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去爱一个让你变好的人

有句话说:
“好的爱情,应该是两个人在一起并肩对抗生活的考验,而不是让你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与信念。”
深以为然。
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当你选择和某个人在一起,是为了让自己能有个依靠,可以被宠爱。
而不是为了受尽委屈,夜里翻来覆去之际还要质疑,这段感情到底值不值得。
别爱一个让你哭的人
爱对了人,笑容会比眼泪多。
爱错了人,痛苦会比欢乐多。
与前者同行,人生处处是风景。
与后者同行,人生处处面临荆棘。
像这句话说的:
“好的爱情是你透过一个男人看到全世界,坏的爱情是你因为这个男人,舍弃了全世界。”
综艺节目《再见爱人》中,有一对嘉宾夫妻叫朱雅琼和王秋雨。
他们相识19年,结婚6年,最后离了婚。
在节目中,朱雅琼问王秋雨: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离开你吗?”
王秋雨说:
“你受不了我了,是不是?”
朱雅琼摇头,说不是。
她哽咽着说:
“因为我和你在一起,我并没有越变越好。
我的内心没有变得很充盈,反而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渺小。”
婚后的这些年,她几乎不曾从丈夫口中听过一句肯定和认可自己的话。
朱雅琼是06年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的第13名,她热爱音乐,自己能填词,歌也唱得很好。
可每次王秋雨看到或听到她唱歌,总是一副不屑的样子,打心底里觉得她玩音乐是在浪费时间。
除此之外,无论朱雅琼做什么事,王秋雨都是打击和否定她。
要么说她思想不成熟,幼稚,要么说她没有大局观。
朱雅琼说,他们在一起这么多年,她从来没听王秋雨夸过一句自己漂亮。
就连结婚登记那天,他们去拍照,王秋雨都没夸她好看,反而对她说:
“你怎么那么丑,你好丑。”
亦舒曾说:“真正的爱情叫人欢愉,如果你觉得痛苦,一定是出了错,需及时结束,从头再来。”
越爱一个人,你受他的影响就越深。
选择一个人,实际上也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如果你爱的人不能给你加点糖,治愈你,反而让你陷入自我怀疑的深渊,受尽屈辱。
这样的人,再爱也要远离。
毕竟,真正的爱,是为了爱遇见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因为这份爱失去自己。 
去爱一个让你变好的人
有人说:
“遇见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遇到错的人,会让你变得暴躁,变得抱怨。
遇到对的人,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好。”
一段好的感情,可以让你变得越来越优秀。
在相爱的过程中,你因为爱他,从而愿意热爱生活,热爱世界,也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位听友留言说,她从小生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家里人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她的父母。
父母打小就教育她,家庭才是女人的最终归宿。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是女人天生的责任与义务。
于是,她一结了婚,母亲就建议她辞职回家备孕。母亲说,生孩子要趁早,不然年纪越大,吃苦越多。
她还没想好怎么回复,丈夫就站出来反对,让她不要辞职。
丈夫说:“现在正是你事业的上升期,你应该把握住机会。我们都还年轻,要孩子的事可以再晚几年。
 
我希望你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顾忌太多,到时候会让自己后悔。”
在丈夫的支持下,她没有辞职,反而荣升成了公司最年轻的管理层。
真正爱你的人,会全力支持你变得更好。
他不当攀援的凌霄花,依附你,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他会默默如肥沃的土壤,滋养你,安稳地托起你的根茎,让你茁壮成长。
长成玫瑰,长成向日葵,长成你想成为的一切。
他会默默如温暖的阳光,照亮你,为你拂去阴霾,拨开云雾,让你一往无前。
去奔赴,去闯荡,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在他身上,你能看见辽阔山河,宇宙星光。
无论你走多远,他都会守在你身后。
拥有他,你就相当于拥有了全世界。
这样的人,才能托付起你的余生,成为你幸福人生的底牌。
 
最好的爱情,是互相成就
听过这样一种说法:
“爱情也好,婚姻也罢,不仅仅是享受当下的美好,自己也要跟着一起成长。
共同成长的感情,才有可能走得长久。”
深表赞同。
爱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无非就是两个人互相陪伴依靠,互相成长进步。
旗鼓相当的两个人,才能让爱的天平保持平衡。
前段时间,有一对学霸情侣的爱情刷屏了微博。
为了能够和喜欢的人长相厮守,他们共同定制了目标,要一起去英国的牛津大学读研。
定下目标之后,他们一起努力奋斗。不能相见的日子里,凭着对彼此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共同期待,夜以继日地学习。
最终,两个人都成功考上了牛津大学。
看到他们的故事,有人留言说:
“两人各自努力,最后顶峰相见,这种爱情太让人羡慕了。”
无独有偶,孙俪和邓超这对夫妻也是这样。
他们在一起十几年,一直以来,两个人的步调都走得一致且和谐,进可在演艺圈各崭头角,退可彼此居家育儿话家常。
孙俪在自己的微博上写到:
“我们共同走过春夏秋冬,感受喜怒哀乐。
我们是生活中的伴侣,孩子中的父母,也是工作中的同事,理想中的战友。”
爱情最好的模样,莫过于和相爱的人一起进步,朝着相同的目标,并肩前行,把日子经营得越来越好。
就像《致橡树》中形容的: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霓虹。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漫漫人生路,有时风和日丽,有时狂风暴雨。
爱就像暴风雨中两人合力撑行的一条小船,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船划到彼岸。
在渡对方的同时,也渡自己。
 
如果可以,去爱一个能让你变好的人吧。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他能激发你对生活的向往,能鼓励你去寻找自己的那束光。
他还能为你琐碎的日子加点糖,治愈生活带给你的刁难,
 
抚平你心中的遗憾,让你的人生多些圆满。
愿你始终美好,也能遇见美好。

夜听|熬过低谷,繁花自现

前两天,有一位听友在夜听留言说:

“疫情三年,今年最难。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去年贷款买台大货车,受疫情影响,几乎没活干,每个月还要还车贷一万多。家里老人突然生病,刚打了120。现在正在楼下等救护车……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住了。”

很多听友安慰他说:“熬过去,一切都会变好的。”

其实,很多人的日子都过得不好,但更多的人一边咬着牙,一边坚持着。
 
歌德曾说:“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也许正是因为充满了苦难与隐忍,人生才会如此的精彩与珍贵。
 
白日的笑容是阳光,深夜的泪水是珍珠。活着的每一刻都无与伦比的美丽。
 
所以啊——
 
想哭的时候大声哭,哭完还是要笑着迎接明天的朝阳。
 
要知道,这人生有趣的地方就在于,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没有永远的磨难,也没有永恒的欢乐。
 
人生路上,我们过关斩将。没人拥抱的时候,要学会了用力抱紧自己;没人依靠的时候,要活成自己的避风港。

村上春树曾说:“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
 
你要相信,无论受过多少伤,身处怎样的灰暗,当下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变成往后余生最宝贵的财富。

越是难熬的时候,越要自己挺过去。

愿风雨人生中,我们都要活成自己的摆渡人。

夜听|讨厌一个人,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

逻辑学家殷海光,生性耿直,每次见到不平之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有次,他吃饭时,忽然想到了讨厌的人,一时竟气到连饭都吃不下。 
 
殷海光经常情绪不好,50岁便患胃癌离世了,而天天惹他生气的人却活到了89岁。 
 
以生气的方式讨厌一个人,就是在惩罚自己,最终买单的也只会是自己。
 
往后,如果你遇到讨厌的人,要学会以高水平的处理方式了。
 
默不作声地疏离
讨厌一个人,可以默不作声地疏离他。
 
张艺谋和张伟平是合作了16年的搭档,两人一起拍摄过11部影片,联手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梦想:以后老了不拍电影了,就一起去旅游,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息。
 
可后来,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
 
张伟平更看重商业利益,而张艺谋则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创作里。
 
张伟平一再干涉张艺谋的电影创作,于是在合作拍摄完最后一部电影《金陵十三钗》后,两人分道扬镳。
 
离开张伟平时,张艺谋甚至都没有向他打一声招呼。
 
难以置信的张伟平打电话过去,想找张艺谋聊清楚,但接电话的总是助理。
 
张伟平隔空喊话说:“哥们儿一场,你就当面跟我说一句,跟我交代一句没问题吧?”
 
但时至今日,张艺谋都没有站出来做过任何回应。
 
就像莫言在文章中写的那样: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了,没有为什么。就像一阵风刮过,你要做的是,拍拍身上的灰尘,一转身沉静走开。”
 
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
 
与其撕破脸,不如安静退场。
默不作声地疏离,才是给彼此最大的体面。
 
 
永远不要说他坏话
讨厌一个人,永远不要说他坏话。
 
台湾作家李敖经常在各种场合,痛骂曾经的朋友余光中,说他是“马屁诗人”。
 
在凤凰卫视《李敖有话说》中,李敖也把余光中称为“骗子”,说他有严重的人格问题,文学水平也比自己差很多。
 
作家流沙河站出来替余光中鸣不平,但余光中从不反击,一直沉默。
 
有人就问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骂你,你却从不回应,这是为什么?” 
 
余光中的回答很妙:“李敖天天骂我,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他,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生活中很多人,遇到看不惯的人,就人前人后说别人的坏话,企图让所有人都认同自己的看法。
 
但其实,无论你说什么,都改变不了别人,反而还会让自己变得一身戾气,惹人厌恶。
 
把讨厌的人看清,不如把讨厌的人看轻。
 
把讨厌的人请出你的生命,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心目中。
 
更加没必要在背后说坏话,拉低自己的档次。
 
 
努力走向更高的圈层
 
看过这样一段话:“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坏人,可怕的人,脑子不正常的人。
 
我们努力奋斗,不过是给自己不与他们接触的机会。”
 
讨厌一个人,最好的反击方式,就是努力让自己变优秀。
 
畅销书作家杨熹文没有出名之前,曾在一家餐厅当服务员。
 
杨熹文喜欢读书写作,空闲时间就躲在角落看书写作,从不和其他服务员一起去逛街,讨论时下流行的衣服。
 
久而久之,她就被一同打工的姑娘们排斥、孤立了。
 
下班后她准备去图书馆看书,老板娘也会充满讽刺地说:“就你,还看书呢?”
 
但嘲讽并没有让她停止努力,反而变成了她向上生长的动力。
 
她读了近200本书,一直坚持写文章发布在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上。
 
后来机缘巧合下,她的文字被一家出版社看中,帮她出了第一本书。
 
她也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远离了那些让自己憎恨的人。
 
后来,杨熹文在书里写道:“努力从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努力,而是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能够保持持续向上的目标,生活才会是一部进化史。”
 
有句话我很喜欢,宁愿花时间去修炼不完美的自己,也不要浪费时间去期待别人给你完美的评价。
 
讨厌一个人,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让自己加把劲离开那个圈子。
 
当你变强大了,你讨厌的人,连背影都消失了。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段我很喜欢的话:
 
“无论你遇见谁,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都有原因,都能为你上一课,这个人一定会带给你一些什么,或惊喜或成长。
 
有些人的存在是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有些人的存在是用来考验我们,磨练我们的韧性,使我们成长的。”
 
往后余生,把一切遇见当成养分,时刻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