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最长久的关系,都是以心换心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一个人的品质中,你最喜欢哪一点?”

底下有很多选项,最高赞的回答是:“真诚。”

生活中,我们都喜欢真诚的人,讨厌奸诈者。

真诚,不只是一种珍贵的品质,

也是一种难得的修养,更是滋养生命的良药。

人与人之间,最长久的关系就是以心换心。

看过一个新闻。

李先生的车停在小区,被人刮蹭,留下几道白色的划痕。

他正怒不可遏,想去物业查监控,找出划他车的人。

一扭头,发现雨刮器上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您好,我倒车时不小心刮蹭到了您的车,十分抱歉!

 

因为没看到您留的电话,我有急事先走了。

 

下面是我的手机号,您看见后请拨打过来,我随时准备赔偿您的损失。”

 

看完纸条上的字,李先生的气顿时消了一大半。

 

他本来想打电话过去,但转念一想,除了那个划痕,其他地方也有他自己不小心刮蹭的划痕,不如补漆时一块补了算了。

 

于是,他收起电话,直接开车走了。

 

晚上,一位女士打电话找他,说她是白天刮蹭他车的人,在物业处找到了他的联系方式,再三向他致歉。

 

李先生见对方态度诚恳,说话和气,最后没要一分钱赔偿,反而跟那位女士一家人成了好朋友。

 

俗话说,人心都是相互的。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当你真诚地为他人考虑时,他人也会真诚地替你周全。

逃避,不是办法,唯有真诚地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该道歉就道歉,该担当就担当,该赔偿就赔偿。

很多悲剧,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严重,而是态度出了问题。

试想,那位女士如果默不吭声,或死不承认,在气头上的李先生,可能也不会善罢甘休,那事情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触不可及》中有一句话:“很多时候,你并不需要做什么,真诚即可。”

真诚本身自带能量,你待别人真诚,别人也会真诚待你。

彼此都能以诚相待,以心换心,生活自是逢凶化吉,春暖花开。

一位心理咨询师分享过一个故事。

有一对夫妻,在周围人眼里很恩爱。

可是结婚仅仅三年,妻子就患上了挺严重的抑郁症,一度想跟丈夫离婚。

亲朋好友都不理解,明明生活得很幸福,怎么会抑郁呢?

原来,事情的真相是,她对丈夫有很多不满意,但是她一直压抑着不说。

总是表现出一副贤妻良母、善解人意的样子。

她讨厌丈夫经常加班,晚上应酬,一回来喝得醉醺醺的。

 

但是她不想让丈夫觉得她不体贴,所以就装大度,尽量去理解他,支持他的工作。

 

她不喜欢丈夫的懒惰,家务几乎不做,但是她想当一个贤惠的妻子,就大小家务全部包揽。

 

她讨厌丈夫不跟她商量,就直接决定把公公婆婆接来住,但是她不愿落下一个不孝顺的名声,所以就强颜欢笑,殷勤伺候两位老人。

 

她有很多不满意,但是为了维持这段“恩爱”的婚姻,她都选择了隐忍。

 

时间长了,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一度提出离婚,不明所以的丈夫非常惊讶。

 

之后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这位妻子开始跟丈夫开诚布公地沟通,丈夫也终于知道了妻子的苦衷,两个人的关系渐渐回暖。

咨询师说:“不管是做好妻子,还是扮演别的角色,人首先要真诚地面对自己。

这包括体察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勇敢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

只有对人对己,皆真诚,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

所有建立在虚假基础上的感情,无异于沙上建塔,迟早会倒塌。”

听说过一句话:“将内心呈现出来,它将拯救你;如若不然,它将摧毁你。”

夫妻之间,本应心心相印。

你敞开心扉了,对方也会敞开心扉。

你关闭心门,有话不直说,对方只能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到头来,苦的是自己,累的是别人。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说:“真诚的关系,能够给人带来坚实的存在,而虚假的关系注定会扭曲人性。”

对自己真诚,其实也是对别人真诚。

当大家都能真诚相待时,你清楚我的雷区,会小心避开;

我明白你的苦衷,会悉心呵护。

彼此理解,相互尊重,以真心换真心,关系自然越处越好。

看过一个创业故事。

在一个县城里,一家小服装店,生意非常火爆,远远超出其他的店。

店主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女子,有朋友问她:

“你这店不大,也没见你做广告,生意为什么这么好?”

店主腼腆一笑:

“具体我也说不好,可能我比较喜欢说真话,大家照顾我吧。”

后来,朋友亲自去体验了一把,终于发现了秘密。

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试穿了一件800多块钱的连衣裙。

 

在镜子前转了几圈,拿不准要不要买,就问店主:“你觉得我穿上怎么样?”

 

店主说:“大姐,这款裙子不太适合你,领口有些大,颜色不太衬你,我给你另推荐一款吧。”

 

说着她给大姐拿了一套500多块钱的裙子,款式、颜色果然跟大姐很般配。

 

大姐试穿后很合身,非常高兴。

 

她对店主说:“你做生意跟别人不太一样,别人哪管你穿上合不合身?

 

只要东西能卖出去,再丑都说美,一推荐,保准都是更贵的。

 

你这个人不错,真诚,我喜欢!以后我的衣服,都上你这儿来买。”

 

店主笑着说:“每个人买衣服,都想穿上好看。

 

如果明明不好看,还要睁着眼睛说瞎话,那太对不起顾客的信任了。”

 

朴实无华的语言里,满是做人的真诚。

真诚的人,不说违心的话,不做违心的事,他们知行合一、是非分明。

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说过一段话:

“一个人最高尚的品德应该是真诚,而最令人不齿的毛病是说谎。

如果我们都尽可能说真话,就能更多地理解彼此。

如果我们都能真诚沟通,我们就能消除隔阂,肝胆相照。”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做一个真诚的人吧,像一块磁铁一样,为自己吸引来更多真诚的朋友,让人生之路越走越顺。

常言道,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计分器。

你对我真诚,我就为你加分;

你对我不真诚,我就给你减分。

真诚是相互的,不真诚也是。

人心是一条双向车道,大家都秉持一颗真诚之心,才会双向奔赴,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真诚,是好运的开端,是福气的初始。

愿我们都能真诚待己,真诚待人,让我们的世界温暖善良,遍地花开。

人啊,争什么,气什么,愁什么呢… (顿悟)

古人有云:“心大则万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人之所以累,是因为心中装的东西多,争的多,愁的多,气的多。

人活世上,唯有修炼自己,方能走得顺畅些。 

人啊,一辈子太短,过一天就少一天。

争什么,气什么,愁什么呢?

人,争什么

 

老子曾有言: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天下的道理,往往不争才能取胜。

水滋养万物,不是因为它激流勇进,而是因其柔而不争。

有的人,争了一辈子,一生都在比,一生都在气。

最终,搞垮了身体,气走了朋友。

争的越多,丢得越多。

争家产,亲人反目;

争对错,感情破裂;

争是非,仇人增加;

是你的,你不必争,不是你的,也争不来。

农民插秧,都是一边插,一边退,待到无路可退时,秧也插好了。 

为人处世也是如此,适当不争,看似退让,实则以退为进。

舍即是得,其实不争才是最大的争。

所谓: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人生世上,心要放宽,人要看淡,学会不争,才能安逸自在。

人,气什么

人生在世不容易,气出病来无人替。

《黄帝内经》有言:“百病生于气”。

若要身体健康,需心静气和。

人,可以争气,但不能生气。

脾气拿得出是本能,控制住是本事。 

世事无常是常态,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日子,愁也一天,喜也一天,为何不开开心心的过呢?

这样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不和家人生气,万事兴旺;

不和朋友生气,高朋满座;

不和爱人生气,相濡以沫;

不生气的人,豁达大度,阳光洒脱,生气越多,福气越少。 

遇事,少抱怨,不生气,悲伤时,抬头看看辽阔的天,散漫的云,调整好心态。

人生于世,不生气,不与烂人烂事计较,开开心心的过,快快乐乐的活。

人,愁什么

《新唐书》中有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其实,这世上的很多事,都是捕风捉影,给自己套了枷锁。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道士,下山打醋。

 

临别时,道观的厨师警告他:回来的时候要小心,绝对不要洒出来。

 

回来的途中,小道士一路小心翼翼。

 

一想到厨师那张凶神恶煞的脸,就紧张、就愁。

 

他越愁,就越是心神不定,到了道观,绊了门槛,洒了一半的醋。

 

厨师大骂:你这个笨蛋,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小道士伤心地哭了。 

 

老道听说后,再次安排小道士去买醋,只不过这次,他要求小道士将沿途的风景和所见所闻告诉他。

 

这次,小道士发现路上的风景很美。

 

绿油油的草地、层峦的山峰,农夫在田里耕种,妇女在河边洗衣。 

 

不知不觉,他便回到了道观,而桶中的醋,一滴也没洒。

 

其实,生活就一面镜子,你笑,它就笑;你愁,他也愁。

不必为小事发愁,坏了自己的生活。

愁眉苦脸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身边的人带来负能量,腐蚀自己的心灵。

所谓:笑一笑十年少。

愁绪看淡,每分每秒,都是最美的当下。

人生很快,如天边之云,聚散无常,却又眨眼而已。

生活,虽说有很多执念,但看淡一些,就快乐一些。

把心放宽,不争、不愁、不气,能释怀很多,轻松很多。

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顺。

深爱过的人,不再联系,也不拉黑,大多是这三个原因

看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在世,总有些事让我们无能为力:流逝的时间,无法选择的出身,突如其来的孤独,和那些爱而不得的人。
流逝的时间抓不住,过去的这一秒,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出身、父母也无法选择,有人家境殷实,一生衣食无忧;也有的人家徒四壁,年纪轻轻就不得不扛起重担,赚钱养家。
还有,就是那些你好不容易遇到的爱人,你们三观合适,性格相容,掏心掏肺地付出,最后却走散了。
曾经相爱的人,渐渐不再联系,大多是这三个原因。
没有合适的身份
电视剧《流金岁月》中,有这样一段情节。
倪妮饰演的年轻女孩朱锁锁,爱上了陈道明饰演的老年富豪叶谨言。
两个人一个65岁,一个32岁,一个是公司集团总裁,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员工,在外人看来,他们之间的爱,是“有失体统”的。
但他们还是爱上了彼此。
他在她犯错时给予包容,让她吸取教训;他十几年不用女助理但遇到她之后开始破例;她被竞争对手控制,他一个人开车400公里救她与危难之中;他从不感情用事,但却为了她从公司离职。
他们互相爱得深沉,但由于身份落差,终究没能走到一起。
在朱锁锁婚礼前,叶谨言特意穿着朱锁锁送他的西装来祝福她。
虽然心中有千言万语,可话到嘴边,却只剩一句:“今后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两个人相拥告别,叶谨言摘下眼镜,黯然落泪。
叶谨言明白,自己和朱锁锁的生活节奏不一样,年龄、性格、阅历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
虽然仗着感情里的新鲜感可以暂时忽视这些问题,但长久交往后,身份不同带来的差距都是无法逾越的巨大鸿沟。
有时候,喜不喜欢,合不合适,是两件事。
就像有些人,你很喜欢他,也想一心一意对他好;但你内心又深知,你们并不适合长久地生活在一起。
所以即使对方和你表白,你也依然会犹豫,会拒绝。
其实,爱而不得是人生的常态。只要有一天你想起那个曾经相爱的人,还能记得当时你明媚的眼,他灿烂的笑,我想这也是一种不可多得地幸福。
相遇的时机不对
刘若英的《后来》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终于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不得不说,在最美好的年纪遇到一个最想守护的人,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很多人爱得不可谓不深,但最后还是擦肩而过。很多时候,两个人不是不爱了才没法在一起,而是相遇的时机不对。
也许是一个人还不成熟,另一个人却历经沧桑,虽然爱着,却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只能遗憾错过;或许只是在一段旅途中,陪伴彼此走了一段路,你们心意相通,三观合适,却不得不在旅途结束后,回归自己的生活,越走越远。
时机和缘分一样,虚无缥缈,抓不住也带不走。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还爱着的时候,全心全意地去付出,做到无愧于心就好。
当你们陪伴着彼此走过一段幸福的时光后,我想最后不管有没有在一起,都会对他充满感激,感谢你来我生命中走一趟,但也不遗憾你离开我,去寻找更幸福的明天。
误会没有及时澄清
很多小说和电视剧里有这样的情节:一对相爱的男女,因为误会没有及时澄清,发脾气,闹别扭,不得不暂时分开,等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后,才让他们重归于好。
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现实中并不是每段感情都能有一个幸福的结局。有时候,因为一点误会和猜疑,就会闹得不欢而散。
有的人也不是不爱你,只是喜欢一个人埋头付出,有了摩擦和误会,不是去澄清,而是把解决问题的契机交给“心有灵犀”,期盼对方能够发现问题,主动来解决。
这样的付出注定无法感动对方,只能感动自己。付出到一定程度,对方却丝毫无所察觉时,失望在所难免。
一段感情里,不管你们爱得有多深,遇到问题都要及时沟通。开口的先后无关于尊严和底线,只是一种珍惜对方,想要解决问题的态度。
感情里你要有自尊,也要有底线,但不要为了维护自尊,而错过一个人。
小时候,总觉得只要两个人相爱,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但长大后发现,有些事,光有爱是不够的。
恰当的时机,合适的身份,敞开心扉的信任和包容,缺一不可。
真正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
希望我们都能在恰当的时机,遇到那个想要相守一生的人,没有蓄谋离开的心思,没有藏着掖着的行为;真诚给你,阳光给你,把最好的都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