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说:“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
一个人说话音量的高低,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却能反映出你的性格。
我之前在传统媒体工作的时候,有个同事小王是出了名的大嗓门。
有一次,台里录制节目,领导安排小王和另一个同事负责录制,两人分工不同。
小王主要负责前期脚本和拍摄,另一个同事负责后期的剪辑。
可成片出来后,风格和他们一开始商定的差异很大。
这时距离交片只有一天时间了。
小王当场就急了,扯着大嗓门喊道:“之前明明沟通得很明白,你怎么就不理解呢?”
一下子,整个单位的人都听见了,纷纷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盯着他们俩看。
对方看到这情境,觉得十分难堪,就提醒他声音小一点。
谁知小王又吼了声:“你自己干的错事,还怕被别人知道吗?”
对方瞬间就气不打一处来,直接跟他吵了起来。
结果,片子没剪出来不说,两个关系还闹得非常僵。
作家梁爽曾说过:“我越来越觉得,大声说话不是豪爽,而是对他人感受的漠视。”
说话音量降低几个度,幸福感便能提升好几倍。
因为大声嚷嚷只会把对方推得更远,小声说话才能拉近彼此的感情。
生活中有很多人以为说话嗓门大,就更有气势,能够说服别人。
其实,别人听来,只会觉得你性格暴躁,不好相处。
说话声音太大,语气太冲,最终显得恶意满满。
要明白,高音刺人耳,低声悦人心。
当你开始小声说话,懂得控制自己的音量,生活自然会多些和气。
你的语气,就是你内心的样子
主持人蔡康永,一直是娱乐圈典型的高情商和好人缘的代表。
他出道数十年,主持过多档节目,但在他身上,我们很难见到盛气凌人的姿态。
无论同谁交谈,他仿佛永远都是温声细语,娓娓道来。
曾有人问他,为什么在辩论中,你说话还能如此温柔?
蔡康永解释道:我只是在用心说话,心平自然气和。
正所谓相由心生,一个人的语气,同样也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内心温柔丰富的人,言谈举止,自然会让人如沐春风。
而一些性格偏激、灵魂贫瘠的人,往往开口就会大喊大叫,满口讽刺。
《儒林外史》中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周进,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
有一次,几个家长请他吃饭,还邀来一位刚中秀才的年轻人梅玖作陪。
落座时,按年龄排序周进最大,理应坐在上席。
可梅玖却轻蔑道:
“按照学校规矩,秀才是不和童生放一起排年龄的。不过,今天就算了吧,还是请周先生上席。”
虽是谦让之词,可梅玖讥讽的语气,令场面很是尴尬。
家长们纷纷抢话救场,周进却温和地道了谢,还将梅玖夸赞一番。
随后,梅玖听说周进只吃素斋,就又讲了个呆秀才吃斋的笑话。
故事讲完,他还不忘讽刺道:“像我这周长兄,如此大才,当然不呆的。”
话还没说完,就自顾自哈哈大笑起来。
周进只得无奈称“是”。
此后,梅玖仗着自己秀才的身份,从不给旁人好语气,于是越混越差。
而周进因为温和有礼,后来受到同乡们的资助,最终考中进士,当上了大官。
诗人本·琼森曾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
好的语气,就是一个人的内在颜值,能给人留给下好的印象。
生活中,学会把“你能行?”换成“你能行!”
把“你怎么才回来?”换成“你回来啦!”
把“你难道不会吗?”换成“我来跟你说。”
与人交往,平心静气地说话,就能使人身心愉悦。
一个人能控制好语气,就是给自己的精神内在化妆。
▽
古语有云:“一言足伤天地之和,一事足折终身之福。”
语气,虽然细微,却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就如学诚法师所说:“你嘴里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说话有个好语气,这辈子,你才能拥有一个好运气。
余生,愿你我言谈有尺度,语气有温度,在哪儿都能如鱼得水,活得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