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放下一切,醒来便是重生

 

莎士比亚说:“舒服的睡眠,是自然给予人最温柔的看护。”

看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很是烦恼,觉得自己运气不好,世上所有的倒霉事都让自己碰上了。他跋山涉水,去请教最有智慧的禅师,希望禅师为他解惑,替他改运。

禅师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人的一生,由不同的时运组成。运气不好时,不必沉溺在糟糕的情绪中。

临走时,禅师告诉他:睡前放下一切,醒来便是重生。

他照着禅师说的去做,无论遇到什么烦心事,睡前什么都不去想,把一切都放下,醒来之后,精力充沛,很多难题都有了解决的办法。

思想家伏尔泰说:上帝为了补偿人间诸般烦恼事,给了我们希望和睡眠。

高质量的睡眠,可以平和心态,富养身体,给你带来好福气。

生活不顺时,好好睡一觉,万事皆释然;

感觉很累时,好好睡一觉,身心都安逸。

好好睡觉,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南宋诗人陆游有诗云:“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诗的意思是:如果我能见到华山处士的真面目,我会向他讨要能够安然入睡的好方法,而不是成仙的妙方。

夜听建议您睡前泡个热水脚,喝一杯温热的牛奶,做几组深呼吸,听一听适合睡眠的音频。

又忙碌了一天,你是否很累了,那就早点睡吧,愿你忘掉一切烦恼,安心入眠,晚安好梦。

– E N D –

夜听|人与人之间,永远是相互的(深度好文)

 

有人说,“世间没有哪一份感情,只靠单方面的付出就能走到最后。

人心换人心,真情换真情。

感情的世界独木难支,不管是亲人、朋友也好,爱人也罢,好的感情,从来都是相互的。

只有两个人互相付出,彼此珍惜,才能真情长存。

亲人之间,以心换心

 

在四川成都,有一家特别的修脚店。

不同于同街上的人声鼎沸,这家小店寂静无声。

胡勇和妻子彭凤,都是聋哑人。

但好在他们有一件贴心的小棉袄——6岁的女儿妞妞,一个能说会道、聪明伶俐的女孩。

修脚店刚开业时,妞妞就站在路边给客人介绍自家的店,店里的咨询电话也是她在接。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妞妞就会去店里帮忙,给爸爸妈妈充当小翻译官。

她声情并茂地比划着手语,让聋哑爸爸可以和顾客交流。

“叔叔,我爸爸让你拿这个药回去擦一下”

“阿姨,你今天想要修哪里,感觉怎么样”

有网友看到小女孩声情并茂自信满满的样子,觉得既心疼又感动。

可妞妞从来不觉得自己辛苦,她更心疼爸爸妈妈的辛苦。

妞妞说:“我的爸爸跟别人的爸爸不一样,但他是最好的爸爸。”

夫妻俩没读过多少书,但用自己勤劳朴实的性格,影响着女儿。

虽然家庭条件不好,夫妻俩却总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给女儿最好的,少让她吃苦。

一有时间时,他们会陪妞妞一起玩她最喜欢的老鹰抓小鸡和捉迷藏。

父母给了妞妞最温暖的爱,妞妞也在尽自己的能力给父母分忧。

我们常说,人与人之间永远是相互的。

其实亲人之间也是如此。

很多感情,都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就像妞妞,正是因为父母给了她毫无保留的爱,她也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来报答父母。

所以说,对待亲人,我们要少一些理所当然,多一些以心换心。

只有互相把对方放在心上,才不会让彼此寒了心。

爱人之间,将心比心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有人抱怨丈夫早出晚归,一回到家什么也不做,就瘫在沙发上。

可是却没有看到他挣钱养家的辛苦,和养家糊口的压力。

有人抱怨妻子明明只在家里干了点家务活,带带孩子,还要整天唠叨。

可是却体会不到她被繁杂的家务压得喘不过气来,以及带孩子付出的辛劳。

殊不知,爱人之间要学会将心比心,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吐槽对方。

你知我冷暖,我懂你不易。

少一点抱怨和指责,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感情才能长长久久。

主持人马丁曾分享过一次自己和妻子的争吵。

那时候妻子刚生完孩子不久,由于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而变得脾气暴躁。

有一天,妻子看到只顾玩游戏的马丁,气不打一出来,就把手上的一碗汤泼向了电脑。

 

马丁也非常生气,两个人因为这件事差点要离婚。

 

夫妻俩都冷静下来之后,妻子提出了让马丁陪她一起坐月子的想法。

 

可当马丁体验了一天老婆的月子生活后,他改变了想法。

 

带孩子的艰辛把他整得彻底崩溃——

不到两小时就要起来喂一次奶,有时候刚喂完孩子就开始哭闹,怎么都哄不好。

喂完奶还要换尿布,不间断的“折腾”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

自己只是体验了一天已经撑不住了,而老婆每天夜以继日,可想而知有多艰难。

从那以后,他也学会了将心比心,体谅老婆的不容易。

你看,好的爱情,从来都不是只站在自己的世界里,考虑自己的感受。

而是在有争执时,暂时放下自己的主观意见,倾听对方的心声。

在有矛盾时,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难处。

爱是对等的付出,只有懂得将心比心,才能化解琐碎日常里的矛盾。

朋友之间,以心交心

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网友绿叶的妈妈有个朋友,绿叶叫她林姨,妈妈和她多年来都保持着联系,关系特别亲近。

绿叶生孩子那会,因为早产,在医院住了很久。

林姨住得和那家医院比较近,就每天去医院看望住院的绿叶。

知道绿叶身体不好,又担心医院的伙食不够营养,林姨便每天炖汤送去给绿叶喝。

来回折腾了好一阵子,也没听她喊过累,抱怨麻烦。

绿叶知道,林姨一直念着旧情。

 

几年前,林姨和老公做生意亏了,孩子上大学的学费都拿不出。

 

那会绿叶家的条件也并不好,绿叶的妈妈硬是东拼西凑帮他借了钱,说无论如何也得让孩子上大学。

 

林姨一直记着这份恩情,但凡绿叶家遇上些什么难事,林姨总是不忘搭把手。

 

在血缘上,他们两家并不是最亲的,但是感情上,却是最要好最亲密的。

朋友之间的相处,其实就像在银行里开通的一个情感账户。

如果一方总想着占另一方的便宜,不停地消耗另一方,这样的友情迟早会被透支干净。

只有互相往里面不断注资,你有来我有往,彼此赤心相待,才能让爱流淌起来,才能更加持久。

遇到困难的时候,互相帮衬;

力量不在大小,有心就好。

他落魄的时候,你出份力;

你飞黄腾达了,也别忘记他曾向你伸过手。

人心换人心,真情换真情。

就像黄渤说的:

真正的感情是不计较得失与付出,但在这前提下,是双方都乐意为此付出。

看过一段很扎心的话:

再深的感情,若总是冷漠回应,久而久之,热情就会被冲淡;

再好的关系,若常常不去维系,即使相隔很近,心早已远离。

人与人之间,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心甘情愿和理所当然。

你对我好,我亦对你好。

你对我真心相待,我才会对你掏心掏肺。

你始终珍惜我们之间的情谊,我也会拼命维护这份感情。

愿我们都能收获相互珍惜、长长久久的感情。

– E N D –

一切烦恼,都有解药

 

明天是世界读书日,你有没有经常读书呢?

杨绛先生说:

“一个人过得不好,只是因为想得太多,读书太少。”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痛苦,烦恼不断,其根源就是读书太少。

而读书,是一切烦恼的解药。

如果书读得不多,我们的见识难免受限。

稍微遇到一点儿不顺,就容易消极悲观,郁郁寡欢,把自己困在情绪里出不来。

读书的好处也许不会立竿见影地呈现出来,但一定会在你日积月累地坚持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家赫尔岑说:

“书籍是最有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帮你取得多大的成就。

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拖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让你拥有治愈生活困苦的勇气和底气,推动你向更好的人生靠近。

周国平老师说:

“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读书,是人一生最好的修行。

读书越多,境界越高,格局越大,胸怀越是广阔。

读书越多,越能理解这个世界,发现世界的美好。

读书是用最低廉的成本,提升自己的最好策略。

这世间,没有谁的生活没有烦恼,唯有读书是最好的解药。

夜听愿你迷茫时多读书,在知识的海洋里,寻一处清欢,觅一份豁达,不负韶华,不负自己。

综合夜听&洞见

– E N D –

夫妻是不是真的恩爱,看家里3个地方,一目了然

 

家,是夫妻之间产生交集最多的地方。

它就像是一台大型的生活记录仪,记录下有关婚姻的点点滴滴。

虽然不曾言语,却是婚姻生活最真实的反光镜。

一对夫妻是不是真的恩爱,只要看看家里这三个地方,便能一目了然。

厨房,折射出婚姻的温度

 

听过一句话:“厨房的温度,最能体现婚姻的温度。”

一粥一饭虽然寻常,却也最能抚慰人心。

在那些锅碗瓢盆碰撞的声响中,三餐四季的时光里,感情也在不知不觉地靠近。

情感导师@周小鹏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之前有个同学,娶了个白富美的老婆。

两个人是典型的郎才女貌,结婚好几年了看上去还是恩爱甜蜜。

直到有一次,周小鹏应邀到他们家的别墅里去做客。

一进门,她就感受到了装修得富丽堂皇,无论是家具还是配饰,都非常讲究。

 

可奇怪的是,他们家的厨房异常的整洁干净,所有的用具看起来都像是全新的一样。

 

周小鹏忍不住问道:“你们家怎么收拾厨房的呀?怎么这么干净?”

 

男同学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答说:“我应酬比较多,一般都是在外面吃。她呢,要么就是叫外卖,要么就是出去吃。”

 

那一刻,周小鹏突然觉得,他们夫妻的感情似乎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好。

不想,一年多以后,两个人竟真的离了婚。

评论区里,有条留言获赞颇多:“婚姻要有爱,更要有饭菜。”

是啊,一个没有烟火气的家庭,怎么撑得起一生一世的长情?

当那些风花雪月的激情褪去,谁不是各忙各的工作,各有各的奔波?

能坐在一起吃顿饭,便是平凡中最可贵的浪漫。

想起前阵子,刷到的一条视频。

河北保定一位姓王的女士,用镜头记录下了丈夫在厨房里擦地的画面。

王女士说,他们家一般都是她负责做饭,而丈夫负责清扫善后。

不过是寻常的生活场景,却挡不住家庭的幸福和谐。

千万别小看厨房这一方小天地,它能让婚姻落到柴米油盐的实处去,也能在平淡的日子里生出欢喜。

不必天天开火,但别忘了偶尔为它添些烟火的气息,你洗菜来,我刷碗;你做饭来,我煲汤。

那些家务的琐事,一个人做是负担,两个人做是分担,当厨房里变得热气腾腾,感情也会越变越暖。

卫生间,藏匿着相处的细节

网络上,曾有个话题叫“哪一刻,让你下定了决心要离婚?”

其中,网友@知了的帖子让人印象深刻。

她和丈夫恋爱三年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丈夫人还不错,可生活习惯有些糟糕。

每次洗澡的时候,就爱把脱下来的衣服四处乱扔,就连贴身衣物也是如此。

而且洗完就走,常常把浴室搞得一片狼藉,等着她去收拾善后。

知了也说了很多次,虽然丈夫口头上都答应了,可下次照样屡教不改。

有一次,知了痛经痛得厉害,想到卫生间里还有两件需要手洗的衣服,就请老公洗澡的时候顺便帮忙洗一下。

 

老公嘴里说着好好好,人却一直没有行动。

 

因为身体不舒服,知了便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老公已经洗完澡在打游戏了。

 

知了进了卫生间才发现,里面依旧是一片狼藉:换洗的衣服扔了一地,她那两件要手洗的衣服,也还是原封不动地泡在盆里。

那一刻,她只觉得无比委屈,再也不想和那个男人过下去。

有人说知了太过小题大做,可又有谁知道,在那个小小的卫生间里,她有过多少次的失望和伤心?

有句话说得好:“细节这种东西,真的可以毁掉一段看上去一段相安无事的感情。”

一杯100度的水,不是一下就变凉的。

失望和不爱都是累积而成的,那个要转身离开的人,其实早已在风中徘徊挣扎了很久。

看过一条视频:

河南郑州的一位男士,因为妻子头发掉得厉害,他每次在妻子洗完澡后,都会主动清理地面上的长发。

同样不过一件小事,却惹得众人羡慕不已。

卫生间不过方寸之地,却藏匿着太多的真心和情谊。

婚姻生活不是电影,不需要那么多的惊天动地。

或许只是在晨起时,顺手为伴侣挤个牙膏,擦掉镜子上的水渍。

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少些指责,多些包容;少点抱怨,多些理解,就是夫妻恩爱长情的良方。

卧室,见证着夫妻的感情

网上有个很火的段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两口子明明睡在同一间卧室里,却背对着背各玩各的手机。”

听起来有些调侃的味道,却不知是多少夫妻的真实写照?

在本是最亲密的卧室里,却把日子过得像邻居。

虽然还睡在同一张床上,心却像是隔着一个太平洋。

你刷你的抖音,我打我的游戏,互相不交流、也甚少互相打扰。

冷得冷着,情就淡了;远着远着,家就散了。

沉默是婚姻的宿敌,幸福的婚姻,大概就是有说不完的话,一个愿意侧耳倾听,一个愿意用心回应。

而不是各倒一边,天各一方,同屋不同频,同床不同心,忽略掉彼此的情绪。

那些卧室里的温馨时光,是一句睡前的拥抱也好,是一声温柔的晚安也罢,有所交流,有所互动,便是对婚姻最好的滋养。

家,从来不只是我们身体休憩的地方,更是情感停靠的港湾。

厨房里的烟火气息,最暖人心,家务共担,才能撑得起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

卫生间里的细节和点滴,是夫妻之间彼此在意和疼惜的证据。

卧室里的欢声笑语,是感情最好的黏合剂,能为爱人洗去心口的疲惫。

点个在看,夜听愿你在这漫漫红尘之中,能遇见一个知心的爱人。

陪你三餐四季,和你有说不完的话题,永远把你捧在手心里,在那个叫家的地方,写满爱的故事。

作者:苏绾 |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 E N D –
 

夜听|深情不及久伴

 

听过一句话:男人的时间在哪,心就在哪,那个没有时间陪你的人,不是他真的很忙,他只是没有那么爱你。

比起说“我爱你”,更让人有安全感的就是愿意花时间陪你。

在乎你的人,即使真的很忙,也会努力腾出时间陪你。想送你回家的人,东南西北都顺路;愿陪你吃饭的人,酸甜苦辣都爱吃;盼着见你的人,千山万水都能赶来。

花,有叶的陪伴;鸟,有树的陪伴;海,有岸的陪伴;天空,有白云的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好的感情,是他总有时间陪你。

张小娴说:爱情是一百年的孤独,直到遇上那个矢志不渝守护你的人,那一刻,所有苦涩的孤独,都有了归途。

在我路过的风景里,有你陪伴,我不曾孤单,在我散落的流年里,有你相陪,亦是晴天。

有一种爱,不是多么繁华,不是多么浪漫,只是平凡的陪伴。

所谓平凡的陪伴,不是要对方送多少礼物,给多少惊喜。而是当你孤独的时候,他在;当你难过的时候,他在;当你每一次回头需要有人帮助的时候,他在。

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心安。能够与所爱的人在一起,连光阴都是美的。即便粗茶淡饭,修篱种菊,只要有你陪着就好。

愿你身边正好有这样一个人, 从青丝到白发,从天光乍破走到暮雪白头,知你冷暖,懂你悲欢,陪你度过漫长岁月。

– E N D –

好的人生,都是“三七”开

《红楼梦》里有句话:“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为人处事过犹不及。

凡事太过,反而容易得不偿失。

好的人生,都是“三七”开。 

三分精明,七分厚道

 

郑板桥说:“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

与人相处,精明不如厚道。

宽厚之人或许会吃点亏,但恰恰是这肯吃亏的态度,让别人乐于与之交往。

看似傻,其实是聪明之举。

曾国藩是晚清有名的重臣,也是为人厚道的典范。

曾国藩为官,从不巧取豪夺属下的利益,而是主动让利给他人。

1860年,曾国藩联合湘军统帅胡林翼,打败了太平天国的军队,攻下安庆城。

 

这本是一个加功进爵的大好机会,然而曾国藩不曾向朝廷为自己邀功,反而把功劳让给了胡林翼。

 

胡林翼因此被任命为湖北巡抚。

 

沈葆桢曾是一名不知名的小官,因曾国藩的举荐成为江西巡抚。

然而沈葆桢因克扣军饷,又为难曾国藩,将士们都不满,要求弹劾这个忘恩负义的人。

曾国藩却显得很淡定,他劝告湘军将领,谁也不要为难沈葆桢。

曾国藩的大度令沈葆桢十分感动,因此他更加勤政为民,才成为后来的晚清重臣。

曾国藩不居功和善待他人的做法,为他赢得了众多尊重和荣誉。

追随他的能人异士也越来越多。

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与其带着聪明去计较,不如在聪明里留点厚道,为他人着想,才是人生大智慧。”

精明算计可以让人获利一时,厚道却可以让人安享一世。

俗话说:“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

精明的最高境界,就是厚道。

三分舍,七分得

人生总是有舍有得。

正如一句话:“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广西企业家卢义贞,初中毕业后回老家种植香蕉。

他所种的品种,和其他蕉农并无两样。

但让其他蕉农奇怪的是,他种的香蕉,总是提前一个月成熟,在市场上独领风骚,也总能卖出个好价钱。

果农们一番了解后才发现,卢义贞在香蕉开始挂果的时候,就剪掉了“落后者”。

一般情况下,香蕉一串有11到12只。

 

但卢义贞每串只保留优质的七八只,其他都忍痛割掉。

 

这就是他的香蕉,比别人早上市一个月的“秘密”。

 

当别人还在满心等待香蕉成熟的时候时,他的香蕉已经开始收成了。

而且他的香蕉匀称、壮硕、饱满,总能提前占领市场。

 

卢义贞忍痛割掉香蕉,看似是“舍”,却让他占得先机,赢得市场。

正所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舍”是因,“得”是果,学会适当的“放弃”,反倒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人生一世,总是与得失相伴。

得失两难全,取舍须三思。

适当的“舍”,才会收获“得”的快乐。

三分期待,七分释怀

苏格拉底说:“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

当满怀期待不能如愿以偿时,便会痛苦纠结,学着释怀,才是明智之举。

看过一个故事:

斯托克代尔是美国海军上将,越战时,他曾被俘,在监狱里生活了八年。

和他一起被关押的军官很多都死了,唯独他活下来了。

作家克林斯采访他,问道:“很多人都死了,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斯托克代尔说:“我能活下来,是因为我对未来没有太大的期待.

 

他们之所以死去,是因为对未来期待过高。

 

他们觉得圣诞节可以被放出去,结果没有;

 

他们又期待复活节可以被放出去,结果也没有;

 

他们觉得感恩节能被放出去,结果还是没有放出去。”

 

一次次的失望,成为压倒其他军官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他们精神崩溃,加速了死亡。

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愿以偿,坦然接受任何结果,内心才能平和淡然。

生活中,我们常常对某人某事抱有较高期待,达不到时便会郁郁寡欢。

生活中很多的烦恼,皆因对事情期冀过高,而影响了心情。

减少期望,学着释怀,苦涩的生活才会变甜。

对他人期待越高,往往失望越大,因为不是你的每一次请求,别人都能满足。

西哲有句话说得好:“把期待降到最低,所有遇见都是礼物。”

当你不抱期待时,反而会发现,生活处处是惊喜。

凡事忌满,万物求缺。

把握一个恰到好处的度,才能不被内心所困,不被外物所累。

三分舍,七分得,才能获得幸运。

三分精明,七分厚道,才能广结善缘。

三分期待,七分释怀,才能感知幸福。

我们无法掌控别人,但我们能管理好自己。

好的人生,都是“三七”开。

作者:梅兰竹菊|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 E N D –
 

永远不要做一个廉价的人

 

在知乎上看到一则提问:

为什么对一个人越好,越是不被珍惜?是我不够好吗?

一个高赞的回答很是戳心:“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太好了。就是因为对谁都好,你的好,就变得格外廉价。”

正如《人间失格》里说:无论对谁太过热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

成年人的关系,不是费力讨好,就能换来笑脸相迎。

也不是掏心掏肺,就能换来感激不尽。

姿态过低、脾气太好,受伤的只会是自己。

永远记住,在任何关系里,不要做一个廉价的人。

没有底线的付出,换不来对方的感恩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公式,叫100-1=0。

意思是,你对别人好100次,他也许记不住。但只要有1次不满足,就会抹杀之前所有付出。

多年前,杜汶泽和刘德华在拍摄《无间道》时,成为了朋友。

当时杜汶泽虽然拍了不少戏,但是一直不温不火。

于是刘德华找各路人脉提携他,渐渐地,杜汶泽终于有了名气。

杜汶泽一时之间没钱买房,刘德华就大方地将自己的豪宅低价租给他;

杜汶泽结婚没人撑场子,刘德华就挤出时间做他的伴郎,给足了他面子。

后来杜汶泽想转行做导演,预算不够。

 

刘德华大手一挥,投资千万港元,帮助他拍摄电影。

 

电影上映后,票房惨淡异常,钱都打了水漂,刘德华也毫无怨言。

 

此时不死心的杜汶泽还想再拍第二部,刘德华为了避免损失,婉言拒绝了他。

 

没想到,杜汶泽怀恨在心,在媒体面前大骂刘德华“不仁不义”,并声称自己“和姓刘的势不两立”。

 

刘德华顿觉心凉,一直觉得自己做的够到位了,最后竟未落得一个好字。

人性最卑劣的一面大抵如此。

习惯了索取,便忘记了感恩;习惯了接受,便觉得理所当然。

正如歌曲《烂好人》下的网易热评所说:

对谁都真心却做不成好人;有人对着你微笑,背后说你蠢笨;有人收了你礼物,心里骂你穷困。

付出过了头,别人就会习以为常,得不到感谢不说,还可能被人家拿住话柄。

把别人的事太放心上,可能换来的只有冷漠和怨怼。

在现实的社会,不妨做一个凉薄一点的人。

不要无底线地帮谁,更不要毫无保留地付出。

你的善良和好心,都应该留给更值得的人。


不讲原则的忍让,容易被人当软柿子捏

电影《黑名单》中有一句台词:

“为什么别人敢在你身上做坏事,是因为你让人觉得在你身上做坏事,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

听起来很残忍,但确实是实情。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受欺负,就是因为欺负你没有成本。

在《奇葩说》上,柏邦妮讲过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那时候她是个矮矮胖胖的小女孩,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有一次上体育课,有位男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篮球砸向她的头。

那一瞬间,委屈、心酸、茫然的情绪在她心头,如潮水般涌上。

但是她选择了忍让,始终不吭一声。

从此以后,那个男同学愈发肆无忌惮,动不动就把她当成受气包。

 

对方不是嘲笑她的跑步姿势,就是傲慢地指使她做这做那。

 

但是不管遭受了多大的欺辱,她都没有反抗。

 

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她也只会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哭泣。

后来柏邦妮逐渐长大,她发现自己的性格越来越敏感自卑。

 

更严重的是,只要回想起这段经历,她的内心就痛苦到犹如刀割。

 

作家张德芬曾说过:“人与人之间,常常是彼此吞噬的关系。

如果“我”不够硬,就很容易被“他人”吞噬。”

有的时候,我们也希望,一时的忍让能够息事宁人。

殊不知,过度的忍让,伤害的是自己。

在犹太教奉为圭臬的《塔木德》里,人们往往用“萨布拉斯”来形容犹太人,“萨布拉斯”翻译成汉语就是“仙人掌”的意思。

犹太人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就应该和仙人掌一样:内心柔软,外表带刺。

仙人掌无法成为娇艳的花朵,但因为长满了尖锐的刺,却可以保护自己柔软的心。

做一个心存良善但不好惹的人,才是保全自己最好的方式。

当你变得不好惹,世界才会变得温柔

经济学家凡勃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将一种高品质的巧克力定价为1美元,将普通巧克力定为1美分。

出乎人意料的是,大家都去买1美元的贵巧克力。

于是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消费者更愿意为高价的商品付费。

后来,这个现象被称为“凡勃伦效应”,并被广泛地运用在了心理学领域之中。

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其实也是一样的现象。

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状态越是卑微、越是好说话,在别人看来就越是廉价;

一个人表现出来越是高贵、越是有姿态,反而越会吸引人。

作家汪曾祺早年间性格一直温润随和。

相较于其他文学大家凌厉肃穆的形象,他显得格外平易近人。

但这样的好脾气,不仅没有为他迎来好运气,反而带来了许多的烦恼。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痴迷文学的青年。

青年试着向汪曾祺求教写作的经验,没想到汪曾祺非常慷慨,将自己的心得悉数教授。

后来为了方便每日聆听汪曾祺的教诲,青年请求搬到汪宅居住。

汪曾祺觉得有些为难,因为自己的住处实在狭小。

但青年表示自己愿意蜗居在逼仄的地下室,汪曾祺只好同意。

没想到,青年搬进来后,总是在天不亮的时候就举着牙刷去敲汪曾祺的门,并毫不客气地让他为自己指点稿件。

汪曾祺数次忍着困意为其指点稿件,可青年的文章实在乏善可陈,没有改善的余地。

终于,在多次被打扰之后,汪曾祺忍无可忍地向对方下了逐客令。

一个清晨,他对举着牙刷的青年说:

 

你以后不要再来了,我很忙;

 

你不可以在外面说我是你的恩师,我没有你这个学生;

 

你今后也不要再寄稿子来给我看。

 

一番拒绝的话说出口,汪曾祺终于过回了清净的生活。

 

更令他意外的是,之前傲慢无礼的青年,此后对他竟另眼相看,言语间充满了敬仰与尊重。

武志红说:“当别人感知到你是一个不好惹的人,你反而容易得到尊重,最后,也容易收获好的关系。”

面对他人的予取予求,一味妥协,一味接受,只会让自己身心俱疲。

学会拉黑一个人、试着拒绝一件事,并不会对谁造成多大伤害。

当你硬起心肠,变得不好惹时,世界反而会对你温柔以待。

作家黄启团有一本书叫《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在书中,他写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

有的人教会别人尊重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如何爱自己,有的人则教会别人如何伤害自己。

痛过一次就会明白,成熟不是一味迁就和让步。

而是在该拒绝的时候不手软,该狠心的时候不退让。

抬高自己的姿态,亮出外在的锋芒,才能洒脱过好下半生。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Leyla | 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

– E N D –

夜听|真心很贵,别为不值得的人浪费

 

有人说:“不是你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值得你真心相待。不是每一个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都值得你刻骨铭心的去回应。有些人不值得,有些人没必要,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感情,要学会及时止损。”

也许,我们都曾固执地等待一个人,等他的微信和电话,等他与你重逢。

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我们的眼里始终看不见别人,心里也装不下其他事,总盼着他能回心转意。

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等。

总有些人无视你的付出,践踏你的真心,消耗你内心的晴朗,给你希望又让你绝望。

有人说:“不要以灵魂知己的名义,去等不该等的人,去蹉跎不该蹉跎的青春。”

学会体面转身,一个人继续拥抱这烟火人间,看门前花开花落,望窗外云卷云舒。

放下不甘和焦虑,不等,不念。

枯草遇春终会重生,万物皆有力量,悲伤过后,别忘了要好好生活。

勇敢逐梦,静待花开,时间会带你遇见对的那个人。

爱你的人,愿为你翻山越岭。

有人说:“世事皆有定数,遗憾也是命运安排,错过的,不合适的,终归是没有缘分。认真生活,热爱自己。终有一天,我们会和对的人热烈相拥。”

总人心疼你的付出,珍惜你的真心,值得你穿越人海,与之携手共进。

真心很贵,别为不值得的人浪费。

余生漫漫,夜听愿你告别等待的时光,勇敢地奔赴心之所爱。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