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 春风十里,悄悄想你

活在珍贵的人间,我们用热爱回馈生活。生命本就是个奇迹,余生要足够精彩。愿你从容又舒展,依心而行,无憾今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们莫负春光,莫负自己,莫负你爱的和爱你的人!

不负时光,不负爱意。

我想要的

只是你帮我分享到朋友圈

谢谢,晚安

【夜听】他有多爱你,就有多双标。

01

今天中午在微博收到一条很长的私信。

 

是很早之前我的一个小姑娘发的。

 

她跟我说她恋爱了,这次遇到了一个很好很好的人。

 

这句话让我想起她在上一段感情中的经历。

 

在上一段恋爱里,她爱得卑微委屈又辛苦。

 

前男友是一个很自私的人,凡事只会考虑自己的感受。

 

他们在一起两年,但他身边极少有人知道她的存在。

 

偶尔在路上遇到熟悉的人,他都会有意识和她拉开拒绝,跟人说他们只是朋友。

 

但因为太在乎他了,所以她每次都默默承受着这些委屈。

 

然而,她越是忍让和迁就,他就越变本加厉。

 

直到终于忍受不了他的冷漠和无视,她才下定决心要离开。

“有时候你不得不放弃一些人,不是你不在乎,而是他们不在乎。”

遇到这样的人,只有果断离开,才能重获新生。

 

爱意是流动的,也是相互的。

 

真心如果换不来真心,那就别执着,别死磕。

 

只有勇敢挥别错的人,才能和对的人相遇。

 

02

 

像这个小姑娘,她从上一段感情中走出来不久,就遇到了现在的男朋友。

 

她在私信里这么形容他:

“他是一个有点憨憨,但很可爱的男生。他不会经常对我说一些好听的话,叫过我最肉麻的称呼也就是‘宝宝’。
但他真的好爱好爱我,我有切身感受到。即使他不说,但他每次看向我的眼神,或者是当我偶尔与他对视时,他看着我的神情,我就知道,他是真的喜欢我。”

在爱意足够明显的时候,被爱的那个人是有感觉的。

 

她举了很多他们日常相处的小事情和我分享。

 

比如,他工作很忙,996模式,每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

 

自从确立关系之后,他休息的那天,都雷打不动会带她出去玩。

 

他本身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不爱出门,不爱社交。一个人的时候,都是宅在家打游戏或者睡觉。

 

可是有了她以后,只要她想出门,他就会陪着一起。

 

他平时很少发朋友圈,也不喜欢公开秀恩爱。

 

但和她在一起以来,每个月都会发好多她的照片到朋友圈里。特别是刚确立关系那天,他就跟父母说他有女朋友了,以后别再给他介绍相亲对象了。

 

还有,他是一个工作狂,工作期间经常已读不回别人的消息。可她每次找他说话,他总能及时回复。

 

而且他话很少,在外人看来很高冷,不好接触。

 

可在她面前,他就像个话痨一样,滔滔不绝。

 

恨不得把自己这二十几年的所有经历都一股脑说给她听。

 

……

 

看完她的描述,我忽然想起一个词:双标。

 

双标这个词在很多人眼里具有贬义的意思。

 

但在爱情里,双标是一种偏爱和例外。

 

是爱你的人给你的一种特例,是对你独一无二的偏向和宠溺。

 

不管你是怎么样的,在他心里你都是最好的。

 

不管他对别人怎么样,在你面前永远是温柔体贴的。

 

这就是爱情里的双标,不讲道理,霸道,却爱意满满。

 

03

 

有人说,一个男生有多喜欢你,对你就会有多双标。

 

他在别人甚至是自己身上都不允许的情况,却在你身上畅通无阻。

 

比如,他回别人消息是轮回,回你消息是秒回。

 

比如,他跟别人无话可说,却对你无话不说。

 

还有,他对别人的事情毫无兴趣,却对你一日三餐吃了什么,做了什么,都想知道。

 

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你。

 

像小王子对待他的玫瑰一样,即使星球上有千千万万朵玫瑰,但因为他用心浇灌它,呵护它,从而让它有别于其他的玫瑰,成为自己的唯一喜爱。

 

也像大张伟分享过的那个故事,有无数个人从我的花园路过,都想带走我的花,我对他们都不予理会。

 

唯独你来时问了我正在看的是什么书,于是我回答,你可以把所有的花都带走。

 

对你双标的人,他给你的爱,永远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满目荒芜的世界里,你是他贫瘠之地唯一盛开的玫瑰。

 

所以,如果想恋爱的话,就找一个可以对你“双标”的人吧。

 

让他用自己的准则和条例,为你构建一个充满无限温柔与宠溺的爱情理想国。

【夜听】人性最大的善良,是不让人为难

与人相处最舒服的状态,莫过于让彼此都舒服。

俗话说,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间最美是温情。

不为难别人,是一种善良,更是一种智慧。

 

《孟子·公孙丑上》说过:

 

“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不易,只有将心比心,才能处得长久。

看过这样两则新闻。

一位骑三轮车收废品的老大爷,不小心撞上了停在路边的一辆豪车,撞破了一盏尾灯。

老大爷手足无措,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他知道是自己的错,却又无力赔付。

此时,一位穿着西装的男士走了过来,看到自己的车子被撞坏了,便问:“你撞的?”

老大爷搓着手点头:“对,对不起……”

男士又问:“赔得起吗?”

老大爷满脸愁苦地说:“赔不起。”

男士说:“赔不起,还不走?”

看老大爷慌不迭地走远了,男士这才掏出车钥匙,开着那辆尾灯被撞坏了的车去了修理厂。

另一则新闻是:

一位货柜车司机行驶到广州一村口时,刮断了一棵榕树上一条直径20厘米的树枝,被村民前后堵住,要求赔付18.8万元。

村民的理由是,这棵榕树是村里的风水树,刮断了树枝,破坏了村里的风水。

虽然司机已经道歉,并按照村民的要求烧香求原谅,依然没法脱身。

生活中, 总有这样一类人,特别喜欢为难别人,揪住一点点错误,得理不饶人。

比如,叫个外卖,偶尔送餐不及时,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临了再给个差评,送餐小哥一天的辛苦都白费了;

去餐厅吃个饭,挑剔这个菜不干净,那个菜不对味,餐具不卫生……服务员面红耳赤、手忙脚乱;

嫌小区的保安开大门不及时,投诉给物业经理,保安一天的工资没了;

就连去超市购物,也难为难为收银员……

这些行为看似是你站在高位颐指气使,殊不知,只有懦夫才会享受欺凌弱者的快感。

 

时时处处为难别人的人,并不会显示出你的强大。

相反,只会把你的丑陋表现得淋漓尽致。

真正有修养的人,都懂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中国有句古话,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如果总是让人为难,令人痛苦甚至是崩溃的话,最终只能坏了人情,远了人心。

甚至是将自己堵在一个死胡同里,进退两难。

懂得宽容,成全别人,不仅会给自己结下善缘,带来运气,更能积攒福气。

纵观古今能成大事者,都明白这个道理。

曾国藩在培养接班人时,从来都是真心实意的。

他有个学生很有灵气,在他的培养下,这名学生羽翼渐丰。

曾国藩非但不担心他会爬到自己头上,还将自己培养出来的湘军精锐调拨过去,给他指挥。

这名学生,便是被誉为“晚清第一人”的李鸿章。

曾国潘和李鸿章两人彼此成全,互成佳话。

 

你对别人的好和善意,最后成全的都会是你自己。

 

前不久,朋友家的小宝宝高烧40度,朋友开车领孩子去了医院。

 

儿科里排着长长的队,朋友抱着孩子央求前面的人能否插个队,可都是来给宝宝看病的,谁不着急呢。

连连遭到拒绝,心灰意冷的朋友只能站到队尾,急得掉眼泪。

 

泪眼朦胧中,朋友听见前面有个大姐叫她:“李老师,你过来。”

朋友抱着孩子站到她身边不明所以。

大姐笑着说:“今天领小女儿复查,应该没啥事。我不着急,你站到我这儿。”

 

朋友这才明白过来,感激地道谢。大姐爽朗一笑,领着孩子站到了队尾。

 

一年前,朋友在一家艺术培训机构当老师,大姐是单亲家庭,孩子比较优秀,但是学费还差一点,朋友了解后,向领导申请了一个五折优惠的名额。

 

朋友说,“我们教会了学生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生活却教会了我善良守恒、运气守恒。”

 

人生就像储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善良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馈给你。

当这份惊喜悄然来临,我们管它叫运气,但其实它只是你久积善良,命运对你的返利。

为人处世就当如此,与人为善,天地皆宽。

毕竟,给别人送花时,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向别人扔脏东西时,先弄脏双手的也是自己。

无论说话还是做事,与人为善,就是与己方便。

不让人为难,就是给自己舒适。

正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要知道人生在世,并不是充满竞争和掠夺,更多的是共赢。

靠宽容和给予创造的生活,怎会怕天黑无灯,雨天无伞呢?

 

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能抵达的高度。

蔡康永说:

 

“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说到底,就是说话让人舒服,做事让人安心,在权衡利弊后,始终选择善良。”

 

一个人的性格如果咄咄逼人,就算才华再超群、智慧再高明,也难以一展抱负。

所以,做人要懂得与人为善,不互相为难。

只有这样,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夜听】一个男人有多爱你,只看这两个字

“我在感情里一直很迟钝,经常会不确定对方到底爱不爱我、有多爱我。就是因为想不通,所以经常胡思乱想,既让别人觉得作,自己也不快活。”

 
这是我在后台看到的一条消息。
在感情中,分不清真心与否,辨不明爱的深浅,这其实是很多人的烦恼。
 
感情这件事,其实很少能找出放之四海皆准的答案,但若是非要我给个标准的话,我认为,判断一个男人有多爱你,关键看两个字:用心。
 

知名心理学家罗洛梅说过:
“爱的本质,其实是一种。”
 
这种,其实就是用心。
 
你的想法,你的需求,你的一举一动,善于从你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你究竟想要的什么样的爱,然后尽己所能的给你,这是我认为的用心。
 
不是套路公式化的鲜花玫瑰加贵价礼物,而是在陪伴你的日子里,用心去发现你的真正需求,从而给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做真正会让你快乐的事情。
 
钱的确可以买来很多浪漫,但真正的爱,有钱远远不够,重要的是用心与否。
 
真正爱你的男人,不是看他说了什么,为你花了多少钱,而是看他是不是用心疼你,用心温柔,用心关心,用心想你……
 
只有足够用心,才是真的走心。
 
 
曾听一位朋友聊起过自己的初恋。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那个人的样子其实已经逐渐模糊不清,但她永远记得恋爱的那段日子,自己有多么的开心。
 
对方并不是那种很善于言辞的人,很多时候也不会说情话哄人,可她却能够明明白白地感受到自己是被认真爱着的。
 
他们一起出去吃饭,他点的菜永远都是她爱吃的,就连她从没有跟他说起过的忌口,也从没有在餐桌上出现过。
 
每逢节日,他送给她的礼物不全是贵重的,但样样都送在她的心坎上,就像是有读心术,猜到她那段时间最想要的是什么。
 
她曾经问过他,怎么什么事情都能够恰好命中她的喜好,难不成真有这么巧。
 
他只是笑了笑,说自己只是平时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会留意观察,经常她的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平台账号,默默记住了,其实并不难。
 
就像有句电影台词说的:

“你所以为的巧合,不过是另一个人用心的结果。”
 
 
在知乎上有一个提问:
“女人眼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条高赞评论是这样说的:
 
“能够爱上他,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帅,也不是他有多有钱,在决定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家庭状况。之所以会对他心动,因为他给予了大多数女人对于爱情的所有期待。
 
他懂得浪漫,一心一意的对我好。每次看到他对我好的样子,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
深情无需多言,一点一滴的关怀,就足以明晰;
 
厚爱无须久伴,无微不至的用心,就足以入心。
 
被爱的方式有很多种,被无限地宠溺和纵容,被无数的礼物和情话包围,被人妥善照顾得像是孩子……
 
这些都很好,但最让人感到舒服的,还是被用心地爱。
 

正如袁隆平教授说的那样:
 
“爱是一份长久的承诺。爱,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哪怕是一个会心的微笑,擦一擦汗,洗一次碗,陪爱人逛一次街,都是幸福的,值得回味的。”
 
一个人的用心,全都在日常的琐碎小事里,或许看起来平平淡淡,却是最长久的浪漫。
 
愿每一个人,都能够在爱里付出诚心,感受用心,遇见真心。

【夜听】“ 彻底放下一个人的瞬间 ”

1

有人在微信里问我,要怎么才能彻底放下一个人?

 

我说:“当这个问题不会再出现的时候,也就差不多了。”

 

问个题外话,你有没有在大扫除的时候找到过已经丢了很久的东西?

 

我有。

 

前两天趁着好天气把家里里里外外整理了一遍,在床底的角落里发现了一粒衬衣扣子。

 

年前的事了。

 

那天约了人谈事,又特别想穿那件衬衣,可是穿上以后却发现它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颗扣子,四下寻找无果,最终在焦急、暴躁和沮丧中换掉了它。

 

路过镜子的时候就在想,还是那件更衬今天的妆,对那颗扣子的执念就又更深了一点。

 

忙完事情回到家,还到处都找了一遍,还是没有。

 

接下来的几天我都有留意一些角落,但它始终没有出现。

 

后来就慢慢淡忘了,那天因为突如其来的意外而导致的些许崩溃,也早都烟消云散了。

 

再看到这粒扣子,不是不激动的,但在没找到它的这段时间里,我又买了几件很是喜欢的衣服,就算再化一样的妆穿一样的搭配,那件衬衣也不是首选的刚需了。

 

其实放下一段事,放下一个人,和放下一粒扣子,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有时候我们执着的不是外物本身,而是自己的心。

 

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一念缘起,一念放下,都在心间。

 

2

 

今天在后台看到一条留言说:

 

“如果放不下一个人,那就继续等。也许等到的是他,也许等到的是终于放手,两个都是好结果。”
 

突然想起我年少时候看故事总是很容易入戏。

 

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一本小说,总是会沉浸在主人公的后续里,会想他们的以后,想他们可能发生的故事,和不同的结局。

 

这就导致短时间内很难再翻开新的故事。

 

直到时间将上一段慢慢淡化,才以一种近乎归零的状态重新翻开新的篇章。

 

我想可能念旧的人,在长大以后,经历感情,也还是很容易沉浸在这种入戏里吧。

 

所以一个人走了,一段关系结束了,都会因它而生出些妄念,束缚自己。

 

但这种束缚,早晚也都会解开的。

 

当时放不下,后来放下了,你还是从前那个你,只是时过境迁,人总会学着习惯。

 

习惯这世上,琉璃易碎,好物不坚,原来真的没有什么是可谓“永远”的;

 

习惯这日子,东升西落,几点一线,过往和将来都慢慢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时间是劫,它不声不响地改变了很多人和事,让说过的很多永远和以后,都定格在了从前的某天。

 

时间也是药,它沉默着陪你经历,看你从歇斯底里到无动于衷,看你从失落崩溃到重拾自我。

 

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想起那段过往和那个人了,也才终于懂得,时间真的是最好的治愈方。

 

爱也好,分开也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结局里,我愿意相信,两个都是好结果。

 

3

村上春树说:“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以后,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我想,放下一个人的过程,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缓慢的。

 

它像是一种质变,在某一瞬间,或者某一时刻,执念突然消减为零。

 

之后呢?

 

再看到那串烂熟于心的号码,早没了从前的那种纠结;再听到旁人说起有关他的近况,也打心底里觉得没了所谓。

 

就像是放在书架最底层的旧报纸,没有想起,也不会刻意忘记。

 

等有天天气好,来一场大扫除,它就自然而然进了垃圾桶,被运送到该去的地方了。

 

这一生,不要给自己设限,书看多了心里自有丘壑,多去寻找一些你所期待的可能性。

 

想要不负谁都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既如此,那便祝我们,忠于自我。