌嘴了。

 

妻子说,这日子过不下去了。他冲妻子大声地吼道:“你吃饱了撑的,我一辈子都赔在你身上了,一把年纪了就凑合着过吧。”

 

这位听友说,他知道妻子说过不下去了,只是说气话,只是希望能够多一些关心、多一点爱,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脾气,不懂得照顾妻子的情绪,反而把家变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家本应该是每个人休憩的港湾,是每个在外打拼的人,放下一身戒备,获得爱的能量再重新出发的地方,是我们生命中最值得用心去经营去维护的地方。

 

而家人,更是会陪伴我们一生,且最爱我们的人。

 

所以,对外人彬彬有礼的我们,为什么和最亲的人,反而不能有话好好说呢?

 

比如,用“亲爱的”代替“喂”,用“我想你”代替“你死哪里去了”,用“我希望你……”代替“你必修这样……”,用“我们都冷静一下”代替吼叫咒骂……

 

伤谁也不能伤爱人的心!

 

爱人是支持你、照顾你、陪你到老的人,请别让最爱你的人承受你最坏的脾气。

 

请把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

王小波曾在《爱你就像爱生命》中写道: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家,是我们最该珍惜的地方。 

                      

那是你受了伤可以疗伤的地方,是你可以卸下伪装不用小心翼翼的地方,是你可以痛快哭纵情笑的地方。  

                

那里,有你最亲的父母,陪你过苦日子的爱人,最爱的孩子。

 

他们,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周国平曾说过:对待外人的彬彬有礼,有可能只是处世的圆滑,而将好情绪留给爱的人,才是深入骨髓的教养。

 

当我们有坏情绪时,请停下来深呼吸15秒,把坏情绪赶走,用笑容面对家人。

 

人只有一辈子的缘分,无论这辈子多相爱,下辈子都不会再遇见。

 

所以珍惜这千年修得的缘份,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说话,好好相处,好好爱。 

夜听|谁是你一生最美的遇见?

我们会遇见很多人,有的人匆匆相遇然后挥手告别,有的人陪着我们走一段路程,然后在十字路口各奔东西。


我想对每一个遇见说一声:“谢谢你,让我遇见你。”

我们渐渐地懂得了,人生有太多的遇见,刻骨铭心是一种遇见,擦肩而过也是一种。

无论是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还是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对于心灵来说都是一次历练。

后来我们渐渐懂得了:生活是用来经营的,眼泪是用来坚强的,岁月是用来回忆的。

再后来我们也渐渐地懂得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符合我们自己的想象。


最真的幸福,莫过于有一双无论风雨都和你十指紧扣的手。

夜听|爱一个人

一个人越长大,越成熟,也就越来越谨慎,很多东西我们已经习惯了去计较付出,去比较条件。


但这世上唯一可能不讲条件的,即便付出了也不会要求回报的,可能就是爱。

前几天有一位听友留言说:

一份晚来的情,一个迟到的人。爱上你并不是你有多好,长的有多帅,而是你给了我,别人给不了的感觉,而这种感觉,说又说不出来。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爱又爱不得,忘又忘不了,只能将这份爱,这份心痛埋在心底直到永远。

如果被一个人深爱着,那就好好珍惜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份深情背后,包含着多少默默付出。

夜听|不管夫妻还是情人,这样的男人,值得你深爱

作家亨利·詹姆斯曾说:“最好的人生,就是一场绚丽的浪费。”

 

好的爱情,也是如此。

 

一个爱你的人,懂得“浪费”。

 

懂得浪费,也就懂得了爱情和婚姻的真谛。

 

懂得“浪费”时间

 

爱你的人,懂得浪费时间。

 

综艺《再见爱人》中,编剧王秋雨对夫妻相处的时间,吝啬到了极致。

 

王秋雨规定,一天之中,夫妻在一起的时间决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并且还必须提前预约。

 

有一年秋天,妻子随王秋雨进剧组拍戏。

 

凑巧,在他们拍戏的不远处,是波光潋滟的太湖,妻子想去看看。

 

于是,在休息的间隙,妻子想让王秋雨陪自己去太湖边走走。

 

没想到,王秋雨大声吼道:

 

“你提前预约了吗?走路去要花10多分钟,你这不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吗?”

 

妻子没想到,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请求,却招来了丈夫的破口大骂。

 

她想不通,于是回怼道:

 

“我这辈子都不会去太湖了。”

 

事情过后,丈夫的态度一如往常,并没有半点改变。

 

最终,攒够失望的妻子,选择了离婚。

 

我看过一句特别扎心的话:

 

“一个连时间都不愿给你的人,还能奢望TA给你爱吗?”

 

细细想来,确实如此。连时间都不舍得给你的人,哪有空爱你。

 

网友@刘金花曾分享过自己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丈夫临时出差,好几个月都不着家。因为太过想念,夫妻俩就约好在距离最近的城市见面。

 

刚商量好,刘金花就立马跑到车站,买了张汽车卧铺票,摇摇晃晃11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凌晨1点了。

 

当刘金花下车时,便看到了早已在车前等待的丈夫。她很诧异,为什么路程更远的丈夫,反而还先到了。

 

原来,丈夫为了能早点到,一路上换乘了摩的、轮渡、出租车、地铁。

 

为了见上一面,他们浪费了十多个小时。但他们并不觉得辛苦,而那些浪费掉的时间,也成为了他们最甜蜜的回忆。

 

作家林清玄说:

 

“浪漫,其实就是浪费。

 

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路,浪费时间慢慢变老。

 

 

懂得“浪费”金钱

爱你的人,懂得浪费钱。

 

有人说:“在两性的情感交往中,浪费是一种疯狂的浪漫。一个人是不是超级爱你,就看他愿不愿意‘破格’为你浪费。”

 

结婚以后,生活的负担逐渐变得沉重。

 

面对柴米油盐,我们总是能省则省,却忘记了,沉闷的生活也需要仪式感。

 

在《爱的五种语言》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夫妇,在他们结婚十周年的纪念日里,妻子满心欢喜,准备和丈夫庆祝一番。

 

一大早,等丈夫出门后,妻子便偷偷地跑到烘培店预订了蛋糕。

 

晚上,当丈夫回到家,看到桌上的一大盒蛋糕时,疑惑不已。

 

这时,妻子跑过来,开心地说道:“今天是我们结婚十周年纪念日,所以特意买了蛋糕。想和你……”

 

还没等妻子把话说完,丈夫就直接打断:“你怎么这么浪费,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事。蛋糕这么贵,我也不爱吃,何必浪费钱去买啊。”

 

一番数落,妻子满腹委屈,忍不住抱怨道:

 

“结婚十年来,每逢重要节日,你都没有送过我礼物。今天我好心好意买了蛋糕,你却说我浪费。”说完,便大哭着,转身离去。

 

本该是甜蜜浪漫的日子,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物质是生活必需品,可有些钱,是需要“浪费”的。

 

比如:节日里的鲜花,过生日时的礼物,纪念日的大餐。虽然这些东西会增加额外的花费,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琐事的日常变得更加有仪式感。

 

作家松浦弥太郎说:“最好的用钱之道,是把钱浪费在丰富个人体验和感受上。”

 

深以为然。生命中很多美好的事物,都值得去“浪费”。

 

所谓“浪费”,不必大肆挥霍,无需大张旗鼓。奢侈的是那份心意,难得的是那份深情。

 

那些为爱而花的小钱,点亮了我们的生活,唤醒了我们的爱情。

 

如此“浪费”,何乐不为?

 

懂得“浪费”语言

 

爱你的人,和你有聊不完的话。

 

张嘉佳说:“人和人之间舒服的关系,是可以随时说话。”

 

我曾读过鲁迅和爱人许广平的一个小故事。

 

他俩分隔两地时,写信成了他们交流的唯一方式。信里,他们都会聊些什么呢?

 

在常人看来,一定都是些了不得的内容。譬如时局的动荡,民众的苦难;抑或是诗词和歌赋、人生与哲学。

 

然而,在往来的信件中,他们多数时候都在聊些生活里的琐事。

 

比如,鲁迅在信中这样写道:“我从昨天起,已停止吃青椒,而改为胡椒了,特此奉闻。再谈。”

 

许广平回信:“菜淡不能加盐吗?胡椒多吃也不是办法,买罐头补助不好吗?火腿总有地方买,不能做来吃吗?万勿省钱为要!!!”

 

类似的对话,在他们所写的书信中比比皆是。这些信件后来被收入《两地书》,成为他们两人的情书专辑。

 

《两地书》或许过于平淡和朴实,但在相濡以沫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最需要的,不正是这些琐碎平常的唠叨吗?

 

综艺《奇葩说》里,有一期的辩题是:“正确的废话,还需要说吗?”

 

辩手杨奇函的一番话,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他说:“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说话,是因为我们不太会说话,不太敢说话。只能说一句你多多努力,多喝喝热水,这是已经尽力了。

然而,美丽的爱情其实就是找一个人说说废话,很多的我爱你都藏在了废话里。”

 

是的,爱人的唠叨,这些看似无用的废话,里面蕴含着最纯粹的爱意。

 

作家苏岑说:“所谓幸福,就是找一个愿意跟你说废话,又愿意听你说废话的人。”

 

一段真正舒服的关系,就是有着说不完的废话。

 

而废话的真正含义,大概就是既能聊诗和远方,也能谈柴米油盐。

 

两个人,你说,他笑。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两个人在一起,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而美好的生活,需要懂得适当的“浪费”。

 

我很喜欢松浦弥太郎的一句话:“这个世界永远有风景,但只有懂得浪费人生的人,才会看到。

 

好的人生,不慌不忙,步履缓慢,却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好的婚姻,不温不火,学会浪费,才能让感情细水长流。

 

夜听愿你我都能与良人并肩而立,任霜雪满头,看尽庭前花落、云卷云舒。

夜听|惊人的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根本不会吃亏

古语有言: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人这一生,不论行善作恶、福报祸事,都有其因果。
 
世间万事皆有规律,恶人终有恶报,吉人自有天相。
 
人若为善,天必佑之,人若厚道,必有后福。
 
生命是一场轮回,你所付出的,最后都会回到你身上,你所得到的,都是自己的选择。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爱默生曾说: 
“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的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你永远无法预料,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会在未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惊喜。 
 
也永远不知道,随手赠与的一份善意,会以什么方式归来。 
 
但总有一件事会证明:善人者,人亦善之。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短片热度颇高。
一家蛋糕店里,奶奶带着小女孩选了块蛋糕,付钱时却发现带的钱不够,不得已只好退掉了蛋糕。 
当他们走到门口时,一个男人追了上来,他把刚才的蛋糕送给了小女孩,还讲述了自己的一段往事:
“在他八岁生日那年,很想吃蛋糕,但家里太穷买不起,有位好心人见此情形,便买下蛋糕送给他。”
 
奶奶听完故事后,欣然收下了蛋糕,并且让他留下联系方式日后以便回报。
 
小女孩抱着蛋糕跑回家,把蛋糕送给了过生日的爷爷,爷爷发现那张纸上没有联系方式,只写着一句话:
“点点好心善举,泛起无尽涟漪,帮助他人能让爱心传递,也能帮助到你。”
 
过往慢慢浮现,原来多年前送蛋糕的好心人正是女孩的爷爷,而如今纸条上的话也是他当年写下送给男孩的。 
 
正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善待别人的同时,就是为自己积攒福报的过程。 
 
有段话说的很对: 
“人生海海,谁人不是举步踉跄,孤独前往。”
 
但这世界啊,美便在于,有人是照耀他人的光,有人是等待黎明的夜。 
 
孤独不会消失,灵魂却可相拥。 
 
看到有人难过时,不冷言冷语,多一句安慰,因为谁都有遇到伤心事的那天。 
 
看到有人摔倒时,不幸灾乐祸,顺手扶一把,因为谁都有遭遇不顺的那一刻。 
 
看到有人落难时,不落井下石,多一点温暖,因为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
 
今天别人有难需要你帮,明天你也可能有短板需要人来扛。 
 
积善行,守善念,得善果,你付出的爱,终有一天还会再回到你身边。
 
 
尊重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怎样判断一个人的人品? 
 
看过一个很贴切的解释:
“处世懂尊重,做事有分寸,做人没有身份感,对待他人不贬低。”
 
细想来,其实这些正是待人处世的周到,也是深入骨子里的修养。 
 
电视剧《老酒馆》中的掌柜陈怀海就是这样的人,为人为商都堪称“楷模”。 
 
有位讨饭的老人,常去他的酒馆里喝酒。 
 
别的店里看到有乞丐,一般都不会允许进店,甚至连门口都不让逗留。 
 
但陈怀海不仅没有嫌弃老人,还常常教导店里的伙计: 
“进了老酒馆的门,来了都是客,一钱酒是情谊,一斤酒也是情谊,不分厚薄,老酒馆不撵客,也绝不留无酒德之客。”
 
他并没有因“掌柜”的身份而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从未因老人“乞讨”的身份而对他有半分慢待。 
 
陈怀海给了老人最基本的尊重,而老人也让陈怀海看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老人讨饭吃,却不差一分酒钱,这是酒德。 
 
有人往他酒壶里兑水,他尝出来却不动声色,这是大气。 
 
老人每次去打二两酒,客人多的时候,为了不打扰别人,也怕耽误酒馆的生意,他都会站在角落喝酒,这是尊重。 
 
不论站在什么位置,人都应做到平视别人,平视自己,以谦卑之心,看待世间万物。 
 
有个观点讲的很深刻: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 
 
何为尊重? 别盯着他人的短处不放:
 
在矮的人面前不谈身高,在胖的人面前不谈身材,在皮肤黑的人面前不谈肤色……
 
身处山顶别瞧不起山下的人:
 
与穷人交谈不炫耀金钱,与孤寡老人交流不炫耀儿孙满堂,与不幸之人交谈不炫耀自己的幸福……
 
做人,唯有尊重别人,才会被人尊重。
 
宽容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作家鲁先圣说:
“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烦恼是用自己的过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无奈的往事摧残自己,忧虑是用虚拟的风险惊吓自己。”
 
深以为然。 人生中有多少时刻,因为一个人耿耿于怀,因为一件事乱了心神。
 
太过计较别人的错,往往只是在折磨自己。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了一场演讲,打动了在场许多人,听众集体起立鼓掌长达一分钟。 
 
那场演讲中,莫言讲到了他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 
 
在他年少时,曾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 
 
由于他的母亲是小脚,跑得慢,很快就被看守人抓住了。 
 
那人没收了他们捡到的麦穗,还扇了母亲一巴掌,然后吹着口哨扬长而去了。 
 
他的母亲被打的嘴角流血,满眼都是绝望。 
 
多年后,莫言与母亲去集市,再次遇到了当年那个看守人,那人已变得白发苍苍。 
 
他本想冲上去报了当年的仇,可母亲拉住了他,平静又坚定地说: 
“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母亲的一句话,让莫言如梦初醒。 
 
人,确实是当年的人,只是时过境迁,再去追究是非对错早已没了意义。 
 
与其放在心间时时挂怀,不如放下他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不再计较,不是吃亏,而是给自己寻了一条生路。 
 
宽恕错误,不是没有底线,而是让内心重获自由。 
 
宽容别人,不是懦弱,而是放过自己。 
 
很多事都有双面性,那些让你痛苦的人,也是来渡你的。 
 
让你难过的事,其实换个出路,就会成为好事。 
 
永远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走得出怨恨,才能看得见生活的美好。 
 
人生最通透的活法,应该像左宗棠所说的那般: 
 
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
 
你只管修好德行,上天自有考量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里写道: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影响之大,殊可惊人。” 
 
中年以后,渐渐发觉: 让一个人越过越好的,不是财富,而是自己的德行。 
 
你一念之间的善举,来日或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你为他人撑过的伞,总有一天会化作躲雨的屋檐。 
 
你曾经渡过的人,都会变成自己行走于人间的路。 
 
厚德,方能载物。
 
人品,可立一生。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