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过剩的年代,靠谱才是人最大的聪明

前阵子和朋友聊天,说起人身上最可贵的品质。

原以为大家会觉得是聪明、善良、有远见,没想到大家的一致答案是靠谱。

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能说会道,特别会来事儿,并不是情商高。

真正的高情商,是被大家无限信任。

如今社会充满套路,聪明多见,靠谱却难得。

聪明或许能一时笼络人心,但靠谱的人,往往能从上帝那里分配到额外的幸运。

靠谱的人,永远把诚信放第一位

 

看过一个公司老总分享的案例。

这位老总曾经有位部下深得自己信任,因为小伙子好学又机灵,办事雷厉风行,执行力很强。

但在关键的两件事上,老总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一件事是处理一位违纪员工时,这位小伙子不愿得罪人。

 

便耍手段让自己当好人,把得罪人的事都推到公司头上。

另一件事是,小伙子表面说着要长期跟着老总干,背后却另找公司。

 

然后突然辞职走人,打了老总一个措手不及,这事给公司业务造成了不少损失。

老总说,从那以后,自己公司招人的考核标准,人品好,讲诚信,被放在了首位。

靠谱的人,永远把诚信放在第一位。

曹德旺曾说:

“人生的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你盖历史大厦的每一块砖。

某一块砖用坏了,你盖很高的时候,压力一大,那个地方经不起推敲,大厦就这样摧毁了。”

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信用的破产;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正直靠谱的人品。

真正的聪明人,永远不会透支自己的信用,也不会辜负别人的信任。

靠谱的人,做事不敷衍

作家刘墉有一次交代自己的女儿给花浇水。

女儿着急出去玩儿,三两下就浇完了花。

正当她要出门时,刘墉叫住了她。

他带女儿来到花盆前,问:“你看爸爸浇的花,和你浇的花有什么区别?”

 

女儿摇了摇头,刘墉便把两盆花连根拔起,将花的根部给女儿看,女儿的脸立即红了。

 

原来,自己浇的花,水只停留在表面,而父亲浇的花,水已经渗透到了根部。

 

刘墉语重心长地教导女儿:

 

做事不能只做表面功夫,一定要做彻底,做到“根”上;

 

做人也该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可靠的人。

 

一个人是否靠谱,不需要有多么厉害的专业技巧,只需要兢兢业业把事情做好。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回到清华大学任教。

当时,清华大学对讲义的内容并没有明确规定,而陈岱孙却每天都要花费三个小时来认真准备。

大到逻辑,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都力求准确无误。

某天,一位同学缺席了一堂课,想找陈岱孙借讲义来抄。

 

陈岱孙却告诉那个同学说,你需要多等一会,因为我对原先的内容有了新的见解,等我补充完再拿给你。

 

同学有些不解地问:“不是已经讲完了吗,怎么还需要补充?”

 

陈岱孙却回答说:“不管讲过多少遍,我有了新的想法都会及时补充,为了对你们负责,即使改上一百遍我也愿意。”

 

严谨的作风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他的学术造诣不断提高,也帮他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陈丹青老师曾说:“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不要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

靠谱,就是做事不敷衍。

聪明人忙着走捷径,靠谱的人一步一个脚印。

注重每一个细节,不放过每一个小错,用百分百的用心,求一个无愧于心。

靠谱的人,办事让人放心

自媒体人庆哥说:

“无论你学历多高,还是才华横溢到令每个人都羞愧得不敢睁开眼睛,但能令人对你尊敬和刮目相看的永远是你靠谱的专业精神。

因为才华并不会让一个人尊重你,但靠谱却能做到。”

电视剧《大江大河》里面的一个情节,我的印象深刻。

 

小雷家的村支部书记雷东宝,带领全村的妇女养起了长毛兔,经人点拨,准备把这批兔毛,直接卖到上海。

 

雷东宝派了两个人去,一个四宝,一个老猢狲。

 

回来时,四宝兴高采烈提及在上海的趣事,当被雷东宝问及“别人如何评价我们的兔毛质量”、“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吗”、“如果我们生产更多的兔毛,他们能接受吗?”

 

四宝一个也答不上来,急得抓耳挠腮。

 

反观老猢狲,主动将书记请到家中,不仅详细汇报了长毛兔毛在上海的市场价值、发展前景,还提前跟几家店谈好了两年的订购合同。

 

一番对比,高下立现。

 

四宝平日里看着机灵,可办起事来有头无尾毫无章程,以至于多年过去了,他还混在村里无所事事;

老猢狲看起来不声不响,却办事仔细,面面俱到,后来被提拔去当了兔毛收购站的站长。

作家池莉说:“靠谱,说起来简单,落下去复杂。”

靠谱,就是办事让人放心。

再光鲜的头衔,再高明的手段,也比不过做人有担当,做事有首尾。

让人放心,就是在给自己的人生攒运气,当机会来临,才能牢牢抓住。

有学生曾向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请教: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南怀瑾回答说,一个笨人,一个不玩手段,对人做事都非常诚恳的人。

靠谱的人,也许不会时常被光环围绕,但那份踏实却能得到他人长久的信任。

他们也许不善交际,没法立刻抓人眼球,但那份安全感却能让人自动围绕在他们身边。

立身处世,靠谱才是一个人的顶级才华。

与朋友们共勉。

– E N D –

在变老的路上,好好善待自己

变老的路上,取悦自己

前半生,你一定有很多委屈自己的时候吧。

你总是围着别人转,想让所有人都满意,却落得身心俱疲;

你总觉得吃亏是福,一次次让步,换来的却是有恃无恐。

你那么在意别人的感受,谁又在乎真实的你呢?

这世界太吵,你不必迎合所有人。

席慕蓉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要使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

 

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

 

走到中途,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但值得的关系,从不需要小心翼翼去维系。

鞋子磨脚,不必强塞,三观不合,不必强融。

每个人都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别再去讨好心里没你的人,别再因为别人丢掉最宝贵的自己。

在变老的路上,请把自己当成最该珍惜的那个“宝”,不讨好,不强求,不将就。

把自己排在第一位,才能活得潇洒肆意。

变老的路上,放过自己

这些年,你一定心里压着不少事儿吧。

有些可能只是心头的一粒沙,有些却像一座大山,压得你不能呼吸。

其实很多时候,烦恼不是来自于外力,只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心。

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里,瑛姑之子被裘千仞所杀害。

 

瑛姑恨毒了他,仇恨的折磨让她五十年难以安乐。

 

多年后,一灯大师带着裘千仞来向瑛姑赎罪。

当瑛姑看见奄奄一息的裘千仞时,竟认不出他的样子。

 

一灯大师忍不住感叹:“这人便是裘千仞!你连他相貌也不认得了,可是还牢牢记着旧恨。”

前半生的好与坏既已定格,我们无法改变。

可若后半生,因别人的过错把自己推进愁怨的深海,虚度了年华,才是真真不值。

我知道,有些伤害很难立马释怀,可正如加措活佛说的:

放下虽难,却不是不能,最起码我们可以从最“恶”之处放下。

如放下仇恨、放下忧愁、放下猜忌、放下嫉妒、放下痛苦。

这样我们才有空间,来承载“善”的东西,如快乐、宁静、幸福还有慈悲……”

放下,不是原谅,而是“算了”。

退一步,你我看见的也许会是别样天地。

放下过往,放下曾经,就是放过自己。

清除杂念,心思澄澈,才能走得更加昂首阔步。

笑到最后的,永远是懂得放下的人。

变老的路上,珍惜拥有

这一路,你身边的人是否走了一拨又一拨。

你是否也曾经叹息错过,也曾经感伤遗憾。

错过了的,就放了吧。

已经走到尽头的东西,重来一次,也逃不过再一次的消亡。

人这一生观众千万,陪你到最后的注定只有寥寥。

好的人,给过你快乐,坏的人,教会你成长。

能在淡出对方世界时,不留有怨怼,彼此祝福,再彼此忘记,就是最好的结局。

离开的好好目送,眼前的更值得珍惜。

听过这样一句话:最好的缘分不是在人海中相遇,是不在人潮中走失。

面对爱情,多一分温柔,多一分分担。

面对亲情,多一分耐心,多一分体谅。

面对友情,多一分真诚,多一分肝胆相照。

在短暂的一生里,我们都不知道自己遇见怎样的未来,只有在还拥有的时候抱地更紧一点,珍惜更多一点。

哪怕意外比明天先来,必须离别,遗憾也就少一点。

人啊,走到一起有今生没来世,下辈子无论爱或不爱,都不会再遇见。

余生不长,多说珍惜,少说再见。

一路走走停停,恍然间半生已过。

这些年,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了吗?

叔本华说:“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可年轻时的我们,哪怕听过太多猝然离世的悲剧,却依然吃着最方便的餐食,喝最烈的酒,熬最深的夜。

殊不知,这一笔笔透支,身体早已给你记了账。

当你肆意挥霍的时候,死亡也正给生命的终结拧紧发条。

生命无常,我们没有想象中能抗。

今后的日子,记得按时吃饭,荤素搭配,多喝热水,不暴饮暴食。

记得坚持运动,早点睡觉,按时体检。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把握好当下的生活,才能去发现未来更多美好的可能,才是对余生最好的珍惜。

变老的路上,请一定善待自己。


很喜欢《岁月神偷》里的一句歌词:“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人都是肉体凡胎,寥寥几十年,谁也躲不过一个生老病死、喜怒哀乐。

也正是有了这种种,才凑成有滋有味的百面人生。

时间苍老了我们的容颜,偷走了青丝,平添了皱纹,也给予了我们成长的回馈。

那些经历,是我们一生经历的印记,也是刻成我们生命的年轮。

既无法让时光停下,那就坦然接受吧。

带着豁达的勇气,知足的心态,乐观的心灵,坚毅的信念,善待自己的力量,温柔地老去。

变老的路上,愿你身体无病,心里无忧,有人相伴,善待自己,从容踏过,自留芬芳。

愿你不虚此生,活出自己的精彩。

– E N D –

人生何必在意,看淡便是晴天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不怕辛苦,只怕被辜负。”

有时候,生活再难,我们也可以坚持。

而别人的一句话,一双冷眼,却能将自己轻易打败。

就因为这样,人总是越活越累,似乎怎么做,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

但其实,真正折磨你的,并不是他人,而是自己的过分在意。

学会看淡身外事,才能做回自在人。

有些眼光,你可以无视

 

看过一个小故事。

父子俩赶集去卖驴。

刚出发的时候,是儿子牵着,父亲骑着。

路人看见后就指责父亲:“大人骑着驴,让孩子走路,像什么样?”

 

父亲听了很不好意思,决定跟儿子换一下。

 

可走了一会,又有路人说道:

 

“这孩子真不懂事,怎么能自己骑着驴,却让长辈走路?”

 

无奈之下,父子俩就寻思着干脆一起骑驴,结果还是受到了路人的非议:

 

“这俩人真不爱惜牲口,走这么长路,还不把驴累死。”

 

无奈之下,两人只能抬起驴赶路,而此时,路人又对他们投来了嘲笑的眼光。

 

后来,在经过一座木桥时,驴使劲挣扎,掉进河里被河水冲走了,父子俩只好空手而归。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个笑话,但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犯过类似的错。

第一次穿上喜欢的新衣服,因为身边人说了一句“不适合”,立马就怀疑起自己的品味。

外出游玩在朋友圈发了照片,因为有人评论了一句“不好看”,瞬间就失去了难得的好兴致。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往往为难的是自己。

你想收获更多认可,可事实上,只会在各式各样的眼光中弄丢自己的主见,迷失自己的方向。

听别人对你发表意见是很容易的事,因为嘴长在别人身上,想怎么说都可以。

但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的感受只有自己最清楚。

要懂得放下对外界眼光的过分在意,该无视的无视,该忽略的忽略。

不在他人的眼里找信心,只在自己的天地中寻快乐。

有些误会,你无需解释

你有没有发现,不管你为人如何,优秀与否,都会遇到一些被误解的时刻。

而你越是拼命想要去解释和证明自己时,就越会发现:

所有努力都是徒劳,甚至还有可能陷入越描越黑的处境。

有个寺庙,住着老住持和他的7个弟子。

有一天,寺庙中供奉的念珠突然不见了。

 

住持问了7个弟子,没有一个人承认。

 

几天过去了,住持很是失望,对弟子们说道:

 

“明天你们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

 

第二天,终于有一个弟子留了下来。

 

住持问留下的弟子:“念珠呢?”弟子说:“我没拿。”

 

“那为何要背上偷窃之名?”

 

弟子回答说:“这几天我们7个人一直在相互猜疑,有人站出来,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再说,念珠不见了,佛还在呀。”

 

住持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这名弟子手上。

 

你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时间终会给出最好的证明。

说到底,人生一世,有人喜欢你,就有人讨厌你,有人靠近你,就有人排斥你,这都是无法勉强的事。

不要期望所有人都能理解你,因为人与人之间立场不同,认知不同,看法也自然不同。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心态放平,把误解看淡。

要相信,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懂你的,不值得解释。

与其为此而伤心伤神,不如顺其自然。

凡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做好自己,就够了。

有些态度,你不必介怀

与人打交道,是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人习惯于揣摩别人的态度,一旦从对方的言行中感受到了冷落,就会心生芥蒂,耿耿于怀。

可态度这种东西,和人的情绪一样,本来就是随时可变的。

总被别人的态度牵着走,只会让自己备感纠结郁闷。

白云禅师有一次和他的师父对坐。

师父问:“听说荼陵郁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白云立刻回道。

 

“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法劳关锁,一朝法尽光生,照破山河星朵。”

 

杨岐听完,大笑数声,接着就一言不发走了。

 

白云怔在当场,不知道师父为何而笑。

 

于是接下来的一整天,他都在想着,自己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一夜无眠。

 

直到第二天早上,实在忍不住了,便将心中的疑虑向师父请教。

 

师父又笑了,回道:“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

 

白云听了,豁然开朗。

很多时候,并非别人的态度有什么问题,只是自己在意得太多。

事实上,一个人能不能在人际交往中赢得尊重,一方面取决于对方的修养,另一方面取决于自己的实力。

既然前者我们无法决定,那也就无需放在心上,多把时间精力用于提升自我才是根本。

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明白:别人怎么对我是我的因果,我怎么对别人是我的修行。

为人处世,守住本心,永远是前提。

只要自己真诚待人,总有一天会收获以诚相报的回馈。

很认可有句话所说:人变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发现,能影响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

什么都在意的话,注定生活会过得无比辛苦。

到了一定年龄,就该修炼删繁就简的能力,把人看轻,把事看淡。

别人怎么看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自己。

烦恼三千,不如淡然一笑。自己安好,便是晴天。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