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致九月:万般滋味,皆是生活

今天是八月的最后一天,踏入九月,意味着这一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

有人说,喜欢每个月的一号,似乎可以重启一切,迎接美好。

过往的那些遗憾、失意、惆怅、悲伤,好像都可以被清零。

可人生却是一条单行线,日历一张张撕去不能再复原,日子一天天过去不能再重来。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用觉得灰心。

美好的经历带给我们喜悦,糟糕的经历亦是生命的一部分。

就像有句话说的:

生活的舞台,“生旦净末丑”五角色,缺一不可,同样,生活的滋味,有“酸甜苦辣咸”才算完整。

人生路上,没有谁是容易的

 

前两天看到一个很扎心的短视频。

一个小女孩发现下雨了,就朝着周围拼命地喊着“奶奶,奶奶……”

她的奶奶在远处的地里干活,而自家的坪里正晒着很多玉米和干辣椒。

眼看着没有回应,小女孩一边用箩筐拾玉米,用小小的身躯把玉米艰难地拖到走廊上,一边哭着继续呼唤着奶奶。

孩子是单亲家庭,她的父亲为了生活外出打工,她便跟着奶奶在老家生活。

孩子的爸爸在监控里看到女儿无助的样子,心疼不已。

他也想陪伴着女儿长大,可放下工作就给不了生活,拿起工作就给不了陪伴。

不免觉得心酸,但这一幕不正是成年人世界里的一点缩影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肩上都挑起了一副沉重的担子——

我们会为了生计发愁,为了事业奔波;

 

会忧心老人的身体,也会烦恼孩子的教育。

 

我们活得很辛苦,要坚守和保护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可不管生活有多少的心酸和无可奈何,这些重担在给与我们压力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拼搏的动力。

无可奈何的处境,鞭策着我们奋力向前,替自己争取更多的人生主动权;

聚散离别的难过,教会我们珍惜相聚、相遇,更能体味什么叫人间值得;

意外坎坷的痛苦,提醒着我们感恩拥有,让我们变得坚韧、知足。

就像视频中女孩的父亲,虽然承受着背井离乡的无奈,可也会替孩子的懂事感到欣慰,会因为母亲健在而感恩,也会在工作挣到钱之后而快乐。

万般滋味,皆是生活

丰子恺先生有一本著作,叫《万般滋味,皆是生活》。

他在书里写:“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他还说:“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生活万般滋味,究竟是苦是甜,能定义这份味道的只有我们自己。

就像丰子恺先生,他这一生并不顺遂。

少年丧父,中年遭遇战乱,晚年又经历种种坎坷和磨难。

但他始终用一颗简单的童心,去感受生活里的一箪食、一瓢饮、一豆羹,品味生活中的万般滋味。

1937年,被丰子恺称为他的“安息之所、归宿之处”的缘缘堂,也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才建成的院子,被侵华日军炸毁。

他不得已带着一家老小离开故乡,四处逃难。

动荡年代里,丰子恺和家人一起挤在重庆沙坪的简陋屋子里。

 

条件艰苦,物质贫乏,但丰子恺却满足于生活里一点一滴的快乐——

 

他读书、作画、饮酒,和朋友谈心。

 

他的画里,有哭喊着要月亮的儿子,有兴致勃勃给凳子穿鞋的女儿,有春日出行的游人……

 

即使是简笔画,也被他赋予了对生活浓浓的爱意。

 

朋友送他一只鹅,他喜出望外,尽情感受这个生命带给它的欢乐。

我们都期望人生能顺遂,幸福,但酸甜苦辣并存,才是生活的常态。

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所说:

“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那些困难、坎坷、挫折、不顺,并不会因为你的害怕和逃避就消失。

我们只能勇敢地往前走,坦然地面对这些好与坏。

用一颗宁静之心,去品万般滋味。

不管这世界是好是坏,愿你永远心怀热爱

有位叫王计兵的外卖员,曾在2022年因为一首《赶时间的人》,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也因此在网络走红。

他在诗里写:

从空气里赶出风

从风里赶出刀子

从骨头里赶出火

从火里赶出水

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

只有一站和下一站……

写下这首诗的那天,王计兵遇上了一件糟心事。

一个年轻的顾客写错了地址,让他白爬了两趟楼梯。

 

当他好不容易到达顾客给的第三个地址的时候,已经爬了18层楼。

 

他终于顺利地把外卖送到了订餐人的手中,可顾客不仅没有表达歉意,反而说王计兵蠢,并羞辱他:

 

“你是个蠢人,找不到地址,活该那么大年纪了还要去送外卖。”

 

王计兵心里非常无奈和难过,写下了这首诗。

干外卖员这行,要和很多人打交道,也会遇见不少郁闷的时候。

 

他只能尝试去理解别人,把一些恶念或者是不好的东西,用好的想法去化解掉。

 

就像爬了18层楼,反被羞辱的这天,他宽慰自己:

 

那位顾客是情绪不好,需要一个出口,而我刚好运气不好就撞到了他的枪口上。

 

王计兵的生活和很多人一样,经历了数不清的苦涩。

他曾开过7年的翻斗车,当过搬运工、装卸工、建筑工,也摆过地摊。

生活最艰难的时候,他们家只能靠捡破烂为生。

可王计兵从不觉得生活亏欠自己,他教育孩子:

不要认为生活给予我们的不够,我们所得到的一切,包括痛苦,都是生活赋予我们的,是我们生命之外额外得到的东西。

他骑着三轮车带着女儿一起出去捡破烂,女儿在捡到空瓶子和纸箱的时候,也会和他一样,表现出一种单纯的幸福感。

这份通透知足,其实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

人生百态,万般滋味。

世事难圆满,生活也总是悲欣交集。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一颗豁达、知足的心热爱这个世界。

人生的滋味,不仅仅只有独孤、忧愁、无奈、痛苦,一定也有幸福、喜悦、知足和释然。

关键在于,你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我们赶不走生活里的风雨和崎岖,但可以在不那么美好的日子里,给自己寻找希望和快乐。

就如这段话所说:

心窄,路狭窄;心宽,路才宽。

知足,才幸福;贪婪,人心烦。

计较,常忧戚;豁达,快乐添。

最后,夜听愿你在这个崭新的9月,心怀美好,勇往向前。

【夜听】人到中年,无人不苦,不必喊疼

很喜欢这一句话: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关关难过关关过,事事难熬事事熬。

一路走来,我们都是在磕磕绊绊中学会了坚忍,在起起伏伏中学会了从容,在纷纷扰扰中学会了释怀。

慢慢明白,人生路漫漫,该犯的错,该吃的亏,该受的苦,一样都不会落下,你可以沮丧,也可以埋怨,甚至可以痛哭流涕,但只有亲自经历了这些,才能真正的成长。

时光荏苒,年岁如梭。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接受。

接受莫名其妙的情绪,接受突如其来的分别,接受无可奈何的失去,接受生老病死的无常, 接受突然发生的一切。

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段孤独又漫长的时光。没人心疼也好,不够聪明也罢,你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而不是让外界的声音扰乱你的情绪,你该做的,是认准自己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

听过一句话:不要慌,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月光落下有朝阳。

不要让焦虑的情绪将你困在原地,即使身处黑暗,也要抬起头,头上总会有属于你的一片星光。

不要让错误的人将你禁锢牢笼,即使无人等候,也要越过山丘,等着你的将会是破晓后的第一缕曙光。

余生,愿你能越过山丘,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愿你能到达彼岸,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夜听】日子很难过,尽量快乐过

 

小时候,笑是一种本能,长大后,笑成了一种本事。

小时候,跌倒了会有人来安慰,长大后,受了伤只能默默自愈。

人到中年,既要独自承受风雨,又要给人遮风挡雨。背上的包袱越来越重,心里的委屈越藏越深。

有时候,就连慢慢地吃一顿饭,好好睡一觉,都成为一种奢望。

有时候,即使内心已经兵慌马乱,表面上还得假装云淡风轻。

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烦恼很多,快乐很少。

我想说:生活很苦,别让心更苦;日子难过,尽量快乐过。

很喜欢一句话:“日落是免费的,春夏秋冬也是,不要觉得人生是那么无望,希望你快乐。”

忙不完的工作,留到明天再做;

遇到难过的事,不如选择忘怀。

人生很短,很多风景都是限量版;

余生很贵,没多少时间伤春悲秋。

心态是一个人最好的磁场,微笑是生活最好的解药。

林语堂说过:“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遇逆境,笑一笑,人生没什么大不了。

遇顺境,笑一笑,珍惜每一份美好。

泰戈尔说:“当你微笑,世界就爱了你,当你大笑,世界就怕了你。”

你若乐观,生活灿烂;你若悲观,生活暗淡。

往后余生,纵有万千坎坷,也要一笑而过。

夜听愿你一路顺心,一生顺遂,把生活过得阳光灿烂。

异性之间关系再好,也不能做这三件事

 

 

爱情,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守护的。

当我们开始了一段感情之后,就理应和其他异性保持一定的距离。

内心要有界限感,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绝不能做。

异性交往,有三件事是需要格外警惕的,因为大多数男女关系的越界,都是从做了这三件事开始的。

过度参与对方生活

 

非恋爱的男女,彼此不要过度参与到对方的生活中去。

即便你和他是很好的朋友,也要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

很多男女友谊的“变质”,就是因为彼此交往过密,使得两个人的生活有了太多的交集。

处着处着,普通朋友就发展成了男女朋友。

如果你和他拥有各自的恋情,那么两个人在交往的时候,就一定要把握好界限。

可以抽空聊天,但不要天天联系;

可以偶尔请客,但不要天天见面;

可以有事问候,但不要过度关心。

毕竟,你和他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过分融入到一起,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既然是朋友,那就好好珍惜这段友谊,千万不要做容易越界的事情。

聊天时没有分寸感

语言可以传达很多信号,所以异性交往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说话时的分寸感。

有些话,也许在你看来没什么,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你很难保证对方不产生误解。

想要让异性关系不越界,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两个人在聊天的时候,尽量不要说那些不得体的话。

比如一些暧昧的称呼,就算你们关系很好,也千万不要叫。

又比如一些比较露骨的玩笑话,绝不能和你的异性朋友讲。

还有很多比较隐私的事情,两个人之间也尽量少谈及。

言语上的越界,很可能会干扰一个人的内心,进而让人有了一些别的想法。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

既然只是朋友,那就守好朋友的本分,说话一定要注意分寸。

行为举止过分亲密

异性交往,如果不是情侣关系,行为举止就不能太过亲密。

特别是如果你们彼此都有属于自己的恋情,那就更应该把握好尺度,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另一半产生误会。

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人,对于异性间的亲密接触,似乎并不怎么在意。

即便不是情侣,他们也可以一起吃同一样东西,甚至于偶尔的牵手和拥抱,都全然不以为奇。

但其实,在外人看来,这样的行为已经是越界了。

如果你们都是单身,那么别人无话可说,可倘若你们都是有对象的人,这样的行为,很难不让人产生怀疑。

俗话说,男女有别。

异性之间的交往,还是要合乎一定的礼节,太过亲密的举动,最好不要有。

因为过分的亲密,往往是男女关系越界的开端。

男女之间,也是可以有纯洁的友谊的,关键在于,当事人能不能牢牢守住自己的底线。

不过分参与对方的生活,聊天时把握好分寸感,行为举止不要太亲密。

如果能够做好这三件事,那么男女关系就很难越界。

甭管是夫妻还是情人,允许女人触碰这三个地方,是真的宠你入骨

亦舒说:
 
真正的恋爱是让人觉得欢愉的。
 想起他来,就觉得开心;有他陪伴,就觉得满足;这个世界遇见他,就是一种幸福。
 
甭管男人女人,都是如此。
 
当心里装着一个人,会卸下伪装,不想防备;当心里防着一个人,就怕对方窥探,获悉太多。
 
甭管是夫妻,还是情人,允许女人触碰这三个地方,男人是真的宠你入骨。
 
碰钱包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
 
男人的钱包在哪里,男人的心就在哪里。
 
未必完全正确,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试问,男人钱都不舍得给你花一分,又如何能说明他足够在乎?
 
有些男人,对待自己的女人,总是吝啬,甚至出门吃饭,都要你付钱。
 
这种态度,其实他没有和你长久的打算。因为一个想要和你长久的人,不会一直想要占你便宜。
 
当男人想着占对方的便宜,吝啬付出,甚至女人花他点钱,就觉得女人有所图。这样的男人,多半是不爱的。
 
真正爱女人的男人,有钱一起花,不会戒备心重到,一直对女人防备。
 碰心事
 
人非圣贤,谁的心里没有点子难?
 
当一个男人,不介意和女人敞开心扉,愿意女人触碰他内心的伤痕,也愿意女人帮他疗伤,这样的男人,对女人是坦然的。
 
一个男人足够在乎女人,不介意把自己的事说给女人听,帮助女人了解自己,告诉对方,她在自己心里多么与众不同。
 
男人有了心事,愿意和女人说,遇到了趣事,愿意和女人分享。
 
感情,不就是聊出来的吗?我对你感兴趣,你对我感兴趣,我们互相都想要向对方靠拢,于是才有了彼此珍惜的结局。
 
有说有笑,才是生活;主动沟通,才无隔阂!
 
 
碰朋友圈
 
一个足够在乎女人的男人,会把自己的朋友圈和女人公开。
 
会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女人介绍给好友认识,让女人进入自己的世界,融入自己的圈子。
 
男人的朋友圈,不介意女人去碰触,说明在他心里面,有女人的位置和分量。
 
不会把自己遮遮掩掩,也不介意自己的女人和自己的朋友,了解自己的过去。
 
碰触彼此的朋友圈,进入彼此的生活,在出行聚会的时候,愿意带着自己的女人。
 
也从来不介意自己的女人,认识自己身边的异性。其实这样的做法,何尝不是在给女人安全感?
 
愚笨的男人,用言语来安抚女人;聪明的男人,用行动证明自己!

人,为什么要善良(深度好文)

几年前,我因为骑车不慎摔伤了,在医院里住了好几个月。

同一病房里有四张病床,我和一个小男孩占据了靠窗的那两张,另外两张床,有一张属于一位小姑娘。

小姑娘脸色苍白,很少说话,长时间半睡半醒地眨闭着眼睛。

她的身体越来越差,刚来的时候还能扶着墙壁走几步,后来只能躺在床上。

我知道,那小姑娘是外县人,父母离异了,她随母亲来到这个县城打工,想不到一场突然的车祸变故,令母亲永远离开了她。

她在这个县城里不再有一个亲人,也没有一个朋友。

她正用母亲留下来的不多的积蓄,延续着年轻却垂危的生命。

是的,她只是无奈地延续生命。

一次,我去医护办公室,听到护士们谈论她的病情。

护士长说,小姑娘肯定治不好了。

小男孩也生着病,但非常活泼好动,常常缠着我,要我给他讲故事,声音喊得很大。

每当这时,我总是偷偷瞅那小姑娘一眼,也总是发现她眉头紧锁。

显然,她不喜欢病房里闹出任何声音。

小男孩的父母天天来,给儿子带好吃的,带图书和变形金刚。

小男孩大大方方地把这些东西分给我们,当然也包括给小姑娘一份。如果小姑娘闭着眼睛假装睡着,他就把东西堆放在她的床头,然后冲我们做鬼脸。

一次,我去医院外面买报纸,看见小男孩的父亲抱着头蹲在路边哭。

我一连问了他好几遍,他才说儿子患上绝症,大夫说他儿子活不过这个冬天。

一个病房里摆着四张病床,躺着四个病人,却有两个病人即将死去,并且都是花一样的少年。

我心情十分压抑。

一切都是从那个下午开始改变的。

小男孩又一次抱着一堆东西送到小姑娘的床头。

姑娘心情好一些了,正在听收音机里的音乐节目。

她对小男孩说声谢谢,还对小男孩笑了笑。

小男孩得意忘形,赖在小姑娘的床前不肯走。

小男孩说,姐姐,你笑起来很好看。

小姑娘没有说话,再次冲小男孩笑了笑。

小男孩说,姐姐,等我长大了,你给我当媳妇吧!

病房里的人都笑了,包括那小姑娘。看得出来,那是很开心的笑。

姑娘说,好啊!她还伸出手摸了摸小男孩的头。

小男孩问,你的脸为什么那么苍白?

姑娘说,因为没有阳光。

小男孩想了想,很认真地说,我们把病床调换一下吧,这样你就能晒到太阳了。

姑娘说,这可不行,你也得晒太阳。

小男孩仔细地想了想,拍拍脑袋认真地说,有了!我让阳光拐个弯吧!

所有的人都认为小男孩在开他那个年龄所特有的玩笑,包括我。

我想,也应该包括那小姑娘。

可是,小男孩真的让阳光拐了个弯。

小男孩找来一面镜子,放到窗台上,不断地调整角度,试图让阳光反射到小姑娘的病床上,不过没有成功。

我以为他要放弃的时候,他再找出一面镜子接着试。

午后的阳光经过两面镜子的反射,终于照在小姑娘脸上。

我看到,小姑娘的脸庞在那一刻如夏花般绽放。

整整一个下午,小姑娘静静地享受那缕阳光,虽然还是闭着眼睛,却不断有泪水从眼角淌出,她试图擦去,却总也擦不干。

从那以后,小男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仔细细地擦拭那两面镜子,然后调整角度,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小姑娘的病床上;

而此时,小姑娘早就在等待阳光了,她浅笑着,有时将阳光捧在手上,有时把阳光涂在额头。

她给小男孩讲玫瑰和蜗牛的故事,给他折小青蛙和千纸鹤。

慢慢地,小姑娘的脸不再苍白,有了阳光的颜色。

有时,小男孩会跟小姑娘调皮,故意把阳光反射到墙上,照在小姑娘抓不到的高度。

小姑娘会撑起身体,努力把手向上伸,靠近那阳光。

小男孩总是在小姑娘想放弃的时候把阳光移下来,移到她手上或身上。

那段时间,病房里总响起他们的笑声。

还记得医生惊愕的表情。

每天医生为他们检查完身体都会惊喜地说:又好些了!

是的,小男孩与小姑娘身体都在康复。这简直是奇迹。

我出院的时候,小姑娘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她和小男孩手牵手一起送我。两人的脸庞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那是两张快乐并健康的脸。

几年后,我见过那小姑娘,当然她没有给那个男孩当媳妇。她说,她每天都在感谢那个善意的玩笑。

说这些的时候,她刚出嫁,浑身散发着新娘独有的幸福芳香。

她说,是那个小男孩和那缕阳光救活了她,那段日子每天睡觉前,她都要想,明天要早早醒来,迎接小男孩送给她的清晨第一缕阳光。

她说,她不想让天真善良的小男孩在某一天突然见不到她。

她说,那段日子一直有一缕阳光照在她的心里,给她温暖和希望。

她还说,她不敢死去。

我后来也见过那小男孩。他长大了,嘴边长出了褐色的细小绒毛,有了男子汉的模样。

那天,我坐在他家客厅的沙发上问他,那时你知道自己已经被判了死刑吗?

他说知道,只是还小,对死的概念有些模糊,却仍然害怕,害怕得很。

他说,好在有那个姐姐,那段日子,每天睡觉前,他都要想,明天一定要早早起床,让清晨阳光拐个弯,照在姐姐的脸上,因为她还要当我媳妇呢!

说到这里,男孩笑了,露出纯洁羞涩的表情。

不过是一束阳光,却让奇迹发生了。

我想,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束温暖的阳光:

你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让人舒服,是一种高级的魅力

有人说,君子如玉,让人舒服的人就好像一块温润的美玉。

即使历经诸多风雨,也不会改变其豁达的胸襟;

即使面对众多刁难,也不会改变其包容他人的真心。

让人舒服并不是一味降低自己的底线去迎合别人的需求,而是能够发自内心去顾及他人的情绪。

“目中有人才有路,心中有爱才有度。”

让人舒服的人,总能给别人带去温暖与爱意。

越有教养的人,越懂得让人舒服

 

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母亲在裁剪衣服时让女儿给自己递下剪刀,女儿没在意,随手就将剪刀递了过去,结果刚好用刀尖戳到了母亲。

母亲对女儿说:

“递东西给对方,要心里想着人家接到手是不是方便,你把刀尖递过去,别人还要小心翼翼的转过来,甚至还有可能戳到人。

所以下次递东西一定要注意替对方想一想。”

很多时候,教养就体现在平常的小事之中,与学历、才华无关。

教养是真心实意的言语,是严于律己的行为,更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修养与底蕴。

《青春寄语》里说:

“教养不是轻易地从别处买来,贴在身上的标签,而是你本人的生命里侧,皮肤底层,渗透出来的光彩夺目的情操。”

深以为然。

真正有教养的人,总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位置上思考问题,给别人体贴入微的关怀。

真正有教养的人,总能给别人留一分后退的余地,不会让别人难堪。

所以说:越有教养的人,越懂得让人舒服。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真正待人舒服绝不是刻意做作的言语,也不是口是心非的体贴与关心,更不是为了谋取利益时的虚假面容。

真正的待人舒服,是发自内心地顾及对方的情绪,不给对方难堪。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能够被人温柔以待,只有我们先让人舒服,才会收获别人的爱意与温暖。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生活不是打擂台,并不需要争个高低。

当我们彼此多一分在意,多一分关心,反而能从淡漠的人群中,找寻出彼此嘘寒问暖的真情。

当我们将舒服待人变为自己的本能,便能够走进别人的内心。

为人处世,让别人舒服

怎么样才能待人舒服呢?

1.常念人恩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互通的,我予你一碗清水,你会赠我一夏清凉。

感恩生命中出现过的所有人,是他们充实了我们的时光,温暖了我们的内心。

2.学会欣赏

一个真正能够欣赏别人优点的人,为人必定谦逊,处事必定大气,胸襟必定宽广。

当我们学会了欣赏他人,自然也会收获别人的赏识。

3.将心比心

有人说:“能感受别人的难处是关怀,能体谅别人的不易是宽厚,能饶恕别人的错误是大度。”

当我们明白只有真心才能换来真心,待人舒服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让人舒服是一个人了不起的能力,更是一个人的顶级修养。

愿我们在善待他人的同时,也能收获更多的温暖与爱意。

余生,找一个聊得来的伴

 
曾经听人说,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

其实这世上,每个人都很孤独。

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奔走忙碌,我们不断地和一些人匆匆相见又匆匆离别,遇见的人很多,能走进彼此内心的却没有几个。 

但时光漫长,依然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聊得来的伴。

遇见一个聊得来的伴,有多幸福。

你想说的他都懂,你抛出的梗他都能接住;你低头不语的时候,他懂你的悲伤与沉默,你大声欢笑时,他也愿守护你的孩子气。

很多话不用解释他就理解,很多事不用多说他就会做。念你冷暖,懂你悲欢,宠溺包容,倾心相伴。

其实感情里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在万千人海中,遇见知己,遇见和你相契的灵魂。

余生,愿有一个人,走进你的孤独,对你说一句:“嗨,能聊聊吗?一辈子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