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你的一生,我只借一程

 

有位听友留言说:后来我渐渐明白,所谓成熟也许就是,我没在等,你也朝着更好的生活去努力了,以后再无相见的日子,请你保重。

我见过最心酸的分手,没有狗血的剧情,没有歇斯底里的争吵,两个人还能心平气和的说话,只是彼此心里,都没了继续走下去的欲望。

有些爱情不就是如此,走到了某一阶段,突然就失去了期待。

许多人问我,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没有结局,命运还要安排两人相遇?

可是你知道吗?记忆中的每一个人,都像星光闪烁,像海浪温柔。纵然没有一生,但短短一程,已经让人此生难忘。

遇见过,相爱过,拥抱过,亲吻过,见过彼此最好的模样,也见过彼此最坏的模样。也许,有的人出现,是为了指引你走向幸福,有的人出现,是为了教会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了失去而感伤,失去也是拥有的开始。

我们都从一个不懂爱、不会爱的人,慢慢学会了好好去爱一个人,也学会了握紧对方的手就要好好珍惜。

你开始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也许不必喜好一致,也许不必相貌出众,只要他有一颗爱你到老的心就好。

岁月平淡,有时确实会冲淡爱情。但我依然相信真爱,依然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人,陪你细水长流,陪你柴米油盐,时间有多远,他就陪你走多远。

我希望,你可以遇见一个人,让你永远期待,让你笑着说出:

如果可以,你的一生,我只借一程,这一程,便是余生。

别为小事烦心(深度好文)

看过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用放大镜看人生,人生是一场悲剧;用望远镜看人生,人生则是一场喜剧。

人生的样子,取决于我们看待人生的视角和方式。

你若挑剔,锱铢必较,生活处处是瑕疵。

你若包容,悦纳欣赏,生活时时有美好。

一个人想要快乐,很重要的一个法则就是:大而化之,别为小事烦心。

有一个故事。

一位老太太养了很多鸡,每天傍晚,她都会数一下鸡的数量。

 

一天,她发现少了一只鸡。

 

于是她又数了一遍,结果仍是少一只,这让她非常伤心。

 

邻居不理解,过来劝她:“不过是一只鸡而已,别这么伤心,身体要紧呀。”

 

谁知,老太太一听更伤心了,她说:

“哪里只是一只鸡呀,我丢的是一个养鸡场!”

 

邻居很奇怪,怎么又成一个养鸡场了?

 

老太太唉声叹气道:“你想啊,这一只鸡可以下很多蛋,每个鸡蛋都可以孵出很多小鸡,那些小鸡长大了,继续下蛋,继续孵化小鸡,可不就是一个养鸡场吗?”

 

邻居听完,错愕不已。

 

老太太说着说着,伤心地哭了起来,没多久,身体越来越差,连起床给鸡喂食的力气都没有了。

 

生活中,为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的人,常常会让自己陷入烦恼和痛苦,无法自拔。

因为他们习惯了用“放大镜”去看待事物不好的一面,越看越觉得不满,越看越觉得损失严重。

其实,事情哪有那么糟糕?

自媒体人刘润说:“很多事情本身并不坏,是我们把它想得太坏。如果我们能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立马感觉事态有了反转。”

倘若老太太能明白这个道理,她就会想:“幸亏只是丢了一只鸡,没事,我还有很多鸡。”

这样,她的心情或许就能变好很多。

收起心中的“放大镜”,不要片面夸大事物的严重性,不要强化自己的负面感受。

当你这样做时,你会发现,很多事可能都不算事,心情自然会快乐起来。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

一对夫妻,因为发生口角,丈夫一气之下,把车开进了河里。

当车子在河道中央,快要沉下去时,夫妻俩慌了,赶忙报了警。

幸好,救援及时,二人均未受伤。

记者在现场采访妻子,问她当时发生了什么,妻子说:“唉,都不好意思提,就为一点小事情!”

为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的人,通常与快乐无缘。

因为生活中真正的大事并不多,多的恰恰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一个人如果总因为一点小事就丧失理智,怒不可遏,那他的生活肯定是一地鸡毛,这样怎么能快乐呢?

我见过一对恋人,可谓郎才女貌,可惜好景不长,两人就分手了。

 

原因是,女孩总为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发脾气。

 

比如,她发出的信息,男孩十分钟内不回复,她就疑神疑鬼,暗暗生气。

 

她说过的话,男孩必须记住,如果下次还问,她就火冒三丈,认为对方不重视她。

 

她的生理期、生日等重要日子,男孩不能忽略,如果忘了,她就觉得男孩心里没有她。

 

每次怄气,男孩都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哄,时间久了,男孩实在忍无可忍,最后提出分手。

 

喜欢在小事上计较的人,只见树叶,不见森林。

他们的眼睛,只盯住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而不看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既苦了自己,也难为了别人。

有位作家说:“有些人的心,就像一条很窄的巷子,只能容比他们更小的人和事通过。

而有些人的心,像天空和海洋,浩瀚辽阔,宇宙星辰皆在其中。”

别为小事烦心,多想想大事、好事,人才能渐渐快乐起来

看过演员阿雅的一段采访。

她说,自己以前总会为一点点小事,就惴惴不安,难过好几天。

有观众说她长得丑,气质不行,她会因此而不敢上台,每次上台前全身会发抖。

 

有人吐槽她总是说错话,她就沮丧好多天,一直走不出那种挫败感。

 

有粉丝说她跳舞难看,没有林志玲美,她就很懊恼,没有勇气再上台。

 

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阿雅都活得非常辛苦,每天愁眉不展。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和鼓励下,她终于想通了。

 

那些让她耿耿于怀的事,放到整个人生来看,其实都是小事而已。

 

从那之后,她开始重拾自信。

 

无论别人再说什么,她都告诉自己:小事而已,不必挂怀。

 

这才有了现在人到中年,成熟大气、事业蒸蒸日上的阿雅。

 

作家理查德·卡尔森说:“小事终归是小事,拉长时间维度来看,更是不值一提。

如果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活,鸡毛蒜皮的小事自然会消失,重要而美好的事物就会自动浮出水面。”

为小事烦心的人,就像给自己的鞋里装进了很多沙子,每走一步,身心都难受。

只有把沙子倒出来,人才能行得远,走得快,活得轻松自在。

米兰·昆德拉说:“除却生理之外,你所感受到的所有痛苦,都是人的观念带来的,而非真实的存在。”

很多事,本无所谓大小,皆是由心而定。

心大事就小,心小事就大。

你在乎了就是大事,你不在乎就是小事。

《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这本书中有段话:

“每个人生活都不易,都有不如意的地方,只是有人有一点痛苦就龇牙咧嘴,唯恐天下不知,有人闷头咬牙前行。”

一切,都由你内心的想法来决定。

要想开心快乐,就要学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当你有能力把所有事都化作无事,你的人生自然云淡风轻,所见皆是光,所遇皆是暖。

人这一生,磕磕绊绊,一件事挨着一件事,本就不易。

大事都处理不过来,就别再为小事烦心伤怀,内耗自己了。

网上有段话,说得非常好:

“一个人想要保持快乐,就要牢记两条生活准则:一是别为芝麻小事耗费力气,二是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是小事。”

人到中年,对我们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和精力。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别为不值得的小事,把自己搞得人仰马翻。

常言道,大事要看淡,小事要看开。

只有把事情看淡,看开,才能使内心渐渐平静,最终获得幸福与快乐。

男人喜欢你,多半是找到了两种感觉

张爱玲曾说:

“善于低头的女人是厉害的女人,越是强悍的女人,示弱的威力越大。”

诚然如是。

通常男人骨子里都有一份保护欲,会对柔弱需要自己的女人怜香惜玉。

而善于低头的女人恰恰给予了他们这个机会,从而让男人喜欢。

很多女人以为只要自己在感情里一味付出,就会俘获男人的心,殊不知这并不是男人想要的。

就算你的付出让自己卑微到尘埃,依然不会开出一朵花来。

要知道一个男人若是真的喜欢你,并不是因为你的付出,而是因为找到了这两种感觉。

被需要的感觉

男人喜欢你,往往是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

涂磊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刚好发现自己所爱的人特别需要自己。

然后简简单单在一起,为了这个人,付出一切都值得。”

在一份关系里,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聪明的女人都会让男人有被需要的感觉。

激起他们的保护欲,从而让一份感情更加长久。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人,嫁给了一个送快递的小伙子。

 

结婚后她从来不抱怨老公赚得钱少,也不会在老公面前特别强势。

 

总是温柔地给他鼓励,让老公时刻感受到自己是多么需要他。

 

老公每次把工资交到她手上,她都会给他一个拥抱,并且说:

 

“老公你辛苦了,咱们家有你撑着我就特别有安全感。”

 

妻子的话让男人干劲十足,他很快成为公司最能干的快递员,并升为公司的一名区域经理。

 

再后来,他开了属于自己的快递公司,事业经营得特别红火。

 

每次谈到自己的成功,男人总是表示,是妻子让他感觉到了被需要的价值,让他有了前进的动力。

一段感情失败后,女人总是骂男人太渣,看不到自己为这份感情付出了多少。

可是她们忘了,男人最需要的不是付出而是被需要。

如果你深爱着对方,请不要把爱放在付出与指责中。

而应放到理解里,用理解的形式,去满足男人的被需要感与价值感。

倘若你真的这么做了,男人怎么可能不会把你拉入怀中宠溺一辈子呢?

温暖的感觉

男人喜欢你,往往是找到了温暖的感觉。

听过这样一句话:

“男人虽然表面坚强冷静,但内心却期盼一个累时可以栖息休养、受伤时能得到安抚的温暖港湾。”

在感情中,不只是女人需要温暖的感觉,男人同样也需要。

女人一直想要找一个疼爱自己的男人,希望对方会把自己放在心上,然后开始幸福一辈子,作为男人何尝不想呢?

相比较女人需要的温暖,男人想要的温暖特别简单。

可能只是受挫后一句安慰的话,也可能是饥饿时一碗热气腾腾的面。

虽然是极小的事情,却会让男人感动,让他们的内心倍感温馨。

看过一期《爱情保卫战》,对感情有了新的感悟。

男女嘉宾上台的时候,女嘉宾哭得稀里哗啦,男嘉宾面无表情。

 

刚开始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女嘉宾嫁错了人,甚至想劝她及时止损。

 

可随着事情的进展,大家发现自己错了。

 

结婚以来,男人在外面打拼事业,为了这个家拼尽全力。

 

可他所做的一切在女人眼里仿佛是理所应当的,在女人身上感受不到丝毫温暖。

 

前段时间单位竞选部门经理,虽然男人很努力,可还是没选上。

 

女人知道这个结果之后,不仅对男人没有一丝安慰反而是一通抱怨。

 

说他无能,说自己眼瞎才找了他。

 

女人的话像针一样刺着男人的心,他甚至觉得眼前这个人不是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而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男人外出谈业务回来晚了,等待他不是充满爱的饭菜而是无尽地指责。

好像在女人眼里对方不是自己的爱人,而只是一个赚钱机器。

男人说完后问台下的导师们这样的感情还有必要继续吗?

导师们集体沉默了。

作为女人,不要总觉得男人会一直坚强。

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极度脆弱,很多时候他们也希望在自己劳累疲惫时,得到女人温暖的关怀。

永远不要小瞧温暖的力量,它足以改变一段感情甚至会改变一个人。

如果一个男人能从你身上感到温暖,他就会在内心里认定你。

无论别人怎么说,他都会坚持和你走完这一生。

反之,如果他从你身上感受不到温暖,他很难做到在心里认可你,就算再爱也是暂时的,你要的一辈子不过是他的一阵子。

世人都在找寻最好的爱情,以为最好的爱情很难遇到,实则不然。

好的爱情不过是男人做到为女人遮风挡雨,女人做到为男人提供温暖支持,在平淡的生活中共同拥抱幸福。

正如连岳所说:“爱情与婚姻皆变幻莫测,可是有一条基本原则——

互相成就,才是最好的爱情加法。”

好的爱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单独支撑,而是两个人的用心经营。

两个人从陌生到相爱,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然遇到了就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

夜听希望在这茫茫人海里,所有的有情人都能好好相爱。

携起手来用心过好每一天,做到共守一段情,白首不相离。

人与人最好的相处模式:尊重是标配,靠谱是高配,厚道是顶配

《小窗幽记》有云: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起初相谈甚欢,相见恨晚,最后关系却慢慢变淡,能一直联系的寥寥无几。

想要拥有一段长久的关系,总是需要彼此付出,相互磨合。

走过半生,才明白,原来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模式,大抵都遵循一个逻辑:

尊重是标配,靠谱是高配,厚道是顶配。

尊重是标配

席勒说过一句名言:“不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周易》讲:“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对待比自己强的人不谄媚,对待比自己弱的人不轻慢。

这是一个人内心的善良,也是一个人的人格与修养。

曾看过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故事。

在一次巡回表演中,卓别林认识了一个对他仰慕已久的观众。

 

两人相谈甚欢,于是这位观众便邀请卓别林到家中做客。

 

对方是个棒球迷,他带卓别林参观自己的棒球收藏室,兴高采烈地向卓别林介绍各种收藏品。

 

卓别林全程微笑,始终认真倾听。

 

回家后,他马上联系一位棒球明星,请他给这位朋友的棒球帽签名。

 

身边的人都对此感到很奇怪,因为卓别林天性喜静,对棒球运动并不热衷。

 

卓别林却说:“虽然我不喜欢棒球运动,但是我的朋友喜欢。”

 

这让我想起作家白先勇的一个故事。

有段时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轰动全国,很多人都在夸赞和讨论这个作品。

但他的朋友陈文茜却一点也不感兴趣,于是他从不在陈文茜面前提起这部戏。

后来陈文茜知晓后,感慨地说:“对此,我非常感谢!他可以创新,我可以顽固,谁也不去说服谁。”

想起哲人康德的一句话:

“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经历和立场都不一样。

不必求同,但求互相尊重。

与人交往,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

尊重别人的兴趣,尊重别人的三观,尊重彼此的差异。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只有懂得尊重,才能赢来尊重。

平等对待,相互尊重,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规则。

靠谱是高配

杨绛先生说:

“一个人的品德,才是才干的主人;而才干,只是品德的奴仆。”

而品德好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靠谱。

靠谱,反映的不仅是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更是一种难得的品德修养。

听过一句话:“真正交朋友要找靠谱的人,聪明的人只能聊聊天。”

什么叫靠谱?

有人曾做过一个精辟的定义:处处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能不能相处长久,往往取决于他有多靠谱。

我老家有一位表哥,他有个朋友开了一家装修公司。

 

平时这个朋友总是一副热情的样子,和别人称兄道弟,经常说,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去找他。

 

去年,表哥新房要装修,自然想到了那位朋友。

 

对方侃侃而谈,很快拿出设计方案,表哥一看正合心意,就迅速和他签订了装修合同,交了定金。

 

等到真正开始施工后,表哥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原本说好保证材料的质量,结果送来的都是劣质品。

 

表哥让他更换,那人满嘴答应说没问题,实际上却迟迟拖延。

 

本来3个月能够完工的事,最后硬生生拖了大半年才搞好。

 

表哥也是有苦说不出,只能暗自吃了这个哑巴亏。

 

不靠谱的人,永远只顾嘴上应承,却总是事无着落。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坠,但从不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出现问题时,他们只会推卸责任,能拖则拖。

与这种人相处,不仅时刻要提心吊胆,还会让你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古人常讲:“一诺千金”、“一言九鼎”。

诺言不是一句话,而是如金子一般贵重的东西。

《周易》里说:“人之所助者,信也。”

真正靠谱的人,始终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他们不轻易许诺,但一旦点头答应,就一定会尽全力做到。

真正靠谱的人,都拥有让人放心的能力。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聪明的人,缺的是为人处世可靠踏实之人。

余生,一定要和靠谱踏实的人同行。

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我,要做一个有担当,办事牢靠的人。

只有自己一直靠谱下去,才会遇到与你一样可靠的朋友。

厚道是顶配

《世说新语》有云:

“德成智出,业广惟勤,小富靠勤,中富靠智,大富靠德。”

算计不如让利,精明不如厚道,人算不如天算。

精明的人,总为小利输掉大局,断自己的后路;

厚道的人,总以远见洞察人心,成全自己一生。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小刘与小陈上学时关系非常好,互相承诺了结婚必送8888元的红包。

 

两年前小陈结婚,小刘如约送上了红包。

 

他说:“这相当于我两个多月的工资,但我觉得必须要兑现承诺,才对得起我们的兄弟情谊。”

 

结果轮到小刘办婚礼的时候,对方只是随礼了1314元,甚至连本人都没到场。

 

小刘回想起他们俩当年的诺言,想到自己这些年的付出,更是一阵心寒。

 

自那以后,他与小陈的关系,就慢慢地疏远了。

 

一段情谊的维系,通常需要双方同等的付出,倘若出现偏颇,再好的情分也会变淡。

俗语说得好:“计较不如坦诚,精明不如厚道。”

真正在乎你的人,不仅不会占你的便宜,反而会替你着想。

有人说:“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人,会与许多人相知相识。

可只有与人品好的人交往,感情才会随着时间的沉淀,变得更加深厚而稳固。

相处,靠缘分;深交,看人品。

为人厚道,品行端正的人,最值得我们深交一辈子。

与人相处,是一场修行。

短期交往看脾性,一生交往看品行。

人生的旅途漫长曲折,一定要与对的人并肩同行。

愿你我都能收获真心,结识良友,共度生命中的风风雨雨。

越没本事的人,越喜欢在朋友圈发这三种动态!

《礼记》里有句箴言:水深而流缓,人贵而语迟。

水越深,水流越是平缓,哪怕水面风起浪大,深处的水依旧保持缓慢的速度。

而优秀的人,说话往往谨慎,不着急表态,不哗众取宠,所以给人感觉说话慢悠悠的。

浅薄的人,经常在别人面前或是朋友圈里有这三种表达。

怨天怨地的负能量


浅薄的人,总是怨天怨地,充满负能量。

公司有个前同事,外号叫“朋友圈牢骚王”。

看她的朋友圈,话里话外全是对他人的不满,对生活的怨气。

大清早,埋怨早餐店老板卖得贵,缺斤少两;

 

开完会,吐槽老板要求高,自己不被理解;

 

下班后,又发文说朋友不关心自己,不体谅自己。

 

她态度消极,工作也潦草,业绩一直垫底,没几个月就被解雇了。

 

同事们对她的印象大同小异:

“她这个人吧,也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太爱抱怨了。”

西班牙有句谚语:“如果常常流泪,就不能看见星光。”

这种人总觉得自己惨,生活对自己不公,好事坏事到她那里都能成为抱怨不断的事。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的生活都不易。

怨天怨地,除了让心情更坏,没有任何意义。

真正的强者不会去抱怨,而是去想办法改变,让自己摆脱困境,去调整心态乐观看待生活。

过度炫耀自己的成就

浅薄的人,喜欢过度炫耀自己的成就。

很认同亦舒的一句话:

“内心真正富足的人,从不炫耀拥有的一切。

他不告诉别人读过什么书,开过什么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为他没有自卑感。”

层次低的人,爱张牙舞爪,有一点点成绩都要哗众取宠。

频繁发朋友圈炫耀,向身边的人反复提起。

精神世界丰盈的人,不需要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也不需要外界的认可来满足虚荣心。

叶圣陶成名后去教书,经历栏只写了四个字:“小学教师”。 

季羡林一生自称教书匠:“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 

杨绛在拒绝出版社时,也只是略带幽默地说:

 

“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层次高的人,看穿了虚荣,不在意虚名浮象,不向外界显摆炫耀。

而是低调活好自己,追求内心憧憬的生活。

独享一份平和与安静,淡泊豁达,快意人生。

卖弄自己的学识

浅薄的人,喜欢卖弄自己的学识。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词,叫“达克效应”。

通俗的讲,越是无知的人,越以为自己聪明,而且最糟糕的是,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无知。

当一个人到处卖弄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反而显露了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苏东坡少年时就才华横溢,小有名气。

洋洋得意的他大笔一挥,在待客的书房门上,写下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到苏东坡,说:

 

“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无双,老朽特来请教。”

 

苏东坡看到年纪这么大的人都要来请教自己,更得意了。

 

只见老者捧上一本书,苏东坡接过来,翻开来读,发现里边的字,大多不认识。

 

老人见苏东坡面露难色,便说:

 

“天下那么多书,公子没见过也难免,我再去请教别人吧,就不难为你了。”

 

苏轼听了,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

老人走后,他重写了门上的对联: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古今成大事者,大多是心平气和、沉稳谦逊的人。

他们深知,当一个人沉浸在自以为是的幻想中,被高傲遮蔽了眼睛,便不可能再有所进步。

曾国藩说:“谦卑含容是贵相。”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低调,贵而不显,华而不炫,是远见,是成功之道,更是一个人骨子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