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善良,是为他人着想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最喜欢一个人身上的什么品质?”

底下有一个高赞回答:“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在这个自我越来越重要的时代,还能坚持为他人着想的人,无论走到哪儿,总是备受欢迎和喜爱的。

作家刘墉,讲过他们家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的儿子儿媳跟他约好了,说七点钟要回家里吃晚饭。

可是,都七点半了,他们还没到。

刘墉就打电话问儿子:“你们什么时候到啊?”

儿子说:“我这边还正在忙呢,大概20分钟,我们应该就能到了。”

刘墉一听,连忙说:“这样吧,你们先忙着,别着急啊,我跟孙子孙女先吃了,你们不用赶时间。”

然后,他挂断电话,转身问孙子孙女:“你们知道爷爷为什么这么说吗?”

孙子们摇摇头。

刘墉说:“爷爷如果说,我们都在家里等你,人到齐了我们一起吃。

那爸爸妈妈就会想,一家人都在等他们,他们就不能安心做完手头的事。

回家路上肯定会开快车,这样会很危险。”

为他人着想的人,一般都有很强的共情能力。

他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他人的心理感受,总会在别人最担心的地方,予以理解和包容。

小区里有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奶奶。

每天路过,几乎都能看到她在垃圾桶旁边忙活着,有时还把手伸进垃圾桶里找东西。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老奶奶是在捡垃圾,我也以为是。

有一次,我刚把一袋垃圾扔进垃圾桶,回头一看,老奶奶把我扔的垃圾拎了出来。

我连忙跑过去:“老人家,这是厨房垃圾,没有任何能用的废品,您不用翻了,小心脏了手。”

老奶奶抬头对我一笑。

“孩子,我不是收废品的,我就是把这些垃圾袋拎出来,把袋口绑紧一点,免得垃圾散落出来,清洁工不好收拾。

再说,夏天了,气味也难闻。

还有些玻璃碎片什么的,挑出来放,不然可能会割伤其他人的手。”

听她这么一说,我顿时羞红了脸。

有多少人丢垃圾时,跟我一样,袋口敞开,随便就扔了。

我们都是图自己省事,觉得不随便扔垃圾,就已经是很好的习惯了。

谁曾想,老奶奶竟然还能考虑到这些细节。

为他人着想的人,懂得换位思考,能在细微处,予人体贴和关照。

前不久,云南红河,警察在抓捕一名“瘾君子”时,嫌疑人9岁的女儿突然出现。

小女孩看到眼前的情景,有些惶恐,茫然。

警察下意识地将手铐藏在身后,不让女孩看见。

另一民警得知女孩没有家人住在附近,便顺势对小女孩说:“你爸爸只是配合我们去工作,你先去那边和小朋友玩,我们一会儿来这里接你回家。”

直到小女孩离开视线后,警察才给这位父亲戴上手铐。

傍晚时分,民警开车接小女孩,送她回几十公里外的家。

一路上,小女孩不止一次提起父亲。

民警担心女孩看出破绽,一路对她说着善意的谎言。

当女孩问自己的父亲什么时候回家时,民警压住心里的难过,说:“你爸爸配合我们办点事,这几天就住我们那里了。你要好好读书,你爸爸很爱你的。”

为他人着想,就是不动声色地保护他人心里最珍贵的东西。

或者爱,或者形象,或者信仰。

你珍视的、相信的,我都愿意继续替你成全,呵护。

一位表演大师上台前,他的徒弟看到他的鞋带松了,提醒他。

大师感谢之后,蹲下身子,将鞋带系好。

等徒弟走了,大师又把鞋带松开。

旁边一个人看到这一幕,问大师:“您为什么要这样做?”

大师说:“我一会儿上台,要扮演的是一位长途跋涉的旅行者,把鞋带松开,衣服弄凌乱一些,更能从细节上表现出旅途的劳顿和辛苦。”

那个人又问:“那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您的徒弟呢?”

大师笑了笑,回答道:“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而且及时告诉了我,我要保护他这种观察力和热心。至于表演嘛,以后有很多机会能教他的。”

为他人着想,就是让他人的善意,落到实处,跟你完成一段美好的交接。

而不是把它推掉,让它悬空,白白让别人难为情。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晨跑。

跑到一片小树林里时,前面跑步的一名女子,不小心摔了一跤。

父亲连忙拉住儿子,躲到一棵大树后面。

女子见周围没人,就坐起来,用手揉着膝盖,疼得龇牙咧嘴。

大约几分钟后,女子起身,一瘸一拐地走到一个长椅上坐下,撩起裤腿,查验膝盖是否受伤。

这时,那位父亲假装不经意间,从树后绕了过来。

他走上前去,问女子需不需要帮忙。

女子笑着说,不需要,只是皮外伤,歇会儿就好了。

于是,父亲带着儿子,继续往前跑去。

儿子很不理解,问父亲:“为什么那个阿姨刚摔倒时,我们不去帮她呢?”

父亲说:“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特别狼狈的时刻,被人看到。如果她需要帮助,她会呼救,我们再去帮忙不迟。”

为他人着想,就是懂得避开他人的尴尬,不让对方难堪。

为他人着想,就是该出手时再出手,而不是别人不需要时,冒然出手。

哲学家叔本华说:“一个人最高贵的体现就是,为他人着想。”

择善而行,利他而盈。

世界是公平的,人心都是肉长的。

当你处处为他人着想时,他人也会给你友善的回报。

英国诗人斯宾塞说:“只有那些高山仰止的人,才懂得给予他人机会。只有那些格局远大的人,才能真正为他人着想。”

为他人着想,是一种善良,是一种修养,是一种高情商,是一个人身上最闪闪发光的品质。

季羡林先生在书中写道:“能够60%为他人着想,40%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如果可以,希望我们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能多为他人着想。

你的一点善念,撒下去是一颗种子,长成后是一片森林。

愿每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与朋友们共勉!

我们之间,不再有关系

 

电影里说:

“你我之间本无缘分,全靠我死撑,我明白的。”

每每看到这句话,都觉得这话直抵泪点。

爱情里最让人无能为力的时刻,无非就是:

一个深爱着,一个不爱了。

一个爱的认真,一个只想逃离。

一个满心欢喜的计划着将来,一个绞尽脑汁想着怎么离开。

一开始,他对你热情如火,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他爱你。

到后来,他对你冷漠如冰,哪怕你苦苦哀求也不愿再多看你一眼。

就像是两个极端,非生即死。

你说他有错,可他也曾诚心爱过。

你恨他放弃,可他也没法骗自己坚持。

一起走过是真的,爱和感动也是真的。

而故事最后,他说的不再联系也是真的。

一段感情走到尽头,我们只能劝自己慢慢接受。

故事已经结束,不如两两相忘。

彼此都回到最开始的状态,没有心动,没有痛苦。

就当是一阵风从心头吹过,荡起了一片涟漪。

风停了,心静了。

我们之间,再也没有关系了。

– E N D –

人是叫不醒的,只能痛醒(深度好文)

俄国小说家克雷洛夫讲过一个故事。

有只狐狸,平时走路喜欢把尾巴卷起来。

别的狐狸看到了,都劝它放下尾巴,这样在走路时就能扫去自己的脚印,避免被猎人盯上。

这只狐狸却不以为然,觉得凭自己的聪明,绝不会被发现。

一天,它正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地走着,有个猎人悄悄跟在后面,突然举着枪朝它扑过来。

它吓得魂飞魄散,拼了命奔跑,最终拖着一条伤腿逃了出来。

从那以后,无需人说,它自己就老老实实地将尾巴放了下来。

生活中很多人也像这只狐狸,再好的道理都无法使之明白。

直到受过一些伤,吃过一些苦,撞得头破血流,这才彻底醒悟。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了。

一个人只有经历人情冷暖,尝过酸甜苦辣,才能认清生活,顿悟人生。

一朝落难,才懂得真心不易

杨绛先生说过:

当你身处高位时,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会看到世态真相。

人在得意的时候,总觉得身边尽是交好之人。

只有在低谷时,才能把人心看得真真切切。

明代文人李梦阳自幼聪明过人,21岁时就考中进士,被授予户部主事一职。

一时间,地方官员、富豪乡绅纷纷前来与他结交。

但好景不长,由于风头太盛,他受到外戚张延龄的嫉妒。

没多久,张延龄便以谋反罪诬陷他,皇帝大怒,下令将他打入大牢。

在狱中,李梦阳给昔日把酒言欢的朋友们一一写信求助。

没想到信寄出后,全部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

就在他最绝望时,有个以前来往不多的人,叫康海,挺身而出,为他四处求情。

康海找到大太监刘瑾,答应成为他的幕僚,换取了李梦阳的性命。

出狱后,当初那些朋友又热情地找上门来,李梦阳一概拒之门外。

他推掉了很多宴请和邀约,此后也只与康海等少数好友来往。

有句话说得好:“事不出,不知谁近谁远;人不品,不知谁浓谁淡。”

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岁月是最真的分辨仪。

在你得意时靠近,落魄时离开的人,不必将他请进生命里。

那些在你患难之时,依然愿意留在你的身边,在困顿之际,依然愿意拉你一把的人,才值得你真心相待。

被生活欺负,才发现读书有用

网友@柯莫讲过他一个远房侄女的故事。

侄女初中还没念完,就跟家人提出不想浪费时间读书了。

她说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工资也才三四千,北大毕业生卖猪肉,高考状元当保安,这样的新闻多了去。

更何况,数学太难了,以后买菜勾股定理也用不上。

柯莫就劝她说,勾股定理买菜肯定用不上,但你学明白了,能决定以后去哪里买菜。

没想到侄女反问:“叔,你上过大学,现在一个月赚多少钱?”

柯莫说,一万多吧。

侄女有些不屑:“我到了你这个年纪,一定比你赚得多。”

后来,侄女辍学,去大城市找了个厂上班。

早七晚九,每天累得筋疲力尽,下班一挨床就睡过去了。

干了半年,实在撑不下去,她想换份轻松点的工作,却因学历太低而处处碰壁。

侄女灰溜溜回到老家,靠日复一日的劳作谋生,这才想起柯莫的劝告,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念书。

想起一句话:“读书没受过的苦,生活都会加倍还给你。”

人在知识储备不足时,进入社会就相当于赤膊上阵,只能屡屡受挫,最后被折磨得遍体鳞伤。

年少无知时,我们都觉得读书是天底下最苦的差事。

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后才懂得,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最好走的路。

不读书的人,只能让自己困在狭小的世界里,步履维艰。

读书的人,才能在原本的生活之外,看到一个更光鲜明亮的远方。

书本,就是垫高人生的台阶;知识,就是扭转命运的钥匙。

别在该努力的时候贪图安逸,别等到被生活欺负的时候,才发现读书真的有用。

生一场大病,才明白健康最贵

在网上看到一个讨论:“你买过最贵的东西是什么?”

底下有个扎心的回答:“买的最贵的东西是健康,原装器官,无论是哪一个坏掉了,都足以让人倾家荡产。”

想起《时尚》杂志前主编原晓娟的故事。

原晓娟是个工作狂,她曾把一篇105万字、50幅照片的稿件看了20遍。

在平时,她的工作量,是普通编辑的3倍。

一年数次出国访问,国内出差像坐出租车一样频繁,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这让她很快就晋升为部门主管,收入也连年翻倍增长。

但长期的透支,让她的身体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差。

2006年7月,原晓娟觉得胃部不适,到医院做胃镜检查,被告知胃癌晚期。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样击中她。

住院后,她每天都在病房默默流泪,她在博客里无助地写道:

我想儿子,他才8岁,我至少也要再活10年等他成年啊,我实在无法想象没有妈妈他会怎样。

为了给她治病,家人尝试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卖掉了房子,花光了大部分积蓄。

原晓娟感慨:贫穷和富有就是一场病的距离。

这场病,让她之前所有的努力,瞬间都化为了乌有。

往往健康的时候,别人劝说保重身体,我们根本不会在意。

只有生一场病,住一次院,才明白这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你拿命去换。

电影《滚蛋吧,肿瘤君》里有段台词说得好:

“上天为什么要安排我们生病?”

“那是因为要提醒我们人生只有一次。”

忙忙碌碌几十年,出人头地也好,腰缠万贯也罢,其实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健康才是一切的前提,把身体照顾好,就不愁得不到快乐和幸福。

别再透支自己,身上无病,才是真正的富足。

失去一次,才能够学会珍惜

有人曾问著名导演北野武:你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北野武说:“我用尽一生与母亲较量,最终满盘皆输。”

母亲家教严格,但北野武却非常向往自由,从小母子俩就冲突不断。

大二的时候,他和母亲发生了争吵,北野武负气地离家出走,开始独自生活。

有段时间,他没有任何收入,不仅吃不起饭,连房租也拖欠了半年。

为了躲避催债,每次进出他都从窗户上翻。

有一天,他刚翻进房间,就看到房东坐在椅子上,正等着他。

北野武一下子就跪倒地上,苦苦哀求。

却没想到房东跟他说:

“你搬来的时候,你母亲就跟在后面,她对我说:‘这孩子傻傻的,肯定会欠房租,如果一个月没缴,就来找我拿。’”

尽管在困难时候,母亲拉了他一把,但他仍不愿低头回家。

只在成名之后,每个月按时给母亲打钱。

这样过去了很多年,直到母亲去世,姐姐递给他一个袋子和一封信。

北野武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以他的名字开的储蓄存折。

1976 年4 月,300,000。

1976 年7 月,200,000。

……

原来这些年他给母亲的钱,母亲一分也没花,全都存起来了。

在信中,母亲说:你做导演,说不定哪天就失业了,你又不会存钱,我都替你保管着呢。

直到此时,北野武才真正明白母亲对他的爱,是何其深沉。

他捧着这封信,悔恨交加,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

可无论是拖欠很久的一句道歉,还是表达孺慕之情的话语,母亲再也听不到了。

《朗读者》里,袁泉曾深情念过一封信,里面有句话:

“你在路上随便碰到的一个路人,都是别人做梦都想见到的人。”

牛奶会洒,钱包会丢,爱人会走散,友情会变淡,父母会老去。

当你因为一时的嫌弃、怨恨,而忽略掉身边最爱你的人,其实浪费的,正是你一生里最美好的东西。

别等到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守候。

一生不长,请珍惜此刻仍陪在身边的人,珍视每一个当下,好好爱,用力活。

作家藤萍说:“我一直相信,这世上只有痛苦,才能真正使人长记性。”

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

越是锥心刺骨的痛,越能使你醍醐灌顶,不断成熟。

正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当你悟透了人性,就能学会好聚好散;当你认清了生活,也就能懂得珍惜拥有。

愿你历经沧桑,熬过痛苦,仍然保持一份勇敢温柔,从容笃定。

一段感情真正结束的过程……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一段感情真正结束的过程,不是歇斯底里地哭喊,更不是拉黑删除,而是当一个人不敢再对爱情期待。”

人最怕突然看清这段感情里只有自己孤身一人。

你苦心经营的感情,是对方不以为然的。

你刻骨铭心的记忆,却是对方可有可无的。

人与人相处,最怕的便是失望。

感情中,最怕失望

作家岑桑曾说:
“你知道世上最可悲的是什么吗?希望的开始,失望的等待,绝望的收场。”
每个人都是这样,在漫漫长河中相遇相识,又在琐碎日常中互相了解。
最后却在期望与失望中不断被消磨,直至分开。
看过这样一句话:
“最先提分手的人,往往不容易放下,不是不够洒脱,而是失望攒够了,不是不爱你,而是爱不起你了。”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一个人再怎么坚持,都是徒劳。
有一档节目叫《再见爱人》,它将镜头对准三组感情破碎的夫妻。
让这三组人一同开展18天的房车之旅,让他们旅途中决定重启关系还是彻底告别。
但在节目一开始,朱雅琼就去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
2002年,两人因工作一见钟情,到如今两人相识19年,结婚6年,分居1年。
她和丈夫王秋雨在2019年就离过婚,离婚后朱雅琼发现自己怀孕了,为了孩子,他们选择复婚。
复婚后,丈夫王秋雨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朱雅琼的爱和耐心又一次被耗得一干二净。
在节目中,他们围坐在一起,把内心里的话都说出来。
朱雅琼红着眼眶,平静地说着自己的所有委屈。
他们认识19年,丈夫对她永远都是否定,从来没有欣赏过妻子的才华。
领结婚证时,她化了妆,问王秋雨好看吗?丈夫却冷冰冰地说“好丑!”;
她想要一个拥抱,可丈夫却不耐烦的计时一分钟。
两人一同观看他俩以前的视频,而丈夫王秋雨却对所有的视频毫无印象,觉得这些回忆都很无所谓,很幼稚。
一旁的朱雅琼已是泪流满面,她不能理解为什么生活了十多年的男人会对他们曾经的幸福熟视无睹。
节目中,朱雅琼说她已经对这段婚姻很失望了。
一个缺爱的女人,一个不表达爱还总伤害爱的男人,他们的婚姻注定满目疮痍。
两性学家沈奕斐说:
“婚姻中很多事情和观念都可以彼此包容,但如果碰到了彼此的原则性的底线问题,那么可能就会让当事人思考:我到底还要不要跟你过下去。”
其实爱情就像一面镜子,碎了就是碎了,留着一地残渣的镜子,只会扎伤自己。
最好的选择,是收拾收拾,然后扔掉。
一段感情的结束,就像心碎一样,跳着跳着就碎了一地。
相爱的人,总是包容
克莉丝汀·汉娜在《萤火虫小巷》里写道:
“我们都曾以为对方的生活是最好的,但是最终发现,人生总会有残缺,而这残缺,让我们完整。”
婚姻里也是如此,没有最好的婚姻,只有懂得包容的婚姻。
两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爱好。
若是一味的指责、否定对方,两个人的感情迟早会消磨殆尽。
很多人相遇相识,起初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样子,却因为小事而针锋相对,闹得不可开交。
到最后,无论最后谁赢,都输了感情。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夫妇携手走过了50年,期间几乎很少争吵,从黑发到白头,相濡以沫。
在50周年金婚纪念日那天,有一个来宾问她:“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诀是什么?”
她说:
“从我结婚那天起,我就准备列出丈夫的10条缺点,为了我们婚姻的幸福,我向自己承诺,每当他犯了这10条错误中的任何一项的时候,我都愿意原谅他。”
那人继续问道:
“那10条缺点是什么呢?”

她回答说:
“老实告诉你们吧,50年来,我始终没有把这10条缺点具体地列出来。
每当我丈夫做错了事,让我气得直跳脚的时候,我马上提醒自己:算他运气好吧,他犯得我可以原谅的那10条错误当中的一个
一份好的婚姻,一定是能够包容对方。
作家艾小羊曾写过这么一段话:
“不要动不动在亲密关系中谈三观、争对错,而是要懂得自省与感恩,明白亲密比正确重要,包容比改造重要。”
唯有时时包容、尊重对方,才不会伤害到彼此的感情。
包容是因为在乎,认错是不想让你受委屈。
张小娴曾说:
“一个男人对女人最大的伤害,不是他爱上了别人,而是让她在有所期望时失望。 ”
期望越大,得到的失望便越大。
电影《重庆森林》里,有一段经典的台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再好的感情,若不珍惜,早晚有一天也会过期的。
两个人在茫茫人海遇见,是上辈子的缘分;能彼此相伴走多远,要看我们是否懂得珍惜。
林心如在12岁时,就经历了父母离婚。
那时,林爸爸总向林妈妈的花盆里弹烟灰、扔烟头,还经常不洗澡、乱扔衣服、记不住纪念日。
林妈妈一意孤行坚持要离婚,外婆劝她林妈妈,不要太过矫情。
林妈妈只说了一句话:“他人很好,但过不到一块去,毕竟一辈子太长了。”
直到后来,继父出现了。
他会给林妈妈的花花草草换上了漂亮的花盆,还会拉着林妈妈的手去江边散步。
他会和林妈妈一起去湿地公园拍摄花鸟,告诉她每一种植物的名字和故事,带回几根掉落的树枝,回家后插在古朴的花瓶里,摆在林心如的书桌上。
林妈妈生病住院时,他会在林妈妈的床头放着一束百合,水果切成了小块放在干净的淡瓷碗里。
他会坐在床边,拿起一本书,一页一页地读给林妈妈听。
就像廖一梅说的:
“人这一辈子,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人生路漫漫,唯有和愿意珍惜你的人在一起,才能更长久地走下去。
人世的情爱,少有能永远如新地穿过岁月的河流。
真心爱你的人,跨越千里,也要来到你身边。
一段感情里,最大的委屈,就是对方的熟视无睹。
你的真心,他看不到;你的苦痛难过,他觉得是无病呻吟。
有人天生是来爱你的,有的人注定是来给你上课的。
两个人在一起,不是死磕,就是死心。
愿你不再把委屈默默咽下,爱人先爱己。
能爱的,就用力爱;不值得的,转身离开。

男人想念你,却不联系你,多数是这样的心理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当一个男人不联系你,也不拉黑你,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爱了!”

我不反对,却也觉得世事无绝对。

在这个世上,还有这样一种男人,他们爱得克制、爱得小心,即使思念正浓,也会悄悄埋在心底。

这样的感情,往往更加细腻,也更加真挚。

因此,如果在相处的过程中,你能够很明确地察觉到男人对你的爱意,可是他却很少主动联系,八成藏着这些“小心思”,别不懂。

不是不想你,只是害怕打扰到你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很想念他,但又害怕打扰他,于是你总是私下里偷偷地着他的一切;

在微信上编辑了长长的一段话,可是思前想后,还是不敢点击发送;

你害怕太主动,显得不够矜持,你害怕太热情,但他不理你,你又害怕,万一他根本没那么在意你。

……

其实对于男人来讲,也会存在这样的心理。

当他深爱着一个女人时,连思念都会变得小心翼翼。

因为太在乎你的感受,所以总是隐藏着自己的想法;因为害怕给你造成负担,所以才不敢轻举妄动。

他不知道自己的深情与思念对你而言,是否属于多余和打扰,所以,就算很想念,也不会随便联系你。

就像同事小赵,他喜欢娜娜很久了,却一直没有表白。

只是会在每天睡前和起床的时候,第一时间点开娜娜的朋友圈,看看有没有错过她的最新动态。

即便聊天记录全是工作内容,可娜娜依旧是他唯一的星标好友。

我们都鼓励他,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否则就要错过了。

可小赵却说:“我知道娜娜还没从上一段感情中完全恢复过来,如果我现在表明爱意,很有可能对她造成负担,所以我愿意等她,即使再想念,也不愿让她不舒服。”

如此一番话,比说“我爱你”更戳人心。

所以说,想念却不联系,有时候是一个男人融进骨子里的隐忍与尊重,唯有真正爱过的人,才明白这其中的滋味。

只要你过得好,就足够了

听过这样一句话:“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

这世间,有多少恩爱幸福,就有多少爱而不得。

对于自己不能再爱的女人,多数男人都会把深情埋在心底。

即使有太多的思念,也不会再去联系,只会在角落里默默地你的一切。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为你守护。

记得当初看外国电影《超凡蜘蛛侠》时,里面有一幕不禁让人动容。

因为担心女友格温陷入危险,蜘蛛侠皮特被迫与女友分了手。

分手之后,皮特依旧深爱着格温,但他知道,只要自己待在她的身边,就有可能为她带来危险。

因此思念再浓,皮特都没有主动联系过女友一次。

他只是每天悄悄跟在格温身后,确保她安全回了家之后,自己再默默离开。

在他心里,只要格温能够幸福,就足够了。

张爱玲就说过:

“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可以放弃一切,包括你!”

这世间,最深情的爱便是:你若安好,即是晴天!

不论能否在一起,若分离于你而言是一场美丽的成全,那么只要你能过得幸福、活得开心,对于深爱着你的人而言,就是最大的心安。

心中的想念,默默交由时间来淡化

陆游在《钗头凤·红酥手》中有这样一句词:“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我们这一生,每个人都会遇到让自己难舍难分,难以忘记的人。

最终却因为各种原因,各安天涯。

既然两人已经分离,过去已成为过去,即使再舍不得,也要学会放手向前走。

就像这样一句话:

“你静静躺在我的通讯录里,但我永远都不会打给你了。

或许这是我们最后的默契。”

一个男人,如果真的觉得这个女人在他的生命里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现在已经不属于自己了,他就会从不再联系做起。

毕竟,只有时间能治愈一切的伤痛,也会抚平内心的伤痕。

那些放不下的人、忘不掉的事、过不去的坎,到了最后,岁月都会替你轻描淡写。

世事总无常,一切皆注定。

有些人,明明很想念,却不敢再打扰;有些爱,明明还很深,却不敢再联系。

但不打扰,不代表不想念,不联系,也不代表不喜欢。

只是,人这一生,说不出口的无奈终归太多。

与其苦苦纠结、伤人伤己,不如及早放手,潇洒成全。

就像王小波对李银河说的:

“我爱你爱到不自私的地步。

就像一个人手里一只鸽子飞走了,他从心里祝福那鸽子的飞翔。”

余生,愿你我都能收获最好的幸福,如若不能,请成全彼此。

听完这首歌,就洗洗睡吧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刻:

一个人静静地待着,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看看,只是戴着耳机,听着里面放着的熟悉的旋律。

然后放空思绪,任由那个没结果的人,那些没写到结局的故事,在你的脑海中编织出各种场景。

然后在漫漫长夜中,想得越多,陷得越深。

其实你也不知道,在那些睡不着的深夜自己在等些什么。

在等他回头?在等自己心死?还是在后悔太晚看清自己的心意?

等待,大概是是每一个痴情的人能做的唯一的事。

可是,你听过这样一段话吗?

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舍得让你等太久,而是会奋不顾身地找寻你。

所以等不来的人,放下吧,不要再苦苦留恋了。

如果当时他离开的时候没有回头,那么答案早就已经很明显了。

接下来,不要再晚睡了,照顾好身体,照顾好心情,照顾好自己。

你好好爱自己,才会有人来爱你。

希望未来的你能如愿以偿,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让每一个明天都熠熠生辉闪闪发光。

夜听|结束一段关系,最好的方式

生命里,总有一些人,让你忘不掉,又舍不下。

当感情变淡,爱人远去时,有人心生怨怼,不愿放手。

杨绛曾在书中写道:

“无论什么关系,若情分被消耗殆尽,缘分便走到了终点。”

不寻对错,礼貌退场,花还是花,树还是树,从此山水一程,再不相逢。

结束一段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纠缠,不指责,不怀念。

不纠缠,优雅放下

 

很喜欢一句话:“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人生就是这样,有人到来,也有人离去。对待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前不回头,往后不将就。

那些曾经遇到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既是恩赐,也是序章。

作家严歌苓年轻时是部队文工团的一名舞蹈演员,她爱上了一位英俊帅气的男人。

她几乎每天一封情书,将自己炽热的情感诉诸笔端。

然而,对方在遇到一个美丽成熟的女人后,移情别恋了。

他把严歌苓写给他的160多封情书,炫耀似地递到那个女人面前。

随后,严歌苓被检举了。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这几乎毁了严歌苓的整个舞蹈生涯。

当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娇小的女孩儿会一蹶不振时,她向领导请求去了前线,成为了一名战地护士。

被狠狠伤害的严歌苓,没有纠缠,也没有仇恨,她只是安静地离开了。

临走前,她在自己的笔记中,写下了卓文君的《白头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回来过。

即便多年后,那个男人想要当面对严歌苓说一声“抱歉”,严歌苓也没再见他。  

现实有时就是很残酷,不是每段爱情都如人所愿。

静静地看着,远远地念着,今生不相守,来世不留恋。

不纠缠,是对感情最好的纪念。

不指责,体面告别

敦煌出土的唐代《放妻书》中有云: “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夫妻相离,没有你死我活的诅咒攻击,也没有心机深沉的报复算计。

有的,只是早日觅得佳偶的祝福,和惟愿娘子千秋万岁的良愿。

古人对于情感的包容与释怀,暖心与浪漫,让人感受到的是温情脉脉和宁静祥和。

在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中,很多人都沉迷于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同样清丽出尘,深情款款的陆家庄千金——陆无双。

她与杨过同历生死,同病相怜,从爱上他的那一瞬间,陆无双就知道自己的眼中,再也容不下他人。

即使她知道杨过早已心有所属,即使她心中也会酸楚连连,可她仍旧收起了自己的刁蛮任性,成全了杨过。

在与杨过一同跪拜的那天起,她就只能是心爱之人的“无双妹妹”,而杨过,也只能是她埋在心底里的“杨大哥”。

“情出自愿,事过无悔。”是陆无双对待这段感情的态度,清醒退出,也是她的甘心之选。

保存了彼此的情意,也成全了自己的体面。

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能走到最后,也不是所有的结局,都能获得圆满,唯有不谈亏欠,方能不负遇见。

有人说,在感情之中,没有谁对谁错,即便我们没有做到对彼此天长地久的承诺,即使我们没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我们依旧希望对方彼此余生,各自安好。

相处的时候,全情投入,离开之时,不怨不悔,珍惜拥有,感恩彼此,才是我们该有的样子。不指责,是对感情最好的诠释。

不怀念,温柔成全

丰子恺说:“不困于心,不乱于情,不惧将来,不念过往。如此,甚好。” 

想起闺蜜秋然的故事。

秋然与男友分手了,应该说,是那个男人毫无征兆地提出了分手。

他们是大学同学,整整四年,两人如糖似蜜。所以,当男友提出分手时,秋然整个人是懵掉的。

她想不通为什么男友会突然离开,就在一天前,他们还在商量着未来婚纱的样式,婚礼的细节。

她拨通了男友的电话,电话中传来陌生又冰冷的声音:“已经这个时候了,你还来找我做什么?”

秋然突然就明白了,她挂断电话,删除了他所有的联络方式。

我问她:“你就这样轻易放弃了吗?”

她沉默良久,然后轻轻说道:“既然不爱,又何必念念不忘。”

随后的日子里,这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在秋然的世界里,似乎从未出现过。

她会约上好友远行,也会每周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几个月后,我又一次见到了她,她整个人变得既精致,又美丽。

秋然没有在已经逝去的爱情里苦苦挣扎,而是斩断情丝,果断放下。

“给时间以时间,让过去成为过去。”

若一味沉溺在伤痛中无法自拔,只会让自己郁结愁肠。

正如尼采所说:“不纠缠过往,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

聪明的女人,不会因为一段变质的爱情沉溺其中,而是亲手给自己调一杯忘情水。

选择放下,是为了放过自己,不念过往,亦是为了成全更好的我们。

就算独自行走,也要沿途灿烂。

宫崎骏说:“人生就是一趟列车,会经过很多站,很难有人陪我们从始至终的走完。当那个陪你的人选择中途下车时,虽不舍,也要心存感激,挥手道别。”

有时候,失去并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

顿悟而不执迷,淡定而不困惑,苦乐随风,花开花落,安然平和,随缘当下。

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如果你不纠缠过去,那么回忆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一定会有一个人,陪我们开启一段新的美好,也一定有一个人,会让我们拥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心跳。

不怀念,是对感情最好的升华。

生本就是一场取舍,当我们选择结束一段关系时, 礼貌地退场,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

无论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还是历久弥新的往事,都成了过眼云烟,弥散在沧桑的岁月里。

时光不语,岁月不居。

往事已成回忆,而我们,依旧温暖向前。 

 

看过一句很扎心的话:“当别人落难时,你拼了命的帮,自己落难时,别人拼了命地笑。

得意时,朋友们认识了你,落难时,你重新认识了朋友。”

有时候,我们总以为只要自己对别人真心,别人也会同样对待我们。

可后来才发现,原来对他们来说,我们并没那么重要。

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关系。

经历过一次困难,你以为两个人是患难知己,可在对方心里只是临时搭挡。

人到中年,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

别试探人心,别高估人情。

这世间,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正如白居易在《行路难》中所说:“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和和气气,却在背地里给你下绊子。

人与人相处,最怕的是你付出真心,而他只是为了利用你,最怕深交后突然看清一个人。

无论任何关系,若你总是受伤、感到委屈,说明你是被消耗的一方。

一个真正在乎你的人,只会拼了命地对你好,想要最好的都给你,是舍不得让你受一点委屈的。

你的真心,要留给值得的人。

人生路上人来人往,有些人,不必太在意,强求不如放手。

让心中无事,让细水长流,风会一直吹,有心人也会一直在。

余生还很长,愿你一如既往的勇敢赤诚。也愿岁月不负,时光不欺,许你终得圆满。

夜听|发微信不回你的人

晚安曲: 我等的人 — 曹轩宾

夜听|婚姻里最伤人的,不是冷战,不是出轨,而是

晚安曲:讲真的 – 珍惜

夜听|懂你的人,无需解释,不懂你的人,不用解释

晚安曲:如果你能懂 — 朱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