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人为什么不快乐?(句句扎心)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一书中写到: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深以为然。

很多时候,让你痛苦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执念。

快乐或者痛苦,都来源于你自己的选择。

你选择快乐,人生才会开怀,你看开了,阳光才会透过缝隙照进来。

 

看到一句话说:

一个人不快乐的根源,更多的在于自己,毕竟只有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

非常赞同。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我们过得不快乐,其实都是自己导致的。

因为太敏感,因为想太多。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总感觉自己沉浸在情绪的低谷里,无时无刻不被情绪所裹挟。

碰到一点压力,就觉得自己不堪重负;

遇到一点不确定,就以为自己的前途暗淡无光。

别人的一句话,就能让你难过很久。

即使是一点小事,也会在无眠的深夜里被无限放大,让你陷入负面情绪的深渊中,久久不能自拔。

要知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很多时候压垮自己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那所谓的情绪。

如果可以,请你尝试着跳出情绪的深渊,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一看你所遇到的事情,感受你不安的情绪。

或许你会发现,很多让你濒临崩溃的事情,其实并不值得一提。

分享一段很温暖的话:

真的没关系的,大家都会做错选择,会莫名其妙掉眼泪,走在路上会突然崩溃,偶尔会被情绪裹挟,会时常焦虑烦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看落日余晖,然后再次爱上这个世界。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要想变得快乐,就应该突破自己,想得太多,就会不快乐。

允许一切事发生,允许所有人出现,跌倒了就拍拍身上的灰,继续大胆地往前走。

一生不长,请不要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鸡毛蒜皮的小事里。

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风声鸟鸣,云卷云舒,世界上美好的事物那么多,都值得我们去追寻。

余生,就别再被负面情绪包裹,走出去,多看看人间烟火。

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

席慕容说: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就是那过河的人。河的左岸是忘记,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中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可是现实之中偏偏有很多人,坐在船上,不愿顺势而行。

对于过往,抓住不放,拼尽了全力,却也只是止步不前。

你是否也曾这样呢?

留恋过往的时光,尽管已经散场,却迟迟不肯谢幕;

留恋曾经的爱人,即使已经分手,却久久不愿放手;

不愿意睁眼看那更辽阔的以后,任由自己的生命逐渐荒芜。

但是如果一个人总是让你伤心难过,也许放手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一段回忆总是让你痛彻心扉,也许忘却才是最好的结局。

人生没有走不完的难关,只有走不出的自己,感情没有过不去的曾经,只有过不去的执念。

执念越深,痛苦越深,学会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

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昨天的纠结,只会囚禁你的今天和明天。

人生,一定要学会放下。

余生,就别再和往事过不去了,放下一切,轻装前行。

别太在意别人,好好地取悦你自己

叔本华说:“人性有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太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一种极度自虐的精神内耗。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别人说你短发好看,你就剪掉了自己精心养护的长发;

别人说你该结婚生子,你就选择了一个差不多的人走进了婚姻殿堂;

别人说你的日子平淡无趣,你就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去追求所谓耀眼的成功。

可是,别人的期待,永远不会有满足的那一刻。

很欣赏《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所说的: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

生活说到底,是取悦自己的过程。

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都与别人无关。

分享一段宋佳在采访中说的话:

“我20多岁的时候非常不快乐,非常紧张、非常拘谨、非常困惑、非常担心、非常怕别人不喜欢我、非常怕别人觉得我不好,怕这怕那。但现在我就很自在,而且我相信我就是好的,我根本不在意别人怎么样,我拥有了一个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好好地取悦你自己,让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大大小小的事情,会让我们不快乐。

总会有一些走不出的情绪,让我们变得焦虑;

总会有一些闲言碎语,让我们忘记自己的初心;

总会有一些忘不掉的回忆,让我们错过身边的风景。

但是,谁的生活里都是一地鸡毛,活得精彩的人,无非是把鸡毛做成了鸡毛掸子,掸去灰尘,换来澄澈和明净。

余生愿你:

别被情绪包裹,走出去,多看看人间烟火;

别和往事过不去,放下一切,轻装前行;

别太在意别人,好好地取悦你自己;

保持乐观向上,活成一束光,灿烂如朝阳。

– E N D –
 

余生安好,祝你,也祝我

 

余华说:

酒杯太浅,敬不到来日方长;巷子太短,走不到白发苍苍。

我们终究还是成了彼此的过客。

曾经,我以为经历了“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离,七年之痒”,我们便会永远永远在一起。

只可惜,这一切都只是我以为。

我们还是没能抵挡住时光的洪流,我们的爱情堡垒就此坍塌了。

这段感情不知从什么时候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光亮,紧紧相连的两颗心渐行渐远,如今只剩晦暗。

但午夜梦回,我还是会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偶尔也会独自在黑夜里潸然泪下,但我明白是该放下了。

我的青春里,藏的全部都是你。如果时间可以重新再来一遍,我们还能再次相遇,我还是会选择与你十指紧扣。

与你相遇,我不后悔;与你相守,何其幸运。但没能和你走到最后我很遗憾,而你也将永远成为我爱而不得的无奈。

很遗憾,我只能陪你到这里了,这一站我该下车了,我们就此别过了。

感谢你陪我走了这么久,虽不能走到最后,但毕生难忘。从此以后,一别两宽。唯愿我们在没有彼此相伴的日子里,各自安好。

就像杨绛先生说:

“如果有一天,爱真的走到了尽头,不要争执也不要哭闹。人生何其短,不要纠结过往。既然我们曾经是无话不说的爱人,尽管现在走到了分手的地步,却也不能抹灭我们曾经爱的炽热,更不要相互诋毁曾经深爱的人。我从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奋不顾身的选择你。爱的尽头不是诋毁而是宽恕。”

愿往后余生幸福安好,祝你,也祝我。

– E N D –

最残忍的社会现实:穷人沉迷多巴胺,富人追求内啡肽

1995年,美国旧金山召开了一场由500位富豪和政治家组成的精英会议。

会议认为,全球化的发展将使贫富差距迅速拉大、阶层矛盾激烈增加。

如何让穷人安分守己?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只需要像喂婴儿奶嘴一样,为穷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娱乐就行了。

这就是著名的“奶头乐理论”。

反思一下现实中,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

当你想认认真真做点正事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因素干扰你。

学习没一会,你心痒难耐想打两把游戏,然后一打就是两小时;

 

工作刚开展,你又忍不住点开某短视频,然后一刷就是老半天。

 

其实这些“奶头乐”的背后,都是“多巴胺陷阱”。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能够给人带来即时的爽感。

但同时,它又像一款廉价的毒药,让你在快乐中不断沉沦。

相反,内啡肽需要人克服本能,才能艰难获得。

但一旦拥有,你就会享受到自我提升的巨大满足。

这个社会最残忍之处在于,穷人都沉浸在多巴胺的爽感中;

而富人,却在逼自己追逐内啡肽。

21世纪最值钱的是什么?

是时间。

谁能赚到别人的时间,谁就能赚到别人的钱。

谁的时间被浪费,谁就注定沦落贫穷。

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度的。

如果你把精力用在提升自己、精进技能上,那么你的价值自然会水涨船高。

如果你把精力都花在了奶头乐上,你在提升自我上的时间就会被大量压缩。

于是在悄无声息之间,你就会被彻底废掉。

知乎答主@陈霄汉讲过自己的故事。

陈霄汉出身农村,家庭条件不算太好。

2012年的时候,他拼尽全力,考上了上海一所985高校。

如果按照命运正常的走向,未来他会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过上不错的人生。

但进入大学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巨变。

当时同寝室有个室友,是个富家子弟。

 

他常常带着各种游戏机,在寝室“疯狂厮杀”。

 

陈霄汉从未见过这么时髦的玩意儿,于是在室友的怂恿下也玩了两把。

 

没想到,两局游戏,让他经历了虚拟世界里杀戮的快感。

于是他越玩越着迷,后来直接在网吧一熬就是几个通宵。

到了大四,身边所有人都开始出去找工作,唯独陈霄汉一直没有动静。

他要么住在网吧,要么躺在宿舍靠零食和网络慰藉自己。

时间一晃过去了好多年,为了游戏,陈霄汉欠下几十万的外债,每天活得焦虑不堪。

大学同学们要么过得风生水起,要么安稳度日,唯有他一手好牌,最终打得稀烂。

回首往事时,陈霄汉写下这样一番话:

废掉一个人的所有事物当中,最最可怕的,其实不是贫穷本身,而是那些让人无法察觉的诱惑。

它会缓慢侵蚀你的思想,蚕食掉你有价值的东西,最后把你完全颠覆成为一个废人。”

作家李尚龙也说:

“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

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

因为那些眼花缭乱的短视频、直播、游戏会让你不断地分泌多巴胺。

一时分泌一时爽,一直分泌一直爽。

当欲望被劫持,大脑不断受到刺激,你就会不自觉成瘾。

不知不觉中,你会忽略了时间的流逝,渐渐满足于自己的现状。

而当你把时间都用在享乐上时,你就永远不会再想着改变当下的生活。

久而久之,你就注定陷入贫穷的困境之中,难以翻身。

哈佛商学院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了一个反差极大的现象:

越是富人越是精英阶层,他们的闲暇娱乐,越喜欢采用补充型方式。

比如阅读、学习、运动。

而越是底层的穷人,他们越喜欢采用消耗型方式,为自己提供快乐。

比如打麻将、玩游戏、看肥皂剧。

不同的娱乐方式,造就了命运的天差地别。

曾经有一部记录股神巴菲特的片子,叫做《成为沃伦·巴菲特》。

在这部片子里,巴菲特并没有提供什么快速致富的秘诀。

他只是在不停地在看书、读报。

普通人在看电视的时候,他在逼自己看枯燥的学术资料;

 

普通人在打游戏的时候,他在逼自己吸收最新的财经知识;

普通人在刷短视频的时候,他在逼自己学习最先进的财富理念。

 

他会在每天早上7点前准时起床,然后花5、6个小时阅读各种新闻和财报。

他的办公室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只有身后的书籍,和一桌子摊开的报纸。

没错,摒弃低级娱乐,保持终身阅读与学习,就是巴菲特的成功秘诀。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亚当·阿尔特也说:

那些生产和设计高科技产品的人,自己绝不会上瘾,他们总是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乔布斯的孩子从未用过iPad,周末总是在家看书、聊历史;

Twitter创始人没有给两个儿子买过平板电脑,孩子们放了学总是在补充各种精英课程。

游戏设计师对“魔兽世界”避之不及,很多硅谷巨头下了班压根不靠近电子设备。

如果你观察身边有钱人的生活,你会发现:

很多富人,明明很有钱,可还是发奋工作,不去享受放松;
明明身材很好了,可还是常年克制饮食,坚持健身;
明明学历很高了,还要读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为什么?

因为富人明白,多巴胺的爽感太廉价了。

如果你沉迷在低级快乐之中,再多的财富,也会在一次次的舒适里消耗殆尽。

相反,获得内啡肽的过程虽然痛苦,但强者要的就是征服。

你只有一次次地逼自己,去做那些令你痛苦的事,去做枯燥但是有价值的事。

如此,你才能将财富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过上如鱼得水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说:“在追求快乐上,和动物相比,人追求的快乐应该更高级和伟大。”

多巴胺是动物性的爽感,但久而久之只会消磨你的时间,让你的人生变得空洞乏味。

内啡肽是痛苦后的补偿,需要你费尽心血才能得到,却能为你带来脱胎换骨的改变。

如何追逐内啡肽,改变现有的困境?三个建议送给你。

1. 忍别人之不能忍。

身处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在即时的快感中沉沦。

但其实,只要你能比别人多忍耐一点,差距就会拉大一点。

张一鸣怎么成功的?

大学的时候,别人约会谈恋爱,他看书敲代码;别人打牌玩游戏,他看书敲代码。 

他说:为了避免平庸,一定要拒绝拉着你走向平庸的那些压力、诱惑。

所以如果你周围的人都在放纵,你却选择了克制;周围人都在摆烂,你却选择了奋斗。

那么日复一日,你自然能卓然出众。

2. 狠别人之不能狠。

那些能让你分泌内啡肽的事情,过程从来不会太轻松。

村上春树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每天早上四点半就起床。

30分钟下来,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几近窒息,也要坚持跑下去。

文学创作时,独自待在房间里,从早关到晚,最简单的初稿都要反反复复改8遍。

这个世界,哪有什么轻而易举的成功?哪有什么不劳而获的成绩? 

人生的路就是这样,你对自己狠一点,生活才能对你好一点。

3. 成别人之不能成。

这个世界,凡是那些让人堕落的事情,反馈机制都特别快。

看10秒钟的抖音段子,你就能笑到抽筋;

吃几口甜品、零食,你就能觉得无比满足;

打两把游戏,你就能意淫出战胜世界的征服感。

但这种愉悦,会让人逐渐沉沦,最终一事无成。

相反,所有上进、牛逼的事情,反馈机制全都是非常非常慢的。

健身一次,不会为你带来6块腹肌,但一年可以;

看一本书,不会为你带来什么认知上的改变,但看一千本可以。

凡事不坚持,就尝不到内啡肽带来的甜头。

咬牙多挺一会,遇事多扛一阵,命运的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听过一句话:

“人在天赋上差距并不大,但最终的成就却相去甚远。

除了境遇、运气等,最根本在于有些人走在了追求多巴胺的路上,而有些人却选择了内啡肽。”

在多巴胺带来的快乐中沉沦,那最终回报你的,只会是生活中的苦。

在内啡肽带来的痛苦中修炼,那最终回报你的,必然是生活赐予的甜。

永远记住:不要让那些低级的快乐,拖垮你的人生。

更不要在温水般的生活里,变成一只熟透的青蛙。

夜听愿你也能做一个时时精进自己的人,去克制、去提升、去坚持。

你的人生,才能越走越顺。

作者:Leyla | 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

– E N D –

真正爱你的人,会给你偏爱

 

 

前几天有段视频在网上掀起热议。

视频中,女生正跟男朋友在吵架,情绪非常崩溃。

而导致他们争吵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一起在面馆吃面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在面馆,他们点的面等了半个多小时才上来。

时间久不说,端上来的面还是坨的,而且还有一股鱼腥味。

女生当即去跟老板反应问题,这时候她对象非但不帮忙,还丢下她一个人离开了。

她觉得自己很憋屈,于是跟对象说:

“这碗面15块钱我觉得OK,让我等半个小时我也觉得OK。

 

但等半个小时之后面是坨的,还有股与鱼腥味,我跟他说不好吃怎么了?

 

你为什么要觉得丢脸?为什么转身就走?”

 

对象说:“不好吃我们以后不去他家不就行了,我怕你去跟别人发火……”

说着说着他们就吵起来了。

吵架的过程中男生还拿起手机录视频,不停打断女生想跟她讲道理。

看完视频,很多网友留言说:

“女生生气的点从来不是面,是男生甩头就走的冷漠态度。

如果这点小事就觉得对方丢人,那还谈什么未来。”

的确,在感情里,女生缺的并不是批评和大道理,而是毫无理由的支持和袒护。

是不管发生什么,且无论对错,你都能站在我这边,而不是与我为敌。

听过这样一句话:

“在亲密关系里,让人有安全感的从来不是爱,而是偏爱。”

尤其是对女人来说,偏爱才是她们最渴望得到,也最能安抚内心患得患失的东西。

只有确定被偏爱着,才会感觉踏实,才能拥有无限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生活的风霜雨雪,抵抗这个世界上最深刻的寂寞与孤独。

那究竟什么是偏爱呢?

偏爱就是专宠,是优先,是与众不同,是潜意识里的袒护和不需要理由的支持。

是哪怕全世界都觉得你有错,爱你的人也毅然决然站在你这边。

护你周全,给你底气,带你回家。

偏爱是一个人能给另一个人的最顶级的温柔。

偏爱是首选

感情里最怕的事情,是你把对方当成唯一,非他不可,此生只认定他一个人。

为了他,你放弃了所有其他的选择,不留后路。

可是在他看来,你只是可有可无的众多选项之一,有你没你他都无所谓。

当他遇到更好的选择时,眼睛不眨一下就会舍弃你。

这样的喜欢摇摆不定,权衡利弊,经不起考验。

而偏爱是坚定不移,是首选。

是在所有的怦然心动中,你永远拔得头筹,稳居第一。

前不久看过一个视频:

女生和男友在一起七年都没有走到最后。

和男朋友恋爱期间,她总是愁眉苦脸,低声下气的,所有的情绪和委屈都得不到发泄与安抚。

她工作上挨了批评,跟男友吐槽。

 

男友忙着刷手机,非但没有安慰她,还“教育”她:

 

“肯定是你做得不够好,别人才会说你。都是成年人了,别那么玻璃心。”

 

她晚上加班到很晚,外面又下雨,包里没伞,让男友去接她。

 

男友说,他和朋友组局的游戏要开始了,走不开。

 

让她自己打车回去,说完就挂了电话。

 

在男友心里,游戏、朋友,甚至是公司的女同事,都比她重要。

女生分手后,和另外一个男生谈恋爱,相恋不到2年,就已经谈婚论嫁了。

在现任男友这里,她永远是第一,是优先级。

她吐槽工作时,男友会停下手中正在忙的事倾听她。

听完还给她顺气,出门倒垃圾还捎回她喜欢吃的雪糕,让她平复心情。

她生日的时候,男友会推掉其他邀约,特地抽空陪她一天。

这位男友时时把她放在第一位,事事优先照顾她的感受,为她着想。

有句话说的:

“你永远是我的首选,我选择你,我会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你,毫不犹豫,绝不迟疑。”

微信上有两条消息同时进来,他会先回复你的。

当你和别人放在一起成为选项时,他会优先选你。

你对他而言是最优选,是唯一,是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的坚定。

这就是偏爱。

偏爱是护短

有一位叫“金玲”的网友说:

她和先生结婚十周年的时候,和先生的家人聚餐。

那天来了很多人,一整个大家族,男女老少。

孩子也很多,场面很热闹,但也很嘈杂。

吃饭的时候,她的孩子突然哭闹起来。

她先生的哥哥,也就是孩子的大伯,借着酒劲吼了孩子,还嘟嘟囔囔骂了她。

这个时候,她先生站了起来回应他哥哥:

 

“要吼就吼你老婆,我老婆是你能吼的人吗?”

 

就是这一刻的护短,让金玲觉得先生好帅好男人,而且感动了很久。

 

她说:“平时柴米油盐感受不到,但关键时候还是很需要这样的袒护和支持。”

这种毫无理由的偏袒,下意识的保护,最能体现一个人对你的态度和感情。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总爱摆大道理,生活中也不乏喜欢说教的人。

但对偏爱你的人来说,所有的教条和道理都比不过你。

特别是在两性关系中,女生想要的从来不是给她讲大道理,对她评头论足的人,而是可以不分青红皂白为她撑腰,给她底气的人。

像孙怡曾经说过的这句话:

“喜欢是评判,而爱是撑腰。”

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最极致的喜欢,大概就是愿意对她偏爱。

偏爱是亲密关系的杀手锏,所有女生都吃这一套,并且永远臣服于偏爱带来的宠溺和温柔。

虽然说安全感这东西是自己给自己的才最长久,但在爱情里,女生的安全感确实需要另一半来成全和满足。

不爱你的人或许害怕你索取得太多,给不起;

挚爱你的人却觉得自己给你的远远不够,总想竭尽所能填补你的需求。

所以别担心,真正爱你的人,会给你偏爱。

和你共勉。

– E N D –
 

夜听|余生,心无挂碍,自在生活

光阴最美是四季,生活最稳是日常。

很喜欢汪曾祺笔下的慢生活:

“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闲逛,夜灯下读书。

在这清浅的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

任窗外花开花落,云来云往,自是余味无穷,万般满意。”

心就这么大,时间和精力就这么多。

不如,让脚步慢下来,把心收回来,好好想一想,这一生所为何来。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又是可有可无的。

杨绛先生说:“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幸福,一半争取,一半随缘。”

人这一生,免不了为烟火奔忙,但闲下来时,别忘了奖励自己一隅清欢。

这个五一假期,不妨找个阳光晴好的日子,出去走走。

闻一闻花香,听一听鸟鸣,吹一吹山风。

看看森林如何聚集齐所有的绿,看看河流怎样把每一滴水汇成潺潺的歌。

悠闲地泡一杯茶,在淡淡的茶香中,品味幽幽的禅意。

静静地读一本书,在浩瀚的文字里,采摘深邃的智慧。

用心做一顿饭,在油盐酱醋中,跟家人一起感受舌尖上的温暖。

认真打扫一次房间,在窗明几净里,享受一个人的闲适与怡然。

当你拥有一颗安稳如常的心时,目之所及,皆为风景。

当你不再关心外面的风雨嘈杂时,心之所向,全是静美。

于粗茶淡饭中,品出千古诗酒;于斗室方寸间,望尽沧海桑田。

时光缓缓,岁月悠悠。

林清玄说:“生活不在别处,当下的每一刻都活得饱满、有力量,自己亦是风景。世事维艰,以柔软心除挂碍,以欢喜心过生活。”

生活千姿百态,最平和最幸福的,是用一颗平常心过出来的无数个安安稳稳的日子。

握清欢在手,掬浅喜于心。生命的美好,也不过如此。

夜听愿你我:心中有温暖,眼中有美景。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