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没有谁的一生是不委屈的,熬过去
问你一个问题:
生命中那些至暗时刻,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春节期间,去看了一部电影——
《奇迹·笨小孩》!
很想跟大家来聊一聊!
提到深圳你会想到什么?
霓虹灯。
华强北。
打工人。
电影《奇迹·笨小孩》就将镜头对准了,在深圳拼命求生存的普通人。
主角景浩,是一个普通的“笨小孩”。
他的妈妈因为心脏病去世,留下他和患有心脏病的妹妹彤彤相依为命。
“8岁前必须做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赶紧凑钱。”
医生的这句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20岁的景浩一无所有,凑几十万的手术费,这对他来说难于登天。
母亲去世后,他就辍学了,带着妹妹住在城中村,张罗了一个手机维修店,没日没夜地修手机。
他赚的钱,连房租都交付不起,一欠就是三个月。
为了让妹妹活下来,景浩决定铤而走险,赚一次快钱。
他弄到了一批瑕疵手机,只要弄成翻新机,很快就能赚够手术费。
没想到政策一夜大变,十万的货砸在了手里。
景浩想到了一个办法:
拆机卖零件。
他做好了方案,去找通讯公司的赵总,但赵总要去赶高铁,不愿意和他多说一句话。
景浩为了和赵总谈10分钟,就买了一张和赵总同一趟的高铁票,但必须要在30分钟内赶到高铁站。
他骑着电动车,摔得浑身是伤,在30分钟内赶上了高铁,坐到了赵总的对面。
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一张名片。
赵总愿意给他一个机会,但是有一个条件:
没有定金、合格率必须达到85%,时间四个月。
但如果成功了,四个月就能赚八十万。
他决定赌一把。
建厂招工,有了“奇迹合伙人”,实现了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电影中除了主线故事让人感动,副线的故事同样令人热泪盈眶。
有听力障碍的单亲妈妈——汪春梅。
她的耳朵,是因为前工厂的噪音太大让听力受损了。
她把前老板告上了法庭,硬磕到底。
在助听器被小混混摔坏的那一刻,她豁出命去跟小混混打架。
因为,她戴的助听器,是她孩子省吃俭用才买下的。
有听力障碍的她,工作并没有敷衍了事,而是竭尽全力去听,努力去干。
她活得悲戚却不丢尊严,让我们看到了贫寒却傲骨嶙嶙的女性形象。
沉溺游戏网瘾的——刘恒志。
他吃喝拉撒全部都在网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柴。
因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所以他越来越堕落。
可有一天他变了,因为他找到了相伴一生的爱人。
这份爱,让他重新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用双手去创造两个人的幸福。
坐过牢的前拳击手——张龙豪。
他外面看起来凶猛,一副不好惹的样子,实则非常有爱心,收养了很多流浪狗。
在队友受到欺负的时候,他用拳头干掉了小混混。
他不善于表达,却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男人。
老好人护工——梁永诚。
他一直默默地陪伴在景浩的身边,像“爸爸”一样关心着景浩。
在景浩说要建厂的时候,他毫不犹豫选择支持景浩。
在景浩被房东赶出门后,他让景浩挤进了他暗无天日的出租屋。
高空清洁队的——越哥。
戏份很少,但却让人印象深刻。
景浩为了赚钱,做起了高空清洁,成为了“蜘蛛人”。
手受伤了,却瞒着越哥,继续做高空清洁。
没想到,工具从高空坠落。
越哥吼道:
受伤了还干?不要命了!
他辞掉了景浩。
这里有个细节,让很多人鼻子一酸,不剧透了,大家可以去电影院看。
坐轮椅的——钟伯。
在婚礼中给孩子们讲军中往事的时候,他露出了自己截掉的半条腿,才知道原来他如此热烈的活过。
保安亭的——孙爷爷。
他出现的镜头,几乎都是在帮忙照看彤彤。
窗外下着雨,他陪着彤彤安静地等景浩来。
这份陪伴是无声的,但却是最具有力量的。
还有总是面带灿烂笑容的吴晓丽,在台风过后,驾驶起重机力拔千斤。
他们是这个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最大的温情。
他们是一群几乎被社会遗忘的群体,是草根,也是愚公。
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微小的温暖故事,让欢喜和苦难并存。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
是一堆手机,慢慢被移平的镜头。
我猜导演意有所指:
没有背景,没有学历,却也能靠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地将生活的这座大山,慢慢地从眼前铲平。
还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
狂风暴雨中,一只蚂蚁正在艰难爬行。
这个画面,挺绝的。
他们的故事,让我在泪眼婆娑中懂得:
再糟糕的人生,只要去努力,就会看见希望。
再痛苦的疾病,只要还有爱,就能找到活路。
有人问:
奇迹为什么偏爱笨小孩?
讲一个故事。
我楼下快递站的老板峰哥是个残疾人,只有一只左手。
他打包、扫件、扛货、开单、入库……
这些事情,他全部靠左手完成。
左手,撑起了他的人生。
他没有健全的身体,没有过人的本领。
可他在老家买房,娶了媳妇,生了孩子。
生活给了他一个又一个的考验,但他迎难而上,为了创造奇迹,昂首前行。
15岁那年,峰哥出了车祸,截掉了右手,一个普通的家庭支离破碎。
父母都在水泥厂工作,一个月900块钱。
他在医院躺了几个月,家里欠下了35万的外债。
出院后,他不想读书了,爸妈把他痛打了一顿,说他不争气。
最后,他返回了学校,成为了同学们口中的“笨小孩”。
学生时代的他,几乎是在嘲笑声中度过。
高中毕业后,他就来了深圳,在亲戚的帮助下,他顺利进了工厂,做起了物料员,日夜颠倒,一个月4000元。
这一干就是5年,工资涨到了8000元。
离开厂后,他盘下了一个快递驿站。
就这样,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
其实,笨小孩不笨。
笨,是对生活的一种信念。
景浩很“笨”,他面对命运的拷打,却不肯低头认输。他有机会走捷径把手机脱手,但他却果断拒绝了。
他的队友们也很“笨”,在厂房坍塌之后,队友不要工资也要完成订单。
这种“笨”的选择,成为了平凡人生活的驱动力。
他们虽然笨拙,但他们活得有血有肉,有尊严。
这样的“笨”,值得赢得所有人的尊敬和掌声。
电影中还有一个“反面人物”:
通讯公司的中层领导李平。
他有背景,有学历,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
那景浩就被他打败了吗?
影片中李平有几个细节,非常耐人寻味。
还没看的,可以留意一下。
李平的“聪明”和景浩的“笨”,形成了一个对比。
就像刘德华唱的那样:
“哎呦往着胸口拍一拍呀,勇敢站起来,管它上山下海。
哎呦向着天空拜一拜呀,别想不开,老天自有安排,老天爱笨小孩。”
其实,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奇迹,有的是不愿放弃的“笨小孩”罢了。
电影还有一个字,让我沉思:
修。
修手机、修大楼、修助听器……
导演或许是想告诉我们:
上帝不会偏爱任何人,运气只会降临在少数人身上,多数人只能靠自己,在逆境中不断地修整自己。
人生,需要我们积极地活着,哪怕前路布满荆棘,你都得明白:
衣食无忧者,也不该指责食不果腹者为何弱不禁风。
万贯家财者,也不该嘲笑家徒四壁者为何一文不拔。
请记住,我们没有看到过他人的眼泪,就不要说他不该沉沦;我们没有经历过他的绝望,就不该嘲讽他是个“笨小孩”。
我们能做的,就是走进他们,告诉他们:
加油,好景常在!
谨以此文献给:
在时代浪潮中,努力拼搏的每一个“笨小孩”!
致敬所有拼尽全力的平凡。
致敬所有绝处逢生的勇敢。
请你相信,总有某些时刻,你就是奇迹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