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再深的爱,也经不起冷落

 

有位听友留言说:当一个人在感情中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不想说,不是因为他懂事了,而是因为他没有期待了。

人与人的感情,就像是海绵里的水,一开始的时候,怎么挤都很多,到后来,只能勉强挤出一点,等日子再久一点,你连想挤的欲望都没有了。

感情不珍惜的话,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

之前我问朋友,感情中哪一个瞬间让你倍感孤独?

朋友回我,大概是两个人在一起,而你却活成了一个人的样子。你的关心,在他的耳朵里变成了啰嗦,你的委屈,在他的眼里变成了矫情,还有你每次生病的时候,他只是告诉你要多喝热水,要记得去医院,却没有一次陪着你……

起初,你感觉到了不公,还会耐着性子与对方好好沟通,到后来,再失望你都懒得说出口了,只会在心里默默为对方减分。

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茶因不惜而凉,人因不惜而散。”

任何一份想要长久维系的感情,都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其实一个人想要的很简单,不过是所想之事,件件有着落,所爱之人,事事有回应。

有些感情,总是晾着晾着就没了,有些人,总是走着走着就散了。

再深的爱,也经不起冷落。

若不想走失于人海,切记好好珍惜眼前人。

你回微信的样子,暴露了你的情商

你发现了吗?

微信聊天会暴露一个人的情商。

在微信日常交流中,有的人说话让人如沐春风,心里舒服。

却也总有一部分人,一开口就让人心生不悦,恨不得删掉对方。

情商高下显而易见。

正如有句话所说: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那些情商高的人,心中有尺,口中有度,即便是在网络上发言,也时刻保持着理性和风度。

事有回应,及时回复

 

情商高的人在微信聊天中,事有回应,及时回复。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一个靠谱的人,能够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

这个现实社交的法则,在微信聊天中同样适用。

真正情商高的人,总是能做到事有回应,及时回复。

他从不会让对方守着手机苦苦等待,更不会让消息石沉大海。

你有问,他必答;你有分享,他必有回应。

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嗯”,或是表情符号,也足以让微信那头的人安心。

同事李哥和妻子,是大家公认的模范夫妻。

 

李哥由于工作原因总是出差,不能和妻子见面的日子,微信就成了彼此间爱情的纽带。

 

每天的早安晚安是常态,更重要的是,妻子发来的消息,李哥只要看见,一定第一时间给出回应。

 

妻子发来路上看见的小花,李哥会和她探讨一番下次去哪看花。

 

妻子吐槽今天的烦恼,李哥一定会耐心安慰。

 

哪怕再忙,也会在忙完后给妻子打个电话。

 

常听人说:“有分享欲的感情最浪漫。”

是啊,生活平平淡淡,哪有那么多海誓山盟可言。

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谈论琐碎的柴米油盐,才是感情最好的保鲜剂。

要知道,那桩桩件件的小事背后,藏着的是彼此深深的爱意。

把握界限,注意礼仪

情商高的人在微信聊天中,懂得把握界限,注意礼仪。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半夜睡梦朦胧中被微信吵醒。

周末休息时被同事频频发来的消息打扰。

微信本是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有些人不顾场合、不分时间的发消息,真的很让人抓狂。

女明星张萌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说,

自己在凌晨三四点给员工发消息布置任务,又在早上7点醒来问员工为什么还不回复。

 

此话一出,很快在网上掀起一阵轩然大波,骂声不断。

 

“请让我这辈子都别碰到这样的领导和老板。”

 

“有什么重要的事,不能在正常的上班时间说?”

 

后来张萌不得不亲自出来道歉,平息网友的怒气。

 

听过这样一句话:

“人缘本来也就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得来,琐碎小事中往往能积累你的人脉。”

是啊,微信社交也有礼仪,高情商的人都懂得,要注意时间。

除非是紧急事件,否则无端打扰别人的生活,既不尊重,又有失体面。

长此以往,只会失了人心。

出言有尺,嬉闹有度

情商高的人在微信聊天中,懂得出言有尺,嬉闹有度。

有句话说:“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寸。”

深感认同。

一个高情商的人,往往说话有分寸,绝不会让语言成为伤人的利器。

前几天有个好友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自拍照。

 

这个女孩微胖,照片看得出是精心修饰过的,很好看。

 

我点了个赞,很快一个共同好友发出一条评论。

 

“P得太过了吧。”

 

没多久,女孩默默删掉了朋友圈。

 

那一刻我忽然想明白一件事:

不乱说话,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善良。

王小波说:

“口沫飞溅,对别人大做价值评判,层次很低。”

是啊,也许你口中的开玩笑,在别人眼里就是一把尖锐的刀,直抵心尖。

老话说,熟不逾矩。

哪怕再好的关系,也要有规矩,讲分寸。

别把情商低当直率,别把口无遮拦当真性情。

情商高的人在微信聊天中,位高不傲,位低不卑。

很认同一句话:“谦虚日久人人爱,骄傲日久成孤人。”

高情商的人,位高于人时,不傲气自负,位低于人时,也不任自尊贬低。

他们明白,唯有以平等的姿态和别人相处,才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和尊重。

在微信社交里,亦是如此。

俞敏洪曾经在一档节目中直言:

 

用语音回复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虽是公司的老板,他仍能以平等姿态对待员工,很是令人尊敬。

 

工作场合的微信沟通,往往是说事而非闲聊。

但有人图方便,把10秒可以看完的文字,变成60秒的语音。

殊不知方便了自己,却给他人制造了麻烦。

蔡康永说:

“我不在乎说话之术,而在意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高情商的人总会想他人所想,真心考虑对方的感受。

工作的事、重要的事发文字,而非语音,把麻烦留给自己,给别人提供方便。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做一个心怀善意的人,迟早会收获同样的温柔。

戈尔曼说过:

“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如果说智商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下限,那情商就决定了人生上限。

情商有多高,人生之路就能走多远。

那些心里装着别人,相处让人舒服的人,运气一定不会太差。

往后余生努力修炼自己,做一个高情商的人吧!

夜听|最好的余生:有人懂,有人爱,有人陪

 

看过一个视频。

妻子抱怨丈夫不陪伴她,在家总是玩手机,很少跟她说话。

她说,自己好想变成丈夫的手机,这样就可以让他天天捧在手心,片刻不离。

我们都想要陪伴,可是最好的陪伴是什么样的呢?

是寸步不离,促膝长谈,举杯对饮,相依相偎,还是别的什么?

可能每个人想要的陪伴,都不一样。

但我曾被一位心理咨询师所说的陪伴,深深打动过。

她说:“现实的婚姻家庭里,最好的陪伴就是,你在客厅,我在书房,我们两个静静地在做自己的事情。

偶尔,你过来看看我,喂我一口苹果;或者我过去看看你,递给你一杯茶。

有话说时,亲亲热热聊两句;没话说时,各玩各的。

你知道我随时都在,我知道你不会离开。”

人到了一定年纪,需要的陪伴,不是嘴里滔滔不绝,跟你如漆似胶,而是一份细水长流的和懂得。

不用每天说很多话,不用时刻保持联系,不用一直形影不离。

最好的陪伴,不是身体的跟随,而是心灵的呼应。

你说话,或者不说话,我都知道,你一直在。

你走近,或远离,我都明白,我需要时,你会回来。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帖子:“你最讨厌的陪伴是什么样的?”

高赞的回答是:“人在,心不在。”

有位作家说:“低质量的陪伴,往往倾向身体的捆绑,而高质量的陪伴,是还彼此自由,且在自由中坚信,对方就是自己的归宿。”

人这一生,能有人陪伴,已是幸运。能拥有高质量的陪伴,更是万幸。

如果实在遇不到合适的陪伴,那也别沮丧。

学会自己陪伴自己,这是陪伴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一项生活技能。

摩西奶奶说:“陪伴,是最好的爱,可以抵挡世间所有的坚硬,温暖生命所有的岁月。”

愿你在颠沛流离的人世间,有人懂,有人爱,有人陪!

当你放不下一个人,不妨去做一件事

爱上一个人容易,拥有一份感情也不难。

难的是忘记,是放下。

以前我不理解,人为什么会放不下一份早已结束的感情?是因为爱,还是因为恨?

后来在听过了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后我才明白,之所以放不下,更多的是因为心中的“意难平”。

或许是曾经的美好太过甜蜜,让人不甘心就此放手;又或许是曾经的不美好让人心有不满,以至于耿耿于怀不能忘却。

这些让人“意难平”的过往和回忆,成了心里的一丝执念,才使得你无法放下对方。

就如网络上的这一段话:

“许多伤害本来就是一次性的,可能因为有了你的允许,你的执念,它才像一把锯子,不断地在你心上拉扯。而紧紧握着那把锯子不放的人,其实是你自己。”

不管曾经留有多少的遗憾,多少的不甘心,当爱已成往事,唯有放下才是对自己的救赎。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放下一个人呢?

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删除,拉黑,不再联系。

但若真是放不下,即使你删掉了对方所有的联系方式,但过往的回忆仍在时刻提醒你他的存在。

只要心里还有惦念,不联系的方式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纵使你可以云淡风轻地告诉别人已经放下了,但流下的泪,终究是骗不过自己的。

所以要想真正放下一个人,与其切断与他的一切关联,还不如去见他一面。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她和男友交往三年多了,因为工作关系两人长期分隔两地,最后遗憾分手。

分手是男方提出来的,朋友万般不舍,却也只能同意。

分手之后的她还是和平常无异,只是多了发呆的习惯,也从不提起男方,男方的名字仿佛变成了一种禁忌。

一年后,男方忽然给她发信息。原来男方过来出差,想着她也在这里,便想约着见一面。

朋友挣扎了很久,最后还是去了,回来后她说:

“我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新买的裙子,以最好的姿态出现在他面前。

我问他有没有后悔和自己分开,当我听到他说后悔的时候,心里竟没有一丝波动,我一下就释怀了。

那一刻忽然觉得,这个曾经在我眼里会发光的人,其实真的很普通,我怎么会为这样的人难过这么久?”

其实很多时候,自己放不下的只是回忆,和人无关,和爱无关。

你将自己囚在回忆里,将遗憾作为幻想的底色,自然是美好得难以放下。

而见面是把幻想拉回现实,当你发现自己想象中的和现实大相径庭时,失望的情绪就会随之而来。

没有人会为了破碎的现实念念不忘,这时候,放下是自然而然的事。

如张爱玲所说:

“一个人只要不再想要,就什么都可以放下。”

所以如果你真的忘不了,放不下时,不妨去见对方一面,你会发现那些曾经的美好过往也不过寻常而已。

人要看得开,更得放得下。

如巴尔扎克所说:

“如果不忘记许多,人生无法再继续。”

尤其是感情上,故事既已结束就无需留恋,如果迟迟不划上句点又怎么开启新的篇章?

所以,去见见那个让你放不下的人吧。

见面不是为了报复,奚落,或者重归于好。而是要亲手为那些曾经的美好,遗憾,不甘划上一个完美的句点。

更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完整的交代,让上一个故事圆满结束,也让下一个故事更好的开始。

你要体面的站在对方面前,告诉他也告诉自己:“我很好,过去很好,现在很好,未来会更好。”

这一面过后,那些曾让你意难平的过往终会慢慢消散。你会真正地放下对方,既不避讳提起他,也不介意谈论他。

因为他之于你已是无知无觉的存在,即使再听到他的名字,你的内心也不会再起波澜。

亦舒有句话说得很对:

“做人最要紧的,是姿态好看。”

尤其是面对一段已经结束的感情时,更需要一个体面的离场。

而见面,是成年人最得体的告别方式,是放下一个人最体面的方法。

有人说:

“所有感情的分离,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所做的准备。”

所以别去纠结那个当初让自己红了脸的人,为什么最后却让自己红了眼。

你只需在爱来时倾心去爱,爱走时果断放手。不谈亏欠,感恩遇见,以最好的姿态去邂逅下一场爱情。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歌词:

“也许未来你会找到懂你疼你更好的人,下段旅程你一定要更幸福丰盛。”

过去的都会过去,所有的美好也都在路上,可能等的辛苦,但总会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