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2022年仅剩100天:愿岁月无忧,余生无愁

 

匆匆是光阴,忙忙是人生。

过完今天,2022年只剩100天了。

恍然之间,已是秋分时节,秋色等长,美好恰如其分。

桂香馥郁,大雁南去,瓜果飘香,稻谷满仓。

今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的日子了,你收获些什么?又失去些什么呢?

想做的事是否尝试了?想爱的人是否回应了?

我想说,如果爱错了人就及时转身,选错了路就及时调整,收拾好心情,重新再出发。

不要再为伤害你的某段感情而辗转反侧,不要再为回不去的某段路而肝肠寸断。

不管过去是好是坏,你要学着释怀。

无论是爱情还是工作,最美的底色,始终是自爱。

山河辽阔,何必画地为牢?

把体重减下来,把能力提升起来;

把烂事丢一丢,把自己变富有;

喜欢的东西就去买,想去的远方就去看;

慢慢变好的你,才是与这个世界交手的最大筹码。

你对爱来爱去的每一份豁达,你对人情世故的每一份淡然,都是用经历换来的。

正如秋分,是繁华落尽后见淳,是自爱沉稳后见真,换来下一次万物重生,草长莺飞。

2022年最后100天,夜听愿你:

珍惜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好好宠爱自己,与世界美好平分一场秋色。

而我,只想暖一壶秋日的酒,暖你岁月无忧,余生无愁!

人与人相处的潜规则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人类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不同的社交模式,决定了一段关系的不同走向。

而活得通透的人,都掌握了这三个相处窍门:

适当服软、合理装傻、永远清醒。

适当服软

 

《奇葩说》有一期节目中,有位辩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有一次他跟女友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吵,两人都觉得自己有理,谁也不肯让步。

这位辩手仗着自己清晰的逻辑思维,把女友辩驳得体无完肤。

没想到他说完了,女友竟然哭了。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虽然可以运用技巧去打压对方,但女友需要的只是温柔和体谅。

少不更事的时候,我们也曾习惯于滔滔不绝咄咄逼人,有了一定阅历后才逐渐明白,生活本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讲。

恋爱也好,友情也罢,学会妥协,适当服软,才能使一段感情温暖长久。

读饶平如先生的《平美如棠》时,总会为书中那对历经风霜、平淡相守的夫妻动容。

他们经历过战乱、疾病、离别,风风雨雨走过60多年,一直情深意笃。

共同度过的岁月里,两人也有闹矛盾的时候,但每次都会以平如的一句“是我不对”结束。

平如说:“对于男人,没有什么面子不面子的,过日子还是里子更重要。”

一段关系里,赢了架势,输了感情,是世上最赔本的买卖。

一段关系中,理解永远比正确重要,包容永远比输赢重要。

合理装傻

莎士比亚曾说:

装傻装得好也需要靠才华,不仅要洞察人性,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了时机。

世人皆以聪明为傲,但懂得合理装傻,才真正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和胸怀。

我年轻的时候,曾和领导去过一个饭局。

当时有位20来岁的小伙子,在酒桌上大肆吹嘘,张口就是自己认识哪个大佬,得过什么奖,吹得天花乱坠。

这位小伙子我也见过,是合作公司一个刚入职的小职员,而他吹的很多奖项,也是子虚乌有。

我心中不爽,正起身准备拆穿他,领导却悄悄拉了拉我的衣角示意我坐下。

他自己呢,不仅全程微笑看小伙子表演,还时不时搭上几句话。

回去的路上我问他:“你怎么就看得惯这种虚张声势、只知道满嘴跑火车的人?”

领导说:“你看他四处赔笑脸,不过是为了讨生活,就随他去吧,成年人的世界,不容易。”

后来阅历渐长,我发现那些真正通透的人,往往都很懂得为别人着想,愿意给人台阶下。

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有一期邀请了歌唱家李谷一。

待她歌唱完毕后,有位嘉宾说他是李谷一的忠实粉丝,还列举了许多她唱过的歌曲。

但李谷一毫不留情地指出,其中有首歌并不是她唱的,台上一度陷入尴尬。

这时,主持人撒贝宁赶紧出来打圆场,他说自己也是李谷一的粉丝,列举了很多他听过的歌,其中有一首《思念》。

但这首歌并不是李谷一的,而是毛阿敏的。

耿直的李谷一继续拆穿撒贝宁,撒贝宁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既逗笑了观众,也化解了嘉宾的尴尬。

撒贝宁当真不知道《思念》这首歌不是李谷一唱的吗?

其实并不是。

他只是通过巧妙的方式,将自己和嘉宾拉到一条阵线上,他这份“糊涂”,是强大的同理心,也是刻进骨子里的善良。

所谓高情商,是懂得适时沉默,合理装傻。

真正的聪明人,从不急于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而是愿意放低姿态,释放善意。

永远清醒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哪些令人醍醐灌顶的人生真相?

有人回答说,不要相信别人会成为你的救赎,要活成自己的救世主。

我认识一位高管朋友,四十多岁出来创业,不曾想接下来两三年,不仅赔光了老本,还欠下百来万的巨债。

此前看起来和他交情不错的人,那段时间都躲得远远的,生怕朋友开口找他们借钱。

朋友去求原先单位的一些合作伙伴,也被拒之门外。

无奈之下,朋友只得将房子卖了,填上了这个窟窿。

过了几年他东山再起,事业越做越大,原先那些人又纷纷贴了上来。

我问朋友,经历起落,可否会对人世感到心寒?

朋友说不会。

他说以前在高位时,总觉得自己很厉害,走到哪里都是一呼百应。

自己出来创业后才明白,所谓人脉,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情,真到了紧要关头,完全只能够指望自己。

朋友的话,令我也颇为感触。

当我们步入社会,褪去了懵懂天真,也开始懂得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价值交换的过程。

当你弱小,捱冷眼也是正常的事,当你强大到能为别人撑伞,别人自然会为你铺路搭桥。

所以,困顿时不要寄望于他人,要活成自己的救赎。

低谷时不要指望别人拉一把,要默默沉淀暗自努力。

一个人开始变得强大的标志,不是把人脉当回事,而是无论高峰低谷,都能独自成军。

《围炉夜话》中说:“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

为人处世说到底,无非讲究一个“度”。

理不用太清,事不用太明,糊涂看人间,冷静观世界,才是最清醒的活法。

与朋友们共勉。

一生太短,别委屈自己

 

看过一则新闻。

两年前,郑州56岁的苏敏阿姨,因接受不了丈夫的大男子主义、家暴、冷暴力、经济AA等问题,选择了逃离婚姻生活。

一个人,一辆车,开启了自我治愈的自驾旅行。

两年多时间,她行程8万多公里,足迹遍布10多个省份。

小车换房车,学会了专业拍视频,接商单,做广告,出书,化妆,一个人活得越来越洒脱。

前段时间,在女儿的劝说下,苏敏回到了自己的家,想跟家人共度中秋。

这是出走两年后,她第一次回家。

曾经嫌弃她、家暴她的丈夫,看到她的第一眼,没有喜悦,没有愧疚。

而是语带讽刺:“你还知道回来啊?你在外面不是挺能的吗?这是混不下去回来了吗?”

吃饭时,丈夫一直黑着脸,骂骂咧咧,还当着小孙子的面把碗摔到地上。

这种场景和家庭氛围,苏敏再熟悉不过了,她从内心感到害怕和绝望。

想了很久,她打算和丈夫离婚。

网上有句话说:“有些人对你的讨厌,是此一时彼一时;而有些人对你的讨厌,是每一时每一刻。”

不管你做什么,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有多优秀,他们就是瞧不上你。

甚至,你变得越好,他们越讨厌你。

这些人,就是从来不会珍惜你、不把你当回事的人。

林徽因说:“你可能在一个人面前,一文不值;却在另一个人面前,是无价之宝。

谁才是对的人呢?一见你,就笑的人;一见,你就笑的人。”

对的人,珍惜你;错的人,摧毁你。

珍惜你的人,视你如宝,关心你的身体,温暖你的心灵,为你遮风挡雨。

不珍惜你的人,视你如敝履,肆意伤害你的身心,为你制造凄风冷雨。

岁月匆匆,人生苦短。

爱人也好,亲朋也罢,不珍惜你的人,要趁早远离。

他们就像霉菌,留得越久,你心口的创伤就越大。

这世上,不是所有真心,都能换到真心。

有些人不是没有真心,只是他懒得用在你身上。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勇敢地离开?

遇不到相互珍惜的人,至少先学会爱自己吧。

当你开始爱自己,珍惜自己,风景这边独好时,就没有谁再能把你踩在脚下了。

一生不长,别为不值得的人,痛哭流涕。

擦干眼泪,远离伤害,好好为自己活一次吧。

这一次,一定要活得尽兴,坚定!

男女相处,若是共享过这三样东西,关系就很难纯洁了

张爱玲说: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缘分;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不幸;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无奈;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残忍。”

爱情是讲究时机的,有时候无论你付出再多,时机不对的话,也难有结果;

也有的时候,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契机,两个人就会突破普通朋友关系,得到一份脸红心跳的爱情。

男女相处,共享过这三样东西得话,两人便很难一直做朋友了。

共享过金钱

很多女人会觉得,一个男人为自己花钱,一定是因为他喜欢自己,其实这么想并不准确。

一般情况下,男人单独和女人相处,为了绅士风度,都会主动为女人花钱。

这只是一种社交礼仪,并不代表他心里有你。

例外的是,两个人共享过金钱。

比如一起旅行时,他订酒店,你负责吃饭交通的开销;

遇到什么困难,即使自己不算富裕,也要拿出钱来,帮对方度过难关。

共享金钱只是表面,深层的联结,是你们都拿出了自己最在意的东西,毫无保留地为对方付出。

关系一般的普通朋友,一次两次,可能愿意为你花钱,但心里总是盼着你回报的;

一心爱你的人,早已把你当成了一家人,他只愿你能健康快乐。

在他心里,你比钱更重要。

共享过心事

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伤心往事。

我们把它小心翼翼地藏在心底,不敢轻易拿来给别人看。

害怕别人嫌自己懦弱,害怕自己想起来伤心,即使面对特别亲密的朋友,也不会随意开口。

但这世上总有一个人,能让你放下心里的防备和忐忑,将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慢慢吐露。

那些没有对方的日子里,一个人尚且能够坚强,

那么现在你遇到了他,有了铠甲,也有了软肋,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没什么过不去的坎。

共享过心事的人,在彼此的心里都有这特别重要的位置。

知道了那些不堪回首的经历,相爱的人会更加珍惜、心疼彼此,感情自然会越来越亲密。

共享过未来

不管友情还是爱情,想要长久地交往下去,两个人对未来的规划不能差得太多。

比如你想好好工作,赚钱买房,他想早点退休,回乡下种田养花。

两个人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无论现在有多亲密,以后的感情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好的感情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位置,靠一见钟情去培养新鲜感;这其中有两个人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真正合适的感情里,关于未来的打算一定是重合的。

两个人敞开心扉去交流关于未来的想法,不但能更加坦诚地面对彼此,还能融合彼此的意见,避免很多麻烦的发生。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未来的生活有了两个人共同努力,那么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会轻易分开。

邦妮·韦尔的《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中,人们认为的最大遗憾就是:

“错过了真正适合自己的人”。

愿你们能共享这三样东西,从朋友到爱人,坚定不移地并肩前行。

好久不见,我很想念

 

好久没听陈奕迅的这首《好久不见》了,也快忘了我们有多久没见过面了。

其实仔细想一下,具体的时间已经记不清了。

只是,有些人不在身边,却在心里;有些人不能相见,却在梦里。

还记得梦见一个人的感觉吗?

如此的接近现实,又如此的遥不可及。

有时候,明知道那是梦,却久久不愿醒来。

有一句话挺触动我的:真羡慕有些人啊,可以随随便便地就把想念说出口,而我呢,连一句“你好”都不敢对你说。

想你的时候,总会做许多徒劳无功的事。

会去听你喜欢的歌,会去走你曾走过的路,也会忍不住地点开你的朋友圈,哪怕看不见任何动态。

所有的这一切,看似好笑,但请你不要介意。

因为那些瞬间,都是我最真切的想念。

好想,在这个枫叶降落的季节,和你见一面。

你呢?也想见我吗?

– E N D –

夜听| 一个人最聪明的活法

曾看过一句话,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你只能等待,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你就能奔跑。

让每一滴运动的汗水,锻炼成更健康的身体;

让每一次自律的坚持,打造出更魅力的形象;

让每一本读过的书籍,滋养着更丰富的心灵。

愿我们都能学会投资自己,幸福地过好这一生。

这三句话,能解开无数人的心结

现如今,好像越来越多的人感叹人生不易。
那些来自经济上的压力,工作上的烦恼以及一地鸡毛的琐事,往往把人压得喘不过气,同时,让人陷入焦虑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但是,我们都知道,面对各种各样的烦恼,越继续纠结下去,生活会越痛苦。
人生,不如意是一种注定,快乐是一种选择。
有些事情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如果你心中有郁结,感到情绪不佳,不防看看这三句话,或许可以帮你解开心结。
争强好胜,是人之常情,大多数的人,更是一生都在“争”。
有的人喜欢争口舌,有的人喜欢争对错,有的人喜欢争利益,总之,事事都想争第一,不甘居人后。
然而,整日争来争去,最后争来幸福了吗?
多少人,就为一口气,争来斗去,消耗了大半时光,结果发现生活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好。
大家应该都听过“鹬蚌相争”的故事。
鹬和蚌相互咬着对方,谁也不肯相让,就这样一直僵持着。时间一长,它们都精疲力竭。
这时,正好有个渔夫经过,看到到它们死死缠在一起,不能动弹,就把它们一起抓走了,鹬和蚌争到最后,谁都没落得好处。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面子,争得面红耳赤,为了名利,争得头破血流,各不相让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记得余华在《活着》中写过: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意思是,做人,与其争强好胜,不如随意而安。你可以保持好一颗好胜心,但不必执着于争输赢。
因为在争论中,即便赢了也会输掉一天的心情。况且,许多事情往往没有非对错之分,只不过是经历不同,看法不同罢了。
人生在世,不需要那么多的你争我夺。
很多时候,顺其自然,平淡安康,才是向往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好像总绕不开这样的时刻:遭到误解、备受质疑、无故被刁难……
每当遇到这些情况,我们总会感到气愤、郁闷、忍不住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殊不知,生气是在为别人的错误买单,得不偿失。
看到过一个故事:
一位禅师有一天正要开门出去,恰好被一位闯进来的壮汉迎面撞倒,禅师摔得鼻青脸肿。壮汉却毫无愧疚之色,反而理直气壮的指责禅师走路不长眼。
壮汉料想对方会跟自己大吵一番,结果禅师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
壮汉十分好奇的问:“我撞了你,还训斥你,为什么你一点也不生气?”
禅师见他表现出一些悔意,便回复道:“生气,能消除我脸上的淤青吗?如果不能,那我生气做什么。再说,生气只会扩大事端,若是对你破口大骂或打斗动粗,不仅不能把事情化解,还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和恶缘。
是啊,生气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反而会进一步扩大矛盾,甚至气坏自己的身体。
朝鲜族有这么一句谚语:
“一怒之下踢石头,只有痛着脚趾头。”
当遇到不公平的事,不讲理的人,生气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任由情绪暴走,小则事态蔓延,坏了心情,大则影响健康,伤了身体,悔不当初。
要知道,是非天天有,不理自然无,又何必让自己气大伤身呢?
生活是为了使自己开心,而非与人置气。我们不如把心放宽,心平心和的与周遭相处。
有人说,生活烦恼如发丝,三千不止。也有人说,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
同样的境遇,却是截然不同的态度。相对而言,我更欣赏后者的豁达。
北宋文豪苏轼后半生都在被贬的路上,但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意志消沉。身处高位时,他可以享受荣华,遭受贬谪他也能安贫乐道。
苏轼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不仅在仕途上屡受打击,生活上也十分困苦窘迫。
但经历了那么多起起落落,苏轼却不曾自怨自艾,而是淡然写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诗文。
无论面临何种境遇,苏轼都乐观旷达,随缘自适,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处世态度。
当处于人生的低谷,要乐观一点,看开一点,别整天一脸愁容。
要明白,有办法解决的事情,不用发愁,已成定局的事情,愁也没有用。
诗人席慕容有句话说得很好:
“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
人生更是如此。过一天,少一天,与其忧心忡忡的活着,不如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纵有三千烦恼,不如淡然一笑。凡事尽力就好,不要为难自己,日子过得顺心最重要。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圆满的心态。
一个人想要活得轻松快乐,就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所遇到的人与事。
最后,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不为琐事困,好好享受当下,认真生活,认真爱自己,漂漂亮亮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说闲话,不管闲事,不做闲人

人生,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你不能拿你的尺子去度量他人的人生。

更何况,我们也管不了那么多,过好自己的生活,已经足矣。

人,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不说闲话,不管闲事,不做闲人。

不说闲话,是教养

《格言联壁》有言:“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往小处说,闲话不过是茶余饭后的几句八卦吐槽;往大了说,闲话就是对他人肆意揣测、妄议评价的低素质表现。

无论事小事大,你口中每说出一句闲话,你的形象就会在别人的心中大打折扣。

慢慢地,你会发现,愿意和你说话的人少了,愿意听你说话的人也少了。

佛家常说“口业”,嘴中说出伤人的闲话,就是在给自己造业。

中国第一代女星阮玲玉,曾在粥里放了三瓶安眠药,服药自杀。

那个时候,她才25岁,正是花样年华,前途无限。

导火索就是因为某小报对她的私生活评头论足,恶意揣测。

在你一言我一语肆无忌惮的闲话里,真相早就面目全非了。

阮玲玉不堪舆论的重负,决绝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谈是说非的闲话,还能杀人不见血,但说多了,报应迟早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俗话说:“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心存善念,行则久远。”

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和善良,就是管住嘴,不说闲话。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就没资格在背后搬弄是非、评头论足。

做人,不能随波逐流,要学会做一个不听嚼舌之音、不言他人之事的智者。

心存善念,慎言慎行,不说闲话,是处世的智慧,也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不管闲事,是修养

《醒世恒言》里讲:“事非干己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强言。”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老天的事我们管不着,自己的事一定要管好,别人的事切忌不要去招惹。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随意插手别人的闲事,自以为是热心肠,其实反而会给别人带来困扰,也是在给自己找不舒服。

曾读过一则笑话,但道理很深。

有个小孩正在吃雪糕,这时有个大人突然走到他面前,对他说:“小朋友,吃雪糕对身体不好。”

没想到的是,小孩听后,问了大人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我奶奶活了100多岁,您知道是因为什么吗?”

大人调侃说:“难道是因为不吃雪糕吗?”

小孩说:“不是,因为我奶奶从来不多管闲事。”

别人的事情,真的轮不到我们操心,所以不要总想着用自己的要求去干涉别人。

诗中有云:“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

别人的生活,无论是好是坏,都不要去瞎操心,淡然以对就好。

否则,惹别人的闲事,只会让对方苦不堪言,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精力。

管住自己的手,不惹别人的闲事,让人舒心,让自己也开心,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不做闲人,是保养

中国有句古话:“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快活。”

做个闲人,无事可做,就很容易胡思乱想,懈怠懒惰,就会多愁多病。

学会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内心才会充实有趣,身体才能活力四射。

齐白石老人90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坚持每天作5张画。

可唯独有一次,他过生日,从早到晚都忙着招待宾客,晚上精力不足,躺下就睡了。

次日,起床后饭都没吃,他就要提笔画画,谁劝也不肯歇。

他对家里人说:“昨日没作画,今天要多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

凭齐老的声誉,他不必图名;齐老的年纪,也不会图利。

他只是觉得,每日活动活动,作作画,写写字,反而少了许多思虑,多了些童心,整个人都能舒服自在很多。

不做个闲人,是齐白石老人勉励自己的方式,更是对身心最佳的保养。

如《劝民》中说:“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

人,在忙碌的时候,会忘记烦恼、忘记年龄、忘记时间。

闲不住的人,日子充实,心情愉快,根本没时间变老,身体反而还会越活越年轻。

行走于世间,你可以偶尔闲下来调整自己,

但不能做个无所事事的闲人,荒废了自己。

忙,能治愈一切烦恼,也是世间最好的养生。

愿你我往后余生,都能不说闲话,不管闲事,不做闲人,自信坚定,宁静幸福。

如果有一天,我变了……

有人跟你说过“你变了”这句话吗?

听到这句话时,你是怎样的感觉?

诧异?无措?还是愣了一下后坦然接受说:“是的,我变了。”

年少时,我们喜欢跟自己说,勿忘初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改变自己。

可事实证明,在时间的旅途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完全的不变。

有的人从前爱笑,如今却习惯沉默,有的人从前热情,如今却变得冷淡。

有这样一段话:“不管你承不承认,人确实是经历了一些事之后,就悄悄换了一种性格。”

后来的你,少了一份天真,多了一份稳重。

不再会遇到一点小事就哭泣,也不再因为一段感情郁郁寡欢……

不是因为那些事情不再重要了,而是因为经历的多了,就不会那么矫情了。

有人说,如果有一天我变了,不是因为我麻木了,而是因为我真的懂了。当你学会接受生活的狼狈,才有勇气开始新的人生。

时间在走,人也会变。但无论现在的自己,是什么样子,都值得与世间美好相遇。

正在听歌的你,变了吗?

简单的陪伴最长久,懂你的人最温柔。

昨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话题:
#原来真的会有一辈子的热恋#
话题里,投稿人说她的朋友在医院碰到一对老夫妻。
爷爷89岁,奶奶87岁。
奶奶住院期间,爷爷全程守在她身边。
因为疫情,医院有时会限流。
陪床的病人家属,通常只允许一个人。
可以陪床的时候,总是爷爷陪着。
不让陪床的时候,爷爷每天夜里回家一趟,隔天凌晨五点半又赶到医院,争取做最早一轮的核酸,然后进病房陪奶奶。
奶奶几乎每天只要睁开眼睛,都会第一时间看到爱人。
她很依赖爷爷,平时情绪也稍微有些波动。
为了防止她多想,爷爷就算是中途离开去打饭,都会先安抚好奶奶,让她乖乖躺着,别担心,还会跟她说自己马上就回来。
平时,爷爷也经常亲亲奶奶的手,亲亲她的额头,摸摸她的脸蛋,还说一些逗她开心的话,让她即便在住院,也像在家里一样,有安全感。
老一辈人的爱情,虽然平凡简单,却也总是让人感动,艳羡不已。
在那个车马邮件都很慢的年代,他们的一生都只对一人真诚。
这种简单的陪伴,最容易长久。
就像是能懂你的人一样,才最温柔。

2

可能你也是一样吧,年轻的时候憧憬浪漫,热衷于一切可以轰轰烈烈,刻骨铭心表达爱意的方式。
玫瑰要越多越好,烛光晚餐要越昂贵才越能体现真心。
可后来才渐渐明白,如果对方对你的情意不够真切,再多的海誓山盟,风花雪月,都不过电光火石,昙花一现。
而那个真正值得托付的人,和他度过的每分每秒,即便是平淡如斯,也能让你安心踏实。
因为说到底,陪在身边才算拥有,爱到习惯才会长久。
像是纪录片《人生果实》里的修一和英子这对老夫妻一样。
他们相识于微时,一见倾心。
从青春年少到花甲之年,人生的大半程,他们都是在一起度过的。
修一当年是很出色的建筑师,但在大学毕业那年,他耗尽心力画出的图纸,却惨遭拒绝,无人问津。
他因此对大城市产生了厌恶,不喜欢它过于功利的生活和节奏。
所以他带着英子,一起归隐山林,在山野间悠然度日。
很多人都不理解他,觉得他是在逃避,是在埋没自己的才华。
只有英子支持他,说会让他做一切他自己想做的事。
他们之间,也有过矛盾和争吵,但更多的是互相扶持和理解。
而这样的理解,在漫长的相处中,贯穿着他们的整个人生。
修一喜欢建筑,英子喜欢花花草草。
他们便一起搭建了房屋,还种了满院子的花果树木。
修一照看这些东西,英子就为他洗衣做饭。
春去秋来,他们就这样简单地相伴着,温暖着,一起生长,一起老去。
在平日里,不管修一做什么决定,想什么主意,英子都不会反对和否定他。
她常说:“我不会揭他的短,只会想着他的好。”
悠长的人生岁月里,能有一个尊重你,理解你,懂得你的人,常伴在身侧,真的太太太幸运了。
不管世界怎么变化,有他在身边,就有归宿。
那种感觉就像在茫茫宇宙里,遇到一个和你拥有相同频率的人,他刚好卡在了你的灵魂缝隙里。

3

我以前羡慕过很多人,觉得他们的爱情是那么幸福甜蜜。
但是现在,相比起在大街上拥吻的年轻情侣,我更喜欢那些在旧巷子里,互相搀扶的垂暮老人。
我的意思是,更喜欢那种简单的生活和爱情。
所谓简单,就是没有猜忌,没有套路,没有目的,两个人都带着真诚,用喜欢来互相涤荡和碰撞。
不求感天动地,轰轰烈烈,只希望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里,把爱扎扎实实落地到生活里。
用最简单的方式,相守,相依,相知,相伴。
在寒来暑往的四季,在清晨日暮的每一天。
生活也好,爱情也好。
愿有时光可回首,且以清欢度流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