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九月你好:愿所遇皆温暖

转眼间,八月又走到底,秋天的气息也越来越浓了。

 

今年的秋天似乎来得格外早,许多没来得及做完的事情,都匆匆结束在短暂的夏天里。

 

还有那个说好要一起迎接秋天,等待冬天的人,终究也没能跨过季节轮转的车轮,一个转身的功夫就失散在茫茫人海。

 

窗外的细雨一阵接一阵,路边枯萎飘落的树叶一茬接一茬,街头来往的人群一拨接一拨。

 

从春到秋,季节不断在转换。

 

从生长到凋零,万物不断在更迭。

 

或许我们也该像它们一样,步履不停,继续向前。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释怀一些,洒脱放弃。

 

不属于自己的人,就痛快一些,勇敢放手。

 

像这位听友留言说的:

 

“不喜欢的东西就丢掉,讨厌的人就拉黑。不高兴的时候就睡一觉,看腻了的照片就删掉。遇上爱的人就表白,饿了就去吃最喜欢的美食。人生那么短暂,哪有时间让你去犹豫。”

 

是啊,凡事多一份看淡与释怀,经历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未来可期,唯有自己不可辜负。

 

所以,我们一起放下此刻身上担负着的包袱,轻装往前,去迎接一个全新的九月吧!

 

去追一场日落,感受秋天黄昏的温柔。

 

去等一场邂逅,体验秋天相遇的浪漫。

 

去织一场美梦,温存秋天独有的光芒。

 

最后,我想跟你分享一段我最近很喜欢的话:

 

“所谓通往梦想的人生之路,不过就是在柴米油盐的庸常琐碎中,自己独守一份执着,坚持保留自己的一片天地。”

 

愿你永不经历沧桑,淡然处世,波澜不惊。

 

愿你珍惜自己所拥有,不忧郁,不悲伤。

 

愿你的日子清净明朗,抬头所见皆温暖。

夜听| 我会熬过去,不会再打扰

等你熬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时光,你一个人也能送走日落,追逐星光。哪怕以后的日子不再有他,你也能过得有声有色。

生活还会继续,你总要遗忘某些故事,才能开始新的旅程。但是细细想来,我们曾一起走过同样的路,吹过同样的风,有过一样的爱,已经算是一种幸运了。

也许吧,两个注定无法在一起的人,不打扰,才是最好的结局。

不用担心,我会熬过去,不会再打扰。

别再往回看了。

谢谢,晚安

做女人,一定要舍得 (句句在理)

  有一个守财奴背着一麻袋的金子过河。途中遇到疾风大浪翻船,船夫劝他丢掉金子保命,但这个守财奴却不舍得扔掉自己的金银财宝。结果可想而知,他不舍得放弃,沉水溺死了。如果他能把身上重重的包袱舍去,他得到的便是生命。于是,佛感慨:“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作为女人,尤其要学会舍得。

 

  女人要舍得在自己身上花时间

 

  多少女人,宁愿将自己的时间花费在接送孩子,打扫家务上,也不愿意花点时间去美容院敷敷面膜,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去电影院看场电影。

 

  长此以往,她们慢慢失去了少女时期的纯真浪漫,变得世俗精明。她们将家庭放在第一位,却忽视了自己。这样的女人,虽然有着勤俭持家的美德,但也是可悲的。她们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整天只能围着家庭忙碌,最终在时间的流逝下,熬成了黄脸婆。

 

  女人,一定要舍得在自己身上花时间。定期去美容院保养自己的皮肤;报个健身班,有空的时候多锻炼;或者和好友约着一起在下班后,去餐馆小聚……

 

  不要总是将时间耗费在家庭中,要舍得把时间花在提升自己身上,多出来走走。当你舍得在自己身上花时间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充满魅力,你的老公和孩子也会为你的改变而欣喜。

 

  女人要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

 

  “SK2用着感觉是挺好的,就是好贵哦,我还是将就着家里的大宝用用吧。”“鞋子和包包都好好看,就是价格有点高,我家里的那个还能用,先将就着用用吧,过段时间再买。”

 

  每次逛街的时候听到女人这样说,都会替她们感到心疼。她们明明在结婚前还是千娇百媚的大小姐,却在结婚后为了家庭,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殊不知,俗话说得好:“女人保养是老样子,不保养就是样子老。”

 

  你舍不得在自己的脸上下功夫,你就会被岁月熬成黄脸婆,当你后悔的时候,也已经是追悔莫及。鞋子和包包也是,家里的也许是还能用,但是它们早已经失去了刚买回来时鲜艳的颜色和时髦的款式,黯淡的光泽和松垮的肩带都在提醒你,你该换一个包了。可是你却因为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仍然用着那个土到掉渣的包。这样的你整个人看上去就是毫无新意,缺乏激情的。

 

  女人,一定要舍得为自己花钱。舍得为自己花钱的女人,她们懂得享受生活。她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永远都不会局限在家庭这个小圈子里;舍得为自己花钱的女人,她们懂得重视自己。她们总是充满着生活的动力,将自己的每一天过得精致又充实。

 

  女人要舍得放弃不值得留恋的感情

 

  女人都是感性的动物,一段真心的,来之不易的感情,女人们往往都不舍得放弃,总是想着也许再坚持一段时间,一切都会变好。其实,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已经成为强弩之末的时候,你再怎么坚持也只能是无用之功。

 

  当你知道你的老公已经不爱你了,他的心已经不在你的身上了。若你仍不愿意放手,那么即使你最终保全了这段婚姻,你得到的感情也只是一个虚无的空壳,内里早已腐朽。你得到的不过是一段苟延残喘的婚姻,没有爱,没有激情。

 

  女人,要舍得放弃已经不值得你留恋的感情。即使这段感情在它盛开的时候是多么美好,但是一旦它已经没有留恋价值了,选择放手才是最佳的方法。

 

  女人若想变得精致,变得出色,变得大气,就一定要舍得。当你掌握了舍得这门处世艺术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境界比以前提升了许多,变得更加充实、有趣。

 

  记得,下一次,当你在商场里看见你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不要因为舍不得而只能无奈路过,也不要等你错过了才后悔,你要坚定地告诉自己,做女人,一定要舍得。

对女人,要常说的四句话

 

婚姻是需要经营的,虽然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婚姻有不同的解答,但可以肯定的是,女人一生对男人的付出远远多于回报。

 

大多数女人嫁给男人并没想得到很多,可以没有富足的生活,也可以没有华丽的服饰,只要所爱的人能跟自己相濡以沫就很知足。

 

男人应了解女人听觉享受的特点,哪怕对精疲力尽的老婆说几句暖心的话,也会让她感到幸福与满足,不但有助于夫妻感情长久甜蜜,也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

 

 

1
“咱这个家多亏了你”

 

当今社会,打破了男人外出挣钱养家,女人在家相夫教子的传统分工。女人不但要跟男人一样外出工作,一样抛头露面应酬,还要承担绝大部分家务。

 

男人都觉得女人不在家时不像家,却很少主动去帮女人分担些家务,下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等饭吃,孩子哭了抱给娘的大有人在,有些男人甚至连自己的衣服也要老婆帮着洗。

 

男人需要传宗接代,自己却不去孕育,把十月魂胎和一朝分娩的辛苦与痛楚统统留给女人。

 

女人一辈子对婚姻和家庭付出了太多,如果男人能说句“咱这个家多亏了你”的公道话,女人心里再多的委屈也会被理解化解。

 

 

2
“老婆真是个好媳妇”

 

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最难搞的要算婆媳关系。有些婆婆把爱情和亲情混在一起,视儿媳为争夺儿子爱的“情敌”。

 

有些儿媳也觉得婆婆终究不是亲妈,会问男人“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很多婚姻出问题都与婆媳关系紧张有关。

 

男人在婆媳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但在婆媳之间和稀泥,不如调动老婆孝敬婆婆积极性更有效。

 

女人心里都明白,只要婆婆健在就免不了打交道,刚结婚时都有处好婆媳关系的愿望。

 

男人所要做的就是及时发现和鼓励老婆做出的努力,往往一句“老婆真是个好儿媳”的赞语,会平复她对婆婆的种种不满,那怕对婆婆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她也不会轻言放弃跟婆婆处好关系的努力。

 

 

3
“胖点不怕,健康就好”

 

有诗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女人青春易逝,容颜易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相对于脸上的皱纹慢慢变深,更担心逐渐发福的身材。

 

女人发福大多从孕育开始,怀孕时一张嘴吃两个人的饭,为胎儿健康得牺牲身材,生产后想减肥恢复身材,又担心影响奶水分泌让孩子受屈,等孩子稍大后,可以有精力审视自己的身材时,赘肉却死活不愿离去。

 

身材变形会让女人失去自信,考虑最多的不是对的健康影响,而是男人的容忍度。

 

女人常常会试探男人的态度,如果回应“是该减减肥了”,她就会产生自卑感和危机感,如果男人说句“胖点怕啥健康就好!”女人会在保持自信的同时,对丈夫多一份感激之情。

 

 

4
“喜欢就买,别怕花钱”

 

女人虽有消费冲动和实力,但一般都很过日子,花钱如流水的只是极少数,这也是绝大多数家庭由女人掌握财政大权的重要原因。

 

她们喜欢逛街,享受逛街的过程和购物乐趣,琳琅满目的商品会让女人忘记烦恼,乐此不彼。

 

大多数女人逛街一般都不会胡乱花钱,逛半天空手而归是常有的事,虽然也会常常从商场扛回一堆不急用的削价商品,但花大钱为自己购买高档消费品却很慎重。

 

当女人喜欢上一件高档服装时,会先回家征求男人的意见,如果得到的答复是“太贵了”,女人会觉得很失望。

 

如果男人告诉他“喜欢就买别怕花钱!”女人则会很开心。女人嫁了这么善解人意的男人,不但自己觉得幸福,也会把更多心思放在男人身上。

 

活给自己看,笑容才灿烂!

烦心的事当放则放,

痛心的人当忘则忘。

 

想不开就不想,得不到就不求,

与其整日殚精竭虑的活,

不如想开痛痛快快的过.

 

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你的心情你做主;

愿说才说,愿做才做,

你的人生你掌握。

 

活着,

终归不能事事周全,人人称赞,

经历了人情冷暖,看清了丑恶嘴脸,

慢慢的放下心中不必要的执念,

把人生活成自己喜欢的色彩,

 

不理会别人对你的敷衍,

不争辩别人对你的污言,

行得正,才走得稳,

心放宽,才笑得甜。

 

一生都不要妄听闲言,

用眼去看,用心去感,

别迷失自己的意志心愿;

 

人,之所以活得那么辛苦,

一小半是源自生活的负重,

一大半是来自内心的压力。

 

想不开,所以才会心累;

看不开,所以才有烦恼。

 

活给自己看,才不会为难,

我的生活,我做主,

我的笑容,我喜欢,

 

改掉自身的缺点,

反省自己的不足,

做一个有品有德、善良简单的人,

 

让笑容更灿烂,

别在乎别人的指指点点,

做好你自己。

 

 

让看不起你的人高攀不起,

让看得起你的人更喜欢你!

 

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

不必在乎别人的议论,

活给自己看,才能笑得灿烂!

 

人生短暂,请活给自己看,

别人只是过路的风景,

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

 

改掉自身的缺点,

反省自己的不足,

做一个有品有德、善良简单的人,

让笑容更灿烂,让生活更美满!

国学文化|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在网上有个问题引发了讨论:时间用来读书和旅游哪个更好一点?

其实古人早已经给出了答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是一个先后关系,而是并列关系,读书和旅行应该是同样重要的。

 

01

钱锺书先生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西安、南京、洛阳和北京,少了学识的浸润,没有了刀光剑影,丹心汗青,它们只是一个个耳中熟悉又眼里陌生的地名;

故宫、避暑山庄、岱庙、曲阜三孔,有了文化照耀,它们才不是被时间风化的标本,而是活了成百上千年的生命。

不去读书,就是一个邮差,风景过眼就忘,就算踏破铁鞋,又有什么用处呢?

阅读不仅仅会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能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来一场灵魂长足的旅行。

《小窗幽记》中有两句诗: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哪怕是身处深山,阅读也能让精神插上翅膀,来一场跨越地域千万里,时光千百年的精神旅行。

在阅读中可以去古罗马斗兽场看一场酣畅淋漓的角斗,可以去古希腊听智者们激动人心的演讲,可以去三国时期探访竹林七贤与他们一起饮酒作赋,也可以去宋朝汴京的市井感受那里的繁华和热闹,前人的著述都是开启一段精神旅行的大门。

在这里,你可以去任何地方见任何人。

02

这就是阅读的巨大魅力,但是不去旅行,一味地读书,也只是将自己困在文字的牢笼里,孤独地去想象。

庄子在 《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有大美但是却不去炫耀,自然默默地不说话,如同摊开的一本书,等着人去用脚步,用切实的感官去阅读。

这些是文字之中无法体会的,也是别人的言语和文字无法传达的。

就如同你不去绍兴,不去尝了硬得很的茴香豆,喝辣得很的雄黄酒,不去瞧白墙黑瓦,长凳和四角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哪怕写得再真实,想象起来也觉得缺了一份真实和烟火气。

如果你不去敦煌,不去看在时间中残损的汉长城,不身处荒凉壮美的雅丹地貌,不去领略莫高窟的深厚的佛教文化,就无法知道这里既是故土又是他乡的感受,就无法明白古代丝绸之路究竟是怎样伟大的壮举,也不会去想起余秋雨在《阳关雪》中写到的:

“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是怎样的一种苍凉和深邃。

如果你不去故宫,不去用脚步丈量青砖的厚重,不去用目光眺望宫殿的雄伟和壮观,就无法体会到古代帝王拥有的是多么大的权力和财富,也无法去明白他们又被囚困于多么大的孤独之中,更无法理解有的帝王为了守住这权力和财富的兢兢业业,有的帝王为摆脱这孤独而生的放纵和疯狂。

清代文人张潮写:“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人生一直都是在阅读:“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而旅行又是身体的阅读。二者同时进行,又缺一不可。

就如有人总结的:“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

03

这样一个求快的时代,读书是慢的,旅行也是慢的,有些人不会去思考时间用来读书和旅游哪个更好一点,因为读书和旅行都不在他们的选项之中。

他们认为读书是效率低下的,读了再多的书对自己追求的金钱和地位都是没有裨益的。

但是正如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的:“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人生是自己的,无论世人追求的财富、权力或者其他都只不过是人生的附加物,真正的核心只有自己。

试想,还有什么能比认识到自己,成为自己,从而去追求不违心地为自己而活着还要更棒的事呢?

更重要的是读书可以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更有气质。

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曾国藩也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气质,说起来是个玄乎的东西,其实就是内心深处的修养和才华,也切实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谈吐举止上,让人更有魅力和亲和力。

同样的,作为身体的阅读,旅行也可以改变气质。

如余光中所说: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

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

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

所谓见多识广就是这个道理,所见识的多了自然就会心胸宽广,豁达包容,最终得到的就是由内而外的气质醇厚的魅力。

去看书吧,去旅行吧,也不要去纠结是该先走出家门,还是先翻开书。

阅读和旅行就像是人的双脚,同时发力又交替进行,你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久,才能让精神和身体都在路上。

国学文化|一个快乐的妈妈,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母亲的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之前,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心理咨询作家武志红的一段评论,得到了网友的强烈认同。

他说: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情绪的影响,将伴随其一生。

妈妈要做孩子的容器,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有网友回应说: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快不快乐、如何调节情绪、看待事物,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

一个轻松快乐的母亲和一个脾性暴躁的母亲,会给孩子带来完全不同的影响。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就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静止脸实验。

他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

然后又让母亲保持面无表情,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没有情感回应,最后孩子崩溃大哭。

实验之初,母亲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非常开心;

静止脸实验开始,母亲变得面无表情,孩子已经发现不对劲,开始想办法引起母亲的注意;
孩子继续尝试让母亲与自己互动,但是母亲仍然面无表情;
最后孩子开始崩溃大哭。
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母亲的情绪对于孩子心理最直接的影响。

妈妈是快乐的,孩子的世界就是明朗的;妈妈是忧伤的,孩子的世界就是阴郁的。

教育家朱旭冬说:最美妙的教育是有心无痕的。

母亲的三观和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远见的母亲,都懂得营造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快乐。

一个快乐的妈妈,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01

  • 不快乐的妈妈,对家庭的杀伤力很大。

看过这样一个调查统计:

83.2%性格内向、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男孩,87.4%性格急躁、悲观消极、情绪敏感的女孩,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严厉刻板、脾气暴躁的妈妈。

母亲的情绪映照着孩子的世界。

当妈妈陷入悲观情绪时,就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甚至长期情绪低落、自卑懦弱。

而一个冷漠阴郁的妈妈会让一家人处于压抑中,互相指责,彼此伤害,给孩子造成一生的心理阴影。

想到小说《奥丽芙·基特里奇》中那个尖酸刻薄、冷漠忧郁的母亲。

她无时无刻,不在抱怨、指责和训斥。

她极爱贬低丈夫,不愿意正面沟通问题,只是以争吵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对待孩子,也从来都是大吼大叫,不会好好说话,给孩子留下深深的心理伤痕。

孩子在母亲苛刻的打击中度过糟糕的童年,这让他长时间都不能认同自己。

而父母糟糕的婚姻关系也使得他不会处理和另一半的情感。

直到经历一段失败的婚姻,经过心理治疗后,他才清楚那些糟糕的过往其实并不是自己的错,也开始渐渐找回生活的信心。

纪伯伦说: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应该成为父母情绪宣泄的接收器。

生活中,有多少母亲,把对于工作的烦恼、对于生活的抱怨,统统发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

甚至因为处理不好夫妻情感关系,把怨恨转嫁到孩子身上,给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为何家会伤人》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

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抱怨的妈妈,会让孩子产生自责自卑的负面情绪,甚至觉得不被重视、不被爱,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个快乐的妈妈懂得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和爱,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阳光明媚的世界。

02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世界的温度。

知乎上有个提问:一个快乐优秀的孩子都有着一个怎样的母亲?

有个高赞回答:一个快乐优秀的孩子,要有一个睿智并充满爱的母亲。

一个态度温和、快乐有爱的母亲,才是孩子一生的贵人。

胡适在文章中写道: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接人待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母亲性格温和、宽厚、慈祥,对他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胡适同父异母的大哥从小就是败家子,赌博吸毒、到处欠债。

胡适的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从来没有苛责。

每到除夕,家里总是来一堆要债的,母亲也从不发火,每次都是好好招待,再把讨债的人劝回去。

等到胡适大哥回来,她也不说一句责备的话。

正是母亲仁慈温和的性格,让胡适懂得要以宽容仁慈的态度对待别人。

成为作家后,面对其他文人的笔战讽刺,他从不直接交锋,也不表现出任何不恭。

这也是在几十年之后,胡适依然得到大多数人的赞赏和敬仰的原因。

一个积极阳光的母亲,就是孩子精神世界里最好的引路人。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回忆童年生活时写到:

两间陋室低矮、阴暗、潮湿,竹篾抹泥为墙,没有自来水和电灯。

煤油也须节约使用,夜间只能靠一两盏菜油灯照明。

可是即便生活环境简陋,甚至是在战火纷飞、日子窘迫的艰难时光里,林徽因依旧不忘唱歌、读诗,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林徽因坚强的性格和积极的态度,也潜移默化影响着梁再冰。

让她在日后遇到罅隙时,也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真正好的家教,是让孩子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

有多少家长,觉得给孩子富裕的物质生活,就是对孩子好。

为家庭倾尽所有,就是尽职尽责,却忘记了生活中最原本、最简单的快乐。

一个快乐的妈妈,教会孩子用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用温暖的眼光看待世界,才是留给孩子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03

  • 快乐的母亲,才能教育出快乐的孩子。

教育专家指出:母亲的言行会影响孩子与人交往的方式,处理情绪和感情的方式,甚至是看待世界的方式。

大部分中国家庭都是母亲给予孩子照顾与陪伴,因此母亲的处世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尤其重要。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母亲的求助帖子:

作为一个悲观负面情绪化的母亲,很想知道孩子希望母亲怎么做?

有个回应最多的回答:母亲得自己成长起来,否则孩子更难走出母亲的影响。

先做一个快乐的人,才能做一个快乐的妈妈。

一个快乐的母亲,才能教育出快乐的孩子。

1. 学会控制情绪

在孩子的世界里,照顾情绪永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聪明的妈妈懂得在面对孩子时,承担起母亲的角色,时刻提醒自己忘掉不愉快。

学会控制情绪,更会注意自己与孩子沟通的语气和方式。

不抱怨、不迁怒、不苛责,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自在的成长环境。

2. 学会表达爱

有人说,母亲是否会表达爱,决定了孩子爱的能力。

没有爱的孩子,即便再优秀,内心也是一片荒芜,更会丧失爱的能力。

而有爱的孩子,即便面对挫折和低谷,也懂得爱自己、爱他人,和这个世界友好相处。

所以,请大胆说出你对家人的爱,孩子是会模仿复刻的。

3. 教会孩子积极处世

教育家陶行知说:“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思维阵地,就等于给了他面对世界的依仗。”

母亲是家庭的灵魂,即便物质贫乏,也别忘了给孩子营造一个丰盈的精神世界。

因为在孩子的眼里,只要有一个善良、乐观的妈妈,家就时刻可以充满欢声笑语。

4. 原谅生活的不完美

总觉得这个世界不完美,对周围的人和事总是充满愤怒和嗔怪,其实需要改变的是大人自己。

无法做到完美时,请放过自己;孩子不完美时,也请放过自己。

稳定的情绪、无私的爱,才是孩子眼中最完美的父母。

母亲的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快乐有爱,就是妈妈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生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