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的深度,就是他在乎你的程度

主持人金星曾说:
 
“婚姻的见证物,不是戒指,而是床。”
 
诚然如是。好的感情虽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它一定离不开床前的情深意重。
 
上床时的悸动,睡床上的相拥,产床上的呵护,甚至是病床前的相守,都可让你看见婚姻百态,掂量出人心的好坏。
 
 
所以,要分辨枕边的他是否在乎你,是否还爱你如初,看床就知道,因为不在乎你的人,是不会过问你这三点的。
 
 
《欲望都市》中有句经典台词:
 
“我们在床上的表现如何,就表示我们的生活过得如何。”
 
的确,成年人的感情都在床上。
 
白天各自忙碌,自顾不暇,哪有时间去过问对方的情绪,唯有到了夜晚,洗去一身疲累,同床共枕,才真正属于彼此。
 

在相依相偎的温情时刻,彼此分享着内心所想、有趣见闻、郁闷烦忧,从耳鬓厮磨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爱你的男人,若你情绪失落,他暖心安慰,抱着你入睡;若你热情高涨,他温言软语,和你缱倦缠绵。

 
而不爱你的男人,会拒你于千里之外,不是找借口就是经常晚归,不是看手机就是蒙头睡觉,只留给你一个冷冰冰的背影。
 
他的心,早已不在你身上,身体都不愿与你过多接触,自然也不会去关心你的情绪,你再努力和主动,他也只是态度敷衍。
 
一个男人在床上给你的温度,就是他对感情的态度。
 
一段感情唯有睡床上琴瑟和鸣,婚姻才会幸福长久。
 
 
《生门》导演陈为军说过:
 
“都说生育是老公、老婆两个人的事情,其实不是。真正面对一切的,是女人。”
 
深表赞同。身临险境的是女人,忍受十级痛楚的也是女人。
 
所以,看你嫁的男人是人是鬼,产床边立见分晓。
 
曾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
 
一位陪产丈夫为了缓解妻子生产时的疼痛和紧张,在产房里翩翩起舞,滑稽又认真的表演,逗笑了产床上的妻子,直至妻子顺利诞下宝宝。
 
而另一幕的产房却极具心酸:
 
一位高龄产妇情况不乐观,丈夫却拒绝陪产,妻子几度出血晕厥,丈夫还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玩手机,给撒娇卖萌的女主播刷礼物。
 
同样是妻子生孩子,境遇天差地别,有人想方设法分担痛苦,有人不问安危只图享乐。
产房内外,人生百态;产床冷暖,万般滋味。
 
真正在乎你的人,心里装的都是你受的苦,他也一定会在你最虚弱的时候给你依靠,陪在你身边。
 
倘若连一句呵护,一声辛苦,一个细微关怀都没有的男人,着实让人心寒。
 
可见产床上,有个时刻自己安危的爱人,才是爱情最好的模样,女人这一生才算不负所托。
 
 
演员陈道明说:
 
“夫妻间的恩爱,不在花前月下时,而是床前久病时。”
 
一个男人在不在乎你,病床前的表现一目了然。
 
曾在新浪微博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西安女子英英产后出血瘫痪在床失去行动力,丈夫以给她治病为由把家里房子卖了,拿到30万后却彻底失联了。
 
卧病在床的英英,尚在襁褓的婴儿,全都是年迈的英英父母一手照顾。
 
直至几个月后,英英情况有所好转,丈夫才主动联系家人,却说30万已被他赌博输光了。
 
你忍受病痛,他逍遥快活;你辛苦治病,他不闻不问;你以为他会给你雪中送炭,没想到他却给你雪上加霜。
 
这样的男人,连基本的担当和责任心也无,更别说爱你、在乎你了。
 
所以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是人性,亦是考验。
 
让女人心安的爱情,不仅仅是床上干柴烈火的刹那激情,更是病床上患难见真情的长久守候。
 
生病时的悉心照顾,困境时的不离不弃,是男人对婚姻誓言的守护,也是他爱你最好的证据。
 
就如这句话所说的:
 
“看一个男人可不可靠,生场病就知道。”
 
人这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
 

床上不但藏着两个人爱情最亲密的细节,更书写着相守一辈子的承诺。

 

比起恋爱时的花前月下,男人在床笫之上的温柔和体贴,更能证明感情的温度。

 

睡床上抱你入眠,产床上暖心照顾,病床上深情守候,那个在“床上”对你好的人,随时过问你的情绪、安危、健康的人,才是在乎你的人。
 
有幸遇到,请好好珍惜。

一个女人有没有福气,这两个字能让你,一目了然

福气是谁给的?
 
等谁给福气,那个人如果不待见你了,福气也就没了;
 
等天降福气,老天若忽略你了,福气迟迟都不会到来。
 
人啊,命在天意,福在自身。
 
一个女人,有没有福气,其实就看她懂不懂这两个字:悦己。
 
 
有一句古训说的好:悦人者众,悦己者王。
 
真的懂得悦己的人,才是活的最明白的人。
 
他人不待见你怎么办?
 
不待见就不待见!我们活着并不是为了把谁成全,有人喜欢你,就有人不喜欢你。
 
不喜欢你的人放在风里,喜欢你的人放在心上。
 
女人,如若一味想着取悦别人,小心翼翼,甚至委曲求全,能得到他人的在意吗?
 
答案一定是:不能!
有一句老话说的好:
轻易得到的一定不被珍惜,被偏爱的一直有恃无恐!
其实聪明的女人,都懂得悦己,让自己往自己欣赏的方向去发展,足够阳光、足够自信、足够坦然、足够乐观。
 
唯有自身不断的活得更漂亮,拥有更多的底气,他人才能看清你的价值,不会把你不当一回事。
 
 
懂得悦己的女人,从不卑微
 
有些女人,因为不被在乎惶恐!
 
惶恐有意义吗?
 
不在乎你的人,你越是对他卑微,他越是不在乎你。
 
你越是觉得日子没有他过不下去,他越是压榨你、不把你当回事。
 
女人,要学会审视自己。
 
问问自己,不被在乎,不被珍惜,是你想要的感情吗?
 
如若不是,那就不要强求,与其殚精竭虑的去烦恼,他人把你抛弃的种种可能;不如努力去做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
 
总想着取悦他人,总是患得患失,总是想方设法的去印证,别人把你放在什么位置,这样做有意义吗?
 
我们的价值,不用他人品评;我们的人生,无需被人定义!
 
自己的世界,自己是主宰;自己的一生,自己去成全。
 
 
做女人,我们可以保持温柔、善意、大度的待人,这是做人的修行。但不去卑微的为了被人在乎,没底线的取悦他人。
 
想要被人尊重,你先要尊重自己;想要他人欣赏,先要活得漂亮!

你的语气,就是你内心的样子

蔡康永曾说:“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与人交流时,不仅要注意说话的内容,更要控制说话的语气。

语气,就是一个人内心最精准的温度计,能反映出最真实的修养。

一个人的语气,就是他内心的样子。

你的口气,暴露了你的修养

作家若松亚纪写过一本书叫《教养,从改变说话口气开始》。

她在书中特别强调:“一个人修养的高低,看他说话的口气就能知道。”

口气大的人,说话时高高在上,从不把别人的感受放心上,最后只会招来他人的厌恶。

知乎博主@十一就曾讲过单位的一位老大姐。

她在单位工作多年,仗着自己资历老,常常对同事大呼小叫。

前些日子,一位新来的年轻人恭恭敬敬地向她请教问题。

谁知,她头都不抬,高声说道:“这么简单还要问我啊?你不会是找关系进来的吧?”

年轻人顿时被呛得说不出话来,感到非常委屈。

见此情形,其他人赶忙过去安慰他。

这时,老大姐又冷冷地添了句:“看你这矫情样!”

听了这话,年轻人不再理会她,默默回到自己的位子。

因为语气刻薄,老大姐得罪了很多同事,慢慢地大家都疏远了她。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说话从不注意分寸,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在三言两语之间,就会对别人造成莫大的伤害。

其实,恶劣的语气是一把双刃剑,在中伤别人的同时,也会将他人从自己身边推走。 

真正有教养的人,都懂得把别人放心上,言语间总是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度和善意。

在一期《诗词大会》上,有一位农村大叔因为十分喜爱诗词,便主动报名参赛。

一辈子都待在农村的他,第一次站在这么大的舞台,非常紧张。

主持人董卿看了,当即温柔地说:

“因为那诗啊,就像荒漠中的一点,始终带给他一些希望,一些渴求,用有限的水去浇灌它,慢慢慢慢地破土,再生长,一直到今天。

所以即便您答错了,那也是这个现场里,一个最美丽的错误。”

董卿的一席话,如和风细雨,既缓解了大叔的紧张,又让大叔卸下心理负担,不担心答错了会难堪。

古人云:“心存善念,方能口吐莲香。”

那些为人谦逊,彬彬有礼的人,说话多是温声细语,能在言语中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一个人说话的口气,就是他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心存善良,说话有温度,才能避免冲突,收获舒适的关系。

你的音量,反映了你的性格

梁实秋说:“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

一个人说话音量的高低,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却能反映出你的性格。

我之前在传统媒体工作的时候,有个同事小王是出了名的大嗓门。

有一次,台里录制节目,领导安排小王和另一个同事负责录制,两人分工不同。

小王主要负责前期脚本和拍摄,另一个同事负责后期的剪辑。

可成片出来后,风格和他们一开始商定的差异很大。

这时距离交片只有一天时间了。

小王当场就急了,扯着大嗓门喊道:“之前明明沟通得很明白,你怎么就不理解呢?”

一下子,整个单位的人都听见了,纷纷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盯着他们俩看。

对方看到这情境,觉得十分难堪,就提醒他声音小一点。

谁知小王又吼了声:“你自己干的错事,还怕被别人知道吗?”

对方瞬间就气不打一处来,直接跟他吵了起来。

结果,片子没剪出来不说,两个关系还闹得非常僵。

作家梁爽曾说过:“我越来越觉得,大声说话不是豪爽,而是对他人感受的漠视。”

说话音量降低几个度,幸福感便能提升好几倍。

因为大声嚷嚷只会把对方推得更远,小声说话才能拉近彼此的感情。 

生活中有很多人以为说话嗓门大,就更有气势,能够说服别人。

其实,别人听来,只会觉得你性格暴躁,不好相处。

说话声音太大,语气太冲,最终显得恶意满满。

要明白,高音刺人耳,低声悦人心。

当你开始小声说话,懂得控制自己的音量,生活自然会多些和气。

你的语气,就是你内心的样子

主持人蔡康永,一直是娱乐圈典型的高情商和好人缘的代表。

他出道数十年,主持过多档节目,但在他身上,我们很难见到盛气凌人的姿态。

无论同谁交谈,他仿佛永远都是温声细语,娓娓道来。

曾有人问他,为什么在辩论中,你说话还能如此温柔?

蔡康永解释道:我只是在用心说话,心平自然气和。

正所谓相由心生,一个人的语气,同样也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内心温柔丰富的人,言谈举止,自然会让人如沐春风。

而一些性格偏激、灵魂贫瘠的人,往往开口就会大喊大叫,满口讽刺。

《儒林外史》中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周进,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

有一次,几个家长请他吃饭,还邀来一位刚中秀才的年轻人梅玖作陪。

落座时,按年龄排序周进最大,理应坐在上席。

可梅玖却轻蔑道:

“按照学校规矩,秀才是不和童生放一起排年龄的。不过,今天就算了吧,还是请周先生上席。”

虽是谦让之词,可梅玖讥讽的语气,令场面很是尴尬。

家长们纷纷抢话救场,周进却温和地道了谢,还将梅玖夸赞一番。

随后,梅玖听说周进只吃素斋,就又讲了个呆秀才吃斋的笑话。

故事讲完,他还不忘讽刺道:“像我这周长兄,如此大才,当然不呆的。”

话还没说完,就自顾自哈哈大笑起来。

周进只得无奈称“是”。

此后,梅玖仗着自己秀才的身份,从不给旁人好语气,于是越混越差。

而周进因为温和有礼,后来受到同乡们的资助,最终考中进士,当上了大官。

诗人本·琼森曾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

好的语气,就是一个人的内在颜值,能给人留给下好的印象。

生活中,学会把“你能行?”换成“你能行!”

把“你怎么才回来?”换成“你回来啦!”

把“你难道不会吗?”换成“我来跟你说。”

与人交往,平心静气地说话,就能使人身心愉悦。

一个人能控制好语气,就是给自己的精神内在化妆。


古语有云:“一言足伤天地之和,一事足折终身之福。”

语气,虽然细微,却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就如学诚法师所说:“你嘴里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说话有个好语气,这辈子,你才能拥有一个好运气。

余生,愿你我言谈有尺度,语气有温度,在哪儿都能如鱼得水,活得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